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滑轮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优秀教学案例:12.2滑轮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优秀教学案例:12.2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4c753b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8.png)
4.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以此教学内容与过程为依据,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知识传授,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指导,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滑轮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滑轮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包括滑轮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强调滑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5.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滑轮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五个亮点案例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些亮点案例也展示了作为一名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学生主体地位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2.实验演示:通过滑轮组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滑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度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2节滑轮
![度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第2节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aeeb39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6.png)
L2
F2
G物
典例与精析 汽车重2×104 N,陷入泥中,受到的阻力为3×103 N.用如图所 示装置,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汽车拉出?
F
n=3,F= 1/3f = 1/3×3×103 N=1×103 N
课堂小结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定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滑
实质:等臂杠杆
(3)分析4,5两次实验中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并与2,3两次 实验进行比较,使用滑轮组合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仅使用一 个滑轮有何不同? 使用滑轮组合拉力的大小与只使用一个滑轮相比可能不变,也 可能变小.使用滑轮组合的拉力方向可以改变,但使用一个滑轮 则不能改变.
(4)比较4,5两次实验中的大小与方向,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n=2
n=3
S绳=nS物
如图所示,滑轮和滑轮组在实际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际应用中的滑轮
思考: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
L2 L1 o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F2
F1
F
G物
L1=L2 F1=F2 F=G物
F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F1×L1=F2×L2
O
L1=2L2
第九章 机械和功
第 2 节 滑轮
新课目标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知道滑轮组的使用及特点.
新课引入
国旗是如何冉冉升起的?
新课讲授
一 定滑轮和动滑轮
用绳索或链条绕过具有转动轴的光滑圆轮,这个装置叫作 滑轮.
1.定滑轮
如下图中滑轮的轴被固定在旗杆上,使用时它的轴固定不动, 这样的滑轮叫作定滑轮.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滑轮课件 (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2 滑轮课件 (新版)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259b2c28fab069dc512201c2.png)
F
不计动滑轮重
F
F
G
G
2段绳子承担 2段绳子承担 3段绳子承担
F=(1/2)G
F=(1/2)G
F=(1/3)G
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时,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
的绳子段数n有关,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
当不考虑动滑轮重力时,所用力就是
物重的几分之一
F=
1 n
G
动滑轮和定滑轮
组装 实质
特点 关系式
定
不省力、不省 L1 =L2
滑
等臂杠杆 距离,但能改 F=G物
轮
变用力的方向 S=h
动
省一半的力,
但要多移动一 L1 =2L2
滑
省力杠杆
倍的距离,不 能改变用力的
F=1/2G物 S=2h
轮
方向
使用动滑轮时若拉力F斜向上方,还能 省一半力吗?
L2 O
L1/
L1
F2
F1 F1/
∵动力臂L1/ 减小 ∴动力F/增大
五、滑轮组
【活动】 观看动画,分析定滑轮缺陷
【缺陷】定滑轮不能省力
五、滑轮组
【活动】 观看动画,分析动滑轮缺陷
【缺陷】要向上拉物体 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思考】如何才能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呢?
五、滑轮组
【对策】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使用。
画出下列滑轮组有哪些绕线方法
1.绳子的起点 2.拉力的方向 3.拉力的大小
要使动滑轮省一半的
力,应不考虑动滑轮的
G
重力和摩擦力,同时必
须竖直向上拉绳子
使用定滑轮 斜向下拉弹簧测力计时, 拉力大小不变的原因。
L1=L2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优秀教学案例2.滑轮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同步优秀教学案例2.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cac42d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08.png)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滑轮”的内容,正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力学基本原理的重要一环。本节课主要涉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特点和应用,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掌握滑轮的工作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观察滑轮的图片和模型,学生能直观地了解滑轮的结构和特点。在实验环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滑轮的工作过程,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在分析环节,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深入理解滑轮的工作原理,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在创新环节,学生发挥想象,设计滑轮组,培养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这些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之初,我将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滑轮小故事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滑轮的图片和模型,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学习情境。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滑轮现象进行探究。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等,共同探讨滑轮的工作原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的最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面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随后,让学生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最后,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4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70b294a08e9951e79a892792.png)
物理和生活
认识形状各异的滑轮
由于在工农业生产中滑轮的广泛应用,滑轮的形状是多样的. 下面介绍具有不同用途的滑轮.
朝起天重放滑线轮滑轮
双轮电放缆线滑滑轮轮
知识点1 动滑轮和定滑轮
活动与实践
(1)观察滑轮,请说出他的结构.
