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合集下载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01
包括手术麻醉、疼痛治疗、分娩镇痛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麻醉效果,减
02
少麻醉药物的使用,降低麻醉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麻醉操作的准
03
确性,减少麻醉并发症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麻醉操作的效
04
率,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疼痛治疗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可应用于各 种慢性疼痛的治 疗,如腰痛、关
节痛等。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可提高治疗 的准确性,减少
副作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可应用于手 术前后的疼痛控
制。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可应用于癌 症患者的疼痛治
疗。
其他应用
01
04
精神疾病治疗:用于治疗 某些精神疾病,如抑郁症、 焦虑症等
03
神经外科手术:用于辅助 神经外科手术,提高手术 准确性和安全性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 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 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降低并发症风险。
实时调整:超声引导 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 调整阻滞位置和深度, 提高阻滞效果。
01
02
03
04
缺点
操作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掌握超 声技术和神经阻滞技术
设备成本较高,需要购买专业的 超声设备和神经阻滞设备
操作时间较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 间进行超声引导和神经阻滞操作
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神经损伤、 出血等并发症
发展前景
技术进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和成功
率将不断提高。
应用领域拓展: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 用,如疼痛管理、康复治疗等。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技术可以降低传统神经阻滞手术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
01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局部血流 量,促进组织 修复
03
02
肌肉松弛: 缓解肌肉紧 张,改善肌 肉痉挛
04
辅助诊断:帮 助医生定位病 变部位,提高 诊断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的优点
实时可视化:超声引导 下,可以实时观察神经 的位置和走向,提高阻 滞的准确性。
01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 下,可以提高阻滞的成 功率,减少重复操作的 次数。
03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 可以避免对周围组织的 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
实时调整:超声引导下, 可以根据实时情况调整 阻滞方案,提高阻滞效 果。
手术镇痛
手术镇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减 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术后镇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减轻术 后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慢性疼痛: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可以用于治 疗慢性疼痛,如腰背痛、关节痛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饮食、睡眠等,以
促进伤口愈合
避免剧烈运动,以 免影响伤口愈合
术后镇痛:如关节 置换术、腹腔镜手
术等
慢性疼痛:如腰背 痛、关节痛等
癌性疼痛:如骨转 移癌、晚期癌症等
操作技巧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确保图 像清晰
穿刺点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损伤神 经和血管
穿刺角度和深度:控制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穿 刺准确
注射药物的剂量和速度:控制注射药物的剂量和 速度,避免药物过量或过快导致不良反应
演讲人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成像原理:利用超声波反 01 射成像,实时显示组织结构
超声引导定位:通过超声图像 02 引导,精确定位目标神经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安全有效的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
适当的靶神经结构的成像和探测 熟练的实时示踪穿刺针前进 判断局麻药在靶神经周围扩散
臂丛相关解剖基础
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 支大部分构成,经椎动脉后方、斜 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组成三条干: ①C5、C6前支组成上干 ②C7前支单独成为中干 ③C8前支和T1前支大部分合成下干
多普勒效应
❖由于声源和接受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而引起声 波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 1. 两者作相向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高 于声源所发出的频率。 2. 两者运动方向相反时,接收频率低于声源 发出的频率。
❖超声多普勒技术用于检测心血管内的血流方 向、流速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 CDFI
旁的臂丛神经下干前、后两股间注入局麻药。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局麻 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因药液 的注入而分散开
❖超声引导下进针到浅表的神经束之间,注入 局麻药5-8ml,神经束(上干的前、后两股)可 因药液的注入而分散开。
❖稍倾斜穿刺针,即可进针到下干的前、后两股 之间,注入局麻药5-8ml,使臂丛神经被局麻药 完全浸润。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 两个重要的概念
–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 低。
医学诊断超声常用频率
❖(不同电振荡频率形成不同频率超声波)
❖7~10 MHz 用于浅表器官成像,如甲状腺、神经、颈部及四肢血 管,穿透 4~8 cm。
❖2.5~5 MHz 用于心脏、腹部成像。特点穿透力强,穿透深度 15~ 20 cm。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技术为臂丛神经阻滞提供了可视化手段,能够清晰 地显示臂丛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结构,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 安全性。
超声引导技术的概述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清晰地显示 臂丛神经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 关系,有助于医生准确定位和避开血管、神经等重要 结构,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频超声波
使用高频超声波(通常在5-10 MHz)对目标区域进行无创、实
时成像。
实时监测
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实时监测 和追踪目标结构的位置和形态。
精准定位
利用超声引导技术,可以精确地定 位臂丛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 伤。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01
02
03
定位目标
佳。
解决方案
03
医生采取了其他麻醉方式,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同时,对超声
引导技术进行了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超声引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高频超声探头
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会有更高频率的超声探头应用于臂丛神经阻 滞,提供更清晰、分辨率更高的图像。
3D超声成像
3D超声成像能够提供更立体的图像,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定位 神经结构,提高阻滞成功率。
臂丛神经的分支
包括胸廓出口的锁骨上、 下分支,以及腋、肌皮、 正中、桡、尺等分支。
超声解剖特征
臂丛神经在超声图像上呈 现低回声结构,周围有高 回声的脂肪组织和肌肉组 织作为参照。
03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 实践操作
操作前的准备
患者评估
患者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其病史、 用药史、过敏史等,确保无禁忌症。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技术,常用于手术麻醉、疼痛管理和诊断等领域。

