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共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拉手模型:共点的双等腰直角三角形
一、共直角顶点的双等腰直角三角形
手拉手的含义:如图,已知两个共直角顶点O的等腰Rt△AOB和等腰Rt△COD
正面看向△AOB,将之扶正,保持头部O在上,则A为“左手”,B为“右手”;同理,正面看向△COD,将之扶正,保持头部O在上,则C为“左手”,D为“右手”.紧接着进行拉手操作,理应产生两种情形,即“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和“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分而治之!
情形一: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手拉手全等模型)
连接左手A与左手C,连接右手B与右手D,请证明下列结论:
(1)形的角度:如图1,△AOC≌△BOD.
(2)线的角度:如图1,AC=BD且AC⊥BD.
(3)角的角度:如图2,若AC和BD相交于点E,则OE平分∠BEC,即∠BEO=∠CEO=1/2∠BEC=45°.
情形二:左手拉右手,右手拉左手(婆罗摩笈多模型)
连接左手A与右手D,连接右手B与左手C,则又构成了所谓“婆罗摩笈多模型”,请证明下列结论:
(1)如图1,S△AOD=S△BOC.
(2)如图2,取BC中点M,连接MO并延长交AD于N,则ON⊥AD,且OM=1/2AD.(中线变高)
(3)如图3,过点O作ON⊥AD于N,延长NO交BC于M,则M为BC中点,且OM=1/2AD.(高变中线)
二、共45°底角顶点的双等腰直角三角形
如图,等腰Rt△AOB和等腰Rt△COD共底角顶点O,且公共顶点O、直角顶点与另一底角顶点均按相同顺序排列(如此图均为顺时针方向排列). 若将两直角顶点A、C和另两个底角顶点B、D相连,则构成了经典的“手拉手相似模型”,如下图.请证明:
(1)形的角度:旋转相似必成对△AOB∽△COD(老相似),△AOC∽△BOD(新相似).
(2)线的角度:AC、BD的数量关系为AC:BD=OA:OB=OC:OD=1:根号2;AC、BD的位置关系为两线夹的锐角=45°.
情形二:逆序脚拉脚
1.如图,等腰Rt△AOB和等腰Rt△COD共底角顶点O,且公共顶点O、直角顶点与另一底角顶点逆序排列(如下图中O、
A、B为逆时针排列,而O、C、D为顺时针排列). 不妨将
B、D看作两个等腰Rt三角形的两只脚,连接两脚,即形成了经典的“脚拉脚模型”(也叫“脚勾脚模型”).请证明下列结论:
(1)取拉脚线BD上的中点M,分别与两直角顶点相连,则有结论AM=CM且AM⊥CM
2. 若将双等腰直角三角形弱化为两个逆序等腰三角形共底角顶点,且顶角互补,再连接另一组底角顶点并取中点,则该中点与两顶角顶点构成直角三角形.请证明:
如上图,△ABO中,AB=AO,△COD中,CO=CD,且∠OAB+∠OCD=180°,取BD中点,则有AM⊥CM.
【举一反三练习】
1.【操作发现】
如图①,在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
(1)请按要求画图:将△AB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的对应点为B′,点C的对应点为C′,连接BB′;
(2)在(1)所画图形中,∠AB′B=.
【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C=7,点P在△ABC内,且∠APC=90°,∠BPC=120°,求△APC的面积.小明同学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如下想法:
想法一:将△APC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寻找P 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想法二:将△APB绕点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P′C′,连接PP′,寻找P A,PB,PC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
请参考小明同学的想法,完成该问题的解答过程.(一种方法即可)
【灵活运用】
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E⊥BC,垂足为E,∠BAE=∠ADC,BE=CE=2,CD=5,AD=kAB(k为常数),求BD的长(用含k的式子表示).
2.我们定义:如图1,在△ABC中,把AB绕点A顺时针旋转α(0°<α<180°)得到AB',把AC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AC',连接B'C'.当α+β=180°时,我们称△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B'C'边B'C'上的中线AD 叫做△ABC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特例感知:(1)在图2,图3中,△AB'C'是△ABC的“旋补三角形”,AD是△ABC的“旋补中线”.
①如图2,当△ABC为等边三角形时,AD与BC的数量关系为AD=BC;
②如图3,当∠BAC=90°,BC=8时,则AD长为.
猜想论证:(2)在图1中,当△ABC为任意三角形时,猜想AD与B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3)如图4,在四边形ABCD,∠C=90°,∠D=150°,BC=12,CD=2,AB=2.在四边形内部是否存在点P,使△PDC是△P AB的“旋补三角形”?若存在,给予证明,并求△P AB的“旋补中线”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在菱形ABCD中,∠ABC=60°,点P是射线BD上一动点,以AP为边向右侧作等边△APE,点E的位置随着点P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1)如图1,当点E在菱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连接CE,BP与CE的数量关系是,CE与AD的位置关系是;
(2)当点E在菱形ABCD外部时,(1)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选择图2,图3中的一种情况予以证明或说理);
(3)如图4,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连接BE,若AB=2,BE=2,求四边形ADPE的面积.4.在菱形ABCD和正三角形BGF中,∠ABC=60°,P是DF的中点,连接PG、PC.
(1)如图1,当点G在BC边上时,易证:PG=PC.(不必证明)
(2)如图2,当点F在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PC、PG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并给与证明;
(3)如图3,当点F在C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PC、PG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不必证明).
思考1:以上三问中△BFG的位置均为特殊位置,若将△BFG绕点B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以上结论(CP⊥PG,PG= PC)还成立吗?
【思考2】如果将菱形和等边三角形换成其他图形呢,结论还成立吗?
如图,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点P为DF中点,连接AP、EP,则AP与EP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