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一、元白新乐府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
(一)新乐府运动
(二)入乐问题
二、中唐的歌诗创作
(一)中唐歌诗生产的新特点
(二)元白对歌诗创作的态度
(三)元白的歌诗创作
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定义:
•《乐府诗集》: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先导:杜甫;元德秀、萧颖士;元结、顾况;张籍、王建
元结“系乐府”
•“尽欢怨之声者,可以上感于上,下化于下,故元子系之。
”
•强烈的入乐意识。
•五言《欸乃曲》: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
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
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
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
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
•七言《欸乃曲五首》序曰:“……逢春水﹐舟行不进﹐作《欸乃五首》﹐令舟子唱之﹐盖以取适于道路云。
"
•千里枫林烟雨深,无朝无暮有猿吟。
停桡静听曲中意,好似云山韶濩音.
•王建、张籍将讽谏现实和时下音乐结合起来,初步解决了复古与革新的矛盾
•《唐才子传·王建传》:“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
二公之体,同时流变。
”
•《水夫谣》、《田家行》、《当窗织》等,多次转韵。
•姚合《赠张籍太祝》:绝妙江南曲,凄凉怨女诗。
……麟台添集卷,乐府换歌词。
……
宪宗元和年间:新乐府运动
•在内容上复古,在形式上革新。
在理论上明确阐发。
•纲领文件
•《与元九书》: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上以补察时政,下以泄导人情”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新乐府序》:“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
•“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代表作
•白居易的《新乐府》50首和《秦中吟》10首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隋提柳》)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轻肥》) •“置州太守知不知?—丈毯,千两丝,地不知暖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 (《红线毯》)
“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
•“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
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
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
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
(《与元九书》)
影响
•元和体——长庆体
•《国史补》:“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元和体。
’”
•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晚唐皮日休提出了“正乐府”的概念,认为讽刺是乐府的第一要义,要充分发挥美刺作用。
•重质轻文的不利影响。
•杜荀鹤“诗三百首,唯一联而已”
入乐问题
•冯班《钝吟杂录》:“乐府中又有灼然不可歌者,如后人赋《横吹》诸题,及用古题而自出新意,或直赋题事,及杜甫、元、白新乐府是也。
”
•罗根泽《乐府文学史》:“本师梁任公先生曰:“所谓《近体曲辞》者,乃隋唐以后新谱,下集五代北宋小词,与汉魏乐府无涉。
所谓《新乐
府辞》者,乃唐以后诗家自创新题号称乐府者,实则未尝入乐。
”《歌谣》与《新乐府》皆不入乐。
”
原因
1、受郭茂倩影响
《乐府诗集》: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2、认为近体形式便于入乐,但实际上入乐的歌诗并非全是近体。
白居易《山鹧鸪》
山鹧鸪,
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暗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李白《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杂言体入乐与当时民间流行歌谣之体制有关
敦煌变文唱曲:《维摩诘经讲经文》
……
比须弥,沧海竖,金玉诸山总朝聚,
迥耸清霄突屼高,接连碧海天台柱。
千珍合就锁烟云,众宝装成笼瑞雾,
万岳群峰尽不如,端严将喻牟尼主。
梵天王,天众部,福德威光咸仰辅,
百宝冠新尽恋瞻,六铢衣晃皆谈许。
巍巍人相比金莲,儡儡形身如玉柱,
恰到庵园佛会中,端严争似牟尼主。
……
高与下,笑咍行,曳紫袍红满九垓。
喜色浅染笼日月,祥云浓澹锁楼台。
宣宇宙,吼春雷,表我慈尊教化来。
遍满亿中怨网散,满三千界觉花开。
•白的杂言更灵活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白诗入乐的证据
•唐宣宗《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与元九书》: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由是增价。
