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环境学院:门窗隔声、防噪设计
建筑环境中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
![建筑环境中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8f1058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f.png)
建筑环境中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舒适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建筑环境中的声学设计和噪音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论述,介绍建筑环境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噪音控制的策略和技术。
一、声学设计原则与方法1.1 建筑声学设计的目标建筑声学设计的目标是创造出声学舒适的环境。
在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间中,例如住宅、学校、医院、办公室等,人们对声学环境的要求不同。
如住宅空间需要较低的噪音水平以保证休息和睡眠的舒适性,而办公室则需要较好的语音可听性以提高工作效率。
1.2 建筑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声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吸声、隔声和控制噪声三个方面。
吸声通过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表面使用吸音材料来减少声音的反射,从而减少回声。
隔声通过使用隔声材料,如隔墙和隔音门窗等,将声音阻挡在房间内部,确保各功能区不被外界噪声干扰。
控制噪声则是针对噪音源进行控制,比如使用隔音窗、噪音减震器等技术手段来降低来自外部的噪音影响。
1.3 建筑声学设计的方法建筑声学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声学预测、吸声设计、隔声设计和噪音控制等。
声学预测通过计算和模拟分析来预测建筑中的声学环境,帮助设计师优化建筑布局和材料选择。
吸声设计则通过合理选择吸声材料,如吸音板、吸声砖等,将噪音能量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从而减少回声。
隔声设计主要是通过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和结构形式,构建具有较高隔声性能的墙体、楼板等,有效隔离外界噪音。
噪音控制包括噪音源控制、噪音传输控制和噪音接收控制等措施。
二、噪音控制的策略和技术2.1 噪音源控制噪音源控制是指通过减少或消除产生噪音的设备或工艺,降低噪音污染。
在建筑环境中,常见的噪音源包括空调、通风设备、电梯、水泵等。
为控制这些噪音源的噪声,可采用以下措施:选择低噪音设备和耐磨耗材料、进行隔声罩的设计、采用阻声管道和隔音支吊架等。
2.2 噪音传输控制噪音传输控制是指通过改良建筑结构或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噪音沿传声路径传输。
隔声降噪课程设计
![隔声降噪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48b06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7.png)
隔声降噪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掌握隔声和降噪的相关概念。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学生掌握简单隔声结构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环境中的噪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隔声降噪方案。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对隔声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环境保护和噪声控制的意识,认识到隔声降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3. 学生通过对隔声降噪的学习,激发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拓展课程,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案例分析,掌握隔声降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声音传播原理复习:回顾声波传播、反射、折射和衍射等基本概念,为理解隔声降噪原理打下基础。
(对应教材章节:声音的基础知识)2. 隔声性能与材料:介绍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如密度、厚度、结构等,通过实例分析材料的隔声效果。
(对应教材章节:材料的声学特性)3. 隔声结构设计:学习简单隔声结构如隔音墙、隔音窗的设计原理,探讨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对应教材章节:隔声技术与应用)4. 噪声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环境中的噪声问题,如交通、工厂等,引导学生提出隔声降噪解决方案。
(对应教材章节:噪声控制实例)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隔声实验,如测量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分析数据,评估隔声效果。
声环境学院:组合墙平均隔声量计算
![声环境学院:组合墙平均隔声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aa4b5b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8d.png)
组合墙平均隔声量计算
⏹ 组合墙:具有门、窗等不同隔声构件的墙板。
⏹ 组合墙的透声系数:各组成部件的透声系数的平均值,称作平均透声系数
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例】某隔声间有一面25m 2的墙与噪声源相隔,该墙透声系数为10-5;墙上开一面积为3m 2的门和一面积为4m 2的窗,其透声系数均为10-3,求此组合墙的平均隔声量。
计算结果表明,开门窗后,墙的隔声量显著下降。
分析可知,单纯提高墙的隔声量对提高组合墙的隔声量作用不大,也不经济,因此常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来提高门窗的隔声量。
一般使墙体的隔声量比门、窗高出10~15dB 已足够,比较合理的设计是用“等透射量”的方法。
11223311231n i i i n i
i S S S S S S S S τττττ==++==++∑∑ 110lg R τ=1122331235334(2534)10310410 34(2534) 2.87210S S S S S S ττττ----++=++--⨯+⨯+⨯=++--=⨯411
10lg 10lg 35.4()2.87210R d B τ