轮 轴
框
知识点1: 动滑轮和定滑轮
活动与实践
(2)请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要 求利用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并在方框中画出实验装 置示意图。
10、人的志向通常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例。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3:13:35 PM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21/3/182021/3/182021/3/18Mar-2118-Mar-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2021/3/182021/3/182021/3/18Thursday, March 18, 2021 13、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滑轮及其应用
活动1 如何把麻袋运上楼
想一想: 楼梯不够宽,怎样把又重又宽的麻袋运 上楼?
做一做: 你有哪些方法完成这个任务?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升旗时,站在旗杆底部向下拉动绳索, 国旗就会徐徐升起,原来旗杆顶端固定 有一个边缘有槽的小轮子。
你知道其他什么地方也用到这种滑轮的?
物理和生活
物理和生活
THE END 17、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2021/3/182021/3/182021/3/182021/3/18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案例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76ec677e21af45b307a844.png)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案例重庆市九龙坡区渝高中学一、教材分析《滑轮及其应用》是(沪科班)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教材的目的在于怎样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亲自实验来总结归纳出各滑轮的特点,所需课时为1节;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对滑轮的学习。
本节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无论在知识的学习还是的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以及教师引导,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以及使用它们的好处,能说明使用它们的原理和解决使用中的一些问题。
这节课既是对杠杆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功”、和“机械效率”作准备。
所以,本节课在第九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并了解使用它们的好处,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本质。
3、会连接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滑轮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物理。
2、通过“合作使用滑轮提升钩码”等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精神、团队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教学流程:(1)引入:(3min)在人类的发展史中,机械的使用是普遍的,大家请看桌上的这个玩具吊车,它由那些简单机械组成的呢?(演示吊车转动,以及滑轮滑动)(生:有杠杆,还有滑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杠杆,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九章第二节《滑轮及其应用》(板书:二滑轮及其应用)首先我们来仔细观察桌上的滑轮结构,请你来说一下它的构造好吗?(抽生回答,引导轮有凹槽,能绕轴转动,挂钩既能挂重物也能挂线)观察得很仔细,请坐。
八年级物理滑轮的应用PPT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滑轮的应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20752e53a580217fcfe06.png)
如图,用滑轮组拉着物体A在水平桌 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本身的重力及 摩擦不计,若拉力F为600N,则物体受到 的阻力是多少N?
答:1200N
练习
1、当用动滑轮将重物提起,弹簧称的示数是10N,
人对绳子的拉力F为
N,10不计摩擦、绳重,
重物和滑轮总重为
N2。0
2、用一个动滑轮与一个定滑轮组成
F
的滑轮组,匀速提起重物,人作用在
绳端的拉力是50N,动滑轮重10N,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被提起的重物
可能是 90 N或 140 N。
3、使用定滑轮提起重物G时,三次用的力F1、F2、F3的方 向如图1所示,不计滑轮轴处摩擦及绳重,则F1 = G, F2 = G, F3 = G。(填“>””<“或”=“)
图1
图2
4、如图2所示,物体A重20N,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滑轮 重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那么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 力为 16 N。
例1、用滑轮组提起2000N的重物,绳子最多只能承受 600N的力。(1)设计一个向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 组,并画出示意图(2)据此设计要匀速提起物体所用的 拉力是多大?(不计滑轮重和摩擦)(3)若在此问题中, 将物体匀速提高3m,应把绳子拉下几米?
解:由n=G/F=2000N/600N=3.33; 要取4,如图。
第二节 滑轮的应用
请同学看图,说明了什么?
