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戏 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神共舞

——民间小戏之傩戏

地方小戏即可划分到戏剧研究领域也可以划分到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其依据在于地方小戏不同于精英文学,它不是由当时知识分子所创造的,而是由民间无数艺人经过岁月和时代的积累沉淀而成。由于地区和时代不同,创造出来的小戏也各式各样,而作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其地位是不同小视的。它从原始的祭祀仪式中脱离出来,不断的吸收各种艺术元素发展而来,却又保留有原始文化的气息,很具有考究意味。本文试图从傩戏之起源发展、傩戏之艺术形态、傩戏之文化内涵以及毛南族之傩戏入手,对傩戏做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探讨。

一、傩戏之起源发展

何谓傩?这是了解傩戏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按照叶长海的《中国戏剧史》所说,傩这个名字的来由是驱鬼时要发出"傩傩傩"的声音,而这声音可能带有某种诅咒意味,就好比我们常常听到的类似于"天灵灵,地灵灵"之类的咒语。而对于傩这个字究竟暗含什么样的意思也就无法推测了,因直接将其作为名称也是未尝不可的。

关于傩这种表演形态是包含两部分的,一个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的,另外一个就是单纯的从事于戏剧表演的。在早期,它更加侧重于祭祀,但是它又具备戏剧的一些特色,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原始的祭祀已经转化为艺术的表演,占据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原始巫祭仪式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于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等。而在周朝之时已相当的兴盛了,这可以从当时最早的戏剧作品《大武》中可见一斑。《大武》由周文王主持编排演练,将阴阳八卦图谱内化于其中,无论是队形舞蹈都符合四面八方天地宇宙之奥妙。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一个问题,由官方的祭祀仪式的兴盛,来反观当时的民间社会风气,可以肯定的是傩祭的旺盛。实质上考古发现,奴隶等级社会的鼎盛朝代——周朝有三种主要的祭祀仪式:祈求农事丰稔的蜡祭、驱邪避疫的傩祭、和求雨的雩祭①。而傩祭已经是一种正式列入国家祭典的仪礼活动。而刚刚所说的都是从黄帝传袭下来的正统中原文化的风俗。

按廖奔的《中国戏剧史》所据,还是在春秋时期,这种仪式已经成为邻里乡亲的一种公共活动,相当于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哭丧节等。以后随着民间信仰的世俗化和多元化——杂化,傩祭结合其他习俗向着地区民俗文化的方向发展。梁代民间的岁终逐除已经改为社火模样,并吸收了佛教神参加。②其实,在现在的很多民俗中都还反应了傩戏的某些特有质素。并且由于地区的不同,每一种傩戏的演变,其中都有地方民族的特色在其彰显。如湖南中部地区的岁末烧火趋祟的行为。每年除夕,家家户户都会用稻草扎成一小捆,然后点燃,在空中挥舞表示赶走脏秽蚊虫,迎接新生洁净。个人认为,这些行为带有类似于傩戏的性质,但是否真是如此还有待考证。

随着中原文化中心的迁移,这种风俗自然也带到了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并且在各个民族的悉心培养和浇灌下,傩有了新的生机和特色,其固有的文化内涵得到了更新,艺术形态也有了新的发展。如湖南丰富的祭祀歌舞传统为傩仪增添了表演的成分,而驱傩内容也在民俗影响下向祈神还愿转化。③但南方地区的傩是土生

土长还是由中原文化中心的迁移而来,在学术界还是存在争议的。在清代关于傩戏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傩戏在湖南中部地区是相当的繁荣的。《松桃厅志》载:"自城市迄乡村,皆有庙宇,士民祁襄,各因其事……乡村皆然。"

到了近现代,傩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艺术形式,基本上脱离了祭祀等原始民间活动,而成为一种民间的艺术形式,流传于乡野剧团,成为草根文学中的一大代表。最具有典型性的当数贵州的傩堂戏。傩戏是广泛分布各个地区的,主要有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山西、内蒙古。并且它的形态也是各异的,有傩戏、师道戏、师公戏、队戏等。足可见中国民间文化的丰富多采,而这些都是我们民间文化的瑰宝,将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博大精深的见证。

二、傩戏之艺术形态

由于傩最初是用来祭祀趋鬼求神之用,所以它和巫的表演形式应该是有相似之处的。巫是远古人民交感思维的产物,它作为沟通人和神的中介,借助于语言和某种神力同神达到交流,传递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期待。同样的傩亦是如此。据《周礼。夏官·方相氏》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赏,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殴疫。大丧,先柩;及墓,入圹,以戈击四隅殴方良。"从这段话中可以推测出如下几点。

首先,傩表演里有个重要的人物---方相氏。他的形象就是,头戴着黄金四目假面,身穿黑色的衣服,披着熊皮,手拿着盾牌和刀戈。形象自然是非常的凶狠吓人,经推测可能和原始的兽图腾崇拜有关。而类似于这样的造型,在《大面》里也是有体现的,据说兰陵王过于貌美,为了吓唬到敌人,于是戴着一个非常可怕的面具,英勇无比,所向披靡。从这些材料中都可以看出,原始人们的某些心理特征。

其次,方相氏身后跟着一百多人组成的傩队,在叶长海的《中国戏剧史》中被称为"侲子"。

而它的目的也很显然,除了有驱逐疫病之外,在发丧的时候还有赶走邪恶鬼怪的作用。

到了汉代又增加了十二神。这些神自然有其功用,可能和汉代流行的宗教有关。无怪乎,在戏剧界把傩的表演作为宗教剧的雏形,可见其还是具有相通性的。

而在现代,傩的艺术形态又发生了改变。可以说这一变更使得傩更接近于傩戏了。

按照周涛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论》一书,里面认为傩戏是面具戏的始祖。并且对湖南的傩戏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湖南傩戏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傩戏中的“正本戏”,是巫师还有诺法事中的程序之一。剧目有《发功曹》、《白旗仙娘》。二是小型戏曲。其剧本人物基本脱离还傩法事,有了一定的故事情节。还有一类就是戏剧化程度很高的大型剧目,已没有了宗教仪式的明显痕迹。湖南傩戏四大本分别是《孟姜女》、《龙王女》、《庞氏女》和《大盘洞》。很显然这些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沉淀而发展起来的。可能由于地区的发达程度不同,傩戏的作用也会有所侧重。

三、傩戏之文化内涵

关于傩戏中的文化内涵是相当丰富的,而且众说纷纭目前也没有一个定论。故在这里只选取其中两种说法,来略作讨论。

可以肯定的是,傩的出现和当时的社会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根据已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