-===⨯。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与噪音控制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与噪音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2c9bf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7.png)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与噪音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设计与噪音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良好的声学环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居住和工作舒适度,还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噪音控制策略。
一、声学环境设计的重要性在建筑物中,声音是最常见的环境因素之一。
不良的声学环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诸如失眠、焦虑等心理问题。
因此,良好的声学环境设计是提高建筑物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声学环境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在办公场所中,过高的噪音会干扰员工的思维和工作效率。
而在住宅区,噪音污染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通过合理的声学环境设计和噪音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二、噪音控制策略1. 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的结构设计中考虑噪音控制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采用吸音材料或隔音墙可以减少来自外部环境的噪音传入建筑内部,同时也可以防止内部噪音影响到外部环境。
此外,通过优化墙体结构、独立吊顶和地板等方式,可以减少传导噪音的路径,从而降低室内噪音水平。
2. 声学设计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噪音控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通过使用吸音材料、装饰和家具等方法,可以降低室内噪音的反射和回声,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听性。
吸音材料可以采用吸音板、吸音棉等,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扩散。
3. 噪音遮蔽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无法通过结构设计和声学设计达到理想的噪音控制效果。
这时可以采用噪音遮蔽的策略,即通过引入背景音乐或白噪音等方式,使噪音和背景音产生混叠,从而减弱噪音对人们的干扰。
然而,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以避免对人们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产生负面影响。
4. 建筑布局合理的建筑布局也可以对噪音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将噪音源放置在建筑物的边缘区域,可以减少噪音对主要使用区域的干扰。
同时,在规划建筑物时,要注意避免噪音源之间的交叉干扰,合理选择建筑物的朝向和布局。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1bad0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b.png)
绿色建筑中声环境质量设计及隔声措施摘要:根据绿色建筑对声环境质量的要求,首先分析了绿色建筑构筑中,尤其是声环境工程建设所依据的国家相关法律及设计所参照的标准及要求;其次阐明了从软件模拟预测、结构规划到工程声环境验收等方面的建筑优化设计;最后提出了建筑内部的楼板、门窗、墙体等提高室内声环境质量的措施,以期为绿色建筑中声环境的预测、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声环境;隔声措施引言所谓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最大化的节约资源,对环境进行保护,营造和谐的自然环境的建筑物。
但是如今人们待在室内环境的时间较长,时间大于20h,要对室内的环境引起大力关注,而声环境是衡量室内环境的重要指标,大于50d B会对人们的睡眠质量与休息效果造成影响,大于60d B会使得绝大多数的人在睡梦中惊醒,大于90d B若是长时间的处于噪声环境下工作或者生活,就促使听力逐渐地降低,严重一点导致耳聋、血压升高等情况,因此做好声环境质量设计至关重要,1绿色建筑声环境设计和构筑应遵循的相关法律和标准在对绿色建筑进行声学设计时,需要遵循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
除了需要遵循以上法律法规以外,还需要参考多种有关的设计规范,比如《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参考的内容主要有对绿色建筑体型的设计、对于绿色建筑噪声的控制等设计内容。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建筑扩声系统的设计,可以参考《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中的相关内容,不仅可以对最大声压级进行相关的设计,同时对于传声频率特性、传声增益等设计进行相应的指导。
最后,对于绿色建筑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还可以参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等相关内容。
声学设计建筑施工中的噪音控制方案
![声学设计建筑施工中的噪音控制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6508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6.png)
声学设计建筑施工中的噪音控制方案声学设计在建筑施工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住宅区。
噪音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居住环境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方案,保障建筑的声学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噪音控制方案。
1.材料选择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吸音材料是降低噪音传播的重要步骤。
吸音材料能够吸收噪音能量,减少其传播。
常见的吸音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棉和吸音砖。
这些材料能够将声波能量转化为热能,降低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2.隔音设计隔音是一种重要的噪音控制方式,可有效减少噪音的传播。
在建筑施工中,使用隔音材料来隔离声波的传播路径是常见的做法。