通过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有效地控制疼痛、减轻手术刺激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主要包括尺神经阻滞和桡神经阻滞。

尺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尺神经周围,阻断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手部和前臂的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桡神经阻滞是指通过超声引导下的技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到桡神经周围,阻断桡神经的感觉和运动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常用于上臂和肘部手术麻醉和术后疼痛管理。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超声引导可以清晰地显示神经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提供了高分辨率的影像,有助于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麻醉药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手术刺激和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

在临床应用中,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医生需要具备扎针和超声操作的技术和经验,以及对臂神经解剖和神经阻滞的理解。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采用消毒、局麻等步骤,确保安全和有效。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风险。

超声设备的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设备和维护。

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麻醉药过敏、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也需要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医生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阻滞失败或其他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的臂神经阻滞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准确定位和定向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可以有效地阻断臂神经的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操作中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并注意患者的安全和风险控制。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患者满意度
患者对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 的满意度较高,因为它具有微创、 无痛、定位准确等优点,能够减轻 患者的痛苦和焦虑。
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与盲探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更高的成功率,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神 经,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与传统的注射器注射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实时监测注射过程, 减少注射到血管和神经的风险。
适用于各种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不仅可以用于常见的肌间沟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还可以应 用于其他复杂阻滞技术,如颈路臂丛神经阻滞等。
前景广阔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将更加成熟和普 及,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进一步优化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案
超声引导技术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 方法,通过注射麻醉药物使臂丛 神经传导功能暂时或永久性阻断,
达到镇痛效果。
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 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臂丛神经 的位置和走行,以及周围组织的
毗邻关系。
通过超声引导技术,医生可以更 加准确地定位臂丛神经,减少对 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提高阻
研究不同药物配比、剂量和注射速度等对阻滞效果的影响,以寻找最 佳的麻醉方案。
探索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特殊病例中的…
如肥胖患者、颈椎疾病患者等,研究其在特殊病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加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麻醉医生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促 进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与传统的镇痛方法相比,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供更为持久的镇痛效果, 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
05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技术,用于手术和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

本文将分享我在临床实践中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体会与经验。

神经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阻断神经传导的方法,从而达到局部麻醉的目的。

传统的神经阻滞依靠解剖标志和组织层面的感觉,存在定位不精准和成功率低的问题。

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则利用超声影像技术,实时观察神经和周围组织,提高了定位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优势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备以下优势:1.定位准确:通过超声影像,医生可以精确地定位到要阻滞的神经,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

2.可视化:超声影像实时显示神经和针头的位置关系,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注射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3.安全性高:由于定位准确,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相较传统方法更加安全,减少了误伤神经和血管的风险。

4.成功率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

实践体会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我在临床实践中频繁使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

在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中,我了以下体会和经验。

准备工作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检查和熟悉超声设备的操作,保证其正常工作。

其次,要仔细阅读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其病情和相关的影像学资料。

最后,要和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获得患者的同意。

定位与操作在定位神经前,要确保超声设备的探头消毒干净,并涂抹适量的凝胶。

之后,将探头放置在预定区域上,调整超声图像的深度和增益,以便清晰可见神经和周围组织。

在定位到神经后,需要根据患者的体位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并将穿刺点消毒。

之后,取适量的局麻药,并逐渐将针头推入组织中,同时观察超声影像,确保针头准确进入到神经周围。

最后,缓慢注射局麻药,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有效的阻滞效果。

注意事项在实践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1.保持稳定: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时,手持探头需要保持稳定,避免晃动或压力过大,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和准确性。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臂从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主要用于局部麻醉和疼痛管理。


