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试题汇编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题 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题 苏教版

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1.随着双手和智能的不断进化发展,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的是()A.类人猿B.直立人C.能人D.智人2.在人类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是()A.体重B.身高C.运动速度D.脑的容量3.埃及古猿头骨化石之所以被认为是猿和人的共同祖先的证据之一,原因()A.外貌有似人的特点B.牙齿有似人的特点C.牙齿有似猿的特点D.牙齿有似人、似猿的特点4.科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现代猿C.古猿D.猕猴5.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6.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7.将类人猿与其分布的主要地带连接起来。

猩猩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雨林大猩猩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长臂猿南亚、东南亚地区和中国云南省黑猩猩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8.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

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

参考答案1.D 2.D 3.D 4.C 5.A 6.C7.略8.(1)直立行走(2)制造工具(3)大脑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2023年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3年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选择题米勒的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过程的()A. 无机物质合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阶段B. 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C. 有原始界膜的独立体系阶段D. 独立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阶段【答案】A【解析】试题米勒的实验装置如下图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

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

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

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选择题“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中,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与生命有最直接关系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应该是()A. 蛋白质、淀粉B. 蛋白质、核酸C. 甲烷、二氧化碳D. 氨基酸、核苷酸【答案】B【解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在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在地球上生命发生之前,经历了由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 A.黑猩猩是人类的原始祖先 • B.人类是由黑猩猩进化而来的 • C.人类是黑猩猩进化的一个分支 • D.黑猩猩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 5.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上生活的原因
是( C )
• A.为了换环境 • B.由于流星撞击 •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 • D.为了扩张领地
6.在进化过程中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C )
人猿同祖的含义是什么呢?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证据 之一
孕期 尾 牙齿 染色体 平均寿命 共患疾病
猩猩 223 无 32 24
38
结核
黑猩猩 240 无 32 24
41
脑炎
大猩猩 265 无 32 24 人 275 无 32 23
36
感冒
70
天花等
1、人和猿有哪些相同的特征? 2、人和猿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是( B )
A 猕猴
B 黑猩猩
C 恒河猴 D 大叶猴
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C )
A 长臂猿 B 北京猿人
C 森林古猿 D 类人猿
• 3.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是由于( B)
• A.火的使用
B.语言的使用
• C.工具的使用
D.直立行走
• 4.人类与黑猩猩有许多相似之处,
这说明( )D
A . 《进化论》 B . 《人工选择》 C . 《自然选择》 D . 《物种起源》
3. 在 实 验 室 模 拟 原 始 地 球 的 条 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 第一位人物是( C)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说一说:最早的人是 从哪里来的?
本节目标
知道人类起源于古猿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五单元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题 第五单元 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选择题1.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 长臂猿B. 猕猴C. 猩猩D. 森林古猿2. 森林古猿原本适于树上生活,但后来却演变为地面生活,主要原因是()A. 为了扩张领地,繁衍后代B. 为了改变环境,主宰地球C. 由于受到树栖猛兽的侵袭D. 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3. 下列生物进化的趋势中,从结构、环境和生理功能看,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①从水生到陆生②从低等到高等③从简单到复杂.A. ①②③B. ③①②C. ②①③D. ③②①4. 1935年,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条件,在实验室中合成了()A. 原始生命B. 核酸C. 氨基酸D. 葡萄糖5. 以下表示人和猿不同的是()A. 直立行走B. 能使用工具C. 丰富的语言D. 吃熟食6. 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下面关于化石在地层中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B. 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C. 在新近的地层中可以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D. 在极古老的地层中可以找到高等生物的化石7. 证明鸟类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重要证据是()A. 始祖鸟化石B. 始祖马化石C. 恐龙化石D. 三叶虫化石8. 人类和类人猿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都有蚓突;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以前也完全一样,以上事实说明()A. 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 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 类人猿比人高等D. 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9. 分布在芬兰地区的灰林鸮有灰色和棕色两种体色,灰色占多数。

近30年来,冬季气候变暖,积雪变得稀薄,灰色个体易被天敌发现,棕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升高。

