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会馆建筑美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湖广会馆是重庆明清时期至今,保存以及修缮较为完整的一个建筑群落。其形态和空间在建筑美学上体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独特的美学特征。本文将通过分析湖广会馆的选址、院落布局、细部处理等方面,探索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中所蕴含的建筑美学特点。

关键词:湖广会馆建筑美学空间意境审美

会馆建筑作为我国封建时代古典建筑中商业型建筑的代表,在中国古代建筑门类中占据着代表性的地位。明清时代,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在全国各大都市和工商城镇中,商会无不兴盛。会馆作为地方性经济活动的承载体,一时蔚然成风。清末,会馆建筑乃至整个中国古典建筑走向衰落,但其独特的建筑文化以及建筑形式,仍然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以及封建社会晚期中出现的资产阶级对建筑审美情趣与意境的追求。所以,会馆建筑作为中国古典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在体现结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的独特建筑美学成就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湖广会馆简介

会馆又称公所,是一种客居、流寓外乡的官吏、商人或迁徙的移民群体为共同利益需要而建立的以地域同乡为纽带的民间组织形式.据《辞海》,会馆最早见于明代,大体可以上溯到明代的永乐年间,安徽芜湖籍人、工部主事俞漠在北京设置芜湖会馆,专供寓京同乡官绅聚会.至清代会馆最为盛行,诸如商业会馆、行业会馆、官绅会馆、移民会馆风起云涌,蔚成大观。

重庆湖广会馆作为巴蜀地区古代会馆建筑的代表之一,坐落在渝中区下洪学巷(朝天门附近),修建于明清时期。当时的重庆就已经是长江上游的交通枢来自外地的商人纷纷在朝天门交易中心码头附近设立会馆。这一会馆建筑群组是湖北、湖南、广东、江西等籍人士的同乡聚会场所和驻渝工商行帮机构所在地,与当时的大规模移民“湖广填四川”密切相关。移民富商聚居兴建的重庆湖广会馆区域拥有3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8461平方米。包括湖广会馆、广东会所、齐安公所等建筑群及4个戏楼,可以说是重庆码头文化的产物和代表作。

二.湖广会馆选址上的美学考究

中国古代建筑的选址大多与场地风水有关。而风水术的产生与中国古代玄思中所蕴含的美学法则息息相关。山体与建筑的环抱关系以及水体与建筑的承托关系,亦或是建筑选址中对应客观存在的自然实体的轴线关系,这些在建筑美学中最为基础的图形构成关系,都是风水学考虑的范畴。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曾指出,中国文化的关键词语是“秩序”

(Order),尤其是“模式”(Pattern)和“有机主义”(Organism),这些正是建筑美学中所推崇的基本法则。所以说,风水术的使用,正是中国古典建

筑在选址上的美学考究。

风水术在我国明清时期日臻完善,左右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兴盛于明清的会馆建筑难免受其影响。选地之初,先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建筑环境要素进行综合评判,后加之一些技术对某些禁忌进行处理。有些内容今天看来好似带着迷信色彩,却折射出古时候人们对理想建筑环境的美学构成法则的追求。重庆是最为典型的山地城市,湖广会馆的选址在与山的关系上体现了相当程度的建筑美学基础.在风水中,代表“阳”的山在美学中是“刚”的象征,代表“阴”的水是美学中“柔”的象征。湖广会馆因借山城的地势高差,将建筑群落置于山之“阳”面。对于面水一方的处理,选址要求接近水源,故近水源处往往存在水患。为避水患,会馆选地选择在河岸的凸起段,不仅避开了河流冲刷,还因沉积缘故使园林基地逐年扩展。在剖立面上来看,建筑处于渝中半岛南坡,长江备案之缓坡地带。借助地形在美学上凸显了建筑本身高低错落,逐级下沉的形式感,同时在山与水的过渡地带建筑也体现了平和、有机的美感。

三.湖广会馆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及审美意匠

湖广会馆建筑群落的空间布置技艺有别于江南私家院落,由于地形限制,空间布置不可能像江南院落那样自由灵活,但是建筑组群本身结合重庆山地地形,因地制宜以其精洪的建筑技艺营造出了平地建筑群落难得的空间美.湖广会馆院落打破了传统院落前宅后院的布局模式,建筑空间与外部园林空间紧密结合,形成了宅中有院,院中有宅的美学构成特征。它在院落空间的布局上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美学特征:

(一)突出了建筑的空

间美

建筑可以分解为建筑空间和建

筑实体,相应地,建筑美也可以区

分为空间美和实体美。任何一座建

筑,都同时具有空间美和实体美,

但不同体系的建筑,在空间美和实

体美的表现上有不同的侧重。

可以说,湖广会馆的院落布局

是注重空间美得典范。其布局属于湖广会馆平面图

标准的天井式毗连型,特点是天井尺度狭小,院落中围合出的天井大都不超过50平方米。正房与耳房毗连,人们跨入大门,见到的是天井空间及其周边围合的正房、耳房的内向立面。正房、耳房都不是以完整的三维体形呈现,而是以前檐的二维立面展现。院内的建筑艺术表现显然以空间景象为主。建筑物的体形实际上是由正房、耳房的背立面、山墙面和大门的正立面组成的。外墙闭合、窗洞窄小,两侧屋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向心性很强。与敦厚、简朴的整体外观相比,湖广会馆更加注重内向立面檐部、梁头等的刻意装饰,明显地表现出重内不重外,重内庭空间景象,不重外观形体造型的设计意匠。

(二)突出了组群的时空序列美

建筑不仅是空间艺术,而且是一种时空艺术。院落是多空间的聚合。人们在建筑的多空间中活动,要经历一个时间的流程。建筑给人的时空美便来源于多空间的的流动性组合,以及四维的时空构成。

湖广会馆院与院之间的组合关系,体现着功能序列与观赏序列的统一美感。在院与院的流线组织上,会馆的行为动线和观赏动线是基本一致的,以导引线作为行为动线的主线。沿着主要的观赏路线行走,我们会发现院落中经过精心营构的建筑时空美。首先是由主入口到达建筑的主体——禹王宫,一个完整精致的庭院种植了形态各异的花草。穿过禹王宫的大堂,后方的禹王宫茶楼又巧妙地运用高差围合出了尺度适宜的戏台空间,相对于之前的庭院,戏台前天井的尺度大大地缩小。从戏台的侧门出,有高低两条不同的流线连接着西北部的另一个院落——广东公所。下面一个层次的道路,运用了半开敞的连廊式布局,有天光射入,明暗有致,引导性强。从广东公所向南便是较为封闭的一个情感高潮空间,继续向南游览是最大的一个戏台——齐安公戏台,也是整个院落的最后一个天井式围合布局。

游历路径可以知道,湖广会馆结合山地高差,合理地设置了大小庭院,灵活地采用尺度不一、形态各异的大小天井等等。取得了空间大小、明暗、虚实、开合的对比变化,形成了景色多样、层次丰富、逐步展开、步移景异的独特时空效果,创造了极富情趣以及空间叙事美感的建筑境界。

(三)突出了复合空间的层次美

这里说的复合空间,指的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复合,即“亦内亦外”的中介空间。从构成方式上看,室内外化的复合空间主要是围绕着开放侧

界面做文章。庭院式的布局形态,使得会馆的空间性格是内向的,面向庭院的侧界面则被加以多种形式的表达,可以充分敞开、通透,也可以设置屏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