技术通过使用超声波图像来定位和导引注射针的精确位置,以确保药物精确注射到目标神
经区域,从而实现局麻和疼痛管理的效果。

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基于机械波原理的成像技术。

声波通过软组织传播时会发生衰减
和散射。

利用声波与不同组织的相互作用,可以得到组织的声速、衰减系数和声阻抗等信息,进而可以生成图像。

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中,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将声波传输到体内,然后观察和分析这些声波的散射和衰减情况,从而获取神经和周围组织结构的图像。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具有以下优点。

相比传统的盲目注射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可以提高麻醉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通过观察和分析超声图像,医生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和
周围组织的结构,避免误伤或误注射。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并发
症的发生。

由于可以精确注射药物到目标神经区域,患者的疼痛感和并发症的风险降低。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医生的操作便捷性。

使用超声探头可以直观地观察神经结构
和药物的散布情况,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的导引和控制。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应用技术,可以提高局麻和疼痛管理的准确性
和安全性。

该技术在手术和疼痛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舒适度有着重
要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培训课件
• 超声引导下的腰丛神经阻滞的目的在于:在 影像下识别横突和腰大肌以及两者至皮肤表 面的距离,这样可以让操作者在进针前判断 腰丛神经的深度
• 适应症:髋、大腿前部和膝盖的手术
• 禁忌症:1.极度脊椎前凸2.凝血功能障碍
• 局麻药:25~35ml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34
腰丛超声解剖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RAD = 桡神经
•ULN = 尺神经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16
•MED = 正中神经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 臂丛神经发自C5-T1脊神经根腹侧支,从 颈部走形至腋窝顶。臂丛是一个复杂的 神经网络,通常从近端到远端被描述成 :根(肌间沟区) ,干和股( 锁骨上区), 束(锁骨下区)及终末分支(腋窝区)。
•46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 适应症:大腿前外侧至膝关节的皮肤, 臀部外侧及坐骨粗隆下大腿上2/3的皮肤
• 探头:6~13MHz高频线形超声探头 • 探头位置:平行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
内下方 • 目标:局麻药在阔筋膜与髂筋膜之间扩
散 • 局麻药:2~5ml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47
• 定位
• 总体来说,臂丛神经支配上肢的感觉和 运动,但是也有几处例外:如胸外侧支 (C5-7)和胸内侧支(C8,T1)支配胸 肌;胸长神经(C5-7)支配前锯肌;胸 背神经(C6-8)支配背阔肌;肩胛上神 经支配冈上肌和冈下肌。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17
臂丛支配区域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18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52
臀下区入路-坐骨神经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03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阻滞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精确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精确定位神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01
缩短手术时间
实时监测: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实时监测神经位置,提高手术精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演讲人
目录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0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优势
02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应用
03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培 Nhomakorabea和推广04
1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概述
技术原理
01
超声引导: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神经位置和状态
02
神经阻滞:通过注射药物,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03
实时监测:通过超声波成像技术,实时监测药物注射位置和效果
减少损伤: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精确度。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提高精确度。
减少并发症
提高成功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提高神经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4
降低风险: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可以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效果评估:通过培训和推广,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际操作、模拟演练等
谢谢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将与其他医疗技术相结合,提高手术效果。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 设备原因 – 神经变异(50%) – 操作技术
三、实战攻略——定位
三、实战攻略——定位
三、实战攻略——定位
三、实战攻略——定位
三、实战攻略
三、实战攻略
单点阻滞用于术后镇痛
• An ultrasound (US)-guided block at the C7 root; • Initial volume of ropivacaine 0.75% was 6 mL; • Block success or failure determined a 1-mL decrease or
•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nerve blockade of the upper extremity. Curr Opin Anaesthesiol. 2023 Apr;25(2):253-9.
三、实战攻略
锁骨下阻滞 • The supraclavicular approach of the brachial
三、实战攻略
最低剂量及作用时间研究 • Lidocaine 1.5% with epinephrine 1:200 000 • The mean (95% CI) volume to surround each nerve was: radial 3.42
(2.84-3.99) ml, median 2.75 (2.31-3.19) ml, ulnar 2.58 (2.14-3.03) ml, and musculocutaneous 2.30 (1.96-2.64) ml. • The mean (95% CI) onset time for complete sensory block was: radial 22.5 (13.5-31.5) min, median 26.8 (18.5-35.0) min, ulnar 26.6 (17.8-35.4) min, and musculocutaneous 15.8 (7.45-24.2) min. • The mean (95% CI) last recorded time with complete block was: radial 137.1 (105.6-168.7) min, median 144.7 (123.4-166.0) min, ulnar 183.2 (158.1-208.2) min, and musculocutaneous 158.3 (131.8184.9) min.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325027 徐旭仲李挺传统上神经阻滞需要借助于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针刺感觉异常及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寻找神经。