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最合理的是()A. 生殖发育的结果B. 主动适应的结果C. 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的结果10. 下列生物类群最晚出现的是()A. 原生动物B. 原核生物C. 单细胞真核生物D. 三叶虫11.下列不能作为生物进化证据的是()A. DNA序列B. 生物化石C. 体型大小D. 形态结构12.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哺乳动物是()A. 猕猴B. 黑猩猩C. 金丝猴D. 狒狒13. 枯叶蝶的腹面颜色鲜艳,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地后,其颜色和形状却俨象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桔叶蝶的祖先()A. 变异后人工选择的结果B. 自然选择后变异的结果C. 变异后自然选择的结果D. 人工选择后变异的结果14. 已知的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那么()A. 物种A比物种B的数量多B. 物种A的结构比物种B复杂C.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来的D. 物种B比物种A要高等15. 下列不能用化石提供证据的事实是()A. 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而来的B. 生物由低等向高等发展C. 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许多生物D.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16. 在人类进化的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A. 南方古猿阶段B. 能人阶段C. 直立人阶段D. 智人阶段17. 18世纪的英国曼切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蛾大多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蛾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 黑烟将桦尺蛾熏成了深颜色 B. 浅色桦尺蛾迁出,深色桦尺蛾迁入C. 浅色桦尺蛾变成了深色桦尺蛾D. 自然选择18. 一个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区,喷了一种新农药后,97%的甲虫死了,3%的甲虫生存下来,几年后,该地区的甲虫对该药产生了抗药性,这是因为()A. 害虫对药物的刺激产生了抗药性反应B. 马铃薯甲虫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个体,经过农药的定向选择,适者生存C. 农药使害虫产生了变异D. 原有的抗药性甲虫与不抗药性甲虫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抗药性个体19. 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A. 原始鱼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两栖类B. 原始爬行类、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C.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原始爬行类D. 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20.请对如图四种动物按照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排列,其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A. 甲、乙、丙、丁B. 丁、甲、乙、丙C. 甲、丁、乙、丙D. 甲、丙、丁、乙二、综合题21. 如图是米勒关于原始地球的模拟实验装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首先把水加入500mL的烧瓶中抽出空气,加入甲烷、氨、氢的混合气体,然后把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混合气体进入溶剂为5L的烧瓶中,在这些气体中连续火花放电一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B瓶中,它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根据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1)A瓶内的气体模拟的是________的成分.(2)火花放电模拟的是________ ,将B瓶中的水加热模拟的是________ ,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3)C瓶内的样品中含有的有机物是________ .(4)通过实验,米勒得出的结论是雷电等原始的自然条件下,能形成________ .22.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这样的昆虫不容易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多,请分析回答:(1)在这个海岛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________(填“有利”或“不利”)变异.(2)大风对海岛上的昆虫起了________作用.(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________源: 23. 下列是生物进化树,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B、C分别是哪种生物?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B与蕨类植物的区别是能否产生________.(3)地球上最早产生的植物是原始的________,它们生活在________里.(4)图中的树桩应该代表的是________.(5)由图可知,生物进化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________、从________、从________的发展规律.24. 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训练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训练题

【练基础】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猴子变来的B.血细胞都有细胞核C.胃属于组织结构层次D.属于哺乳动物【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类起源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共同起源于古猿;血小板和成熟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胃是器官,主要由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构成。

2.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B.林奈C.赫胥黎D.裴文中【解析】选C。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祖的观点。

3.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长臂猿B.北京猿人C.森林古猿(古猿)D.黑猩猩【解析】选C。

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

古生物学研究证实,由于造山运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迫使一些古猿成群地转向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的最早祖先;长臂猿和黑猩猩都是现代类人猿;北京猿人属于直立人。

4.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 )A.面部表情B.身体结构C.社会化生活D.行走方式【解析】选D。

本题考查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

类人猿的行走方式是四肢爬行,而人类是直立行走。

5.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 )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D。

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由弓形变为“S”形等。

因此,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

【拓展归纳】露西少女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多纳尔德·约翰森等研究人员,来到号称“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他们在那里的哈达地区,发掘到一具不太完整的古人类化石。