……又昨过汉南日,适遇主人集众娱乐,他宾诸妓见仆来,指而相顾曰:此是《秦中吟》、《长恨歌》主耳。
新观点
•主观上是为入乐而创作的新乐府歌词
•但客观情况是应该还没有入乐,只是停留在入乐的准备阶段。
•但入乐是其创作的目的,直接影响其创作的方方面面:
1、新乐府的创作动机就是要作歌诗
2、新乐府创作是针对朝廷的大雅颂声和艳词而发
3、新乐府辞中对朝廷音乐的反思
中唐歌诗生产的新特点
——歌诗作者与歌者的合作更加紧密
1、“梨园子弟散如烟”。
高水平的歌舞表演向更广的范围扩散,给诗人提供
了更多的与歌唱者合作的机会。
《乐府杂录》:
洎渔阳之乱,六宫星散,永新为一士人所得。
韦青
避地广陵,日夜凭栏于上河之上,忽闻舟中奏水调
者,曰:此永新歌也!”乃登舟与永新对泣久之。
促进了高水平的歌舞艺术向全国传播
•《乐府杂录》:“灵武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妙绝。
白秀才者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不同。
’召至令歌,发声清越,殆非常音。
骆遽问曰:‘莫是宫中胡二姊否。
’妓熟视曰:‘君岂梨园骆供奉邪。
’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
”
2、官妓、家妓进一步普及
•张祜:“华轩敞碧流,官伎拥诸侯”。
•白居易:“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筚篥沈平笙。
•白诗《问杨琼》: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
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
•士大夫蓄养私伎风气更盛。
听歌看舞是诗人们的日常生活。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每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好事者相过,必为之先拂酒罍,次开诗箧。
诗酒既酣,乃自援琴,操宫声,弄秋思一遍。
若兴发,命家僮调法部丝竹,合奏霓裳羽衣一曲。
若欢甚,又命小妓歌杨柳枝新词十数章,放情自娱,酩酊而后己。
”
刘苏州寄醸酒糯米李浙东寄杨柳枝舞衫
偶因尝酒试衫辄成长句寄谢之
柳枝谩蹋试双袖,桑落初香尝一杯。
金屑醅浓吴米酿,银泥衫稳越娃裁。
舞时已觉愁眉展,醉后仍教笑口开。
惭愧故人怜寂寞,三千里外寄欢来。
《本事诗》:刘尚书禹锡罢和州,为主客郎中、集贤学士。
李司空罢镇在京,慕刘名,尝邀至第中,厚设饮馔。
酒酣,命妙妓歌以送之。
刘于席上赋诗曰:“鬟髯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李因以妓赠之。
歌诗作者与歌者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
•《诗话总龟》:“商玲珑,余杭歌者也。
白乐天作郡日,赋歌与之云:‘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
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前鸣,白日催年酉后没。
腰间赤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
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
’时元微之在越州闻之,厚币邀去,月余始遣还,赠之诗兼寄乐天云:‘休遣玲珑唱我词,我唱多是寄君诗。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
•诗人与歌者之间关系的拉近
•长处:开拓了新题材,表现了相对平等的思想;
•短处:局限在绮罗香泽,缺少社会意义和风骨。
3、歌诗创作进一步走向商业化。
1、品牌效应
《碧鸡漫志》:“李益诗名与贺相埒,每一篇成,乐工争以赂求取之被声歌,供奉天子” 。
元稹:
众推贾谊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
注:乐天先有《秦中吟》及《百节判》,皆为书肆市贾题其卷云:白才子文章。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
改张思妇锦,腾跃贾人笺。
”
与元九书
•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哉?”由是增价。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
2、盗版
元稹:
元诗驳杂真难辨,
注:后辈好伪作予诗,传流诸处。
自到会稽,已有人写宫词百篇及杂诗两卷,皆云是予所撰。
及手勘验,无一篇是者。
白朴流传用转新。
注:乐天于翰林中书,取书诏批答词等,撰为程式,禁中号曰白朴。
每有新入学士求访,宝重过于六典也。
3、炒作、通货、出口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予始与乐天同秘书,前后多以诗章相赠答……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辞,自谓为元和诗。
……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其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其甚有至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可奈何。
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
微之诗。
”固亦不知予为微之也。
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每以一金换一篇,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
”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元白对歌诗的态度
•矛盾:既自鸣得意,又不敢公开肯定。
•《与元九书》
