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国时期云南民族舞蹈进入了繁荣兴盛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滇国时期云南民族舞蹈进入了繁荣兴盛期
古滇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物中,有数十件表现古滇国舞蹈内容的舞俑形象和舞蹈图像,统称为古滇国青铜舞蹈图像。

大量的舞蹈图像表明,古滇国时期云南民族舞蹈进入了繁荣兴盛期,形成了云南民族舞蹈发展史上第一个集大成时代。

古滇国祭祀机制推动音乐、舞蹈发展。

古滇国原始宗教盛行,人们崇拜万物神灵,相信祭祀活动能取悦神灵以得到神灵庇护,因此祭祀活动受到古滇国统治政权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频繁地举行祭祀活动,青铜器物上可见多种不同内容、形式的祭祀活动场景。

古滇国祭祀必有舞蹈,歌舞敬神成为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铜舞蹈图像中的舞蹈大多与祭祀神灵紧密相关。

青铜舞蹈图像分为执兵器舞和执乐器舞,在执乐器舞中使用的乐器有石寨山出土的铜葫芦笙:分为直管和曲管两种。

直管的上端焊接圆雕的虎噬牛图像,下面有一个较大的圆孔,背面有六个长方形孔;下端为一圆球体,圆球正面有一个很大的圆孔,似铜勺形状,吹奏时可起共鸣作用。

曲管的上端有一圆形吹孔,下端圆球体的正面有七个开孔,可插竹管。

从青铜器上的演奏图像可看到,直管葫芦笙为横吹,曲管葫芦笙为直吹,与近代西南少数民族吹奏芦笙的方式相同。

铜锣整体作斗笠状,边沿有一个半环钮,正中铸八角太阳纹,其外为三角形齿纹及圆涡纹一周,再外为舞蹈人物一周,人物腰系短裙,手中各持羽翎作舞蹈状。

铜编钟一套6件,形状纹饰相同,大小不一。

断面作椭圆形,唇口齐平,器身上大下小,顶部均有半环钮。

上段两侧各铸有蜿蜒的龙形纹四条,左右对称。

下段为绳编纹两周,双旋纹一周。

编钟大小依次递减,最大的高40.3厘米,最小的高29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