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套种模式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cd170c8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c.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利用森林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模式,即在森林下种植适合林下生长的经济作物。
该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可行性和优势。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可行性在于林下环境适宜作物生长。
许多种类的经济作物,如药材、食用菌和水果等,都需要一定的阴凉和湿润环境才能生长良好。
而森林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树荫和森林土壤的保持可以有效地调节温度和湿度,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适宜的森林下套种经济作物是可行的选择。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资源的综合利用。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农民通常只利用农田来进行种植,而森林资源则被浪费。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将森林资源与农田资源相结合,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通过在森林下种植经济作物,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田的产出,还可以充分利用森林的光照、湿度以及森林土壤的肥力等资源。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出,还可以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农民通常只依赖一种作物来获得收入。
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使农民通过种植多种作物来增加收入。
一片农田可以同时种植果树和药材,不仅可以增加农产量,还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单一作物种植带来的不确定性。
由于森林环境的保护,林下经济作物通常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森林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通过保护林下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等不良影响,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可以减少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的需求,有助于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692d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下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
该模式以森林为基础,利用森林底层空间,种植适应林地条件的经济作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林地资源。
传统意义上,森林资源主要用于木材的生产。
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则可以在森林中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如草药、木本花卉、蔬菜等。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林地的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森林经济产业的规模。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林地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林木种植主要依靠木材销售来获取经济收益。
而套种林下经济作物可以形成与木材销售相互补充的经济模式。
林下经济作物可以增加林地的经济效益,提高森林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在森林中种植多种作物,形成多层次的植被结构,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可以减少林地的砍伐和破坏,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合理选择适合的作物种类和优质品种,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需要考虑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避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还需要解决市场销售渠道和价格等问题,以确保生产的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种植模式。
通过合理选择作物种类和优质品种,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解决市场销售渠道和价格等问题,可以更好地实现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发展和应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698c3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f4.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或林带下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有助于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起到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作用。
下面将对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进行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森林的空间和光能资源。
森林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光照、水分和矿物质等资源相对丰富。
通过在森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利用森林的天然光能,增加经济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林下环境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湿和保温作用,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生长发育。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助于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将经济作物种植在森林下,可以有效减少森林砍伐的需求,并且减少了农田开垦对原始生态的破坏。
林下的经济作物可以起到土壤保护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也可以促进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增加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在许多农村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农民缺乏土地资源。
通过在森林下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种植经济作物还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选择适合的经济作物非常重要,需要考虑作物的生长条件和市场需求。
要合理利用森林的光照和空间资源,避免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过度压力。
也需要注意经济作物的管理和防治病虫害措施,保证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既能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种植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经济作物并进行管理,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需要注意保护森林生态环境,避免对森林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ba3892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c.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探讨一、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概述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木生长的间隙或者林木下部种植一些适宜的农作物,以实现林业资源的多功能利用。
这种种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林地的综合效益,不仅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赢。
1. 生态效益明显。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能够增加森林生物多样性,改善林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2. 经济效益突出。
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套种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还可以为地方经济带来可观的效益。
而且,由于所种植的作物种类丰富,可以形成丰富的农产品供应链,增加市场竞争力。
3. 资源利用效率高。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还可以将种植作物的生长周期与树木生长周期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适用于各类森林,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的森林资源。
在这些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也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这些地区是推行该种植模式的理想选择。
目前,我国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推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
