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研究

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研究
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研究

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的关系研究

——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本文根据成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近10年来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国民收入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和观点,提出了初步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结论和观点

(一)成都市收入分配格局

1.成都市居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收入绝对值增加,所得份额先降后缓升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成都市十年期间呈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趋势,居民收入情况都有了好转的迹象。

初次分配中,成都市居民收入从2000年的685.34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283.12亿元,年均增长12.79%。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52.2%下降到2007年的40.1%。在多次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背景下,居民收入份额又提高到了2010年的46.4%。

再分配中,成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11.5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2314.93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4.24%。特别在2010比2009年增长了23.2%,赶上了GDP的增速。

2.政府收入初次分配份额下降,再分配份额上升

初次分配,成都市政府收入从2000年的181.54亿元提高到

- 1 -

2010年690.0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4.29%,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13.8%下降到2010年的12.4%,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与全国、直辖市、四川省相比较,我市政府所得是比较低的。

再分配,成都市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18.6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2022.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2.79%,在GDP中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10.3%上升到2010年的36.4%。

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稳定

2000-2010年期间,成都市城乡收入比始终在2.53到2.66的区间波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都市的人均城乡收入差距相对值一直比较稳定,但是人均收入之间的绝对值差距却在不断扩大,从2000年的4633元扩大到2010年的12630元。比较全国重点城市数据,2010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23个城市第17大的,比人均城乡收入比最小的大连1.73,高0.81。

4.职工群体工资差距扩大

成都市事业与企业职工工资比从2000年的1.09倍上升为2010年1.80倍,机关与企业职工工资比从2000年的1.26倍上升为2010年的1.84倍。事业单位、机关单位与企业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机关单位在2010年其平均工资并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使得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差距有小幅度的缩小。

5.行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成都市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工资增长最快,国有经济职工平均工

- 2 -

资最高,垄断行业工资较高。在2006年以后,金融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从2003年到2010年,增长了2倍多。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只有总体平均工资的41%。

(二)成都市人口变化与居民收入及其关系

1.人口总量基数大、增长快,老龄化程度比较高

2010年成都市常住人口1404.76万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增长了24.93%,远高于同期全国人口增长速度5.84%。常住人口的出生率为6.77‰,死亡率为4.83‰,自然增长率为1.94‰。说明人口增长速度高,主要是人口流入引起的。10年间,0-14岁人口减少28.73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9.4%,较2000年水平提升了3.8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11.98%上升至2010年的14.42%,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高9.71%,成都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2.人口分布不均衡,流动人口总量仍处在加速上升期

2000到2010年,成都市流动人口总量由126万增至300万,增长138.74%,流动人口占成都市总人口的比重由11.18%增至21.37%。充分展示了成都市强大的人口和经济聚集效应。根据当前趋势进行判断,流动人口还会进一步增加,但一圈层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1388人,不宜进一步扩张。二圈层却有着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以及充裕的土地资源,人口密度也只为每平方公里1338人,预计未来将会成为流动人口选择的重点。

3.人口总量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同步性分析

- 3 -

人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是反映人口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综合指标。2001 -2005年成都市人均劳动报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都低于人均GDP增长率,但是,2006-2010年期间人均劳动报酬增幅超过了人均GDP的增幅。2000年-2010年成都市人均劳动报酬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人均GDP增长都为正,表明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都有正效应的作用,但是人均劳动报酬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都低于人均GDP 增长率,说明居民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

4.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从2000到2010年,我市0-14岁人口数为153.69万,与2000比减少28.73万人,下降5.48%,低于全国16.97%和全省16.60%水平,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是持续保持较低生育水平所致。

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市15-6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均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比全国所占比重高出4.5个百分点,比四川省所占比重高出了7.3个百分点。

成都市人口年龄结构对比

从上表看出,成都市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75.47%上

- 4 -

升到2010年的79.35%,上升了3.88个百分点,根据分析看出,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增加,使人均产值增加。居民收入来源于产值的分配,产值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居民收入也会增加。

普查资料显示,成都市青少年比重逐年降低,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按照现在人口发展趋势,劳动人口比重会逐步减少,因此,从生产视角来看,人口少儿化和人口老龄化都会降低经济的发展速度,这将对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5.流动人口聚集效应增强,圈层分布不均衡

从2000年到2010年,成都市流动人口总量由126万增至300万,增长138.74%,平均每年增加17.45万流动人口,年均增长9.09%。流动人口占成都市总人口的比重由11.18%增至21.37%,净增流动人口达到了净增总人口的59%。随着成都市经济不断发展,其聚集效应大幅增强,但是三个圈层不平衡。

流动人口出于获得高收入以及更高生活水平的原因不断向成都聚集,其中隐含了一种聚集效应,即经济聚集可以带来人口聚集,由于地区内规模报酬递增以及要素集中产生的外部性。这种经济对于人口的正反馈效应又会进一步吸引流动人口聚集。

(三)成都市城市化与居民收入的关系

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5.51 %,比2000年53.72%高出了11.79个百分点,其城市化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9.95%以及全省平均水平40.18%。成都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纯