解读:根据骨骼的形态分析,化石的主人是一位年仅20岁的女性,约翰森给她起了个名字——“露西”,并详细分析了她的身体结构特点。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检测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检测题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检测题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A.类人猿B.长尾猴C.黑猩猩D.森林古猿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书籍关于人类的传说都证明了人类的起源C.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物和遗痕,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D.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3.两足直立行走可使人类祖先()①身体重心下移②骨盆变长变窄③下肢骨增长④脊柱由弓状变为“S”形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猴子B.大象C.阿拉伯狒狒D.猩猩5.劳动创造了()①天然工具②语言③人手④脑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6.能够用火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重要差别,使用火对人类进化的重要意义是()A.用火来驱赶猛兽B.用火来攻击敌人C.用火来御寒D.用火来烧烤食物,改善提高了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7.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时代的古人类()A.能使用工具B.能制造简单的工具C.能用火来烧烤食物D.产生了语言8.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

这些事实说明()A.人比猿高等B.人和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人是由猿进化来的D.现代的猿也能进化成人9.已发现的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是()A.能人B.北京猿人C.智人D.南方古猿10.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是()A.能人B.南方古猿C.直立人D.智人11.到目前为止,从人类所了解的事实可以推测出,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A.非洲B.亚洲C.欧洲D.美洲12.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二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攀缘力强B.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基本一致C.全身密被毛发D.能制造工具13.一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出现的重要标志是()A.使用天然工具B.产生了语言 C.制造工具D.直立行走,手足分工14.下列哪项人体的基本特征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A.后肢增长B.骨盆变短增宽C.产生了语言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15.人类学家把下列哪一项作为人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直立行走B.骨盆变短增粗C.下肢增长D.脊柱由弓状变成“S”形二简答题1.四足行走的古猿身体结构发生了许多变化,如、、和等,逐渐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早期人类。

最新苏教版八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专题测试题

最新苏教版八上: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专题测试题

生物的起源和进化测试题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2分)1 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A、原始大气B、闪电紫外线等C、原始海洋D、单细胞生物2、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A、原始海洋和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和原始陆地C、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D、原始海洋和原始大气3、原始大气成分是()A、水蒸气、氨、甲烷B、硫化氢、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水蒸气D、水蒸气、甲烷、氧气4、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C. 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5、下列植物中,最低等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被子植物6、考古工作者发现,最古老的生物化石均为水生生物,并且,在越早的形成的地层里,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陆地生物的化石越多。

这一事实说明了生物的进化方向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以上三者7、我国发掘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不能定论8、19世纪中叶,生活在英格兰彻斯特的桦尺蛾大多数是浅灰色的,但一百年以后,曼彻斯特变成了一个工业城市,而此时生活在此地的桦尺蛾多数是深黑色的。

桦尺蛾的这种变化是()A、人工选择的结果B、自然选择的结果C、工业粉尘染黑的结果D、桦尺蛾只产生深色变异的结果9、、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之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C、生物过度地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D、自然选择就是造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0、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A、绝大多数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B、生物为获得足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竞争C、环境变化造成生物出现定向变异D、自然选择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1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长和前肢变得很长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就产生发定向的白色变异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12、已知物种A的化石比物种B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晚得多,由此可知()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B 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C 物种A一定从物种B进化而来D 物种B一定从物种A进化而来13、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征说明鸟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A、原始爬行动物B、爬行动物C、两栖动物D、古代两栖动物14、化石记录显示,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A、越简单、低等、水生的越多B、越复杂、高等、水生的越多C、越复杂、高等,陆生的越多D、越简单、低等,陆生的越多15、化石证明有许多物种只存活了相当短的时间就逐渐灭绝了,最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缺乏能适应环境的可遗传变异B、缺乏产生变异的能力C、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造了这些生物D、繁殖能力太低逐渐灭绝了16、地球上出现的最早的动物是()A、变形虫B、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C 、草履虫 D 、原始的多细胞动物17、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这种适应性的形成是()A、自然选择的结果B、长期生存斗争的结果C、其祖先努力适应的结果D、万能的上帝创造的结果18、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动物到植物19、通过对各种生物化石的研究可以证实()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②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是依次出现的③现在的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化而来的④生物的进化顺序是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0、蚊蝇等害虫对DDT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是()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C、遗传变异的结果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2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的主要区别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B、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D、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22、生物能发展进化,就其生物本身来看,生物进化的关键因素是A、生物能过度繁殖B、生物能进行生存斗争C、生物能产生变异D、自然环境能对生物进行选23、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智人B、能人C、南方古猿D、直立人24、在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是人类的独有标志()A、能直立行走B、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脑量增加25、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二、非选择题(共30空,每空1分)1、如右图表示在A、B、C三个不同岩层中都发现了生物化石,请分析回答:(1)在岩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比较简单、低等。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是由上帝创造出来的B.人是由黑猩猩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C.人是由女娲用泥捏出来的D.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答案】D【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2.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从树栖生活转为地面生活B.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C.产生了语言D.四肢行走转为双足行走【答案】D【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人类脱离森林束缚,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能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古猿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因此,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中的关键一步是直立行走,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直立行走的意义。