在福建、江西等地区,一些农民已经开始在茶园、果园或者竹林的林下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些林业企业也开始尝试在林下种植相应的经济作物,以期提高林业资源的综合效益。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农村经济的振兴,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在更多地区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够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利用科技手段,我们可以不断探索种植更多种类的作物,更好地利用森林资源,实现农业与林业的良性互动与共赢。
在推广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为此种植模式提供科学的配套技术和管理措施。
政府应加大对该种植模式的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行列中来。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c1bc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a.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或林地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模式,也叫做森林底层经济作物种植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在森林下层,或者树木的林下空间中利用阳光资源,种植各类经济作物,以达到多层次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已经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水土资源丰富,适合于不同种类经济作物的种植。
本文将从林下经济作物的选择、套种模式的优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林下经济作物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作物种植在林下是非常关键的。
一方面,需要考虑作物的生长习性和适应能力,不能破坏原有的森林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需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
一般来说,林下经济作物的选择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有木本经济作物,也可以有草本经济作物,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季节和条件下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木本经济作物:木本经济作物是种植在森林下层的树木,如柿子、板栗、松子等,它们具有长期稳定的生长周期,可以提供长期的经济效益。
它们也能为林下的生态环境提供覆盖和保护,有助于保持土壤的水分和肥力。
2.草本经济作物:草本经济作物是种植在森林下层的一些草本植物,如茶树、咖啡树、草莓等,它们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比较适合于套种模式。
这些草本经济作物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收获,同时也有比较高的市场价值,适合于提供森林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利用效益高: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能够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效率。
尤其是在一些原有条件不具备种植经济作物的地区,利用林下空间种植经济作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利用方案。
2.生态环境效益好: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还可以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这是因为它可以提高森林的植被覆盖率,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多样性。
林下经济作物还可以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复原力,减少因为单一种植导致的病虫害等问题。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aa24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7.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木之下种植经济作物,通过合理的植被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现了林下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农民经济收益需求的提高,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意义、模式特点、良好的实施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析。
1.生态环境保护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充分利用了林地资源,避免了乱砍滥伐,减少了森林破坏。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减少了土地的耕地化程度。
2.提高农民收入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生态效益,还可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适当选择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进行科学种植管理,可以使农民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3.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实施可以通过增加种植面积,促进盆景、食用菌、药材等作物的种植,提高林业的综合效益,实现了农林业的有机结合。
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特点1.立体生态结构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立体生态结构比较复杂,可以利用森林的树木、枝叶、地表、地下等多层次的空间资源,充分发挥各种作物的生产潜力,提高生态效益。
2.适宜作物种植选择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种类。
一方面可以通过兼顾主产作物的生态特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植物根际群落构建,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
3.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中,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生态环境,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条件、气候特点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种类。
在套种模式中,可以栽种蔬菜、水果、药材等作物,将其与木本植物相互交错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的植物群落。
在套种模式中,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维护林木的生长状况,保持生态平衡。
合理的林地管理措施,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21249c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f.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树木生长范围内,种植一些适应不同生境条件的经济作物以及果树,实现多种植物种类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种模式的发展会为林木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有利于提高林地综合效益,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为提高林业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实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
将森林地的空间和气候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林木和经济作物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同时获得林木和经济作物的收益。
经济作物的种植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也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林地的综合效益。
3. 保护生态环境: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
同时还能起到固土保水、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维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4.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推广实施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一些山区和林区,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生产条件,有助于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1. 选择适宜的林下经济作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林下经济作物。
优选生长期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作物品种,如油茶、核桃、茶叶等。
还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生态环境种植的果树,比如山楂、山药、杂交果树等。
2. 合理规划林下经济作物的布局:根据林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作物布局设计,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利用林地资源。
同时根据经济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特点,进行科学的种植管理,保证经济作物和林木的正常生长。
3. 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开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技术培训,普及科学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林下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9b37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6.png)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知不断提升,中草药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中草药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应运而生。