但是,超声技术正使神经阻滞的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麻醉医师已经能够通过超声成像技术直接观察神经及周围的结构,在实时的超声引导下直接穿刺到目标神经周围,实施精确地神经阻滞。

还可通过超声观察局麻药的注射过程,从而保证局麻药均匀的扩散到神经周围。

一、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在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前,我们需要了解超声的基础物理知识。

从临床观点考虑,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穿透性与分辨率。

任何形式的波,包括声波及超声波,都有特定的波长与频率。

频率与分辨率相关,波长与穿透性相关。

临床应用的超声频率在2.5-20MHz之间,高频率超声(>10MHz)可较好的显示神经结构,但只有当神经结构位于表浅的位置(如斜角肌间隙的臂丛神经)才能通过高频超声看到神经。

另外,当频率提高时,波长便降低,因此分辨率(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长)便降低,这时高频超声不能显像深部的神经。

在临床上为了能够清楚的观察斜角肌间隙、锁骨上区域及腋窝的臂丛神经,我们一般选择探头频率在8MHz以上,最好在12-14MHz。

而对于锁骨下、喙突区神经,其频率在6~10MHz之间较为适合。

这种低频可获得更好的穿透性,并能更精确的进行神经定位。

深部神经的超声引导应与神经区域的局部解剖学相结合。

超声的多普勒技术可以清楚地区分血管及血管中的血流速度,从而提高对于局部解剖的观察。

二、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声表现在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我们需了解神经及周围各组织结构的超声表现(见表1)。

表1:神经及周围结构的回声表现组织超声成像静脉无回声(黑色),可压缩性改变动脉无回声(黑色),呈搏动性改变脂肪低回声(黑色)筋膜高回声(白色)肌肉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肌腱高回声(白色)神经低回声(黑色)神经内、外膜高回声(白色)局麻药无回声(黑色)。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应用体会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应用效 果
04
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技术的准确 性和成功率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技术的安全 性和并发症发生 率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技术的疼痛 缓解效果和持续 时间
超声引导下神经 阻滞技术的患者 满意度和接受度
安全风险控制与预防措施
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规范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前 景
06
技术创新与改进方向
提高图像分辨率和清晰度
开发新型超声探头和成像 技术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的操作流 程
03
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准备超声引导设备
准备神经阻滞药物
准备穿刺针和导管
准备无菌操作环境
准备患者信息,包括病 史、过敏史等
准备医护人员,包括麻 醉师、护士等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确保超声探头与神经阻滞针在同一平面上,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在操作过程中,应保持超声探头的稳定,避免因探头移动导致神经阻滞针偏离目标位置
神经阻滞针进入目标区域后,应缓慢推进,避免过快导致神经损伤
在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操作后的护理与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观察穿刺点:注意观察穿刺点的情况,如出血、红肿、疼痛等,及时处理。 指导患者活动: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医学课件)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医学课件)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Perlas A, et al. Anesthesiology,2003;99:429.
12
探头的准备:
无菌、保证探头与皮肤间无气体存 在
13
仪器:Terason便携超声仪
14
不同组织超声成像特点
动脉 无回声,有搏动
静脉 无回声,可压缩
肌肉 筋膜高回声,肌肉低回升
肌腱 管状高回声线条(纤维状)
20
• 4 超声引导技术 • 实施超声引导进行神经阻滞主要有两种方
式:
• 一是体表标记技术, • 一是实时引导技术。
21
• 超声实时引导技术是进行神经阻滞的最佳方式。 • 操作者手持探头, 寻找到靶神经, 然后便可进针并使其进入
超声声束的轴线。
• 当针邻近神经时, 便可注入局麻药。 • 操作者可清晰地观察到局麻药注射过程, 从而判断局麻药
4
盲法的缺点
• 局麻药毒性反应 • 神经、血管的损伤和气胸 • 过长的神经定位时间和病人不适 • 阻滞失败或者不完全
5
神经刺激器用于神经阻滞的优点
• 阻滞成功的指标客观、明确 • 适用于无法准确说明异感或定位困难病人
(小儿、老年及不合作用镇静药)
• 适度镇静可减少病人的不适感 • 最大程度减少神经损伤 • 成功率较高
• 从此, 超声被用来引导辅助各类神经阻滞操
作,
• 臂丛阻滞、股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等
17
四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 1 适应证 • 理论上说对于能在超声仪上成像的各类外周神经
(直径>2mm)均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阻滞,
• 尤其是对于以往无法通过解剖或者寻找异感定位
的神经。
• 适用于某些特定人群, 如小儿、肥胖、解剖变异或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P (pressure,加压) --Various degrees of pressure are applied to the transducer onto the skin. A (alignment,追踪) --Sliding the transducer to define the lengthwise course of the nerve. R (rotation,旋转) --The transducer is turned to optimize the image T (tilting,倾斜) --The transducer is tilted in both directions
*
腋路臂丛阻滞
*
肋间臂神经
*
肌 皮 神 经
肌皮神经
*
深颈丛阻滞
*
臂丛入路的选择
手术的部位 患者的情况 患者的意愿 操作者的熟练程度 肌间沟联合选择性腋路
*
下肢超声解剖 与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
*
*
下肢神经前面与后面观
*
*
下肢阻滞主要特点和内容
腰丛 股神经 隐神经 坐骨神经 胫神经 腓总神经
*
效果的保障
熟悉神经局部解剖,心中有图 熟悉神经支配
*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I have ultrasound, I don’t worry any more!
*
*
肌间沟
锁骨上
锁骨下
腋窝
上肢阻滞——超声探查位置
*
肌间沟臂丛
*
上肢阻滞——锁骨上臂丛阻滞
*
锁骨下臂丛超声
*
失败和发生并发症的原因
解剖变异 血容量不足或休克 肥胖病人 小儿