•日者闻亲友间说,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
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
仆恧然自愧,不之信也。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
此诚雕篆之戏,不足为多,然今时俗所重,正在此耳。
虽前贤如渊、云者,前辈如李、杜者,亦未能忘情于其间。
•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多取。
”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已多。
既窃时名,又欲窃时之富贵,使己为造物者,肯兼与之乎?今之屯穷,理固然也。
况诗人多蹇,如陈子昂、杜甫,……彼何人哉!况仆之才又不迨彼。
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寒有衣,饥有食,给身之外,施及家人。
亦可谓不负白氏子矣。
一、雅与俗的矛盾
•白讽喻诗中表示了对流行俗乐的不满,但占很小比例。
•除了儒家思想外,还接受了道家和光同尘和禅宗凡圣齐观的思想,从神圣走向凡俗,从士林走向市井。
•原因:
•1、歌诗的一大特点是“俗”
•对听众来说必须通俗才能便于欣赏;
•对作者来说,必须以适应世俗为荣。
•——元轻白俗
2、多才多艺
•元稹:“能唱犯声歌”
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谢女师曹供奉寄新调弄谱》:
琵琶师在九重城,忽得书来喜且惊。
一纸展看非旧谱,四弦翻出是新声。
蕤宾掩抑娇多怨,散水玲珑峭更清。
珠颗泪沾金捍拨,红妆弟子不胜情。
•追新逐奇,许多歌诗源于民间,又回到流行歌曲,如《竹枝》《柳枝》。
2、言志与言情的矛盾
•白把己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诗。
•《与元九书》: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
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
澹而辞迂。
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所爱者,并世而生,独足下耳。
•《醉吟先生传》:性嗜酒,耽琴,淫诗。
凡酒徒、琴侣、诗客,多与之游。
•《不能忘情吟》:“予非圣达,不能忘情,又不至于不及情者。
事来搅情,情动不可柅。
”
对艳情与风情严格区分
•“艳” :“美色曰艳。
”
•“艳曲”:大曲中华丽而婉转的抒情部分
•“艳词” :泛指在酒宴、聚会等场合用于演唱的歌词。
——侧艳之词:
•1、写爱情跟美女的艳情词
•2、辞藻艳丽的词。
•元:“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
”
•白:“淫文艳韵,无一字焉。
”
•风情:风月之情,包括了士人对女性的欣赏怜惜之情,本质与艳情无异。
•《琵琶行》:本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声律与风骨的矛盾
•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诗。
•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与元九书》:如今年春游城南时,与足下马上相戏,因各诵新艳小律,不杂他篇,自皇子陂归昭国里,迭吟递唱,不绝声者二十里余。
樊、李在傍,无所措口。
元白的歌诗创作
•元稹——“元才子”
•《云溪友议》:“有俳优周季南、季崇,
及妻刘采春自淮甸而来,善弄陆参军,
歌声彻云。
篇咏虽不及涛,而华容莫之比也。
元公似忘薛涛,而赠采春曰:‘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
皱纹靴。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啰唝曲》)
•白居易
•唐宣宗《吊白居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个案分析:《杨柳枝》(《柳枝词》)
起源及定型
•《开河记》:“睢阳有王气出,占天。
耿纯臣奏:‘后五百年,当有天子兴。
’炀帝已昏淫,不以为信。
时游木兰庭,命袁宝儿歌《柳枝词》”
贺知章《咏柳》(题注: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乐府诗集》:
•《杨柳枝》,白居易洛中所制也。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表演
1、白居易的家伎
《杨柳枝二十韵》
小妓携桃叶,新歌蹋柳枝。
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
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
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
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
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
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
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
黄遮金谷岸,绿暎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能别,情多不自持。
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
•《小庭亦有月》:“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
•2、官伎、营伎——推动了在民间的流传
•《云溪友议》:“宴席中有德华周氏者,乃刘采春女也。
虽啰嗊之歌,不及其母,而《杨柳》之词,采春难及。
崔副车宠爱之异,将至京洛。
后豪门女弟子,从其学者众矣!”
