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记叙文专题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80e85cc8d376eeafaa3153.png)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乐和先生郭震海①有一朋友,生性乐观,年过知非,依然像个孩童。
说他像“孩童”,不单指生性,貌相也甚轻,头发乌黑,面容白净,充满活力。
如他漫步街市,不谈年龄,独凭长相,别人肯定会怀疑他是当“爷爷”的人。
乐和姓张,如这般年龄,称个“老张”也妥帖,但我们都习惯喊他“乐和”,因为他天生爱乐,有事无事乐呵呵,就如上天对他格外眷顾,人间愁事儿全抛于别人,与他无关。
②26 岁,他军营退伍回家,当时的退伍军人,不管岗位好坏,地方政府都会给予安置。
和他一样退伍的军人,都忙着托关系,想往好单位挤,他不忙不急,整天乐呵呵地等,最后被安置到市供水公司上班。
说上班其实无事,在办公室负责接电话,打水扫地,他同样很开心。
他爱看小人书,看着看着就旁若无人地笑得人仰马翻。
③他天生不惧,比如别的职工见了领导,能避就避,实在避不得,打个招呼也会结巴。
他不,比如早晨上班,他两手提着四个暖壶,看见领导,老远就喊:“首长,早上好啊!”或许他在部队喊习惯了不觉得,别人听了都说像调侃,他不管,喊得很自然。
奇怪的是领导听了不恼,还会回一句:“早上好!”一次,单位组织集体乘车旅游。
领导在车上,大家显得异常安静,气氛凝重得像结冰。
按名排座,坐在车最后排的乐和受不了沉闷。
他直接跑到车前,拿起车载麦克风,“呼呼呼”吹气试音,一车人用惊恐的眼神看着他。
或许车上的其他人会想:“()。
”乐和很自然,手握麦克风,面向大家说:“首长好,各位兄弟姐妹好,本人五音不全,但为了减少大家的旅途劳顿,愿意献歌几曲,来呀,掌声在哪里?欢呼声在哪里?”有员工小声说:“这小子,领导在车上,竟敢如此放肆。
”没想到,领导带头鼓掌。
乐和唱了几首歌不过瘾,就开始讲笑话,一路逗得全车人笑得肚子疼,领导更是合不拢嘴。
行程进行到后来,领导有事了就喊:“小张,过来,给我拿住衣服。
”“小张,快去给我买瓶水。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406a9a87c24028905fc363.png)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在心头赵汀生我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班主任,姓曹,四五十岁的样子,戴着副玳瑁眼镜,镜片形似鸡蛋,厚如陶瓷碗底,像有圈圈螺纹。
语文课若有偷看小人书做小动作的,不论在哪个角落,他总是先扶扶眼镜,注视片刻,轻咳几下,然后用教鞭敲着讲台,说:“这怎么行呢?”当时同学们大多有些怵他,背地里叫他“眼镜”。
我们班的自习课原本和其他班一样,没有老师,大家在教室里随意走动,交头接耳,很是自在。
后来“眼镜”将大半自习课用于自习语文,他总是坐在讲台旁批改作业,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沙沙沙写字的声音。
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下课铃响后,曹老师从讲台旁站起来,扶了扶眼镜,压低嗓门说:“放学后我带同学们去游泳,会游泳的请举手。
”我们这个小山城溪河交错,深潭也很多,几乎每年都有学生在游泳时溺亡,老师和家长通常不许孩子去游泳。
但炎炎夏日里,游泳对孩子们,尤其小男孩,是极大的诱惑,常有人偷偷下河。
此刻,平日里颇为严厉古板的“眼镜”,竟要带大家去游泳,幸福来得实在有点意外。
教室里一下子喧嚣起来,那些预备下课后冲出去抢占乒乓球桌的男生,赶紧将攥在手里的自制光板球拍塞回书包。
选择去游泳的最后只有男生。
到得一处宽阔的河滩,曹老师叫我们站成一排,报了两遍数才让下水。
我与同学们打了一阵水战,又连扎了几个猛子浮出水面,见不远处河面上有两点亮光,抹去脸上的水珠一看,原来是曹老师正面对着我们站在水中,眼镜反射着太阳光,一闪一闪的。
我游到曹老师跟前,请他和我们一起去游泳,他摇了摇手说:“我还是不游吧,万一眼镜掉进河里,就什么都看不清了。
”我说这样泡在水里不动太冷了,他扶了扶眼镜:“没关系。
我眼睛不好使,你去告诉大家,不要离我太远,这样才看得见你们。
”太阳落下山去,渐渐起了风,柳枝拂着水面窸窣作响。
此时刚过端午节,河水还有些凉,水中的我们已感到了微微寒意,陆续往河岸游去。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练习题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4b64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5.png)
(一)阅读下文,完成1—4题(15分)住在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①从没有孩子的时候开始,我就和妈妈住在一起,女儿出生以后,一家人每天都有些琐琐细细却又新鲜活泼的故事。
②女儿上学走得早,不到七点就和爸爸去学校。
每天她一起床,家里就开始热闹。
姥姥总是衣衫不整急匆匆从自己房间跑出来,一直把小家伙送上电梯,听她说“姥姥再见”,才恋恋不舍地回来。
我心疼老太太早上起得太早太猛,有时就说她:“妈,下午放学不就回来了,您不用天天上闹钟起来送她。
”③我妈回答得简洁:“我想她啊。
”④“天天睡在一个房顶底下还想?”⑤“是啊,想呀!”老太太顿一顿,幽幽地说:“要是早上没听小东西叫声儿姥姥,没赶上送小东西进电梯,我这一天心里都空落落的……”⑥天天住在不同一个屋顶下的想念,是真想念,天天回到一个家里的人还总是牵挂,那也是真牵挂。
⑦女儿上一年级的时候,每顿午餐后都能领到一个水果,苹果或梨居多,正赶上孩子换门牙,一咧嘴一个小缺口,两侧的牙松动了。
孩子顶多使劲儿闻闻清香的水果,然后带在书包里,回家削了切片再吃。
有一天,餐后水果居然发了橘子,小姑娘高兴坏了,剥()开橘子皮,水润润鲜灵灵的小橘子瓣放进嘴里,自己念叨着“今年我们家还没买过橘子呢”,说着自己怔一怔:“我妈妈还没吃着橘子呢……”大半个橘子就被她重新用皮裹好,放进了小书包。