手术后的福音: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镇痛效果

手术后的福音: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镇痛效果

手术后的福音: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镇痛效果620010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镇痛技术,其通过精确定位和局部麻醉来减轻患者疼痛。

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镇痛效果及其应用研究,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镇痛治疗方法。

一、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概述1.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概念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技术引导针头精确到达目标神经的方法,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射达到神经阻滞的目的。

这种麻醉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小、效果确切等优点,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1.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原理在神经阻滞过程中,通过向局部麻醉区域注射麻醉药物,使神经传导受到阻断,从而达到疼痛控制的目的。

然而,传统的神经阻滞方法往往依赖于医生的经验和直觉,容易出现误注、过量注射等问题。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则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实现了对神经结构的精确定位和可视化,从而提高了阻滞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的操作步骤①患者准备:在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前,需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手术部位、拟行麻醉的范围等信息。

同时,要确保患者处于适当的体位,便于操作者观察和操作。

②超声仪器准备:选择合适的超声仪器,如便携式超声仪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等。

确保超声探头与皮肤紧密贴合,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③麻醉药物准备:根据手术部位和拟行的麻醉范围,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药物。

常用的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

准备好所需的注射器和消毒器具。

④麻醉操作步骤:a.消毒:在操作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遵循无菌原则,减少感染风险。