•3、爱好者也会自己歌唱
•《五代诗话》:“王衍五年,宴饮无度。
衍自唱韩琮《柳枝词》曰:‘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何须思想千年事,惟见杨花入汉宫。
’
流传
一、晚唐、五代
•薛能:“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
文人才子,各衒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
”
•《柳枝词》自注:“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
”
• 1.宫廷之中
•《抒情诗集》:“白居易有数伎,樊素善歌,小蛮善舞。
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居易年既高迈,小蛮方丰艳。
因为《柳枝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
’及宣宗朝,国乐工唱是词,上问谁词,永丰在何处。
左右对,遂因东使命取永丰柳二枝,植于禁中。
• 2.士大夫酒宴之上
•《太平广记》:
•唐丞相李蔚镇淮南,日有布素之交孙处士,不远千里,径来修谒。
蔚浃月留连,一日告发。
李敦旧分,游河祖送,过于桥下,波澜迅激,舟子回跋举篙溅水,近坐饮妓湿衣尤甚。
李大怒,令擒舟子,荷于所司。
处士拱而前曰:“因兹宠饯,是某之过。
敢请笔砚,略抒荒芜。
”李从之,乃以《柳枝词》曰:“半额微黄金缕,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李览之,释然欢笑。
宾从皆赞之。
命伶人唱其词,乐饮至暮。
• 3.佛教场合
•《目连救母》:“云中天乐吹《杨柳》,空里缤纷下《落梅》。
” •《昭君出塞》:“尊前校尉歌《杨柳》,坐上将军舞《乐辉》。
”•司空图:“数枝珍重蘸沧浪,无限尘心暂免忙。
烦暑若和烟露裛,便同佛手洒清凉。
”
•敦煌曲《杨柳枝》:
春去春来春复春。
寒暑来频。
月生月尽月还新。
又被老催人。
只见庭前千岁月。
长在长存。
不见堂上百年人。
尽总化微尘。
贺铸添声杨柳枝
蜀锦尘香生袜罗,小婆娑。
个人无赖动人多,见横波。
楼角云开风卷幕,月侵河。
纤纤持酒艳声歌,奈情何。
宋代
•《荪壁琐言》:
•南湖园春宴:戚里郑君光锡语余:往岁赴张功甫南湖园春燕,置酒听莺亭。
亭外垂柳数十株,柔荑初绿。
酒半,出家伎十馀辈,悉衣鹅黄宫锦半臂,并歌唐人柳枝词,作贴地舞。
歌竟,又易十余辈,
悉衣浅碧蜀锦裙,
手执柳枝,唱名流
咏柳乐府。
送客诸
伎笼灯者以百计。
朱敦儒
江南岸,柳枝。
江北岸,柳枝。
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
泪双垂,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
几时归,柳枝。
金、元
•马钰《杨柳枝赠云中子苏铉》:
猛弃荣华儿女妻。
悟玄机。
腾腾兀兀任无为。
做憨痴。
云水不游芳草径,内行持。
功成行满独何之。
赴瑶池。
明、清
•民歌化
•沈树本:“柳塘竞起踏歌声,病起可怜喉未清。
郎歌《欸乃》妾按拍,妾唱《柳枝》郎莫听。
”
•在小说中充当具有交待、衔接前后情节功能的过渡词。
•《绿野仙踪》第十七回正文前:
词曰:烛影摇红笔莫逃,在前朝。
逆见杀父出今宵,藉医刀。
烈女救夫索卖契,心先碎。
英雄甫听语声高,恨难消。
•右调,《杨柳枝》第二体。
•《杨柳枝》作品不但数量多,而且多出名家之笔,如唐代的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宋代的司马光、贺铸,元代的萨都拉,明代的刘基、杨慎、王世贞,清代的王士祯、王夫之、黄宗羲、康熙、乾隆等。
创作动机就是要作歌诗
•白居易
•《与元九书》:“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策林》:“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
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
•《采诗官》: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
•《城盐州》:“谁能将此《盐州曲》,翻作歌词闻至尊。
”
•《读张籍古乐府》:“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
形式上也做了入乐的准备
•《新乐府序》:“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
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
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
”
•对民间俗曲的借鉴,而要改良的是宫廷乐曲。
华原磬
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
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
紫毫笔
紫毫笔,毫虽轻,功甚重。
管勒工名充岁贡,君兮臣兮勿轻用。
勿轻用,将何如?
