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锦旗自然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锦旗自然概况
杭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杭锦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东与达拉特旗、东胜区接壤,南与伊金霍洛旗、乌审旗为邻,西与鄂托克旗毗连,北与巴彦津尔市隔黄河相望。

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平原,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6°55ˊ16〞~109°16ˊ08〞、北纬39°22ˊ22〞~40°52ˊ47〞之间。

杭锦旗东西长197公里,南北宽161公里,总面积18903平方千米,至2005年底总人口133732人,主要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藏、维吾尔、壮、瑶等民族组成。

其中蒙古族17.42%。

旗人民政府驻锡尼镇,邮编:017400。

代码:150625。

区号:0477。

拼音:Hangjin Qi。

【行政区划】杭锦旗辖5个镇、1个乡、1个苏木:锡尼镇、巴拉贡镇、吉日嘎朗图镇、呼和木独镇、独贵特拉镇、杭锦淖尔乡、伊和乌素苏木。

设76个嘎查村。

杭锦旗行政区划统计表
【历史沿革】杭锦旗,商周时为方、羌方、龙方和猃狁等民族游牧之地。

约在公元前十世纪,西伯姬昌派大将南仲北逐猃狁,并在杭锦旗北境修筑朔方城,加强了北部边境的军事防御。

春秋战国时期,杭锦旗境为匈奴游牧地。

1973年,在杭锦旗红巴拉和阿鲁柴登发现春秋晚期和战国晚期的匈奴墓葬,出土有以各种动物纹为特征的金银妆饰品和铁器,即当时匈奴的遗物。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当时,匈奴仍游牧于河套,经常侵袭秦朝北境。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发兵30万,北击匈奴,迫其北退700余里,河套地区归秦所领。

秦朝在河套北部设置九原郡,杭锦旗当时属于九原郡。

秦朝廷徙内地民户到河套地区居住生产,充实边防。

秦末,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所徙居民散,匈奴复居河套地域。

汉初,与匈奴和亲修好,双方相安无事。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对匈奴主动征战。

公元前127年,将军卫青率大军出云中西进,击败匈奴,收复河套,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决计把河套地区经营为抵御匈奴的“攘外之本”,动用10余万人,耗费“数十百巨万”,于杭锦旗沙日召地区再建朔方城,为朔方郡治。

现旗境悉归朔方郡。

朔方郡领数县,锡尼镇北库布其沙漠中有广牧县,沙日召一带为朔方县,巴拉亥一带为活野县,浩绕柴达木一带为大城县,毛布拉孔兑沟下游地区则有渠搜县和呼遒县,胜利乡带为修都县。

沃野县还设有盐官。

初始元年(公元9年),王葬篡权,建立新朝,改朔方郡为沟搜郡。

东汉光武五年(公元29年),割据者卢芳在匈奴的支持下称帝于五原,战据朔方、云中等郡。

建安七年(公元31年),卢芳建制的朔方郡太守投降东汉。

东汉初期,将朔方郡直属并州,郡治移到临戎县,杭锦旗仍属朔方郡。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为南北二部,南匈奴附东汉,入居朔方等郡地,助汉防守。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平息北方割据势力,但仍无法维持有效统治,减朔方等郡。

杭锦旗复为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民族的游牧地。

两晋十六国时期,杭锦旗先后归属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燕、大夏等国。

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太安二年(公元456年),于杭锦旗东北部置代名郡,领呼遒、渠搜二县。

汉广牧县、临戎县故城此时仍存留,被称做甘草城、贺葛真城。

其时,东胡后裔柔然强盛于大漠南北。

为拱卫首都单城,防止柔然南进,北魏在北境设6个军事据点,称“六镇”。

其中,沃野镇位于杭锦旗北部巴拉亥地区(北魏中期迁到汉朔方故城,北魏末年迁到今五原北)。

隋朝,杭锦旗北部和西北部分属五原郡之九原县、永丰县。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将隋时的郡改为州,杭锦旗为丰州地。

丰州城位于格更召苏木境内的库布其沙漠(时称库结沙)中,为当时
地北交通要冲。

丰州汉族人口约万人,还有大量突劂、吐谷浑人。

北宋初年,在丰州居住的民族有藏才部、突劂人和吐谷浑人。

其首领王承莫,受宋封号为丰州防御史。

与宋交往甚多,常向宋朝献马、卖马。

率所属各族人,与契丹人作战多次,后来又几次与西夏军对抗,皆不屈。

王承莫还加筑旧丰州城。

其后,丰州终为西夏所并。

宋朝丰州迁到今府谷以北。

丰州古城被废弃。

元代,杭锦旗境域属陕西行省的延安路和甘肃行省的乌刺海路。

明朝于洪武、永乐年间(公元1368—1424年),屡次对退居漠北的故元势力实行“犁庭扫穴”式的征战,在沿边一带设立许多军事卫所,鄂尔多斯地区属东胜左、右二卫管辖。

