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方面代表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劳动争议的重大问题。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五、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1. 协商和解:自行和解、工会或第三方参加和解、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 调解: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 劳动仲裁:核心,原则上是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
雇主所在地法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1. 一般规定 2008年5月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①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②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③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④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
册。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曾任审判员的;从 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 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主要实行地域管辖
1. 地域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管辖范围的标准 ① 一般地域管辖: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② 特殊地域管辖:法律特别规定,如:争议企业和职工不在同一区域,由工资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1.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三方原则”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日常工作 3. 仲裁庭: ① “一案一庭”原则 ② 独任制 ③ 合议制:3名或3名以上单数 4. 仲裁员:兼职和专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0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
劳动法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条: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 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 照其规定。
劳动法
企业改制引发的争议
《解释三》规定: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法院应当受理。 政府主导企业改制带来的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引发的争
劳动法
社会保险争议
欠费争议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以下称《解释》)第1条: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 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 纷。 《解释三》第1条 :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法
停薪留职、内退、待岗及放长假人员再就业争议
《解释三》第8条: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 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 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法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纠纷
《解释二》第7条: ①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③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
乡镇、街道设立的区域性或行业性组织
劳动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三、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提出申请
口头 书面
调解组织当场纪录 受理申请
组织调解
15日内制作
调解协议书
达 不
成
签名盖章
协 议
不履行协议
仲劳裁动 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四、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
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但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 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但案件进入司法 程序后,调解协议将作为法院裁判的参考。
劳动法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 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 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 《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82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 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所在地仲裁委管辖 ③ 专属管辖:我国公民和境外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我国领域的,由
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管辖;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仲裁委管辖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
2. 级别管辖:各级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 ① 区(县)一级:管辖本区普通争议 ② 市一级: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③ 省一级:一般不直接受理案件,只负责指导全省劳动
第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Leabharlann Baidu9.2 劳动争议调解 9.3 劳动争议仲裁 9.4 劳动争议诉讼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点
广义: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
狭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劳动权利和义务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特点 1. 主体:限于劳动关系的双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第17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 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 裁判的根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 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 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 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一、劳动争议调解概述
基层群众调解组织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以国家的法律、 法规为准绳,以协商的方式,使双方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方式。 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2.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村委会或居委会设立 3.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指在企业比较集中的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2、时效不同
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 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逾期再申请的,仲裁委 员会可以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 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
3、管辖范围不同
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实行分级别管辖。根据仲裁办法的规定,市和区、 县都要成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主要实行属地 管辖。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2. 劳动争议仲裁和民商事仲裁的区别 ① 仲裁主体不同:行政性和民间性 ② 仲裁对象不同:是否是平等主体 ③ 程序启动不同:自愿和强制 ④ 仲裁地位不同:前置程序 ⑤ 是否可起诉不同:劳动仲裁除部分案件外都可起诉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的争议; ⑤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⑥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2. 特殊的劳动争议 ① 社会保险争议 ②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 ③ 企业改制引发的争议 ④ 加付赔偿金争议 ⑤ 退休人员再就业争议 ⑥ 停薪留职、内退、待岗及放长假人员再就业争议 3.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纠纷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1. 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将劳动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 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其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处理,并作出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从而解决劳动争议。
特点:
① 公正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代表组成