愿赐东西府御史,愿颁左右台起居。
立部伎
立部伎,鼓笛喧。
舞双剑,跳七丸。
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太行路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
只在人情反覆间。
针对朝廷的颂声和艳词而发
针对不理想的政治而发: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
•《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卖炭翁》,苦官市也。
•《黑潭龙》,疾贪吏也。
•也是针对不理想的风俗和文化而发的: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两朱阁》,刺佛寺浸多也。
•《海漫漫》,戒求仙也。
•《草茫茫》,惩厚葬也。
•《八骏图》,戒奇物,惩佚游也。
•《古冢狐》,戒艳色也。
•发扬国风的传统,而不是雅颂的传统
•与元九书
•洎周衰秦兴,采诗官废,上不以诗补察时政,下不以歌泄导人情。
……《国风》变为《骚辞》,五言始于苏、李。
……然去《诗》未远,梗概尚存。
……虽义类不具,犹得风人之什二三焉。
于时六义始缺矣。
晋、宋已还,得者盖寡。
以康乐之奥博,多溺于山水;以渊明之高古,偏放于田园。
江、鲍之流,又狭于此。
如梁鸿《五噫》之例者,百无一二。
于时六义浸微矣!陵夷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雪、弄花草而已。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
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防《感兴诗》十五篇。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关》、《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
杜尚如此,况不迨杜者乎?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废食辍寝,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采诗官》,鉴前王乱亡之由也。
采诗官,采诗听歌导人言。
言者无罪闻者诫,
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灭秦兴至隋氏,十代采诗官不置。
郊庙登歌赞君美,乐府艳词悦君意。
若求兴谕规刺言,
万句千章无一字。
不是章句无规刺,渐及朝廷绝讽议。
诤臣杜口为冗员,谏鼓高悬作虚器。
一人负扆常端默,
百辟入门两自媚。
夕郎所贺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远,君之门兮九重閟.君耳唯闻堂上言,
君眼不见门前事。
贪吏害民无所忌,奸臣蔽君无所畏。
君不见厉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无利。
君兮君兮愿听此,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
•变雅颂为国风,变颂扬为警戒,变缘饰为讽喻。
即使歌功颂德的题材,也含有讽谏的意味。
《七德舞》,美拔乱,陈王业也。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
元和小臣白居易,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
则知不独善战善乘时,以心感人人心归。
尔来一百九十载,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圣人有作垂无极。
岂徒耀神武,岂徒夸圣文。
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
对朝廷音乐反思的结果
•1、反对朝廷音乐中掺杂俗乐
•倡导古乐:
•立部伎——刺雅乐之替也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元稹《华原磬》
华原磬
泗滨浮石裁为磬,古乐疏音少人听。
工师小贱牙旷稀,
不辨邪声嫌雅正。
正声不屈古调高,钟律参差管弦病。
铿金戛瑟徒相杂,投玉敲冰杳然零。
华原软石易追琢,
高下随人无雅郑。
弃旧美新由乐胥,自此黄钟不能竞。
玄宗爱乐爱新乐,梨园弟子承恩横。
霓裳才彻胡骑来,
云门未得蒙亲定。
我藏古磬藏在心,有时激作南风咏。
伯夔曾抚野兽驯,仲尼暂叩春雷盛。
何时得向笋簴悬,
为君一吼君心醒。
愿君每听念封疆,不遣豺狼剿人命。
反对俗乐——反对胡乐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
•《蛮子朝》,刺将骄而相备位也。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
•《胡旋女》,戒近习也。
白居易胡旋女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
•元稹《胡旋女》:“天宝欲末胡欲乱,胡人献女能胡旋,旋得明王不觉迷,妖胡奄到长生殿。
”
•2、又吸收流行歌诗在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在前人基础上较好的解决了复与变、俗与雅这一矛盾,使新乐府创作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