⑧回到家里,揣着“大礼”的孩子眼巴巴地盼着正往回飞的妈妈赶紧落地,姥姥劝她说:“你赶紧睡觉,姥姥给你妈妈等门,一定让她吃上橘子!”⑨小家伙把那大半个红艳艳的小橘子放在妈妈卧室的床头柜上,一步三回头地回自己房间睡觉了。
⑩深夜,晚点的飞机终于带我回家,一开大门,还没换鞋,老妈就急扑扑地迎上来说:“赶紧去吃你那半个橘子,你小闺女千叮咛万嘱咐的……”11很多人不理解,我出差作讲座,好多时候是起大早赶飞机、高铁,下午讲完,当晚一定赶回北京。
因为,我知道那个屋顶下有个叫我妈的孩子,有个我叫妈的老人,她们每天都在想我。
尽管我不知道,归来寂寂夜半,餐桌或者床头柜上,今天是女儿留了一幅小画还是妈妈留了一把果仁……12小时候背熟的《归去来兮辞》,长大后才慢慢悟得,最亲切的句子莫过于“xié()幼入室,有酒盈樽”八个字,不必美味珍馐,不必觥筹交错,只把孩子的小手绵绵暖暖地握在手心,穿堂入室,家里人烫的那壶酒,就可以抵御整个世道的寒风。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cf2f5e910ef12d2af9e7eb.png)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记叙文阅读家之脉陈忠实①1950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下,父亲把一只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你明日早起去上学。
”我拔掉竹筒笔帽儿,看见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做成的笔头。
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②我的3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
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
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踏上智慧人生的征程。
③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
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是你爷爷用毛笔抄写的。
”我大为惊讶,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写到和我的课本上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
”在我出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④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
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
我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
⑤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6年时间里,每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
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婚丧大事时,村人就来找我写对联。
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⑥我的儿女都读进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他们都没有任何文凭,我只是高中毕业)。
然而儿女唯一不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
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⑦13岁那年,礼拜五晚上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
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50余里路程步行,怎么回家去背馍呢?最后一节课上完,我走出教室门时就愣住了,父亲披一身一头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⑧二女儿因为读俄语,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补习。
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精华10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训练(精华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8b433ec172ded630b1cb67e.png)
1、真正的奥运健儿这是一个尘封已久的故事,它真实地发生在两个奥运健儿身上,读来令人感动。
捷克的艾米尔萨托柏克从小擅跑,长大后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长跑运动员。
在多次参加的奥运赛事中,他结识了来自澳洲的另一名长跑运动员——维恩克拉克。
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很快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萨托柏克的年纪比克拉克略大,名声也比克氏要响。
他曾在两届奥运比赛中,有过连夺5枚奖牌(4金1银)的业绩,顿时成为一颗耀目的国际明星。
虽然声誉显赫,但萨氏从不居功自傲。
而克拉克却没有这般幸运,尽管缔造过17项世界长跑纪录,可他从未得过一枚奥运金牌。
为此,克拉克常心怀遗憾,同时也一直努力不懈。
