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问题研究

城关三中卢海艳

兴趣,也叫求知欲,它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人的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一定基础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的确,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要求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改变教师灌、学生受;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主动获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有限,小学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水平还很低,不善于主动的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不知道怎样去观察,观察时不细心,不全面、缺乏顺序,记忆的方法只会死记硬背的机械识忆、记忆的内容,偏重于直观、具体的类型。那么,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方法与途径究竟有那些?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的激发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兴趣培养的中心任务是:正确认识外部各种诱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由直接兴趣发展到间接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正确的学习态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把金钥匙。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联系生活,孕育兴趣。

现实生活是兴趣的源泉,而好奇心、探究的本能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先天本能,要从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利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大量鲜活的材料,来刺激和诱发学生的广阔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走进教师、学校,走进大自然,走进她们所不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他么呢自行去观察和思考:天上有什么星星?螃蟹怎么样爬行?蚂蚁怎么样搬家?蝌蚪怎么长大?青蛙怎样捉虫子?还有春天的早晨、夏日的暮色、秋夜的星空和冬天的雪地……在这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场景下,有许多许多孩子们所不了解的、不熟悉的现象,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和兴趣,初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兴趣之花在这里孕育、滋长。

(二)改革教学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兴趣的形成首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而这就得靠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教学艺术来激发和培养。如在教生字“闪”字时就借用了“门口有一个人一闪”,在教学生学习“漏”字时,老师说“尸”代表房屋,外面正在下雨(指三点水)而屋里也有“小雨”(四点水),说明房屋漏了。春天到了,我把学生带到青龙山公园、颐景园,让他们观察多姿的垂柳,苍翠的松柏,鲜嫩的小草,初绽的野花,美丽的小凉亭,波光粼粼的湖水,悠悠的秋千,所有这一切,唤起了学生们观察、欣赏的兴趣。接着,

我让每一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抓住特点,仔细观察,边看边描述景物。如:在湖边观察湖面的几个学生说:“近处,湖面很平静,像一面镜子;远处,湖水在太阳光的照应下,波光粼粼,像无数的闪光的珍珠在跳跃……”这时,一个学生拣起一块小石子投到湖水中,看到的学生说:“快看,珠在跳跃……”这时,一个学生拣起一块小石子投到湖水中,看到的学生说:“快看,平静的湖面荡起了小圆晕,一圈一圈地向外扩大开去,真有意思。”我不失时机地赞扬她们观察的细,抓住了动、静特点,话说得好,词语用得准确,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于是,三三两两,都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物,一边看一边口述,兴致勃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调动了起来。

(三)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统一

教学时可适当选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有点情节又贴进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题目,通过少量的趣题和多种形式的题目,使学生变知之为乐知。比如,本课在完成基本题后,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其中两个内角都是直角。在学生画来画去都无从下手时,个个手抓脑袋,冥思苦想。这时教师说出“画不出来”的理由,学生们恍然大悟。正是因为这个简单的游戏,学生们才牢记到“三角形的内角为180”的基本知识点。

(四)巧设练习,增添兴趣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所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既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巩固所学的知识。

例如教学比例应用题后,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一辆汽车3小时行138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看看谁想的方法最多,这时,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人人积极思考,竭尽全力寻找与众不同的解答方法。

当同学们说出用归一法,倍比方法、方程、比例方法等解法后,教师接着说:“还有没有其他的解答方法,请同学们讨论讨论。”这时课堂气氛又活跃起来,过了一会儿,一个同学举手回答:“也可以用分数的知识解答。把3小时看作占5小时的3/5,根据已知一个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列式:136÷3/5。

这样,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精心设问,激发兴趣

“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关键处,不断设计问题情景,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增,学生会变被动为主

动。

二、乐趣的养成

有关研究表明,学业成绩好,经常受到教师表扬的小学生,其学习兴趣就高,学习信息也足,而兴趣高信息足反过来又促进了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可见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信息成正相关。

(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