简单机械的应用 原始吊车
起 重 机
电 梯
组装电 子产品 的机械 人,它 可以快 速地执 行复杂 且重复 的工作
机械人可 以把漆喷 得很均匀。 使用机械 人可以减 少在这种 环境中受 到的危害。
2.第2节 滑轮
![2.第2节 滑轮](https://img.taocdn.com/s3/m/a436e9a4f111f18582d05a26.png)
第2节 滑轮
类型三 轮轴和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5 如图12-2-8所示是小明搜集的一些图片。
图12-2-8 由图可知,图D中螺丝钉的实质可以看作是我们学过的一种 简单机械——___斜__面___。
第2节 滑轮
例6 下面装置中不属于轮轴的是( C )
图12-2-9
第2节 滑轮
课堂小结
连续转动的杠杆
第2节 滑轮
例3 如图12-2-6所示,已知物体A和动滑轮的总重为200 N,当物体A匀速上升的高度为1 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为__2____m,人对绳子的拉力为___1_0_0___N,拉力所做的功为 __2_0_0__J。(绳重、摩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图12-2-6
第2节 滑轮
[解析] 由图可知,动滑轮和物体的总重是由两股绳子承 担的,所以绳子移动的距离:
图 12-2-17
第2节 滑轮
问题 3:滑轮实质分析 (2)如图 12-2-18 所示,动滑轮在使用时,相当于一个 ___省__力___杠杆,因此拉力和重力的关系是:____拉__力__<_重__力_____。 即:使用动滑轮省___一__半___力。
图 12-2-18
第2节 滑轮
学点二 滑轮组 引入概念:滑轮组是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在一起的简单机
第2节 滑轮
课 堂 反 馈B
1.在实际使用滑轮的过程中,人们常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在一起,这种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_滑__轮__组___。它 结合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既能__省__力____,又能 改_变__施__力__的__方__向_。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动滑轮上有n段绳子承
1 担物重,提起重物的力就是物重的___n___。(忽略机械自重和 摩擦)
10.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
![10.2《滑轮及其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a4b46e4b73f242326c5f1a.pn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升旗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冉冉升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旗杆 的顶部 安装了
一种 简单 的 机械,
滑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轴
带凹槽的轮
滑轮 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尝试采用绳,一个滑轮,铁架台将勾码提到 高处,你有什么方法?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 的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 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 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小组讨论
由一个定滑轮和 一个动滑轮绕成滑轮 组有几种绕法?
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F G
F 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F=
1 3
G
F=
1 3
G
F=
1 4
G
F=
1 5
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练习
根据图中的省力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判断依据: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一条规律: 当股数n为奇数时,绳子 的一端从动滑轮开始连;
当股数n为偶数时, 绳子的一端从定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
向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滑轮组
绳子移动的距离S = __6_ m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 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12_0N_ 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N
因为
. F T A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滑轮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1.2.滑轮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009bb1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4.png)
(五)作业小结
高动手操作能力。
2.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3.作业讲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分享优秀作业经验,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举例说明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到物理学的魅力。
2.讨论交流: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3.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学习。
(四)总结归纳
1.学生总结: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滑轮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2.教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对滑轮知识进行归纳,梳理重点知识点。
3.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进行小结,强调滑轮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二)讲授新知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讲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滑轮的分类和特点。
2.滑轮组的工作原理:介绍滑轮组的工作原理,让学生了解滑轮组的使用方法和优缺点。
3.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滑轮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滑轮的重要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滑轮实验,观察滑轮的工作原理,记录实验现象。
五、案例亮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0a45e1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5.png)
是( D )
A.FA 与 GA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F 与 F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F 和 G 是一对平衡力 D.天花板上的 O 点受到的向下拉力大小等于2F+G定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l1=l2
l2
l1
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因此,不 省力也不费力。
O
F F=G
G
不计摩擦时,拉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大小( 即:F=G)
实验数据:
物重 G/N
1
2
物体移 物体移动 动方向 距离h/m
竖直向上
0.2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3
竖直向上
0.1
拉力 F/N
1
2 3
3 3
拉力 拉力移动 方向 距离s/m
竖直向下 0.2
竖直向下
0.1
竖直向下
0.1
水平
0.1
斜向下
0.1
使用定滑轮有何特点呢?
使用定滑轮的特点: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实质:省力杠杆
理论分析:支点是 A 点还是 O 点?