又逢东京奥运会开幕,各国运动健儿相聚在五环旗下。
在参加1万米长跑赛时,萨托柏克与克拉克再度交手,两人展开激烈的追逐。
然而,天不逐愿,克拉克还是没得到这枚金牌。
赛事结束后,克拉克去拜望萨托柏克,受到他的热情接待。
临别的前夕,萨托柏克慎重地交给克拉克一个精美的包裹,并嘱咐他在登上飞机前不要打开它。
克拉克有些迷惑,但还是点头照办。
当波音客机飞越太平洋上空时,克拉克悄然打开那个包裹。
令他惊喜不已的是,里面竟是一枚金光闪闪的奥运金牌,金牌下放着一页信笺。
只见萨托柏克写道:“亲爱的克拉克,感谢你这么多年来一直伴我驰骋赛场,可你知道吗?正是因为你这种屡败不馁的精神激励着我,它让我时刻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戒骄戒躁,勇往直前。
因此,我的功绩也有你的血汗,我的荣誉也就是你的荣誉。
今天赠你这枚金牌,它应该属于你,请接受我诚挚的情意……”此后,这枚金牌成了克拉克的非同寻常的珍藏,始终陪伴在他身旁。
其中的故事也很快传颂开来,成为流传世界体坛的一段佳话。
人们无不夸赞萨托柏克是位真正的奥运健儿。
⒈奥运会全称是:⒉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人们之所以传诵这个故事,是因为它颂扬了的美德。
⒊第四段中“热情”、“慎重”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萨托柏克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和举动?⒋萨托柏克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⒌怎么理解“我的功绩也有你的血汗,我的荣誉也就是你的荣誉”?⒍对故事里的萨托柏克和克拉克,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2、播种者那年,你是踏着泥泞小路来到这穷乡僻壤的。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264a38676eeaeaad1f330eb.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文学作品阅读鳝孔曾庆升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
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
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
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
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
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
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
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
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
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給谢家一个难堪。
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
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
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
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精田挨山,只能靠老天。
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
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
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
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
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五篇记叙文阅读记叙的顺序题型集锦及答案
![五篇记叙文阅读记叙的顺序题型集锦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89bb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1.png)
一、雨夜的灯光(沈阳14年中考题)①八岁那年, 我跟着父亲赶集卖黄豆。
黄豆并不好卖, 直到下午, 父亲才卖出去十几斤。
②开始散集了, 集市上的人少了许多。
天边的云越来越多, 间或还会响起一记惊雷。
我扯着父亲的衣角, 催促道: “爸, 快要下雨了, 我们赶紧回家吧!”③雨落下来, 父亲把蛇皮袋扎好, 架上自行车, 带我到一个屋檐下避雨。
我们俩眼巴巴地看着大雨倾盆而下, 不知何时才能回家。
④夜幕降临, 风停雨歇, 空气里都是湿透的烂泥味。
一脚踩在地上, 泥水直往裤脚里倒灌。
父亲坚定地喊了一声: “回家!”他把我放在自行车横粱上, 骑着自行车, 摸黑往家赶。
走出去大约十里地, 路两旁已很难见到灯光, 耳朵里除了夜鸟的叫声就只剩风声了。
⑤山道经雨一淋, 红土变成黏泥。
父亲累得气喘吁吁, 再怎么用力, 行进起来也是慢如蜗牛。
父亲把我从车上抱了下来, 让我帮着推车。
⑥一路跌跌撞撞, 我们来到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三岔路口。
这附近遍地坟场, 林间的猫头鹰像孩子哭似的鸣叫着, 吓得我几乎丢了魂。
我赶紧抓牢父亲的衣襟, 带着哭腔说:“爸, 我怕……”“别怕, 跟着我走!只是鸟叫, 有什么可怕的!”父亲抓住我的手, 安慰着。