3.“露西”少女生活在距今约300万年前,它不可能具有的本领是()A.下地生活B.直立行走C.使用树枝、石块等工具D.语言能力【答案】D【解析】据考古发现“露西”的盆骨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比较粗壮,这些特点都说明“露西”可以直立行走,也说明“露西”属于古人类而不是类人猿,所以不可能具有语言,故选D。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素养提升练(含解析)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人猿同祖1.(2023安徽全椒期中)首次提出人猿同祖这一有关人类起源观点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B.巴斯德C.林奈D.赫胥黎2.(2023北京门头沟期末)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现代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大猩猩D.大狗熊3.(2022河南鹿邑月考)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A.面部表情B.身体结构C.形态D.行走方式4.(2022甘肃金昌中考)人类和现代类人猿DNA的差别由大到小依次为: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据此推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长臂猿B.猩猩C.大猩猩D.黑猩猩知识点2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5.(2023江苏盐都期中)根据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为()A.南方古猿→智人→能人→直立人B.能人→南方古猿→智人→直立人C.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6.(2022河南洛宁期中)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从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关键一步是()A.直立行走B.能够用火C.脑容量的增加D.产生语言和意识7.(2023河南宝丰期中)如图为灵长类动物脑容量的进化增长图,由左至右依次为()A.南方古猿、大猩猩、能人、直立人、智人B.大猩猩、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C.南方古猿、大猩猩、直立人、能人、智人D.大猩猩、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8.(2023江苏建湖期中)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能使用语言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B.人类的起源与地球环境的变化没有关系C.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特点是制造工具的能力相同D.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9.(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可以进化成人类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D.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古猿能力提升全练10.【时事热点·考古】(2022湖南长沙中考,24,★★★)北京周口店遗址是亚洲大陆远古时期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遗存。

第5单元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 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5单元第十六章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原始生命起源于 ( )A. 不含氧气的原始大气中B. 水蒸气形成的降雨中C. 稀薄热汤的原始海洋中D.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2. 下列不能作为研究人类起源的证据的是 ( )A. 各种传说B. 古人类的遗体C. 古人类的遗物D. 古人类的化石3. 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生物所属类群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是 ( )A. 地钱B. 海带C. 铁线蕨D. 侧柏4. 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原因是 ( )A. 为了扩大领地B.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变化C. 由于其他动物的入侵D. 为了躲避敌害5. 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是由神创造的②人是由猴子变来的③人是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④人是自然产生的A.①B.③C.①④D.②③6. 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 适应环境的生物就生存下来B. 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C. 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D. 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7.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 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 在越是新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D.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主要、最可靠的证据8. 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位于生物“进化树”最顶端的动物和植物分别是 ( ) A. 鸟类和裸子植物 B. 鸟类和被子植物C. 哺乳类和裸子植物D. 哺乳类和被子植物9. 目前,科学家认为从古猿进化到人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 直立行走B. 使用工具C. 制造工具D. 下地生活10. 某些鱼类一次可产卵上亿粒,但真正能孵化成小鱼并生存下来的只有极少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 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B. 生存斗争和遗传变异C. 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D. 过度繁殖和遗传变异11. 考古人员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其中:甲地层有马、象牙;乙地层有三叶虫、珊瑚;丙地层有恐龙蛋、始祖鸟。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16章 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生物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选择题原始生命形成的场所是()A. 原始大气B. 原始海洋C. 陆地上D. 大气层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选择题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A. 数量越多B. 种类越丰富C. 越简单、越低等D. 越复杂、越高等【答案】C【解析】试题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顺序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少,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物种类越多,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