F
l1= 2R F
A O
l2 = R O
GR F = 2R
=
1 2G
G
G
杠杆的支点在 O 点处
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省力杠杆,因此能省一半力。
两股绳子承担物体总重,每股绳子只承担物体总 重的一半。
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即F:=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优秀教案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23dbc75ef7ba0d4a733bdd.png)
《滑轮》教案教材分析在前面几课中,从学生身边十分熟悉的生活使用工具入手研究了杠杆。
本课将沿用前几课由生活现象引入探究问题的原则,按照“问题——思考——假设——验证”的思路,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原理,进一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情分析对于“滑轮”的作用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由于学生头脑中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存在似懂非懂的问题,所以,他们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和兴趣,于是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活动可以使他们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与原理。
教学目标1. 能区分定滑轮和动滑轮2. 能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3.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难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杠杆模型三、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四、总结、巩固与应用2. 使用定滑轮升旗或提起其他重物省不省力?为了弄清使用定滑轮省不省力,我们怎样来研究?3. 以上实验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思考:动滑轮的作用与定滑轮的作用是否相同?你认为会有什么不同?1.出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使用动滑轮省不省力。
3.通过以上研究,说明动滑轮有什么作用?1.总结定滑轮和动滑形成共同的实验计划: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记录研究的数据交流汇报3.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1.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测量直接提升钩码的力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记录数据, 小组交流。
力。
启发学生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与定滑轮作用是否相同?做出猜想。
然后指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作出的猜想是否正确。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实际的联系板书设计导学1根据预习案中猜想,研究定滑轮的特征:1.记录数据定滑轮特点: 力的方向, 力的大小, 移动距离(选填“改变”或“不改变”)3.定滑轮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呢?画出图乙、丙两图的力臂, 定滑轮实质: 杠杆导学2根据预习案中猜想,研究动滑轮特点:1.记录数据动滑轮特点: 力的方向, 力, 距离(选填“改变”或“不改变”“省”或“费”)3.动滑轮为什么有这些特点呢?画出图乙的力臂,动滑轮实质:杠杆拓展:试图使动滑轮的方向改变,如丙图,请画出其力臂,还能省一半力吗?为什么?导学3实验反思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匀速直线拉动弹簧测力计,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滑轮》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下)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滑轮》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7c699f83d049649b665882.png)
探究滑轮组的特点
F
F F
G G
G
3段绳子承担 F =(1/3)G
2段绳子承担 2段绳子承担 F=(1/2)G F=(1/2)G
实验结果: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有关。 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 几分之一。
G 即F n
拓展知识:轮轴与斜面 简单的机械运动还包括轮轴与斜面, 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斜面是大 家经常接触的,下面我们给出了常见的轮 轴与斜面的图例:
省力杠杆。 2.实质: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省力,但费距离。
L1=L2 相当于一个 等臂杠杆 F1=F2
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L1 =2L2 相当于一个 省力杠杆
F1 = F2 /2
动滑轮的实质——省力杠杆
滑轮组 如果既要改变力的方 向,又需要省更多的 力,单独使用定滑轮 或动滑轮都无法满足 我们的需要。在实际 应用中,人们常常把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 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F
“变小”)
b 2. 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 ______ a c 可省一半力,图 ______ 最费力,图 ______ 和 d 图 ______ 用力大小一样。
a
b
c
d
课堂小结
转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一、定滑轮:
1.特点: 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2.实质: 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转动轴 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1.特点: 能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旗杆顶的 定滑轮
电动起重机 的动滑轮
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铁架台、滑轮、细线、刻度尺、钩码、 弹簧测力计 (2)注意:实验过程中 要匀速直线 拉动弹簧 测力计 (3)实验需要测量哪些量?要测量几组数据? 请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
.
A
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如图是用滑轮组把同一辆陷入沟里的汽车拉出来的两种方法。其中更省力的是 ( A.图(a)的方法 B.图(b)的方法 C.两图的用力一样D.无法比较
)
图所示,一物体重40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的情况下用20N的拉力拉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
)
N
B.200N
滑轮本质
定滑轮
L2 O L1
外形相同的滑轮,为什么由于使用方法 的不同,出现了如此不同的作用?它们 是杠杆吗?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改 变拉力方向拉力大小为什么不变?为 什么要使用定滑轮?
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
滑轮本质
动滑轮 L2 L1 F1
L1 O L2
O
L1/
F1/ F2
G
动滑轮为什么省力?他的本质是什么?改变拉力方向拉力为什 么变大?
例题分析
5.如图3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 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 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 间距相等)( ) A.270N B.360N C.540N D.720
例题分析
6.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600N的物块,通过滑轮组在 拉力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 擦力为50N。则拉力为F ,墙受绳子的拉力 为 。
物和动滑 轮总重G /N 物体上 绳端(拉力 动滑轮 F/ N 升高度 作用点)移 上绳子 h/cm 动距离 段数n s/cm 拉力
F=(G + G动)/n
S=nh V绳=nV物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使用滑轮组即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N指绕在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绳头向上算,向下不算。
例题分析
2.如下图为家庭手摇升降晾衣架结构图,当顺时针摇 动手柄时,横梁上升。下列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例题分析
3.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 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 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 A.拉力为80牛 B.拉力为40牛; 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 D.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①
② ③
竖直匀速直线拉动,改变拉力方向,拉力变大。 F=G/2 F=(G物+G动)/2 S=2h 使用定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不可以改变 用力的方向。
练一练
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重均为20牛,物体G的重力均为 100牛,若要使物体匀速上升,则加在绳子上的拉力 分别为FA=________牛,FB=________牛。
滑轮组
数数n是多少?
