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思路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环境相协调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2
总体布局方式
阅览 出纳 书库
——集中式:即把书库、阅览、 出纳目录及内部业务用房等 四部分集中在一幢建筑之中。
优点:布局紧凑、集中,各部分 联系方便,节约用地,节约管网。
垂直组合
办公
办公 书库
缺点:读者与工作人员相互干扰, 自然采光,通风易受限制。 集中式有垂直组合与水平组合两 种方式
图书馆建筑设计
图书馆的任务与类型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案例分析 本次设计任务书的解释
图书馆的任务与类型
图书馆的任务与类型
1.任务: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 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 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 •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 开展社会教育
• 传递科学情报
• 开发智力资源 • 提供文化娱乐
图书馆的任务与类型
2.类型:
• 公共图书馆:按行政区域划分和设置的。分为国家省、 市、县各级以及社区图书馆,共特点是向社会开放,服务 对象没有限制。 • 专业图书馆:读者多为某一系统、部门内部的科研人员, 图书专业性较强,一般不对社会开放。 • 学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服务对象是全校师生。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1. 早期图书馆——以藏为主、藏阅合一 • 图书馆最初的作用: • 图书馆最初的存贮对象: • 空间布局特点: 保存文献 泥版文书 以阅览厅为中心
加拿大国家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2. 中世纪的图书馆——以藏为主、藏阅合一 • • • • 修道院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 文艺复兴时期图书馆: 大厅式图书馆: 图书制作材料: 羊皮纸(parchment) “锁藏图书”, 读经台 向公众开放 孕育着管理方式的变革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功能关系:
门厅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2.2 基本功能要求
合理安排藏、借、阅三者的关系——书籍运送路线 —— 书籍、读者、服务三条流线 分区布置和分层布置——分区布置:内外分区与动静分区 ——分层布置:主层位置的确定、根据浏览 性、阅览性和研究性读者的不同特点布置 层数、层高以及层高配合——层数:以3-5层的低层为主 ——层高:阅览区3.6-4.2米。办公及业 务用房3.0米 ——层高配合:1:1、1:2、2:3 朝向、采光和通风——尽量保证主要房间都为南北向、自然采光 和通风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 2. 3.
总体布局 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原则 现代图书馆建筑特点
4.
各空间设计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 总体布局
1.1 总体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合理、高效的组织交通,使读者人流、书流和服务人 流分开,互不干扰且又便捷 ——必要的室外场地 ——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良好 ——场地设计要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用地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四川省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云南省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2. 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原则
2.1 功能构成及其关系
功能构成:藏、阅、借、内部业务部分以及其他辅助用房。 ——入口区:入口、存物、出入口控制台及指示性标志 ——情报服务中心区:承担信息检索与服务 ——阅览区:Reading Room与Reading Area ——藏书区: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及各种特藏书库 ——馆员工作和办公区:行政办公和业务用房 ——公共活动区:报告厅、展览厅、书店、休息厅等 ——技术设备区:电子计算机机房、弱电机房、空调机房
水平组合
出纳
阅览
阅览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分散式:即将四部分分别 设于四幢不同建筑之内。
阅览
优点:便于分期建造和扩建,分 区明显。
出纳
缺点:占地大,交通辅助面积大, 各部分之间联系不便,浪费管线。 办公 这种方式现在已较少采用。
书库
书库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混合式:即将上述二种 方式混合使用
书库 办公 出纳
阅览
优点:又分又联,分区明确, 组合灵活,便于分期建造的扩建。 缺点:走廊多,辅助面积大,占 地较多。书库与阅览联系不直接, 一般适用于较大型图书馆的总体 布置。
报告厅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3 总体布局实例
湖南省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某大学图书馆
来自百度文库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5. 90年代以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概念变化: “知识的百货公司” “学术研究中心”、“情报信息中心” 以藏为主走向藏用结合,以用为主 信息载体的多样化:多媒体读物——声、像、图片、实物等 阅读方式的变化 管理方式发生变化:闭架走向开架——人书靠近, 读者自我服务与馆员服务结合 面积规模变化: 小型化、多样化 数字化技术的影响 职能变化: 综合服务空间:影视、会议、文化活动 社会交流空间 继续教育中心 —— “图书馆是人民永恒的学校”
图书馆建筑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3. 现代图书馆建筑特点
3. 1. 现代图书馆的特点 以读者为中心 ——增加服务空间和休息交流空间 ——开架阅览、开闭结合、提高效率 空间高度灵活 ——合理柱距: 6米-7.5米,1.25米的模 数 新技术、新设备手段 ——计算机系统、文献监护系统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3. 近现代图书馆——藏阅并重、藏阅分离 空间形式:“日”,“田”等 大英博物馆 ——成就:将阅览室和书库分开, 双面书架 瑞士伯尔尼国家图书馆 ——空间层次清楚,外形简洁大方 美国巴尔的摩公共图书馆——灵活空间,模数式图书馆的雏形
图书馆建筑的发展脉络与展望 4.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概况 古代 ——藏经楼 近代 ——旧北图: 中西合璧,仿木结构 建国后 ——功能固定,不同结构,闭架管理,不大考虑灵 活性 山建工老校图书馆:水平分区,垂直分层 发展 ——中小型图书馆进行探索 南铁医图书馆: 布局紧凑、柱网整齐、使用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