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不仅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过程中,而且贯穿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整个科学理论体系之中。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它们都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以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为主要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正是由于坚持实事求是,不迷信以前的理论,严格地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人类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成果,才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一贯强调、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实践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毛泽东思想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产物。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由于敢于坚持实事求是,打破了城市暴动论的迷信,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确定自己的战略策略方针,才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扬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大胆地破除了在社会主义问题上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和教条观念,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从当代国际形势出发,才正确解决了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境界,是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

无产阶级政党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它的历史责任,就是寻找和按照社会发展必然的、固有的内在规律,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进步。

人民群众最讲实事求是,也最需要实事求是,因为实事求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我们党之所以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之所以能将亿万人民群众的意志凝聚起来,转化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就在于能够始终倡导和坚持实事求是,就在于能够为人民的利益而寻求真理、坚持真理,为人民的利益而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没有任何遮掩和作假。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一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党和人民在实事求是的旗帜下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的历史。

在党的全部理论创造中,实事求是占有崇高的位置;在党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实事求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党的成功、人民的胜利,无不得益于实事求是。

2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每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每一项重大政策的调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结果。

同样,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误,也都源于背离了实事求是。

所以说,实事求是是全党一贯高举的旗帜,是最应珍视的经验。

实事求是是一种美德。

作为一种“美德”,实事求是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一,实事求是是一种公正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

无私才能无畏,出于公心才能主持正义,扬善除恶。

只有舍得为坚持真理、伸张正义而自我牺牲的人,才能做到彻底地、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

相反,任何偏私心理都会导致对事实和真理的扭曲和背离。

其二,实事求是是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责任感,既是一种道德认识,又是一种道德态度,更是一种道德行为。

一个人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实事求是的社会意义和不实事求是所产生的严重社会危害,才能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自觉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神圣的社会责任感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动力。

其三,实事求是是一种勤奋刻苦、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

必须看到,实事求是是一个极其复杂、相当艰苦的实践过程,既需要追求和掌握真理,又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勇敢地
坚持和捍卫真理;既需要学习掌握人类创造的各种知识,又需要面对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客观情况,不断地超越已知,探索未知。

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而缺乏敬业精神、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人,思想懒惰、贪图安逸、害怕艰苦的人,是不可能自始至终地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自觉的追求的。

其四,实事求是是一种严肃认真、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这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表现。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深入细致地了解客观情况,严谨科学、精益求精地进行分析判断,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人,懂得客观情况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深知个人的视野、经验、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能够虚心学习,不耻下问,通过自我反思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其五,实事求是是一种光明磊落、诚实正直的人格操守。

实事求是意味着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只有心地纯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才能做到不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假话,不说信口开河、无中生有的谎话,不说无实际意义、不准备实行的空话,不说言不由衷、口是心非的违心话;才能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说到做到,丁是丁、卯是卯,重实际、求实效,言必信、行必果;才能不弄虚作假、不矫揉造作,不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不办知行相悖的违心事和违背事理的昧心事。

掌握“实际”勇于“求是”
事实上,我们党自创立之日起,对于实事求是,都在主张,都在号召,都在提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理论上已成为全党同志的共识。

但在80多年的实践中,与实事求是背道而驰的现象仍然不少,在有些时候和有些问题上还比较严重。

尽管大多数领导干部都力求解决好这个问题,但在认识和行动上却常常出现偏差。

究其症结,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不会“求”。

这里指的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知识和能力。

其表现主要有四点:一是学习水平不高,理论功底不厚实。

二是思想不解放、僵化。

三是调查研究走样变味。

四是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二是不敢“求”。

这里指的是缺乏实事求是的勇气和胆略。

主要表现是“三怕”:一怕丢人缘。

二怕得罪领导和上级机关。

三怕承担责任。

第三是不愿“求”。

这里指的是缺乏实事求是的正确立场和态度。

多年来,知行不一,坐而论道,满足于清谈、空喊的现象屡见不鲜,知非而故意为非的现象也不少见。

主要表现为:思想上的“偏”,工作上的“假”及行动上的“懒”。

要不断提高认识实际的能力和水平,就要努力掌握“实际”,勇于“求是”。

二.实事求是精神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继承和改造
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古语的一种改造,然而,它所内含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并不是对这一古语的继承,不论这种继承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因为这一古语并非哲学命题。