滑轮组绕法
N是多少?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绕?
F
F F
F
F
F
n = 2
n = 3
n = 3
n = 4
n = 4
n = 5
奇动偶定(起点)
n=2n动(+1)
n定=n动(+1)
方法:奇动偶定定起点 ;从里向外顺着绕。
练一练
用滑轮组提起2000N的重物,绳子最多 只能承受600N的力。(1)设计一个向 下拉动绳子的最简单的滑轮组,并画 出示意图(2)据此设计要匀速提起物 体所用的拉力是多大?(不计滑轮重 和摩擦)(3)若在此问题中,将物体 匀速提高3m,应把绳子拉下几米?
练一练
用一根绳子把图中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 组成一个最省力的滑轮组,若每个滑轮重 100N,绳的最大承受力为200N,试求: (1)画出滑轮组的装配图;
F
(2)用此滑轮组最多能提起多重的物体? (不计摩擦)
(3)若自由端移动距离为1m,则重物上升 的高为多少?
G物
轮轴
扳手 古代打水 潘长江
F1/F2=R/r
连续转动的杠杆
r R
F1 F2
又轮轮 将轴轴 起又的 到将本 什起质 么到是 作什什 用么么 ?作? 生用能 活?省 中动力 有力吗 什作? 么用动 例在力 子轴作 ?上用 ,在 轮轮 轴上
轮轴
斜面
斜面有什么作用?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搬油桶 螺丝 千斤顶 钻子
省力费距离
F/G=h/S
例题分析
1. 指出图中所列工具分别属于那种简单机械,剪 刀 ;扳手 ;钻头 。
匀速直线 拉动,改 变拉力方 向,拉力 大小不变。
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找普遍规律。 同一根绳子拉力处处相等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滑轮特点
动滑轮
平衡力
你猜想能否省力?为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做一次实验 行吗?怎么拉?改变拉力方向有什么结果?你能分析出吗? 为什么实验有误差?能不能省距离呢?实验结果是什么? 你能分析出吗? 实验 钩码所受的重 次数 力G/N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多次实验避免偶然 性,找普遍规律。 同一根绳子拉力 处处相等。
A
B
定滑轮:轴固定 动滑轮:轴随物体 不动的滑轮。 一起运动的滑轮。
滑轮概念 两种滑轮
滑轮特点
定滑轮
你猜想能否省力?为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 做一次实验行吗?为什么要改变钩码数多次实 验?怎么拉?改变拉力方向有什么结果?你能 分析出吗?能不能省距离呢?实验结果是什么? 你能分析出吗?那有什么优点? 实验 钩码所受的重 次数 力G/N ① ② ③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F/N
C.20N
D.40N
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F
例题分析
7.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装。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 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 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 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亵中(见下表)。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 下,弹簧秤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 为________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 下,使用动滑轮__________。
例题分析
4、如图2所示,物体A重20N,静止在水平 桌面上,滑轮重2,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N,那 么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 N。
7.如图,用滑轮组拉着物体A在水平桌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本身的重力及 摩擦不计,若拉力F为600N,则物体受 到的阻力是多少N?
2.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 120 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 N. (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
§11.2
滑轮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谢庆广
滑轮概念
些什 滑么 轮是 使滑 用轮 的? 实生 例活 ?中 有 哪 周边有槽,可以绕绳的小 轮。在使用中,滑轮能绕 轴转动。
滑轮概念 生活实例
滑轮概念 两种滑轮
利用一个滑轮、一根绳子和铁架台组装起来,将重物(钩码)提升 一定高度,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有什么不同?分别叫什么?轮子 呢?还发现什么?
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
动滑轮变形
F F
你能分析出四种情况下的力与距 离情况吗?
F F
F=G/2 S=2h
F=2G S=h/2
F=f/2 S绳=2S物
F=2f S绳=S物/2
滑轮组
怎样才能做到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呢?你觉得它们省力和费距离情况怎样? 为什么?实验结果是什么?N是什么?怎 么数?
例题分析
4.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 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 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 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 _______N。拉力F为_______N时,恰能 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 速度为________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