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另外,科学家还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是没有化石的,说明地球上最初是没有生命的。

故选C。

选择题下列观点错误的是()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答案】C【解析】生物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选择题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A、类人猿B、南方古猿C、森林古猿D、古代猕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选择题大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巨大贡献。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课时训练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课时训练

第四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基础演练】1.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的科学家是 ( )A .林奈B .达尔文C .赫胥黎D .拉马克2.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 )A .猩猩B .黑猩猩C .猴子D .大猩猩3.人类起源于 ( )A .古猿B .黑猩猩C .猴子D .大猩猩4.下列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 )A .大熊猫B .黑猩猩C .金丝猴D .猕猴5.人类进化的发展大约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 ( )A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 .直立人南方古猿能人智人C .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D .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6.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最早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的为 ( )A .南方古猿阶段B .能人阶段C .直立人阶段D .智人阶段7.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 ( )A .南方古猿阶段B .能人阶段C .直立人阶段D .智人阶段8.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中,脑容量最大的是( )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9.现代人类区别猿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 )A .直立行走B .语言C .劳动D .自我意识10.关于人类的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类具有动物的基本特征,所以人与动物没有根本区别B .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C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D .人类起源于类人猿11.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生活在树上的人类祖先被迫下地,逐渐地用_________直立行走,用________寻取食物,并在长期使用工具的基础上学会了________等。

【能力提升】12.右图为埃及发现的古猿头骨化石,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是一种开始用手进食的杂食动物。

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孕期/d 尾 牙齿/枚 染色体/对 平均寿命/年 共患的疾病 猩223 无 32 24 38 结核、 脑炎、 感冒、天花、黑猩猩 240 无 32 2441 大猩猩 265 无 32 2436(1)它们与人类相似之处是:孕期相近;染色体相差_____对;都没有_____;牙齿的数目________;共患的疾病有_________。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同步测试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6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同步测试

5.16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一、填空题1.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随着和的不断进化发展,智人最终进化为现代人类。

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

达尔文认为,加拉帕戈斯地雀喙存在的差异,是由于它们取食的食物引起的。

3.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等方法,第一次提出的观点。

4.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和等有机大分子。

5.米勒的实验中火花放电的作用是,装置中的气体成分类似于的成分。

二、选择题1.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A.比较解剖B.细胞研究C.进化树D.化石2.根据达尔文进化学说当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形成的原因是()A.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C.人工选择D.遗传变异3.地球上的原始生命起源于()A.原始大气中B.冷却降雨过程中C.原始海洋中D.土壤中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A.数量越多B.种类越丰富C.越简单,越低等D.越复杂,越高等5.原始大气的成分主要有()A.甲烷、氨气、氢气和氧气B.甲烷、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C.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D.氨气、氧气、氢气和水蒸气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A.原始单细胞生物B.原始藻类C.原始多细胞动物D.细菌7.我国发掘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不能定论8.下列不是生物进化规律的是()A.从水生到陆生B.从简单到复杂C.从低等到高等D.从动物到植物9.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的第一步是产生()A.有机大分子B.原始生命C. 原始单细胞生物D.有机小分子10.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证据是()A.恐龙化石B.始祖鸟化石C.马的化石D.古猿头骨化石11.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产生了()A.氧气B.水蒸气C.氨基酸D.蛋白质12.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智人B.能人C.南方古猿D.直立人13.人类起源于()A.黑猩猩B.猩猩C.古猿D.大猩猩14.人类进化史中关键的一个阶段是()A.南方古猿B.直立人C.智人D.能人1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A.生存斗争B.自然选择C.遗传变异D.繁殖力强16.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显著之一的是()A.尾的消失B.语言的形成C.脑容量的增加D.双手的进化17.目前发现的形成①始祖鸟②孔子鸟③辽西鸟化石的三种鸟,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18.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9.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①原始多细胞藻类②原始单细胞藻类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⑤原始种子植物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⑤④③②①D.③④⑤②①20.达尔文地雀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条件不同B.生殖方式不同C.形态结构不同D.以上都不是三、综合题1.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生物进化只有化石可作为证据()(2)始祖鸟化石证明一种生物可进化为另一种生物()(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长是它经常伸长脖子的结果()2.将下列人类进化各阶段的名称与他们的特征搭配起来()(1)南方古猿 A.脑容量增至1300-1500mL()(2)直立人 B.脑的沟回与人相似,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3)智人 C.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4)能人 D.最早用火,具有语言能力,能制造石器3.下图进化树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生物八年级上苏教版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及答案