嗣后,明朝又沿长城一线陆续设置9个军事重镇,称为“九边”,鄂尔多斯地区属“九边”之一的榆林镇(今陕西省榆林)。

十五世纪六十年代始,蒙古鞑靼部所属各部先后入居鄂尔多斯地区,明朝为保障西北边境安全,屡次对鄂尔多斯地区蒙古各部用兵,称为“剿套”、“搜套”、“复套”,然而徒然靡兵费饷,不能达到目的,只好修筑1000多里长的边墙,自此倚边墙而守,放弃河套。

公元1510年,巴图孟克达延汗统一蒙古各部,为便于统辖,恢复万户组织。

鄂尔多斯万户此时为右翼三万户主干,驻牧河套。

1551年,鄂尔多斯衮必力克莫日济农将部众一分为九,分给九个儿子统领,第三子“卫达尔玛据右翼达拉特杭锦,墨日更巴罕二部”。

清太宗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清军渡黄河西察哈尔部林丹汗儿子额哲,鄂尔多斯部给清军献千户,济农额璘臣与清军订立盟约,承认是清朝藩属。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鄂尔多斯部大扎木苏等人叛变清朝,济农额璘臣和同族固鲁岱青善丹、小扎木苏等没有参与。

受到清朝嘉许,被封爵差位。

是年,清朝在鄂尔多斯设旗,卫达尔玛的第四代后裔小扎木苏,受任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又名杭锦旗)第一任札萨克。

鄂尔多斯诸旗属内札萨克,同属伊克昭盟。

各旗札萨克轮流担任盟长、副盟长职务。

除理藩院外,还受绥远城将军及陕西神木县理事司员、宁夏理事司员的监督控制。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划定各旗边界。

杭锦旗境域北至五加河,包括现在杭锦后旗大部、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临河市的一部分,面积约8.37万平方里。

清朝中期,有汉民零星垦种于后套。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清政府实行“旗厅并置”,析置五原厅,管理后套垦务及汉民事务。

1914年,伊克昭盟各旗隶归绥远特别区(1929年改省)。

在后套地区,五原、临河等县相继设立。

1941年,横跨杭锦旗和鄂托克旗的“桃力民办公室”(县级建置,1943年改为桃力民办事处)设立,辖杭锦旗黄河以南的近1/3面积。

1942年夏,傅作义将军在后套地区实行新县制,杭锦旗只管理后套辖地日渐减少的蒙民及其事务。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解放。

12月,杭锦旗临时人民政府成立(后改为杭锦旗人民自治政府、杭锦旗人民政府)。

1951年9月,桃力民中心区(由桃力民办事处改设)被撤销,所辖地区依照历史隶属关系分别划归杭锦旗和鄂托克旗。

同年,中共伊克昭盟盟委派
人参加后套地区的土地改革,杭锦旗后套辖区大部划归米仓县(1953年9月改为杭锦后旗)。

到1953年8月,杭锦旗的后套辖区全部归入杭锦后旗、临河县、安北县和五原县。

至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旗县并存”问题得以解决。

1954年6月绥远省撤销,杭锦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
盟。

1956年,达拉特旗十三区的二圪旦湾、芒哈图二乡划入杭锦旗。

此后杭锦旗建置,境域未做大变动。

【地形地貌】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由南向北缓慢倾斜。

将全旗自然划分为3大类区,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区,中部为沙区,南部为干旱硬梁区。

海拔1 000~1 619米。

著名的库布其沙漠起源于本旗西部,横贯东西,将全旗自然划分为沿河、梁外两类地区。

梁外区位于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的中间地带,东部为沟壑纵横的丘陵区,南、中、西部为荒沙波状高原地区。

沿河区紧靠黄河南岸,系黄河与库布其沙漠之间东西狭长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气候资源】属大陆性沙漠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少雨且风沙大。

光能资源年日照时数3040~3300小时,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为1921.85~1573.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8~79%,太阳年辐射总量139~152千卡/厘米2,每亩生理辐射年总量为493—453百万千卡,旱地光能利用率0~0.2%,水地平均利用率l~1.6%,草场利用率为
0.3%。

光能利用率低。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5.5—7℃,1月份平均气温-12.3℃,7月份平均气温22.6℃,极端最低气温-32.1℃,极端最高气温33.7℃,≥5℃积温3286℃,≥IO℃积温2917.1℃,无霜期平均134天。

降水和蒸发降水分布不均平均降水为144.6~366毫米,1955—2100毫米,相对湿度45~52%。

年蒸发量湿润度0.23度。

风能资源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风速3—4.5米/秒之间,风期多年平均260天,直径10米风机输出能量4074.07千瓦,发电400多千瓦小时,风能有广阔开发前景。