例如,在墙体和地板之间添加隔音层,可以有效地阻止声音的传播。
同时,采用双层玻璃窗可以降低噪音的外部传入。
3.噪音控制技术除了材料选择和隔音设计,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噪音控制技术来降低施工中的噪音。
例如,使用主动降噪技术,通过发射与噪音相反的声波来抵消噪音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使用声音吸收器和噪音屏障等设备来有效控制噪音。
4.施工管理良好的施工管理也是噪音控制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工艺流程,避免同时进行噪音产生较大的工作。
此外,对施工人员进行噪音防护培训,提高工人的噪音意识,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周围环境考虑在声学设计建筑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点。
例如,在噪音敏感区域,如学校和医院附近,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噪音控制措施。
同时,还应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合理安排建筑的位置和布局,减少建筑的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总结:声学设计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建筑的舒适性和居住环境质量,噪音控制方案必不可少。
在材料选择、隔音设计、噪音控制技术、施工管理以及周围环境考虑等方面,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噪音控制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提升建筑的声学质量。
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
![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d8275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7.png)
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之一就是声学设计与噪音控制。
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不仅仅关注建筑物内部的声学环境,还包括对外界噪音的控制。
本文将介绍现代建筑中常见的声学设计技术和噪音控制方法。
一、声学设计技术1. 建筑材料的选择在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中,建筑材料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吸音材料、隔音材料和反射材料的应用可以显著改善建筑的声学环境。
吸音材料能够吸收传入的声波,有效减少回音和共鸣现象。
隔音材料则可以阻挡外界噪音的传入,保持室内的静谧。
反射材料可以使声音得到合理的扩散,使建筑物内部的声场更加均匀。
2. 建筑布局设计在建筑布局设计中,合理规划空间的位置与相互关系是实现良好声学效果的关键。
例如,在剧院中,舞台和观众席的布置应该符合声音传播的原理,以达到声音的均匀扩散和清晰传递。
此外,针对具体用途的建筑,如录音棚和音乐教室,需要根据特定的声学要求进行设计,确保声音的适当衰减和反射。
3. 声学计算和模拟技术声学计算和模拟技术在现代建筑的声学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和模拟,可以预测和分析建筑中声音的传播路径、强度和反射情况。
这样的技术能够帮助设计师在设计初期就做出合理的决策,以提高建筑的声学性能。
二、噪音控制方法1. 外部噪音控制外部噪音是建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
为了控制外部噪音的影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例如安装隔音窗,选择密封性好的门窗,使用隔音墙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噪音的侵扰,创造一个安静的室内环境。
2. 内部噪音控制在建筑物内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内部噪音,如机器设备的运行声、人员活动产生的声响等。
为了降低内部噪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根据噪音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合理安装降噪设备,如隔音板、隔音吊顶、隔音地板等;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减少噪音传播路径。
3. 结构和设备的设计在现代建筑中,结构和设备的设计对噪音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声学设计标准规范
![声学设计标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5fb38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5.png)
声学设计标准规范声学设计标准规范是指在建筑、工程技术等相关领域中,为了保证声学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效果性,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声学设计标准规范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控制噪声的传播,改善声学环境,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一、室内声学设计标准规范室内声学设计是指对室内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控制,使人在室内空间中不受到噪声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声学环境。
1.建筑结构设计:在室内声学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包括墙体、地板、天花板等方面的考虑。
合理选择和组合建筑材料,增加材料的隔音性能,减少噪声传递。
同时,要考虑空气传声和结构传声的影响,降低噪声的传递途径。
2.空气传声设计:空气传声是指噪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室内的过程。
室内声学设计中,应合理设置门窗,选择适当的防噪材料,采取隔声墙、隔声门等措施,控制噪声的外界传播。
3.声学隔声设计:声学隔声是指通过隔声材料或结构措施,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室内声学设计中,要根据具体的场所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如吸音材料、隔声墙、隔声门窗等,以降低噪声的传递。
4.吸声设计:吸声是指消除或减轻室内空间中的噪声反射和回声的能力。
在室内声学设计中,要合理选择吸声材料,如吸音板、吸音装饰材料等,以提高室内空间的吸声效果,减少噪声的干扰。
二、室外声学设计标准规范室外声学设计是指对室外环境中的噪声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保护人们的听力健康和生活质量。