② 及时性:程序简单,快捷效率 ③ 强制性: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单位不可起诉,劳动者可以起诉),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 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 ②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 发生的争议。 47条以外的情形,裁决作出15日内,双方均可起诉。 4. 诉讼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1、受案范围不同 劳动仲裁争议一般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 职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 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 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 的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②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③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④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解释三》第3条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法
退休人员再就业争议
《解释三》 第7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 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 关系处理。
当事人及其团体 2. 内容:以劳动权利和义务
为中心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1. 个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2. 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权利争议:因实现劳动法、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
的争议。 利益争议: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3. 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涉外劳动争议适用
仲裁工作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四、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1. 仲裁时效的期间及起算: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 日起计算。
2. 仲裁时效的中断 ①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 ② 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③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仲裁时效的中止 ① 不可抗力 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
内提交答辩书 ① 向申请人送达答辩书:收到被申请人答辩书后5日内送达 ② 组成仲裁庭:受理申请起5日内 ③ 告知当事人提出申请回避的权利 ④ 书面通知开庭日期、地点:开庭5日前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3. 审理:应当先调解 ① 仲裁员听取申请人陈述和被申请人答辩 ② 主持庭审调查、质证、辩论 ③ 征询当事人最后意见 ④ 制作笔录并由仲裁员、记录员、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4. 裁决:受理后45日内结案,经批准可以延期15日
3.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仲裁:逐步走向统一 ① 受案范围不同 ② 时效不同 ③ 管辖范围不同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1、受案范围不同 人事争议一般包括: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对公开招聘、聘用程序、定期或者 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人员安置等问题发生的人事争议;国家机关与工 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发生的人事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 辞退发生的争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议不在法院受理范围之内。
劳动法
加付赔偿金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 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 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①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的;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 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 年内提出。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1. 申请和受理:5日内,不受理当事人可起诉 2. 开庭准备: ① 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5日内,被申请人收到后10日
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④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⑤ 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⑥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 着重调解原则 2. 合法、公正、及时原则 3. “三方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8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五、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1. 协商和解:自行和解、工会或第三方参加和解、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 调解: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 劳动仲裁:核心,原则上是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
雇主所在地法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1. 一般规定 2008年5月实施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①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②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③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④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
册。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曾任审判员的;从 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法律知识、从 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五年的;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主要实行地域管辖
1. 地域管辖:以行政区域作为管辖范围的标准 ① 一般地域管辖: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 ② 特殊地域管辖:法律特别规定,如:争议企业和职工不在同一区域,由工资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二、劳动争议仲裁机构 1.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三方原则”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日常工作 3. 仲裁庭: ① “一案一庭”原则 ② 独任制 ③ 合议制:3名或3名以上单数 4. 仲裁员:兼职和专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0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设仲裁员名
劳动法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2条: 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与本单位发 生劳动争议的,依照本法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 照其规定。
劳动法
企业改制引发的争议
《解释三》规定: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劳动争议法院应当受理。 政府主导企业改制带来的企业职工下岗、整体拖欠职工工资等问题引发的争
劳动法
社会保险争议
欠费争议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以下称《解释》)第1条: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 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 纷。 《解释三》第1条 :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 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法
停薪留职、内退、待岗及放长假人员再就业争议
《解释三》第8条: 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 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 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劳动法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纠纷
《解释二》第7条: ① 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③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
乡镇、街道设立的区域性或行业性组织
劳动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三、劳动争议调解的程序
提出申请
口头 书面
调解组织当场纪录 受理申请
组织调解
15日内制作
调解协议书
达 不
成
签名盖章
协 议
不履行协议
仲劳裁动 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四、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
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但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 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但案件进入司法 程序后,调解协议将作为法院裁判的参考。
劳动法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2008年5月1日后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 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 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08年5月1日前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关仲裁时效和起诉的规定及适用 《劳动法》。《劳动法》关于仲裁时效规定于第82条: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 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所在地仲裁委管辖 ③ 专属管辖:我国公民和境外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履行地在我国领域的,由