⑦不知什么时候, 我们前方亮起一盏马灯, 暖暖的, 亮亮的, 像是升在林间空中的一轮明月。
⑧“你们去哪儿呀?”光亮后面的人影问。
“陈坊。
”父亲应声答道。
“你儿子多大了?”那人又问。
“八岁。
”父亲答。
⑨“我送送你们吧!”⑩两人一问一答, 把寂静的夜衬得更加寂静。
( 11)一路上, 那人和我们讲起他儿子的故事。
(12)那年, 他儿子也是八岁, 一次突然高烧不退, 他和孩子的妈妈连夜送儿子去山下的医疗站。
因为走得急, 忘了带马灯。
那天夜里也下了一场大雨, 道路泥泞难行。
一家人摸黑赶路的时候, 不小心跌倒在沟边的岩石上, 儿子竟被摔坏了头, , 至今反应还很迟钝。
(13)“我不希望再有人在这条山道上摔倒。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cb80b9e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21.png)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
1985年的一场电影李义文①明天家里放电影!②父亲是在晚饭后宣布这一决定的。
那时太阳已经落山,屋里光线暗淡下去。
③父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混沌在冥冥的暮色中,难以辨寻,但他说的每一个字犹如昨天大舅来家里道喜时炸响的鞭炮,令人震撼和惊喜。
④姐说,放啥电影?没有这个必要。
父亲说,咋没必要?你考上大学这是我们刘家的荣耀,是大喜事。
姐说,这纯粹是浪费钱。
父亲说,浪费个啥?现在都时兴这样。
你别理论了,我已联系好了。
姐见父亲已安排了,便不再说什么。
她知道父亲的脾性,认定了的事他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⑤三年前的暑假,姐收到县一中入学通知书。
在我们斋公桥村,一个女孩能念完初中就算了不得了,上高中那只能是一种奢望。
⑥那天夜里,父亲问姐,闺女,想上吗?⑦姐低着头,没有作声。
家里条件差,母亲身体又不好,家里是无法供她上高中的。
⑧父亲对姐说,闺女,只要你想上,爸就是砸锅卖铁也供你。
⑩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姐,他是有能力供她读书的。
父亲累完田里活,就去村砖瓦厂拉砖。
他认为力气就是钱,力气是使不完的,那钱也就不会断。
他把身上的力气变成一张张大大小小的钞票供姐读完了高中。
⑪现在父亲还在村砖瓦厂使力气。
在村砖瓦厂,父亲可算是待的时间最长干活最卖力的人了。
⑫每天天微亮父亲就起床,到晚上天擦黑才回来。
他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完全看不出他有多疲惫。
⑬姐不同意放电影自然也有她的理由。
⑭那天,母亲叫姐去给父亲送午饭。
临近正午,骄阳似火,烘烤大地。
走了一会儿,姐的短衫就汗湿了。
到了砖瓦厂,姐瞧见父亲正拉着一车熟砖从窑洞里出来。
他身上落满灰土,脖子上搭着一条看不出颜色的毛巾,身子努力地向前倾,黝黑的脊背在烈日下很是刺眼。
⑮姐的眼睛不禁模糊了。
她放下饭盒,上前帮父亲推了一把。
⑯父亲回头看见了姐,笑着说,闺女给爸送饭来了。
⑰等父亲卸完砖,姐说,爸,吃饭了。
⑱父亲用毛巾揩了一把汗,对姐说,饭就放在那儿,你回去歇息吧。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f97c6cda38376bae1fae3f.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现代文阅读锁链清晨的鸟市上,总有几个起得比鸡还早的爱鸟人,拎了各自的笼儿和架子,到茶馆里来聚头遛鸟。
这天,鸟贩子林红嘴来了,他从三轮摩托上取下一个口袋,撑开罩子,里面是一个方笼。
林红嘴打开方笼,拎出一个架子,上面兀自立着一只鹦鹉。
那鹦鹉绿色的羽毛,侧光之处显出蓝青之色,红红的嘴唇,宛如衔了一枚玛瑙做成的哨,一双小眼睛炯炯有神。
通常,这个时候是该打招呼了。
那明星范儿的鹦鹉显然是知道套路的,清脆地喊出一句:“哈罗,古得摸铃!”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说话的鸟见过不少,张嘴就来英语的,稀罕。
于是大家来了兴致,搜肠刮肚地把记忆中剩得不多的英语单词翻出来,用来逗鹦鹉。
有的甚至把从电视里学的“八格牙路”都用上了,那鹦鹉居然能接口来句“米西米西”,看来这家伙也是看了不少抗日神剧。
林红嘴笑道:“别说你来日语,就是法语、意大利语、泰语、葡萄牙语,它都会几句。
人家可是轮船、火车、飞机都坐遍了才来的!”众人又惊叹了一番。
不出两分钟,又有人品咂出鹦鹉的奇异之处:“你看你看,这玩意儿居然没有拴链子!”大伙儿一看,果然见那鹦鹉裸着双脚,自在地站在架子上。
看着它健硕的翅膀,大伙儿开始质疑林红嘴,说:“你不会是养了一只母鹦鹉在家里,然后拿这只漂亮鸟儿四处卖钱,卖完它,又让它自己飞回去吧?”林红嘴大呼冤枉,说:“这鸟儿的最大卖点,就是不拴链子,打死不飞!不信可以打赌!”一听打赌,众人都来了兴致。
赌局说定,三小时之内,众人只要不碰鸟儿和架子,无论用什么办法,让鹦鹉飞离站架,即为赢,反之则输。
赌资1000元,交由中间人保管,谁赢归谁。
双方的1000元很快凑齐。
众人又觉三小时太短,改为五小时,并取尽鹦鹉架上的食物和水。
对于这些刁钻要求,林红嘴只撇嘴一笑,通通都答应下来。
鹦鹉挂上树枝,人们开始想招。
先是击掌、敲锣、放炮仗之类的武攻,后是扔花生、玉米、瓜子在地上的文逗,还有人学猫叫,或干脆主张去找一只胖猫来实施心理战术,甚至还有人主张去找一只漂亮的母鹦鹉过来演美人计……但那只鹦鹉却都不理会,依旧只是自顾自稳稳地站在支架上,或单脚或双脚,死死扣住那根木棍不放。
中考阅读之记叙文10篇(含答案解析)
![中考阅读之记叙文10篇(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8ed57e31126edb6f1a10d7.png)