1.噪声限制标准:在室外环境中,要制定合理的噪声限制标准,以控制噪声的强度和时长。
根据不同的区域和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噪声限制水平,保护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2.建筑物布局设计:在室外声学设计中,要合理布置建筑物和设施,减少噪声的传播。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防护措施,控制噪声的扩散和影响范围。
3.绿化设计:绿化是一种有效的吸音和隔音手段,在室外声学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种植吸声植物,可有效降低环境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4.环境管控:在室外声学设计中,要严格控制噪声源的排放和使用。
建筑室内与室外声学与噪音控制设计
![建筑室内与室外声学与噪音控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a3561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c.png)
建筑室内与室外声学与噪音控制设计声学与噪音控制在建筑室内与室外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仅可以提供室内的舒适性和声音质量,还可以降低来自室外环境的噪音干扰。
本文将就建筑物内外的声学与噪音控制设计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一、建筑室内声学设计1. 聚焦空间布局建筑室内声学设计的第一步是定义空间的布局。
不同功能的房间需要采取不同的声学设计方案。
例如,在音乐厅中,需要考虑音乐的传播和反射,以确保音质的良好。
在录音室中,需要控制外界噪音的干扰,保持音频的清晰度。
因此,了解不同空间的需求并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2. 声音吸收材料的选择在室内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声音吸收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材料包括吸音墙板、吸音天花板、地毯和吸音窗帘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共振现象,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质量。
3. 噪音控制除了考虑声音的吸收外,噪音控制也是室内声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采用隔音墙体、隔音窗户和隔音门等措施,可以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室内环境。
二、建筑室外声学设计1. 建筑物外墙的设计建筑物外墙的设计对于控制噪音的传播至关重要。
选择适当的外墙材料和结构可以减少来自室外环境的噪音干扰。
例如,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如双层玻璃窗,可以有效地隔离室内和室外的噪音。
2. 绿化与景观设计绿化和景观设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室外噪音对建筑物的影响。
植物可以吸收部分声音,并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因此,在建筑物周围合理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可以减轻噪音干扰。
3. 建筑布局的优化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例如,将静音区域(如卧室)远离噪音源(如马路)的方向,可以降低室内噪音水平。
此外,通过合理规划景观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三、声学与噪音控制的常用方法1. 声源控制通过控制声源的位置和声音的传播路径,可以减少室内外噪音。
例如,在办公室中,将打印机和空调等噪音源放置在相对远离员工工作区域的位置,可以降低噪音干扰。
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环境噪音控制
![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环境噪音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d2eb98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a.png)
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环境噪音控制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环境噪音控制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声学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和功能性的室内环境,研究建筑结构如何影响声波传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一、声学设计的重要性声学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室内空间中,声音的反射、透射和吸收会直接影响到人的听觉感受。
因此,在建筑设计之初就应当考虑声学问题。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良好的声学设计还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品质和价值。
对于音乐厅、剧院等场所来说,声音是核心要素之一。
如果没有有效的声学设计,声音可能会变得混乱、模糊或者过度反射,影响到演出的效果和传达的情感。
二、建筑的声学设计原则1. 减低噪音传播在建筑声学设计中,首要任务是减低噪音传播。
路面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机械设备噪音等都会对室内空间产生干扰。
为了降低这些噪音传播对人体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选用隔音材料、用双层玻璃窗、选择低噪音的空调设备等。
2. 控制室内吸音和反射室内环境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也会影响到人的听觉感受。
在音乐厅、剧院等场所,需要合理控制声音的反射和吸收,以达到理想的音质效果。
采用吸音材料、设计合适的音箱位置和反射面、合理布置座椅等都是常见的措施。
3. 控制声音传播路径在建筑声学设计中,还需要控制声音的传播路径,以避免不同空间之间的干扰。
这可以通过合理设计墙体和门窗的位置和结构来实现。
此外,管道和设备的布置也需要考虑声音传播的影响。
三、噪音控制的方法除了声学设计,噪音控制还需要综合采取多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音控制方法:1. 降低外部噪音源降低外部噪音源是最直接的方法之一。
这可以通过优化交通方式、限制工业噪音和严格控制环境噪声标准来实现。