合同履行地仲裁委管辖;外商投资企业由设区的市一级仲裁委管辖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三、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
2. 级别管辖:各级仲裁委员会受理劳动争议的分工和权限 ① 区(县)一级:管辖本区普通争议 ② 市一级:管辖外商投资企业或本市重大劳动争议 ③ 省一级:一般不直接受理案件,只负责指导全省劳动
第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Leabharlann Baidu9.2 劳动争议调解 9.3 劳动争议仲裁 9.4 劳动争议诉讼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一、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点
广义:以劳动关系为中心所发生的一切争议
狭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以劳动权利和义务为中心所发生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特点 1. 主体:限于劳动关系的双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若干法律问题的解释二》 第17条: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 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可以作为人民法院 裁判的根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6条: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 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 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 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劳动法
9.2 劳动争议调解
一、劳动争议调解概述
基层群众调解组织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以国家的法律、 法规为准绳,以协商的方式,使双方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方式。 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2. 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村委会或居委会设立 3. 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指在企业比较集中的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2、时效不同
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 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逾期再申请的,仲裁委 员会可以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 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
3、管辖范围不同
人事争议案件仲裁实行分级别管辖。根据仲裁办法的规定,市和区、 县都要成立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而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主要实行属地 管辖。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2. 劳动争议仲裁和民商事仲裁的区别 ① 仲裁主体不同:行政性和民间性 ② 仲裁对象不同:是否是平等主体 ③ 程序启动不同:自愿和强制 ④ 仲裁地位不同:前置程序 ⑤ 是否可起诉不同:劳动仲裁除部分案件外都可起诉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的争议; ⑤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⑥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三、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2. 特殊的劳动争议 ① 社会保险争议 ②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 ③ 企业改制引发的争议 ④ 加付赔偿金争议 ⑤ 退休人员再就业争议 ⑥ 停薪留职、内退、待岗及放长假人员再就业争议 3.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纠纷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一、劳动争议仲裁概述
1. 概念和特点
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关系当事人将劳动争议提交法定的仲裁机 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其对双方的争议进行处理,并作出 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裁决,从而解决劳动争议。
特点:
① 公正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政府、企业、工会三方代表组成
② 及时性:程序简单,快捷效率 ③ 强制性: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
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单位不可起诉,劳动者可以起诉),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① 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 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 ② 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 发生的争议。 47条以外的情形,裁决作出15日内,双方均可起诉。 4. 诉讼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1、受案范围不同 劳动仲裁争议一般包括: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 职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 规定发生的争议;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认定无效劳动合同、特定 条件下订立劳动合同、职工流动、用人单位裁减人员、经济补偿和赔偿发生 的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
② 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③ 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④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解释三》第3条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劳动法
退休人员再就业争议
《解释三》 第7条 :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 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 关系处理。
当事人及其团体 2. 内容:以劳动权利和义务
为中心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二、劳动争议的分类
1. 个体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 2. 权利争议和利益争议 权利争议:因实现劳动法、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所发生
的争议。 利益争议: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议。 3. 国内劳动争议和涉外劳动争议:涉外劳动争议适用
仲裁工作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四、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1. 仲裁时效的期间及起算: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 日起计算。
2. 仲裁时效的中断 ① 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 ② 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③ 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仲裁时效的中止 ① 不可抗力 ②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劳动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确定
内提交答辩书 ① 向申请人送达答辩书:收到被申请人答辩书后5日内送达 ② 组成仲裁庭:受理申请起5日内 ③ 告知当事人提出申请回避的权利 ④ 书面通知开庭日期、地点:开庭5日前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3. 审理:应当先调解 ① 仲裁员听取申请人陈述和被申请人答辩 ② 主持庭审调查、质证、辩论 ③ 征询当事人最后意见 ④ 制作笔录并由仲裁员、记录员、当事人签字或盖章 4. 裁决:受理后45日内结案,经批准可以延期15日
3. 劳动争议仲裁和人事仲裁:逐步走向统一 ① 受案范围不同 ② 时效不同 ③ 管辖范围不同
劳动法
劳动仲裁与人事仲裁的区别
1、受案范围不同 人事争议一般包括:受聘人员与聘用单位对公开招聘、聘用程序、定期或者 聘期考核、解聘辞聘、未聘人员安置等问题发生的人事争议;国家机关与工 作人员之间因录用、调动发生的人事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 辞退发生的争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可以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
议不在法院受理范围之内。
劳动法
加付赔偿金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 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 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 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① 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 的;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 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 年内提出。
劳动法
9.3 劳动争议仲裁
五、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1. 申请和受理:5日内,不受理当事人可起诉 2. 开庭准备: ① 向被申请人送达申请书:5日内,被申请人收到后10日
员会的职业病诊断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④ 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⑤ 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⑥ 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劳动法
9.1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四、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1. 着重调解原则 2. 合法、公正、及时原则 3. “三方原则”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8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