中考阅读理解之记叙文专项训练(1)I love it at night. It’s peaceful. And when it cools down I sometimes do some ironing. I don’t really care for it. I work full-time and too busy for most housework. I remember the old woman who taught me to iron. I was about 15 and somehow got a live-in job taking care of a woman who had been an able-bodied, healthy woman until the accident that caused her to be paralyzed(瘫痪).The woman had an electric wheelchair. She could move her head and arms but not her hands or fingers. She had this clamp(夹子)attached to her arm and I’d have to open it and put a cup or a pencil in it and then she could move it. She would tell me how to do things. She would instruct me in great detail on the correct way to do things. Her home was perfect and beautiful. She would follow me around in her electric wheelchair to make sure I did everything exactly right. I’m sure she had been a perfect homemaker. She would have me fold everything, including socks and pillow cases. I would complain silently and wish terrible things on her. She taught me the right way to make the bed and tuck(塞)the corners. I know sometimes she’d get frustrated and impatient with me. I knew she wanted to grab it and do it herself. But she never yelled or scolded. Only insisted I do it r ight. I didn’t like it much, but I did it.Today I can iron pretty well. I know where to start on a shirt, the right way to do the collar and sleeves. Now that I think about it, I don’t think she is an old lady. I think she might have been about my age now. Anyway, when I iron, I think of her and silently thank her for all the things I learned.( )1: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the writer of the passage now is ________.A.a housewifeB.a full-time workerC.a clothes makerD.a college student( )2:The writer used to take care of the lady because________.A.she wanted to learn how to do houseworkB.she was a relative of the disabled womanC.she wanted to earn some money while sleeping and eating thereD.she had to do something in return to the lady for her kindness( )3:When the lady taught the writer how to do housework, the little girl was ________.A.eager to learnB.unwilling to learnC.forced to learnD.careful to learn( )4: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lady now?A.SympatheticB.FearfulC.HatefulD.Grateful答案:1.B 2.C 3.B 4.D试题分析: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小时候为了照顾一个偏瘫的老人所学会的很多的生活的技能,表达出对老人的感激之情。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8cdd842b160b4e777fcf98.png)
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一日出东方(节选)黄亚洲①在同一个金秋十月,由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也辗转进入了江西。
这支队伍在激战三河坝之后,一无供给,二无援兵,连打带跑,处境艰难。
②“朱军长,”行进在树林里的队伍有人喊,“我们怎么办哪?”③穿着一身破烂军装的朱德站住了。
林间厚厚的枯叶在他的磨烂的鞋底下嚓嚓作响。
他看见了许多眼睛。
这些目光都带着思想的饥渴。
朱德一路上说了许多话,做了许多工作,但是他知道他还必须说更多的话。
④陈毅也说:“朱军长,你说几句吧。
”⑤朱德说:“好,我来说这个怎么办的问题。
”⑥人群围拢过来。
遮天蔽日的树林子哗哗哗响。
⑦“下一步我们怎么办?这当然是个大问题。