政府部门和个人都有责任确保噪音污染不对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2. 测试和评估在建筑完成之后,需要对声学设计和环境噪音进行测试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噪音源测量、室内声学参数测量等方法来实现。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原则与实践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原则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88130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9.png)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原则与实践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是指为了提供良好的声学环境,以满足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和舒适感,而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措施。
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设计变得愈发重要,特别是在办公楼、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场所。
下面将介绍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的原则与实践。
一、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原则1. 噪声控制:噪声是建筑物中最常见的声学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干扰,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应以防止噪声源的产生、噪声传播的路径和接收者的需求为目标。
2. 声音隔离:声音隔离是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的关键。
通过使用吸音材料、减少结构传声和密封门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室内外噪声的传递,提供更加安静的室内环境。
3. 吸音处理:吸音处理通常是通过吸音材料来实现的,用于减少噪声的反射和共振。
在设计中,应选择适当的吸音材料和布置方式,以提高室内的声学品质。
4. 声学设计整合:声学设计应与建筑物的其他设计要素有机结合。
在确定建筑物的结构、布局和材料时,应考虑声学效果,以获得协调和谐的结果。
二、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实践1. 建筑物布局设计:合理的建筑物布局可以减少外界噪声的侵入。
例如,将噪声源放置在建筑物远离主要活动区域的位置,或通过设置屏障、绿化带等进行隔离,从而减少噪声的影响。
2. 声学材料的选择:合适的声学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传播和室内共鸣。
例如,在房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使用吸声板,或在门窗上使用隔音玻璃等,以提高建筑物的声学性能。
3. 声学设计软件的应用:借助现代科技,可以使用声学设计软件进行建筑物声学环境的仿真和评估。
通过模拟不同声学参数的影响,设计者可以更好地预测和控制改进建筑物的声学环境。
4. 室内声学设计:合理的室内声学设计可以提供良好的声学体验。
通过考虑吸声材料的选择、声学设计软件的仿真以及音响系统的布置等方面,可以创造出适宜的室内声学环境。
总结起来,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的原则与实践是一个涉及噪声控制、声音隔离、吸音处理和声学设计整合的复杂过程。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规范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814f2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8.png)
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规范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建筑物的声学环境设计规范越来越受到关注。
良好的声学环境可以提高人们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对于不同行业的建筑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建筑物声学环境设计规范的角度,探讨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住宅建筑中的声学环境设计规范1. 噪声控制:住宅建筑中应采取措施减少来自交通、工业、邻里之间的噪声干扰,确保室内的安静环境。
2. 隔声设计:在住宅建筑中,应采取隔音材料和隔音结构的设计,以减少室内外声音的传递和干扰,提供安静的居住环境。
3. 室内吸声和反射控制:在住宅建筑内部,应合理设计墙面、天花板、地板等,以控制室内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打造舒适的室内声学环境。
三、教育场所中的声学环境设计规范1. 教室声学设计:教室中应采取适当的声学设计,包括合理的吸音和隔音措施,以确保教师和学生的语音清晰度和听觉舒适感。
2. 多功能厅声学设计:在多功能活动场所中,应考虑各种活动的声学需求,采用可调节的吸声和反射材料,以适应不同的活动类型。
3. 图书馆声学设计:图书馆需要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噪声、吸音和隔音,保持宁静的学习氛围。
四、医疗设施中的声学环境设计规范1. 病房声学设计:医疗设施中的病房需要提供安静的环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休息。
因此,应采用吸音和隔音材料,减少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噪声干扰。
2. 手术室声学设计:手术室需要提供高度准确的听觉环境,确保医生和护士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一次操作的细节。
因此,应采取吸音和隔音措施,减少噪声和回声的干扰。
五、办公场所中的声学环境设计规范1. 办公室声学设计:在办公室中,需要考虑到员工的舒适感和办公效率。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减少噪声干扰,并采取适当的吸声措施,降低回声和共鸣。
2. 会议室声学设计:会议室是重要的沟通和协作场所,需要提供良好的声学环境。
应采取适当的吸声和隔音措施,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清晰交流。
建筑室内声学环境设计
![建筑室内声学环境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c30e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7.png)
建筑室内声学环境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室内声学环境设计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设计能够提供舒适、愉悦的空间体验,而一个不佳的室内声学环境则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室内声学环境的设计。