b.定位:利用超声图像,准确定位待阻滞的神经。

可通过观察神经在肌肉中的走行方向和深度,结合超声图像进行定位。

定位时要注意避开血管、神经束和其他重要组织结构。

c.穿刺:在定位后的神经周围,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用消毒器具进行皮肤切开,插入超声引导下的针头,沿着神经走向缓慢推进,直至针尖抵达神经末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时探头位置和进针点 成人,5-10ml局麻药足以成功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腹横平面(TAP)阻滞 前腹壁(皮肤、肌肉和 壁腹膜)是由低位胸神 经(T7-T12)和第一对 腰神经(L1)的前支支 配的。这些神经的终末 支都在腹内斜肌和腹横 肌之间经过到外侧腹壁。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LFCN) 发出大约2-5个分支支配大 腿的外上部皮肤。 股外侧皮神经通常位于阔 筋膜张肌(TFLM)和缝匠 肌(SaM)之间,髂前上棘 (ASIS)内下1-2cm,皮下 0.5-1.0cm处。
超声引导下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阻滞范围 股外侧皮神经的阻滞提 供大腿前外侧的麻醉和 镇痛。 触诊髂前上棘——探头 初始放置在髂前上棘内 下2cm处,适当调整。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由相对应的椎间孔发出后,5条神经根交汇形 成3条上下重叠的神经干——上干、中干和下干, 从由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形成的斜角肌间隙中穿 过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肩部麻醉与镇痛,包 括锁骨和近端肱骨。 患者体位:半坐位,肩部自然 下垂,头稍微转向对侧。 探头类型: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进针方法 建议采取平面内法由外向 内进针。直接观察C6神经根 近端的药物注射,局麻药沿 肌间沟扩散并浸润C5-C6和 C7神经根。 如果局麻药在某处神经根 的浸润不理想,可调整针的 位置再次注射。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适应证:肘部、前臂、腕部 和手部的麻醉与镇痛。 患者体位:半坐位,上肢外 展,肘部屈曲。
探头类型:高频线阵探头。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探头位源自:探头垂直于神经 血管束的长轴放置。
神经血管束在该处非常表浅, 可见其围绕在腋动脉周围: 正中神经通常位于腋动脉的 浅部(前面),尺神经在中 间稍靠后,桡神经在后方。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进针方法:平面内法,由 外向内(由上向下)进针。 这些分支都比较表浅,小 角度进针即可,针也显示 得更好。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优点
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局麻药可视 化 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注意事项
进针时必须观察到穿刺针 探头轻微的移动或成角可使成像显著改 变 选择适合的超声频率,获得最清晰的图 像 对彩色血流指示、图像放大、聚焦及图 像保存技术非常熟悉。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超声图像上可见股静 脉位于最内侧,易被探 头压瘪。股动脉在股静 脉外侧,股神经在股动 脉外侧。 提示:轻轻向尾侧倾斜 探头,常常更易于显示 股神经,可以与背景区 别更明显。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探头横向置于大腿 根部,获得股神经和血 管的短轴切面。 建议将探头置于腹股 沟折痕上方1cm处,此 处的神经组织更为致密
两个重要的概念 穿透性 与波长相关 分辨力 与频率相关 分辨力(频率)提高时,穿透性(波 长)便降低。
神经及周围结构的超声回声表现
组 织
静脉 动脉 脂肪 筋膜 肌肉 肌腱 神经 神经内、外膜 局麻药
超 声 成 像
压缩性无回声(黑色) 搏动性无回声(黑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及高回声条带(黑色及白色) 高回声(白色) 低回声(黑色) 高回声(白色) 无回声(黑色)
超声引导技术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声波是一种机械振动可以通过介质进行 传播。 超声波的三个重要参数
频率 f:声波每秒振动次数,Hz。 波长 λ:声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所通过的距离,mm 声速 C:声波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m/s C = f xλ 人体软组织声速平均为1540m/s
超声技术的基础知识
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多点法超声引导腋路臂丛阻滞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股神经既是运动神 经也是感觉神经,在腹 股沟韧带下方,股神经 位于股动脉外侧,股静 脉位于最内侧。 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 下方3-4cm处分出前支和 后支。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
适应证:大腿前面 、 股骨、膝关节手术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 靠近腹股沟 目标:局麻药在股神 经周围扩散 局麻药:20-30ml
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
瑞金医院北院 麻醉科
传统神经阻滞方法
局部解剖的体表标志、动脉搏动 针刺感觉异常 神经刺激器探查定位技术
存在的问题
方法的盲目性 严重并发症(气胸或血管内局麻药注射) 神经鞘存在纤维隔,妨碍了局麻药的扩 散 个体解剖学上的变异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寻找一种全新的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TAP阻滞
谢谢!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在颈 部,横跨颈外静脉表面, 约锁骨上3-4cm处。
目标神经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探头横向放置于胸锁乳突肌上、 环状软骨外侧,向外侧横向移动探 头,辨别出位于前、中斜角肌之间 的臂丛神经。
当超声下难以显示肌间沟臂丛时, 可将探头放在锁骨上窝底部,臂丛 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外上方,从锁骨 向头侧追溯臂丛到理想的水平。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适应证:剖腹手术、阑 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 腹壁成形术、剖宫产术 后镇痛 探头位置:横向放置在 肋缘和髂棘之间的腋前 线处的腹壁 目标:局麻药在腹横肌 和腹内斜肌之间扩散
超声引导下TAP阻滞
提示:肥胖患者的皮下脂肪层较厚,故较难识别三层肌肉。 一种简单识别方法是,腹内斜肌是“最厚的一层”,腹横 肌“最薄的一层”
超声结合刺激仪神经阻滞
超声+神经刺激仪就是双保险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阻滞的成功率和效果
常用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腹横平面阻滞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通常起源于由C5T1脊神经前支组成的5条神 经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