它实际上是明清之际在中国哲学史上出现的“实学”思想的一种逻辑发展。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因而必然带有一定的时代性特征,这种种各具特色的哲学思潮,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作用,往
往因历史条件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和吻合性,会再次显现出来。

,传统中国哲学所规定的“实事求是”最充分的哲学意义,也只是一种认识论的命题,而毛泽东对于“实事求是”则赋予了最新的内容和生命力,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上的有机统一,是一个总体性的范畴。

他首先肯定了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肯定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人们的认识对象和出发点,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其次,肯定了事物及其规律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只是这种认识必须是通过正确的研究,即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

再次,对事物及其规律的研究,即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矛盾的辩证过程,“求是”过程不仅是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同时也是主体接近客体,以科学理论去把握客体及其内在规律的过程。

“求是”的目的正是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及其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以便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最后,实事求是的本来含义,即是要求我们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要求出发,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

这一包含了几乎哲学的所有基本内容的“实事求是”哲学命题,是传统中国哲学所不具备的,同时可以说,这种包含也就是贯穿于这一切哲学内容之中的核心和灵魂。

实事求是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涵,充分说明了它已完全超越了传统中国哲学仅从治学方法和认识论角度所做的注释。

但同时,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它又体现了对于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成果的一种继承,或包含。

三、“实事求是”精神对西方近现代哲学合理思想的蕴含和超越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哲学的活的灵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充分显示了唯物主义的实践特性和科学容纳力。

一方面,毛泽东在创立“实事求是”是“精神的过程中,除了受训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实学思潮的熏陶,而改造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语之外,还受到了近代以来流入中国的西方哲学的影响,从而在这一哲学精神中注入了现代气息,另方面,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命题的创造性改造和阐发,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中国哲学所赋予的内涵和西方近代哲学的特有品质,从而显示出一种新哲学的精神,这使得它对于中西哲学的一切优秀成果实现了一种继承,获得了一种包容。

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对于西方哲学在某种程度上的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它以其科学的内容,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而涵容了前此以往一切哲学的优秀成果,这当然包括有实用主义、经验实证主义等以科学实证为特色的学说。

这样说,不是认为这些西方哲学的某些合理成分直接被毛泽东哲学所接受、容纳,而是认为这些西方哲学的合理性因素在毛泽东哲学的“实事求是”思想中都已经被包含了。

二是毛泽东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是在与各种哲学思潮的交锋中不断成长、完善的。

毛泽东在产生于明清之际的、自近代以来在湖湘大地兴盛的“实学”思潮的熏陶下,批判地改造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古语之时,他对“实事求是”还只是作为一个哲学命题而赋予新内容的,以后随着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特别是随着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反思,对“实事求是”的阐发便由命题到具有系统性的思想,最后达到一种精神。

于是“实事求是”在这种自身内涵的不断充实和发展中,通过对现实革命斗争经验和教训的反思,通过对社会意识形态中各种哲学思潮,尤其是近现代以来在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下产生的西方哲学的批判的吸取,从而实现了其内涵中对当代以来一切哲学优秀成果的吸收,正是由此,我们说,毛泽东哲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对西方近代哲学具有包容性
和超越性。

四、“实事求是”精神从实质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最基本特征,如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构成了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的阐述,一改毛泽东从研习西方近代哲学中对于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见解,而为马克思主义所深刻揭示的实践。

社会实践的最根本目标和原则。

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使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阐发达到了哲学的最高境界。

所谓“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正是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领悟和创造性运用中,毛泽东所创立的“实事求是”哲学思想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高度统一。

“实事求是”的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中国化的表述,即是马克思主义反映论和实践观的统一,即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我们从以上几个方面透视了“实事求是”精神所内含的深刻蕴意,可以说,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实践经验的丰富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同时又是对近代以来中西哲学交汇、论争的一个科学的总结。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的精神,把这一精神锻铸成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融汇入中华民族精神之河,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精神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