首先,一个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设计应该保证合适的吸音。
在室内空间中,声音反射和回音可能会导致噪音和混响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在墙壁、天花板和地板等表面采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布等,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音,从而降低噪音和混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家具摆放和空间布局来改善声学环境。
例如,在电影院的设计中,可以使用吸音材料来吸收声波,以减少噪音和回音的产生,从而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其次,室内声学环境设计还应注重声音的隔离。
在大型建筑中,不同区域之间的声音传递可能会干扰到彼此的活动。
为了避免这种干扰,我们需要在设计中采用隔音措施,如在墙壁、门窗等位置增加隔音材料,以降低声音的传播。
此外,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也可以帮助减少声音传递。
例如,在办公室的设计中,可以将会议室和工作区域分隔开,以减少噪音对员工工作的干扰。
此外,室内声学环境设计还应注意声音的平衡。
不同频率的声音对人的感知和体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声音控制和音频调节等手段来平衡不同频率的声音,并确保声音的清晰和适度。
例如,在音乐厅的设计中,可以利用声学技术和音频设备来调节音乐的音质和音量,以提供更好的音乐体验。
除了以上几点,室内声学环境设计还应考虑到空间的用途和特点。
不同的空间需要不同的声学设计。
例如,在教室的设计中,我们需要注重语音的传递和听觉清晰度,以确保学生在听课时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而在餐厅的设计中,我们可能更注重声音的舒适和愉悦度,以提供更好的用餐体验。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空间的特点和需求来灵活设计室内声学环境。
综上所述,建筑室内声学环境设计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一个良好的室内声学环境设计能够提供舒适、愉悦的空间体验,而不佳的室内声学环境可能导致噪音、回音等问题。
维也纳声学院:门窗隔声、防噪设计
![维也纳声学院:门窗隔声、防噪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534800bc5da50e2524d7f7d.png)
维也纳声学院:门窗隔声、防噪设计前言所谓隔声就是用建筑围护结构把声音限制在某一范围内,或者在声波传播的途径上用屏蔽物把它遮挡住一部分,这种做法称之为隔声。
一般说来,这样隔掉的声音都是噪音,所以也称之为防噪。
隔声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隔绝空气声,就是用屏蔽物如门、窗、墙等隔绝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其二是隔绝楼板撞击声,它实际上是用标准打击器撞击楼板时,在楼板下边房间内产生的撞击声级。
本节主要是叙述用玻璃如何隔绝空气声。
当玻璃幕墙密封很好,空气声是如何传过去的哪?建筑中空气声的传透过程是:当声波投射到围护结构上时,如图1所示,墙壁由于左侧入射的声波的疏密交替作用,除发生部分反射现象外,同时使墙象膜片一样产生受迫振动,有一受迫弯曲波沿墙传播,同时又引起构件右侧空气作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透过去了。
薄而轻的墙比厚而重的墙在声波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而且振幅大,所以薄而轻的墙隔声性能差,即薄玻璃的隔声性能比厚玻璃的隔声性能差。
低频声比高频声容易引起结构的振动,所以玻璃的高频隔声性能比低频好。
当受迫振动产生的受迫弯曲波速度与墙本身固有的自由弯曲波速度相吻合时,声传透最大,即墙的隔声性能这时最差,这种现象称为吻合谷效应。
满足吻合谷效应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频率。
可以通过减少墙的厚度,在墙上作凹槽减少墙的劲度,或在墙上加一层软面层的措施,以提高临界频率。
相反,可以通过在墙上加肋增加劲度的方法,降低临界频率,改善隔声效果。
由此可见,构件对空气声的隔声性能与构件本身的质量、劲度、阻尼、声音的频率、构件的造型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
人们在衡量任何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都要有相应的单位和方法,衡量一片玻璃隔声好坏的方法是用隔声量,单位用分贝数大小来表示,隔声量的分贝数越大,玻璃的隔声性能越好,否则就不好。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一片玻璃要发生如下的情况: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透过玻璃传到第二个空间。
反射的那部分声能这里不考虑,只考虑入射到玻璃上的总声能和透过玻璃的声能,分别用Eλ和E通来表示。
建筑与声学设计创造舒适的声音环境
![建筑与声学设计创造舒适的声音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bff2e57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7.png)
建筑与声学设计创造舒适的声音环境在建筑设计中,声学设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它的目标是创造出舒适、功能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声音环境。
声学设计的原则和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文化和教育等领域,并且在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声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声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减少噪音污染和优化声音的传播来创造舒适的声音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声学设计原则:1. 噪声控制:合理的建筑布局、密封和隔音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外部噪声的传播。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可以在窗户周围加装隔音材料,以减少交通噪声的干扰。
2. 吸声和漫反射:合适的吸声和漫反射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室内噪声的反射和吸收。
例如,在音乐厅设计中,使用吸声板来减少声音的反射,以确保音乐能够清晰地传播到每个听众的位置。
3. 音质调整:通过调整房间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因素,可以实现声音的均衡和自然。