怎么办呢?好办,打游击呀!江西这一带有大革命时期的农民基础,只要我们跟农民运动结合起来,找个地方站住脚,然后就能发展!”⑧朱德站上一块土坡,对聚集在树林里的疲惫的部队大声说:“同志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大革命,是失败了;我们的起义军,也失败了。
但是,大家要把革命的前途看清楚。
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
俄国的1905年革命失败之后,革命者没有退却,所以他们在1917年就把革命干成功了!我们中国,也会有胜利的1917年的!我们一定不要气馁,我们要坚持到最后胜利!”⑨朱德说得很实在,树林里的许多心都被他打动了。
⑩林子里响起了一片悲壮的回音:“我们不走,我们要革命!”⑪声音轰轰响,惊得一大群鸟飞了起来。
鸟飞走之后,忽然又一阵树叶响,那是王尔琢惊喜万分跑来了。
王尔琢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十六团的参谋长,奔跑起来像只山鹿。
⑫“朱军长!”他喘着大气报告,“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部队,已经进入罗霄山脉了!”⑬“哦!”朱德一惊,“什么地方?”⑭“地方叫井冈山。
周遭的几个县都红了,分田分地,忙啊!毛泽东的部队,人也越来越多,经常打胜仗!”⑮……⑯江西宁冈砻市的龙山书院,在1928年的4月24日,也成了一本大书中的一页。
这一天,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终于到达井冈山砻市,与毛泽东会师。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92a8a7eff9aef8951e0643.png)
【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题及答案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年,我去上大学熊燕①我18岁那年,到离家三百多里的一所大学去读书,还没出门,母亲就开始担忧:你从未离开过家,嘴又笨,上初中还被街坊误认为是“哑巴”,突然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会不会迷路?食堂吃饭时,你能“抢”到饭吗?你有那么多不喜欢吃的菜,如果食堂只有那些菜怎么办?②整理行李时,母亲又开始担心:“你不会洗被子,被子脏了怎么办?你有轻微恐高症,住宿楼高不高?”一连串的问号,让母亲睡不安宁。
总是睡着睡着突然想起什么事,爬起来,跑到我房中,将我叮嘱一番,以至我也睡不安稳。
父亲劝母亲:“树大自然直,她又不是小孩子,会慢慢学会照顾自己的,你只管将心放进肚子里去。
”③终于要出发了,母亲将打包好了的所有衣服和日用品又重新拿出来,一一查看,生怕有什么遗漏。
一路上千叮咛万嘱咐。
说好只将我送到汽车站,可临时母亲又变了卦,非要和父亲一起陪我去学校。
④到学校后,母亲最关心的是我的宿舍,宿舍是上下铺,中间四张桌子,每人都有一个带锁的小柜。
我睡在上铺,母亲担心:“掉下来怎么办?”我说:“睡上铺安静。
”这让母亲想到另一个问题,你喜欢晚上睡觉时听歌,会影响大家休息,怎么办?铺好床,整理好行李后,母亲拖着我去百货商场,要为我买一个小巧带耳机的录音机。
⑤去商场的路上,母亲边走边向路人打听,并大声重复:“哦,从书店向右转。
”“哦,从饭店出来向左转。
”说好只买录音机,最后却另买了一大堆零食,母亲说分给宿舍同学吃。
⑥当我们提着大包小包,准备返回时,母亲对我说:“我忘记了,应该向右转?还是向左转?”父亲刚想说什么,被母亲制止。
我方向观念极差,也不知走哪边。
母亲让我询问商场的工作人员,我低着头,无论母亲怎么催,都不肯去问。
母亲突然向我发脾气说:“让你问个路都不愿意,养你有什么用?问个路又不会割你舌头,你到底害怕什么?”母亲说着说着竟然哭了。
父亲愣在那里问我:“你还记得来时经过的建筑物标志吗?”我一脸茫然,摇摇头。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记叙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df699fa2284ac850ad0242b4.png)
记叙文阅读1、记叙文的文体知识(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兼以议论、抒情、说明来表达中心的一种文体。
如小说、散文、寓言、童话、故事、通讯、游记、传记、回忆录等。
(2)、记叙文的分类按写作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写景记叙文、状物记叙文四大类。
①写人的记叙文,通常描述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作品的主题。
如:《我的母亲》、《阿长与〈山海经〉》②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件为主,着重写清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局,通过事件表现作品的主题。
如:《羚羊木雕》③写景记叙文,以描写景物为主,通过写景,寄托感情,表现主题。
《春》、《济南的冬天》④状物的记叙文,以写物为主,通过写物抒发感情,寄托志向。
如:《安塞腰鼓》。
(3)、记叙文的要素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
因此我们把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有关的人物称之为记叙文的六要素。
只有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内容才显得完整,条理才清楚。
如:《背影》一文,时间——那年冬天;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我”;起因——“我”去北京念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到车站为“我”送别,给我买桔子;结果——“我”怀念父亲。