生物八年级上苏教版5.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及答案

5.15.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2019•深圳)物种间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

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物种黑猩猩果蝇向日葵酵母菌与人的差异氨基酸数目0 27 38 44A.黑猩猩B.果蝇 C.向日葵D.酵母菌2. (2019•恩施州)科考队在某地山洞发掘人类祖先活动遗迹化石时,发现存在大量使用火的痕迹,能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专家推测,化石群对应的人类祖先至少进化到了()阶段。

A.南方古猿 B.能人 C.直立人D.智人3. (2019•娄底)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猕猴 C.长臂猿D.狒狒4. (2019•昆明)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5.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两足直立行走的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6. 最早用火并开始狩猎的是()A. 南方古猿B. 能人C. 直立人D. 智人7. 将类人猿与其分布的主要地带连接起来。

【答案】8. 如图是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从图可以看出,在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第一步最重要的变化是___________。

(2)为了在地上捕猎到足够的食物,古人类开始_________,从而大大提高了捕猎的效率。

这一点,也使得人与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

(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使用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其重要原因是工具的使用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15.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答案1.(2019•深圳)物种间细胞色素 C 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常作为比较生物亲缘关系的依据。

一般来说,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近,请根据下表判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物种黑猩猩果蝇向日葵酵母菌与人的差异氨基酸数目0 27 38 44A.黑猩猩B.果蝇C.向日葵D.酵母菌【解答】解:动植物体都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说明动植物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则越大。

生物初二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苏教版

生物初二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苏教版

生物初二上册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苏教版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不包括( )A.长臂猿B.金丝猴C.黑猩猩D.大猩猩2.现代类人猿与人类不相似的是 ( )A.面部表情B.身体结构C.社会化生活D.行走方式3.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出现原始文化和意识的物质基础是( )A.由四肢着地改为两足直立行走B.前肢获得解放C .感官集中于头部 D.头部和脑的进化4.“人猿相揖别”的重要标志是( )A.两足直立行走B.取食方式的变化C.由树栖转向地面生活D.会使用工具5.唯一现存的人种是( )A.直立人B.南方古猿C.能人D.智人6.科学家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在( )A.亚洲B.非洲C.欧洲D.澳洲7.在下列人体基本特征中,哪项不是伴随着直立行走而出现的( )A.下肢较长,下肢骨粗壮B.产生了复杂的面部表情C.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D.手能握物8.最早人类祖先的哪些行为既是求生的手段,也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A.制造工具B.使用工具C.进行劳动D.社会化生活二、简答题1.生物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将各自收集的有关原始人类生活的资料拿出来,以便大家共同交流。

丁丁展示了一幅原始人类狩猎的图片(如图21-2),立刻引起了大家的争论。

请你发表意见。

一、人类出现以前恐龙早已经绝迹,原始人不可能猎捕恐龙。

二、当时人类还没有发明大刀、长矛。

三、狗当时还没有被人驯养。

四、恐龙和大象不是同一时代的动物。

2.通过对四类古人类化石的研究发现,他们的脑容量不同:古人类脑容量南方古猿 1088mL能人与现代人相当直立人与现代类人猿相当智人 700mL(1)请将上面的原始人与对应的脑容量连线。