例如,在录音棚设计中,要考虑声音的反射、频率响应和混响等因素,以准确地记录和重现声音。
二、声学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声学设计在建筑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是几个常见的例子:1. 音乐厅:音乐厅是声学设计的典型应用之一。
通过合适的反射、吸声和延迟控制,可以将音乐的质量和表现力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为乐迷创造沉浸式的听觉体验。
2. 教室:教室是另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良好的声学设计可以减少噪音干扰,确保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3. 医院和办公室:在医院和办公室等场所,噪音污染可能会对员工和患者的健康和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合理的声学设计,可以降低噪音水平,创造一个安静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三、声学设计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虽然声学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发展方向。
1. 可持续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建筑的日益关注,声学设计也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选择可再生材料和使用节能设备,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建筑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物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治理要点
![建筑物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治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e160c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a.png)
建筑物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治理要点导言建筑物声环境设计和噪声治理是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物声环境设计和噪声治理已经成为保障居民居住质量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治理的要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一、声环境设计的原则声环境设计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使建筑内部和周围的声环境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
声环境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应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声环境需求,如居住区、办公区、娱乐区等,合理划分并采取相应的声环境设计措施。
2. 降低噪声源:通过选择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机械设备和降低设备运行噪声等手段,减少噪声源对建筑物声环境的影响。
3. 采用隔声材料: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中,应选择适合的隔声材料,如隔音窗、隔音墙、隔音地板等,以降低建筑物内外传声的噪声。
4. 控制室内吸声:在建筑物内部,通过合理布置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墙等,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改善室内声环境。
二、噪声治理的关键措施噪声治理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噪声治理的关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噪声源控制:噪声源控制是噪声治理的首要任务。
通过采用低噪声设备、减少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和频率等手段,降低噪声源的产生和传播。
2. 建筑物隔声:对于建筑物内部和周围的噪声,可以通过采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如隔音窗、隔音墙、隔音地板等,减少噪声的传播。
3. 室内吸声:室内吸声是改善室内声环境的重要手段。
通过在室内布置吸声材料,如吸声板、吸声墙等,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改善室内声环境。
4. 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建立噪声监测系统是噪声治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噪声源的强度、频率和时长等参数,及时发现和处理噪声问题。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建筑物声环境设计与噪声治理的要点,下面将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进行分析。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环境学院:门窗隔声、防噪设计前言所谓隔声就是用建筑围护结构把声音限制在某一范围内,或者在声波传播的途径上用屏蔽物把它遮挡住一部分,这种做法称之为隔声。
一般说来,这样隔掉的声音都是噪音,所以也称之为防噪。
隔声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隔绝空气声,就是用屏蔽物如门、窗、墙等隔绝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其二是隔绝楼板撞击声,它实际上是用标准打击器撞击楼板时,在楼板下边房间内产生的撞击声级。
本节主要是叙述用玻璃如何隔绝空气声。
当玻璃幕墙密封很好,空气声是如何传过去的哪?建筑中空气声的传透过程是:当声波投射到围护结构上时,如图1所示,墙壁由于左侧入射的声波的疏密交替作用,除发生部分反射现象外,同时使墙象膜片一样产生受迫振动,有一受迫弯曲波沿墙传播,同时又引起构件右侧空气作同样的振动,这样声音就传透过去了。
薄而轻的墙比厚而重的墙在声波作用下容易产生振动而且振幅大,所以薄而轻的墙隔声性能差,即薄玻璃的隔声性能比厚玻璃的隔声性能差。
低频声比高频声容易引起结构的振动,所以玻璃的高频隔声性能比低频好。
当受迫振动产生的受迫弯曲波速度与墙本身固有的自由弯曲波速度相吻合时,声传透最大,即墙的隔声性能这时最差,这种现象称为吻合谷效应。
满足吻合谷效应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频率。
可以通过减少墙的厚度,在墙上作凹槽减少墙的劲度,或在墙上加一层软面层的措施,以提高临界频率。