作者在交待清楚六要素的基础上,集中刻画了父亲的“背影”,表达了父子之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4)、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是指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把已确定好了的材料安排好,按一定的次序去写。
一般有三种:①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
这种写法课使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地表现出来。
如:《最后一课》,按照时间顺序记叙韩麦尔先生为学生们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②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写事情的发生、经过等。
它分为两类,一是把事情的结局先写出来,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倒叙事情的发生、发展的经过;二是,把后面发生的某一情节提到前面去,暂时中断中心事情的叙述而进入另一个相关的事情的叙述。
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专题24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257e32a26925c52cc5bfef.png)
全国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专题(共24篇)目录1.栅栏两边苹果甜 (3)2.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6)3.木刻猴子(林文义) (8)4.石崖上的枣树(刘成章) (11)5.雪白(王开岭) (14)6.家徽(余华) (17)7.消失的故乡(谢冕) (19)8.寻找(马德) (21)9.地铁客的风格(毕淑敏) (24)10.微尘远,山花近(秦锦屏) (27)11.老师! 老师!(阎连科) (30)12.继父(张亚凌) (32)13.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35)14.燃烧的木棉(梁惠娣) (38)15.《汉字书法之美》自序(蒋勋) (40)16.守候一株水仙(朱钟洋) (43)17.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 (46)18.素颜如雪 (48)19.奇怪的西方记者(邓笛) (50)20.雕花烟斗(冯骥才) (53)21.炸豆(阿慧) (55)22.乡村一树寂寞红(杜忠书) (58)23.老汪栗子(明前茶) (61)24.杏荫井台(杨闻宇) (63)1栅栏两边苹果甜①艾尔和胡安住在普韦布洛村村口两幢并排的房子里,尽管他们的房子十分相似,但艾尔家的庭院里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苹果树,而胡安家却没有。
在艾尔看来,除了家人和好脾气,胡安拥有的东西很少。
②春天,苹果树蓬蓬勃勃地开出满树的粉色花朵;秋天,苹果树的枝头缀满红艳、甜美的果实。
这时,艾尔每天都会对着苹果树吹嘘一番:“我的苹果树开出的花最美丽,结出的果实最甜美,这使我成为普韦布洛村最棒、最幸福的人!”“那的确是棵很美的苹果树。
”胡安赞同地说,“你也让我们一同欣赏它的美丽,我感觉很开心。
”听到别人也从他的苹果树上获取益处,艾尔的幸福减少了一大半。
他越想越不高兴,为了独享苹果树恩赐的幸福,他悄悄地建造了一道高高的栅栏。
③尽管如此,有一年春天,艾尔还是沮丧地看到,苹果树的一根枝条已悄悄伸进了邻居家的庭院。
艾尔想:“我不能剪掉它,秋天它还会结出很多的苹果呢。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801-5900篇(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801-5900篇(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76e8302e3f5727a5e962b8.png)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5801-59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吕不同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拔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
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状。
我每说一个症状,他就嘿嘿笑着说:对对对,一点都没错。
我念完后,他又问:那这病最后把人弄死是因为什么?我闻言鼻子一酸,不忍再念。
外公看着我说:孩子,念啊,这有什么关系。
我犹豫了一会说:多器官衰竭。
外公闻言点了点头,喃喃说了句:听起来好像很厉害。
沉默了一会,他眯着眼睛看了看对门门框上贴的春联对我说:‚你们年轻人现在还写对联么?我点点头说:也有人写。
外公扭头看我一眼,伸手叫我把他扶起来,然后叫外婆拿来眼镜和纸笔。
一屋子人见状围了上来,还有人连忙搬来一张小桌子。
外公没有理会他们,戴上眼镜,弓着背,手颤抖着,把本子放在自己的膝盖上,颤抖着手,一笔一划写了一副对联——阴阳两隔哀思能抵人间疾苦天府可消我看了后说:外公,这好像是……葬礼上才会用的。
外公笑着说:对啊,这就是我给自己写的挽联。
一屋子人传阅这副对联时,外公又对我说:你看这个“消”字是用三点水的好,还是用金字旁的“销”好?我还没说话,他突然兴奋起来,叫外婆帮他把那本已经翻烂的新华字典拿来。
拿到字典后,他先是用力地咳嗽了一下,吐.出一口痰,然后扶.了扶眼镜,右手食指在舌头上蘸.了点口水,一页一页地翻.开字典,郑重的样子像一个第一次查字典的小学生。