- 5 -

收入分别高于四川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

2.成都市居民收入与重点城市的比较

全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大体相同,收入越高,征收税率越高,将众多城市按人口以及个人所得税分别排名,若一个城市的两项排名相差不远,则说明居民收入均等;若一个城市人口总量排名远超个人所得税排名,则说明其高收入群体规模较小,居民收入水平偏低;若一个城市的个税收入排名远超人口总量排名,则说明其高收入群体规模较大。2010年成都市人口在这些重点城市中排名20,个税收入排名11,排名相差9位,成都市的高收入群体规模较小。

3.城市化对居民收入的促进效应分析

城市化对于缩小城乡居民差距、促进居民总收入增加育有重要促进作用。我们利用1991-2010年间成都市居民收入以及城市化率数据,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收入增加存在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提高1%,居民收入会增加7.97%。

(四)成都市人口变化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1.政府收入增长速度快,依赖土地收入

2000-2010年成都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财政收入平均每年上涨29.41%,其增长幅度远高于人口增长。预算内收入稳步增长,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税收收入、人口增长都保持了较高的协调性;而财政收入表现出的波动主要来自于预算外收入,土地收入对于财政的贡献激增。

- 6 -

2.人口与财政收入存在相关关系

人口通过影响宏观经济中的各种因素间接而复杂地作用于财政收入。我们运用成都市人口增长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常住人口每增长1%,财政收入会相应地增长8.41%,所以常住人口增长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五)成都市现阶段国民收入分配与最优国民收入格局比较

通过协整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经济增长的最优居民、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份额分别为61.66%、28.51%、9.83%,2010年成都市居民、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份额分别为41.70%、36.4%、21.9%,分别低于成都市最优的比率19.96、-7.89、-12.07个百分点。这表明成都市政府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份额过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过低(见下图).从2000到2010年,成都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份额都低于最优国民收入分配份额,表明成都市居民的利益长期被挤压。

图:成都市现阶段收入分配份额与最优国民收入分配份额比较

- 7 -

二、实现市强民富政策建议

(一)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目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宏观收入分配层面上,居民收入占比例不高;二是微观收入分配层次上,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加大收入分配在城乡、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调节力度和深度。

1.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居民收入份额

成都市从2000年到2010年,5次调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一圈层最低工资从2002年340元上升到2010年的850元;二圈层最低工资从2002年的310元上升到2010年的850元;三圈层最低工资从2002年的270元上升到2010年780元。成都市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但是成都市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高,还应积极提高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劳动者收入,以促进居民收入份额的增加。

2.推行工资协商制度,提高劳动者报酬

积极推行工资协商制度。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是为了维护成都市职工最基本的权益,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做到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增长等经济效益指标相一致;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相一致;企业职工工资利税率的水平与职工工资增长应同比例。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对“未富先老”

- 8 -

成都市目前已经步入人口老年化地区,但现行社会保障还没有做好为全民养老的准备,同时,成都市居民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较高,限制了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建议加大国有股分红,用于充实社会保障的比例,以降低居民和企业社保缴费负担,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4.规范政府税收,调整财政收入规模

需要强化税收调节功能,在税收体系中,有许多税种能够起到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财产税等,应该在今后加大对这类税种的改革。同时应拉大税率级次间距,降低中等收入阶层税率。进一步把政府资源向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领域倾斜,高度关注群众生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财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成都市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逐渐高涨,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也越发紧迫。把非税收入控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保持合理的额度,正税清费,提高财政对于税收的依赖度是当前优化财税结构的迫切需要。

(二)利用人口优势,缩小收入差距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流动人口到二、三圈层

成都市历年生育水平较低,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是依赖于外来人口流入。我市应进一步放开农民到中小城市及城镇的入户以及外来人员到成都市入户的户口政策,由此更好的利用人口红利给经济带来

- 9 -

的发展,以此提高成都市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居民收入的差距。

流动人口流入成都以就业为主要原因,应全力发展二、三圈层经济,创造充分的就业机会,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加强宣传力度,吸引劳动力到二、三圈层培训就业,从而加强劳动力转移。

2.通过城乡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

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绝对值从2000年的4633元上升到2010年的12630元,可见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所以缩小城乡差距,就要加快进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即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充分把握人口红利契机,积极应对老龄化

年轻化的流动人口的大量流入给成都市注入了活力,因此必须紧抓契机,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减少劳动力闲置和浪费,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从而使成都市“人口红利”的效应最大化。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开发银发产业和老年服务事业,使老年人也创造力所能及的价值。

(三)通过政府调节,缩小行业差距

1.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

成都市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在近十年中一直处于较高位置,针对这种情况,应引入竞争机制,在自然垄断领域(如供电、供水、供气等)实行价格听证制度,成本公开审计和信息公开披露制,对

- 10 -

非自然垄断行业,要尽快清除各种市场准入壁垒,允许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地进入、退出。

同时,对垄断行业的工资也要进行控制,实现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控”,严格核定其工资水平,控制其工资的过快增长。最后需要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调节和监督,建议成都市提高垄断行业利润上缴政府的比例,使得其行业从业人员收入维持在合理水平。

2.加强绩效考核,缩小国有经济收入差距

成都市国有经济平均工资一直高于总平均工资,希望能加强国有经济的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把考核结果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工资福利挂钩。同时国有经济应实施信息公开透明制,提高垄断性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水平,控制垄断性国企和国有金融机构的个人收入水平,降低各领域民间资本准入门槛。

人口普查课题组

- 11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