相反,可以通过在墙上加肋增加劲度的方法,降低临界频率,改善隔声效果。
由此可见,构件对空气声的隔声性能与构件本身的质量、劲度、阻尼、声音的频率、构件的造型以及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
人们在衡量任何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都要有相应的单位和方法,衡量一片玻璃隔声好坏的方法是用隔声量,单位用分贝数大小来表示,隔声量的分贝数越大,玻璃的隔声性能越好,否则就不好。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遇到一片玻璃要发生如下的情况:一部分声能被反射,一部分声能透过玻璃传到第二个空间。
反射的那部分声能这里不考虑,只考虑入射到玻璃上的总声能和透过玻璃的声能,分别用Eλ和E通来表示。
把透过玻璃的声能与入射到玻璃上的总声能之比定义为投射系数,即t是小于1的数,在全投射的情况下t=1。
t值一般为10的负几次方,t值小,表明透过玻璃的声能少,它的隔声性能好;t值大,表明透过玻璃的声能多,它的隔声性能差。
因为t值是小数,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用t的倒数取以10为底的对数,在乘以10,这样所得的数值,就是用“分贝”为单位的隔声量(R),也称为传声损失。
不同隔声量使人的感觉是不同的,详情见图2。
2.建筑玻璃隔声、防噪性能计算方法二、单片玻璃的隔声量玻璃隔绝空气声的能力和哪些因素有关哪?与频率、劲度、阻尼、质量有关。
对于单层玻璃,它的典型隔声频率特性曲线见图3。
由图3可见,单层玻璃的传声损失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出现劲度控制、阻尼控制、质量控制和吻合谷等现象。
在很低的频率范围,劲度起主要作用,单板的劲度由下式计算:式中E-玻璃的弹性模量;t-玻璃板厚度;v-玻璃的泊松比。
在劲度控制范围内,传声损失随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频率继续增高而出现质量控制,在质量控制范围内,传声损失按每倍程3-6分贝的斜率增加。
在质量控制和劲度控制之间,可能出现劲度和质量效应相抵消而产生的共振现象,共振幅度随玻璃的阻尼大小而变,称为阻尼控制。
单板的共振频率fr由劲度B、面密度m和板的尺寸所决定,即式中a、b是玻璃板的两边边长,p、q是任意正整数。
一般情况下,玻璃板的fr低于日常的声频范围,因此,玻璃的隔声性能一般是由质量控制。
在质量控制范围内以上则出现吻合效应,对于玻璃这样薄板材料,吻合效应通常出现在主要听闻范围内。
在临界频率处,传声损失出现隔声低谷,称为吻合谷。
吻合谷随着玻璃阻尼的减少而加深,而且越过吻合谷之后,传声损失以每倍频程10分贝斜率上升,然后逐渐减缓,又与质量控制时相一致。
临界频率按下式计算:式中c是声速。
公式(6.6)可改写为:式中t是玻璃板厚,单位是cm。
上式表明,同一材料fc值与板厚度成反比,当板厚度小于5mm,则临界频率在4000Hz 以上,隔声的吻合谷就不会出现在常用的声频范围。
当板厚度大于10mm,则吻合谷将发生在高频段,并将随板厚度的增加而逐渐推移到中频和低频段。
在质量控制范围内,在垂直入射条件下,隔声量与频率和质量的关系为:式中ρ-空气的密度,kg/m³;c-空气中的声速,m/s;m-玻璃的面密度,kg/m²;f-频率,赫兹。
(8)式就是垂直条件下的质量定律。
它的推导公式这里不介绍了,但是在推导公式(8)所作的一些假设必须说明,因为这些条件是公式(8)的使用范围。
这些假设条件是:a.声波垂直入射到玻璃上;b.为单层玻璃;c.玻璃将空间氛围两个半无限空间,而且玻璃的两侧均为通常状况下的空气;d.玻璃为无限大,即不考虑边界影响;e.把玻璃看成一个质量系统,即不考虑玻璃的刚性和阻尼;f.玻璃上的各点以相同的速度振动。
在满射入射条件下,公式(8)变为在实际生活中,玻璃的面积不可能无限大,而是有边界,有弹性,有阻尼,有损耗。
因此按公式(9)计算的结果与实测值之间有差异,一般来说实测值的斜率达不到每倍频程6分贝,面密度增加一倍传声损失也提高不了6分贝。
于是又有满射入射条件下的质量定律的经验公式,即如果取500赫兹时的隔声量金色作为平均值,则由公式(10)可得平均隔声量的经验公式,即式中m1和m2分别是两层玻璃的面密度。
附加隔声量见图8.为什么有了空气层隔声量就提高了?这时因为声波入射到第一层玻璃上的时候,玻璃就产生“薄膜”振动,这个振动作用在空气层上,而被封闭的空气层是有弹性的,由于空气层的弹性作用将使振动衰减,然后再传给第二层玻璃,于是总的隔声量就提高了。
除此之外。
中空玻璃的隔声还会因为发生共振而下降,中空玻璃与空气层组成一个振动系统,其固有频率fo可由下式计算:式中M1、M2-中空玻璃原片的面密度,kg/m²;L-空气层的厚度,cm。
当入射声波频率与fo相同时,将发生共振,声能透过显著增加。
只有当f>√2×fo以后,中空玻璃的隔声量才明显地提高。
图4.9.9是中空玻璃的隔声量与频率的关系。
虚线表示重量与两层玻璃总重量相等的单层玻璃隔声。
用字母c表示第一个下降,相当于中空玻璃在基频上的共振,这时隔声量几乎减小到零。
在声波频率比中空玻璃的固有频率低的a-b 段上,中空玻璃如同一个整体一样振动,因此与同样重量的单层玻璃的隔声没有区别。
但声波频率大于中空玻璃的固有频率,如图中的d、e、f段,隔声量明显增加。
四、夹层玻璃的隔声量夹层玻璃由于在两片玻璃之间夹有PVB胶片,因此不能将其作为单片玻璃来计算。
PVB 胶片是粘弹性材料,消除了两片玻璃之间的声波耦合,极大地提高了玻璃的隔声性能。
由于没有计算公式,夹层玻璃的隔声性能只能依靠测试。
下表给出的结果是依据ASTM E90的测试结果。
由于夹层玻璃没有隔声量的计算公式,所以夹层中空玻璃也没有隔声量的计算公式,只能依据测试。
下表给出的结果是依据ASTM E90的测试结果。
由表2可见,夹层中空玻璃的隔声性能最为优异。
五、门窗隔声量玻璃幕墙上既有窗,也有门,因此应计算门窗的隔声量。
门窗的隔声量最主要取决于门窗的重量和门窗的构造,特别是门窗扇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大小。
在缝隙大的情况下,即使门窗的重量大,隔声效果也不好。
例如,有一1×2m²的窗,其四周因施工和构造的关系出现平均1mm宽的缝隙。
试问该窗的最大隔声量将限制在多少分贝?如果要求将此窗的隔声量提高到28分贝,缝隙应如何改进?由式(2)知隔声量R=10㏒1/τ分贝,如果窗是由不同的透视系数τ1、τ2、τ3……τi和不同的面积S1、S2、S3……Si构件组成是,窗的投射系数一般可以近似地认为孔洞的投射系数τ1≈1(R=0),则本例中窗的投射系数为由此可见,门窗隔声设计的关键在于缝隙的密封处理,由于一般门窗总存在隔声上的薄弱环节—缝隙,因此隔声量一般都较低。
六、玻璃幕墙隔声上面介绍了玻璃幕墙和门窗等构件本身的隔声量设计,而工程上常遇到是吧这些构件组成一个组合墙,这时这堵组合墙的实际有效隔声量既不等于原来墙的隔声量,也不等于门或窗的隔声量,它的实际有效隔声量与组成它的各个构件的隔声量有关。
设组合墙隔构件的声波投射系数分别是τ1、τ2、τ3……τi,其面积分别是S1、S2、S3……Si,组合墙的投射系数为组合墙的隔声量为组合墙隔声量基本决定于门,所以如果幕墙上设有一般门时,则要求幕墙的隔声量比门窗隔声量大15分贝左右足够了。
组合墙的隔声量也可按照“等传声量设计”的原则,使幕墙的隔声量略高于门或窗即可。
如幕墙的投射系数为τw,面积为Sωw,门的投射系数为τd,面积为Sd,按照等传声量设计原理,即τw×Sw=τd×Sd,因此即由上式可见,幕墙的隔声量等于门的隔声量,加上幕墙面积与门面积之比的对数乘以10。
七、结论玻璃幕墙和门窗的隔声量决定于开启扇的密封性和玻璃板的种类,因此应尽可能提高玻璃幕墙和门窗的密封性,其次是选择玻璃。
夹层玻璃的隔声、防噪性能是最好的,因此单纯从隔声、防噪性能考虑,夹层玻璃是首选。
其次是中空玻璃,单片玻璃的隔声、防噪性能最差。
当对玻璃的隔声防噪有特殊要求时,还可选择夹层中空玻璃,如机场的航站楼和候机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