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硕士阶段(化学工程领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工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技术和生产实践知识,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和发展动向和最新成就,适应目前所承担的工作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卓越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模式
采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学制2.5年,采取“1+1.5”模式,即前一年以校内为主进行硕士课程学习,后一年半进入实践环节,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接受工程设计及项目研发训练。两年半硕士学习结束时,对满足硕士阶段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文凭。
三、培养标准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硕士工程型化工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经培养,应达到如下对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 系统学习和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科学与基础工程技术知识
1.1 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包括自然辩证法、应用概率统计、矩阵论、科学和工程计算基础、数值分析与Matlab应用、工数学方法、有限元法。
1.2 外语的学习。包括硕士英语、专业英语等。具备较为熟练阅读外文资料和文献的能力,有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
1.3 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包括信息检索、知识产权、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 系统学习和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技术知识
2.1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包括高等化工热力学、高等化学反应工程、高等化工分离工程、高等化工传递过程、聚合物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化学选论、聚合反应方法、弹塑性力学基础、流体力学、现代计算机控制系统、高等压力容器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2.2 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熟练运用大型化工模拟计算软件。包括化学工艺过程分析、化工过程系统工程、化工技术进展、化工安全技术、化工专业软件应用、化工过程模拟和仿真实验、膜科学与技术、工程案例分析等。
2.3 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包括化工安全技术、化工企业管理、企业讲座、工程实践等课程的学习。
3 达到的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3.1 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质量与安全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3.2 具有从事工程开发和设计所需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3.3 掌握化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了解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以及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4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与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3.5 具有进行相关产品与工程技术的设计、开发、集成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3.6 具有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7 熟悉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3.8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基本能力和一定的领导意识;
3.9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四、实现矩阵
五、课程体系
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至少9学分,学科专业课至少15学分,专业实践环节5学分,系列讲座1学分,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1学分。所修课程均要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能取得学分。学位课程的考核一般采取考试方式,非学位课程的考核采取考试或考查方式。
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注:专业选修课在导师的指导下可在全校开设的其他硕士研究生课程中任选。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产品研发与技术改造、软件开发、工程/工艺设计、应用研究四种形式。论文的内容可以是:(1)来源于生产实际的新产品、关键部件研发、装备和生产线的技术改造,以及对国内外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2)来源于本专业领域实际需求的各种应用软件的研发。(3)综合运用工程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与技术手段、技术经济、人文和环保知识,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程项目、大型设备、装备,以及生产工艺等问题进行设计。(4)来源于工程实际问题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综合运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开展应用性研究。研究成果能解决特定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为校内指导教师,另一位为具有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资格的企业导师。研究生应首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工作,选题工作完成后要提交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应符合《关于做好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预答辩、答辩等工作的补充要求》、《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主要介绍项目的技术路线,实施方案,预期成果和计划安排。开题报告安排在第3学期进行。
学位论文须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接受导师对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检查。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经导师同意后可提出答辩申请。学位论文应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论文答辩通过后可申请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可以按以下两种形式提交:
(1)研究论文:研究论文应结合工程课题,反映课题的工程背景或应用前景,给出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分析结果;(2)工程设计:工程设计论文应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评估,设计计算书,完整的设计图纸或设计的施工结果报告。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硕士研究生学习期满、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等规定培养环节,通过论文答辩,发给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经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八、企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企业阶段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经验、职业技能、工程创新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将毕业生造就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素质,能够从事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化工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培养标准指标体系
1 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