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一想:
遇 到 火 灾 怎 么 灭 火?
水灭火 灭火器灭火
活动与探究二:
二、灭火原理和方法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烧的蜡烛
烧杯
小刀


1. 清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低温度到着火点

以下
思 考:
生活中常用哪些灭火方法,分别运用哪些灭火原理 ?
1、油锅着火
2、堆放杂物的纸 箱着火时
实验结论
条件一: 物质具有可 燃性
条件二: 可燃物要达到 燃烧的最低温 度(着火点)
条件三: 可燃物要与 氧气接触
活动与探究一:一、燃烧的条件
实验四:(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水中放入
一小块白磷。
(2)将分别放有白磷与红磷的两支试管一起放入热水中, 观察现象。
讨论:
1、由上述实验中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而白 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实验二:用镊子(或坩 蘸有水的纸张____ 埚钳)分别夹取一张 不_燃_烧_(或_过_一_会_儿_燃_烧_) 蘸有水、一张没蘸水 没蘸水的纸张_燃_烧__
的小纸张,放到火焰 上片刻。
实验三:分别点燃两 支小蜡烛,将其中的 一支用烧杯罩住。
用烧杯罩住的蜡烛__ _火_焰_熄_灭_ 没有用烧杯罩住的蜡烛 _继_续_燃_烧_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认识燃烧的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条件,
了解灭火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能利用物质燃 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于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 分析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燃烧的“功”与“过”,从而辨证的认识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5、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 些条件?
燃烧的条件:
①有可燃物
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小结: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现象
燃烧条件示意图
想一想:
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三个 条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条件, 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
[作业]:
(1).P131课后习题2.3.4.5 (2). 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
燃烧和灭火
说课展示
教材地位及其作用
《燃烧和灭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 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 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 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课题1,上 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 识,下接第八单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 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以后的知识 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 一座桥梁。
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2、由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但水中的白磷不 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如何让水中的白磷燃烧?
(3)用盛有氧气(或空气)的试管口对准烧杯中的白 磷 ,观察现象。
讨论:
4、由本来在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 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二、学情分析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 战百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 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学 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 且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 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 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对灭 火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三、说教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 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 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 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 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 精神。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取得较好的教学效 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 探究教学和引导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 行巧妙的结合,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
森 林 大 火
燃烧的定义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特征:
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 _________
活_ 动与探究一: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一:用镊子(或坩 小木条__燃_烧____ 埚钳)分别夹取一根 小石子_不_燃_烧____
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 在火焰上点燃
用锅盖盖灭 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 将森林大火蔓延线 有效方法之一 路前的树木砍掉
4、酒精失火
用湿抹布盖灭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二、灭火原理和方法
.
.
.
(2
1
清 除 可 燃 物
或 空 气 )
隔 绝 氧 气
着3
火 点 以 下
降 低 温 度

(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破坏一个条件即可)
五、教学过程
情 景 引 入
燃烧给我们带 来美好的生活:
2005年10月12日,运载 神州六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2004年雅典奥运会场主火炬 2003年10月15日,运载神 州五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燃烧也给我们带来灾难:
2003年11月3日衡阳 发生火灾,并引发楼房 垮塌,致使20名消防 官兵不幸罹难。
激发学生只有深入了解燃烧,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的意识;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与 方法”形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实验 装置的改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树立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
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学 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本节课的重难 点为: 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的探究; 2、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四、说学法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源自文库的前提下,启发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 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得出 结论。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 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 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 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 去分析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即 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 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