(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练习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同步练习(人教版)苏教版初二上册生物第二章课后练习(汇总)。

新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卷(及答案)

新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试卷(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1.生物化石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 )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化石是生物的祖先C.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D.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2.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变化最显著之一的是( )A.尾的消失B.语言的形成C.脑容量的增加D.双手的进化3.“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

这个事例可以说明( )A.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B.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C.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D.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下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5.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开始起源的环境条件( )A.气候由温暖湿润变得干旱寒冷B.气候由干旱寒冷变得温暖湿润C.延绵不断的森林变得稀疏D.草原取代森林的面积扩大6.我国发掘的大量的恐龙蛋化石是( )A.遗体化石B.遗物化石C.遗迹化石D.不能定论7.由于受到寒潮的影响, 2016年昆明大观园公园的新春郁金香展览比去年推迟10天开展,但今年的花更加娇艳。

郁金香品种多样性的形成是( )A.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各地气候条件不同的结果C.郁金香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结果D.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8.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

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

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A.丙、甲、乙B.乙、甲、丙C.甲、乙、丙D.乙、丙、甲9.下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类→乙类→A.甲类和乙类都只能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10.依照生物“进化树”,植物的进化顺序是( )①原始多细胞藻类②原始单细胞藻类③原始蕨类植物④原始苔藓植物⑤原始种子植物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②①C.⑤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⑤11.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将前肢释放出来,使用工具C.扩大行动范围D.保护环境12.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 )A.鱼类→两栖类→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D.鱼类→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0分)米勒是研究生命起源的美国著名科学家。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4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练习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4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同步练习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同步训练1.在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显著地变化是()A.奔跑飞快B.后肢粗壮C.脑容量增加D.群居生活答案:C解析:解答:人类进化的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南方古猿的脑容量为450--530毫升之间;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680毫升;能人的脑容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能人的脑容量平均为1360毫升,说明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脑的发育,使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并且产生了语言,使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

可见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进化的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在进化过程中人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A.后肢粗壮B.奔跑加快C.脑容量增加D.语言能力逐渐加强答案:C解析:解答: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在进化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出现,促进了脑容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了人类的进化。

故人的进化中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故选C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A.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B.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答案:A解析:解答:现代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进化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人类起源于()A.类人猿B.上帝创造财富C.猴子D.森林古猿答案:D解析:解答: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具有共同的祖先,其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人在进化的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4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练习含答案

第四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能提升1.与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相比,下列不属于智人独有特征的是()A.人工取火B.会制造工具C.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大小D.穿缝制的兽皮衣2.在探寻人类祖先的踪迹时,通常采用的方法是()①地质考察②寻找古人类化石③寻找古人类遗物④拜访考古工作者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3.直立行走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意义主要是()A.扩大活动范围B.便于用后肢行走C.使前肢解放,便于使用工具D.便于从高处获取食物4.(2021贵州铜仁中考)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最先发展的是()A.使用工具B.使用语言C.大脑发达D.两足行走5.下列各项中,不是促使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是()A.到陆地上生活,直立行走,手足分工B.使用并制造简单的工具C.用语言进行交流D.群体生活6.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是由现代猿逐步进化而来的B.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向着有利于直立行走的方向变异C.人类进化过程中脑容量逐渐增大D.能使用工具是人猿分界的标志7.在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A.黑猩猩B.猕猴C.眼镜猴D.狒狒8.在古猿进化成人类的过程中,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A.两足直立行走B.能够使用工具C.使用语言交流D.大脑容量增大9.用下列选项填空。

A.南方古猿B.能人C.直立人D.智人(1)最早直立行走的是。

(2)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的是(多选)。

(3)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4)最早进行人工取火的是。

(5)脑容量达到现代人大小的是。

探究创新10.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传说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女娲的女神,她用泥土捏了许多泥人,她向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就活了。

泥人都叫女娲“妈妈”,女娲给泥人起名叫“人”。

材料二19世纪时,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以及《人类和动物的表情》等著作中,比较明确地指出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推测人类和类人猿的祖先是一类古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