他查了十分钟。
查到结果后他把纸拿回去,他得背更弓了,手也颤抖得更厉害。
06记叙文阅读之散文15篇60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最新试题精选(多省市)(原卷版)
![06记叙文阅读之散文15篇60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最新试题精选(多省市)(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b3f4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9.png)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最新试题精选06 记叙文阅读之散文15篇60题(广东专用)(2023·广东东莞·统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拉拉①离小区300米处有一间小小的理发店。
相对于小区楼下的店商,它位置有点偏,店面也小些——只摆得下4把理发椅;工作人员就更少了,仅有一男一女两位理发师和一名学徒。
旺季时,3个人忙起来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
②最初进店,是因为我家有男童。
理发时小家伙总是不自觉地把脑袋动来动去,让我办卡的那家店里所有的理发师都头疼不已。
朋友得知我想找一位有耐心的理发师,便推荐了这家不起眼的店。
她简要地介绍道:“上次我先生剪发,那个店里的女理发师发现他有少量白发,又没染发的心思,竟不嫌麻烦地一根根找出白发帮他剪掉了。
③果然,第一次给我儿子理发,那个身材高大、顶着一头栗色短发的女理发师,并没有像其他同行一样嫌孩子多动,剪得非常有耐心。
剪完、吹干头发后,她双手轻轻捧着我儿子的头固定住,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就好像艺术家在挑剔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
要不是小家伙实在坐不下去了,她甚至想免费送他一个发雕——比如在已经剪得非常精神的寸头上,剃出一个小小的五角星图案。
而这一共,才只收费10元钱。
④有了第一次的满意,我们一家三口成了那里的常客,剪发时也会和那个女理发师聊聊天。
⑤她很健谈,从基金到菜价都能搭上话。
偶尔提起自己正上幼儿园的小儿子,她的眼睛会笑成两个弯弯的月牙,洋溢着说不出的喜悦与幸福。
⑥日子久了,我大致了解了她的一些家庭状况。
一家三口,衣食无忧,即使老公做生意总是赔钱,后来也只是从事薪水低、工时长的工作,但有了这家与朋友合伙开的理发店,收入尚可。
她对生活毫无抱怨,甚至在内心充满了温柔甜蜜。
幸福的人所流露的气息是可以愉悦他人的,我们后来成为了理发时很好的聊友。
⑦我依旧不知道她的姓名,偶尔和别人提到她,也只用“女理发师”代替。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6892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0.png)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阅读训练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针线活儿周莹①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
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
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
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
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
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
②父亲作为男人,最擅长的不是吸烟喝酒,也不是打牌赌博,而是女人做的针线活儿。
③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
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的岁月中,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辛苦地照顾着我们。
大多数时候,为了惩罚父亲,我和弟弟商量好了在外疯狂地玩耍,故意隔三岔五地把衣服和裤子的线缝扯脱。
我和弟弟都变成了调皮捣蛋的主儿,父亲虽然脾气很大,却从不打骂我们。
那个时候,他忽然之间就学会了针线活儿。
④最初,父亲那些瘪脚的针线活儿,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⑤16岁那年的一个冬夜,我半夜醒来,发现父亲的屋子里还亮着灯。
我就蹑手蹑脚地走近门边,透过缝隙,看见了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
父亲坐在椅子上,正为我缝补衣袖。
傍晚时分,我和弟弟比赛爬树,结果我把衣袖刚破了。
晚饭时,我掖着藏着,生怕父亲知道骂我。
睡觉前,我把衣服藏在枕头下。
半夜起来,却找不到外衣了,只好穿着棉袄起来,却意外看见外衣在父亲手中。
⑥如豆的灯光下,父亲的头微微地低羞,目不转睛地盯着袖口,不紧不慢地穿一针,拉一下,再穿一针,再拉一下,一针又一针,反反复复,来来回回。
他全神贯注的样子让我心生愧孩。
⑦父亲在门里,我在门外,隔着一扇虚掩的门,我清楚地看见他缝补时笨拙的动作,像极了拐角耕地的老黄牛,慢腾腾的。
再抬头看一眼,在那忽闪忽闪的灯光中,父亲脸上沧桑的皱纹,像小豆豆一样一跳一跳的格外显眼。
⑧寒冷的冬夜,屋外冷风呼啸,哗啦啦地刮过屋顶,贴在窗户外的那层塑料纸,呼啦啦作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