气象灾害干旱、风沙、寒潮、冷雨、湿雪、霜冻、冰雹、干热风等。

(1)干旱:是主要灾害,大旱经常出现,面积大,持续时间长,损失严重,常出现春夏连旱,据记载春旱占55%,夏旱占40%,春夏连旱占25%,连旱损失极为严重。

(2)大风与沙暴:每年出现大风日数15—40天,最高达107天,年沙暴日数2l—55天,最大风速28.7米/秒。

(3)寒潮:年平均出现5—3次,最多达10次,牧业损失大,最多48小时降温15.6℃,
出现一夜死亡牲畜l万头只。

(4)冷雨、湿雪:大约5—6年出现一次,危害严重。

(5)霜冻:早霜9月18日,终霜5月19日,多年一遇,一旦出现损失严重。

(6)冰雹:年均出现2—3次,重灾区呈颗粒无收,7月最多。

(7)干热风:6—7月出现,轻型为主,农作物千粒重下降,减产。

【水资源】地表水境内有黄河、摩林河两大水系。

黄河流经西、北界232.2公里,过境水4.2亿立方米。

主要内陆河流有摩林河、干哥代沟、陶来沟、叶力摆沟、乌斯图河、闸克特河、乌加庙河等,外流入黄河水系有毛不拉孔兑、朝凯沟、巴拉贡沟等,无雨时河水干枯,断流。

有海淖尔9处;马头湾海子、大、中、小刀图海子、小南河等分布在沿河;乌兰桃利明、昌汉淖尔、察汗淖尔等海子分布在梁外。

沿河和梁外部分海子养鱼,其余梁外海子为盐、碱、硝湖。

地下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23425万米³,人均1826米³,其中地表水5736万米³,地下水
19121万米³,重复水量为1432万米³。

各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67.33%,无流区域面积占32.67%;地下水来自大气降雨,大气凝结水,渠系渗入,灌溉渗入,区外径流补给等。

地下水质含氟量高,全旗有397个合作社井水含氟,占合作社总数的57.59%。

目前利用黄河过境水4.2亿米³,可利用黄河过境水1l亿米³。

【土壤资源】全旗土壤类型共分8个土类,18个亚类,43个土属,
120个土种。

(1)栗钙土:占土壤总面积的 5.57%,分布在东南部的胜利、四十里梁、阿门其日格、塔然高勒、阿日斯楞图等苏木、乡。

(2)棕钙土:占总土地面积的21.14%,分布在梁外阿日斯楞图、塔然高勒、巴音补拉格、浩绕柴达木、夭斯图、伊和乌索、巴音乌索
等苏木、乡。

(3)灰漠土:占土壤总面积的71%,分布在巴音恩格尔、建设等乡、苏木、镇。

(4)风沙土:占土壤总面积的58.34%,是分布最广的土类,全旗每个乡、苏木、镇均有分布。

(5)潮土:占土壤总面积的5.3%,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区的巴拉亥、吉尔嘎郎图、永胜、独贵特拉、杭锦淖尔等乡。

(6)盐土:占土壤总面积的 1.55%,主要分布在沿河的巴拉亥、吉尔嘎郎图、永胜、独贵特拉、杭锦淖尔、呼和木独、格根召、沙日召及梁外地区的巴音乌素等乡、苏木。

(7)沼泽土:占土壤总面积的0.05%,分布在杭锦淖尔、沙日召等乡、苏木。

(8)粗骨土:占土壤总面积的0.95%,分布在巴音恩格尔、四十里梁、塔然高勒、阿门其日格、巴音补拉格等乡、苏木。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资源野生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远志、锁阳、肉苁蓉、银柴胡、苦参、黄芪等;食用菌有蘑菇、沙耳;蜜源植物有马蔺、牛心卜子、草木栖状黄芪、苦参。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有草狐、獾、艾虎、黄鼬、刺猬、草兔等;禽有天鹅、红雁、野鸡、野鸭、灰鹤等。

【农牧业资源】农牧业用地至2005年有耕地58688公顷,播种面积50919公顷,有效灌溉面积45894公顷,草场面积110.59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99.86万公顷。

森林资源树种共39种,其中杨树15种,其它乔木主要有旱柳、白榆、沙枣,近年油松、复叶槭、钻天柳,也有少量栽培,经济林木瓜、灌木林较丰富,是本旗一大优势,天然灌木林有沙柳、乌柳、槭柳、冬青、霸王、四合木、红砂、包大宁及柠条锦鸡儿、藏锦鸡儿、狭叶锦鸡儿、小叶锦鸡儿,引进灌木有紫穗槐、枸杞等。

草场资源①高平原荒漠草原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56.4%。

②高平原草甸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13.1%。

③高平原荒漠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12.1%。

④高平原干草原草场占草场总面积的11.7%。

⑤丘陵荒漠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3%。

⑥丘陵干草原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2.4%。

⑦丘陵荒漠草原草场类占草场总面积的1.3%。

野生植物资源有409种,分属55科,223属,饲用植物309种,菊科50种,占饲用植物16.18%;禾本科39种,占12.62%;豆科31种,占10.03%。

鄂尔多斯市鄂杭锦旗社会经济概况
杭锦旗牲畜存栏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