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
孔繁昌¹ 周宗奎
【摘要】 目的 探求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E量表、信任量表对41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 ¹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存在显著差异;º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对人际信任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结论 青少年的归因方式极其显著地影响其人际信任。
【关键词】 青少年;归因方式;人际信任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of Adolescents.K ong Fanchang,Zhou Zongkui.School of Psy chology,Central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W uhan430079,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explor e the co rrelat ion betw een at tribut ional style and interper sonal trust of adolescents.Methods M anual Questionar e,I-E scale and T rust scale w er e used t o assess a sampling of413adolescents.Resul ts ¹A ttributional style of adolescents had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in g ender and whether ornot left-at adolescents.ºT he main eff ct of sex and whether ornot left-at adolescents had Sig nificant differ ence in interperso nal trust.»A dolescents'att ributional st yle affected t heir interper-sonal tr ust signifiantly.Conclusion T here is clo se corr elation betw een attr ibutional sty le and interperso nal trust of adolescents.【Key words】 A dolescents;A ttributional style;Interper sonal tr ust
归因方式是指个体对事件发生原因的信息加工方式。心理控制源理论[1]认为人们对事件的归因存在内控和外控两个不同的倾向,内控者倾向于把事件归因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而外控者则倾向于将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将社交失败归于外部原因[2],而将学业成败更多地归因于内部的能力和努力[3]。李占江等人[4]研究了青少年的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出稳定和整体归因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而却没能揭示出内在和外在维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青少年发展重要内容的人际信任,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的能力和道德的确定性而产生的相互依赖感。许本华和庞彦翔研究[5]表明人际信任与抑郁存在显著相关,而田可新等人的研究[6]发现人际信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另有龚艺华[7]考察了中学生人际信任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发现中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地正相关,但还没有研究深入探讨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本研究拟从发展的视角来揭示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从湖北某2所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一个班。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13份。其中男生230人,女生183人;留守青少年205人,非留守青少年208人。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父母的情况等信息。
1.2.2 I-E量表 该量表又称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8],由R otter编制。量表包括23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均为一组内控性陈述和外控性陈述,要求被试在两者选择其一,对外控性选择计分。因此,总分的范围在0~23之间。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 70。
1.2.3 信任量表 该量表由Rempel和Holmes编制[8,9],由18个项目组成,涉及到信任的3种内涵: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量表采用7级评分,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记作1分和7分。各项目的得分累加即为量表的总分。因此,量表的总分从18分到126分,分数越高说明信任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测量的克隆巴赫系数为
0.782.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变化范围是0.609~0.790。
1.3 研究程序 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施测时间为45分钟,由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当主试,施以统一的指导语,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所有数据采用SP SS11.5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 果
2.1 青少年归因方式在性别和是否留守上的差异比较 对性别和是否留守变量进行方差分析显示(见表1),青少年归因方式在是否留守上差异极其显著(F=44.360,P<0.001),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F=4.181,P<0.05);而性别和是否留守的交互作用在归因方式上则没有显著差异(F=2.516,P >0.05)。
表1 青少年归因方式的性别与是否留守方差分析
SS df M S F P 性 别38.818138.818 4.181*0.042是否留守411.8161411.81644.360***0.000
性别×是否留守23.356123.356 2.5160.113误 差3796.9484099.283
总 计38650.000413
注:*P<0.05,**P<0.001,***P<0.0001,以下同。
对是否留守变量进一步分析表明留守青少年的归因得分
¹中国.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市) 430079 E-mail:kfc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