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森林中利用树木间隙和林下空间进行种植中草药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将中草药的生长与森林资源的保护相结合,有助于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和发展前景。
1. 保护森林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能够利用森林中的闲置空间进行种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避免过度砍伐和破坏。
这种种植方式不需要大面积的清理土地,能够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保护地下树根和土壤,有利于维持森林的原始生态系统。
2. 提高中草药品质由于森林环境的特殊性,林下套种中草药所生长出来的药材质量更好。
在自然的阴凉湿润环境下,中草药生长周期长,养分丰富,品质更佳。
这些植物在森林的生态环境中所吸收的养分也更加全面和均衡,所以所产出来的药材质量更高。
3. 提高产量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密度比较大,中草药之间互相遮荫,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提高中草药的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产量。
而且由于森林环境的稳定性和湿润度高,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成活率更高,整体产出的数量也会更多。
4. 促进就业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采摘和加工需要劳动力,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
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减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保护乡村人才和劳动力资源。
二、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发展前景1. 利于中草药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保健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草药产业的市场潜力也越来越大。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模式有利于提高中草药的品质和产量,可以为中草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2. 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3. 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可以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推动当地乡村的经济发展。
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营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振兴。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d757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b.png)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林地下的种植中草药。
由于其具有无公害、绿色、有机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林下套种中草药不仅可以改善森林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概念及特点林下套种中草药指的是在天然林、人工林、竹林等林地下,利用林木的苗木层、林下植被空间进行种植中草药。
这种种植方式不但使药材的生长环境更趋自然,而且对于森林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环保:林下套种中草药利用了林地的闲置空间,不需要开垦新的土地,从而减少了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中草药的生长也可以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林地的生态平衡。
2. 有效利用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充分利用林地的光、水、土等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中草药种植方式,林下套种更加符合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趋势。
3. 提高农民收入:林下套种中草药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
这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发展现状目前,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已经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本文主要以四川省的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为例进行分析。
1. 成功案例: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于中草药的生长。
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进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先后建设了一批中草药种植基地。
雅安市的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全国知名的中草药生产基地之一。
2. 关键技术: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关键技术的应用。
一是合理配置种植结构,通过选择适应林下生长条件的中草药品种,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种植密度,确保一定的产量。
二是科学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通过合理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ea11a1dedd36a32d727581a8.png)
几种林间高效套作模式1.林粮间作。
在造林初密度为3米x4米的行间进行林粮间作。
农作物品种选择:大豆、花生、甘薯、绿豆等。
林粮问作期于植树的1-3年进行,4年后树木郁闭就不能进行间作了。
也可林间甘薯、大豆倒茬种植,第1、3年种大豆,隔年种一茬豆薯倒茬。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为林地增绿肥。
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达到以耕代抚的目的,而且使造林当年就有收益,亩纯收入150-200元。
林粮间作这种模式技术简单,当年有效益,容易被农民接受。
但林粮间作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林木行间严禁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
2.林药间作。
树木定植后第1~3年,在行距2米以上的林间套种中药材板蓝根、甘草、半夏、柴胡等。
树木长到3-5年后,树体比较高大,可种植一些喜阴中药材,如黄连、天南星、元胡、灵芝、天麻,或种耐阴的品种如贝母、白术、薄荷等。
林间套种板蓝根。
试验证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
在杨树行间平播板蓝根,全年施肥2次(基肥1次,追肥1次),浇水1次,喷药1次(防治菜青虫)。
秋后板蓝根收获时主根3厘米粗,侧根1厘米粗,亩产量达450~500千克,按照市场价10元:克。
每亩收入5000元。
而且板蓝根叶子也是药材,每年可采2次,干叶回收价格为4.5元,千克,每亩可收入450多元。
林药间作板蓝根,每亩纯收入5000元,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林间套种模式。
在林下发展药材种植,是一条生态保护和兼顾农民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的双赢途径。
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林地土地,提高土地使用率和土地生产效益。
在管理药材的同时林木也得到了管理,有利于林木生长。
3.林(果)菜间作。
就是在树木行间种植蔬菜。
可选择的蔬菜品种有:大葱、青椒、茄子、油菜、圆白菜等,种植技术同一般露地栽植技术。
以栽植大葱为例,亩可出葱2000千克左右,按1.5元,千克计算,平均亩纯收入3000元,且管理简单。
第2、3年也可在行间种植一些常规露地上可以生长的蔬菜,但最好不要种植萝卜、白菜生长期较长且后期需水量大的品种。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1f82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c.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林木或果树下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在林木或果树的树冠下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利用光照不足的林地资源,减少农地占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这种模式可以将土地的潜在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林木的根系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而经济作物的生长可以增加土壤的根系密度,提高土壤的稳定性和保水能力。
林下套种不仅可以使土地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壤的产量和品质。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实现农业生态化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森林的抗灾能力,减少森林破坏,提高森林的生态价值。
林下套种可以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促进农民的经济增收。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可以促进农林复合经营。
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农业与林业的有机结合,通过农林共生,提高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可以使农民在经济作物生产的还可以从林木或果树的经济效益中受益。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的发展。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可能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和发展,降低林木的抗逆能力。
在套种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密度,保持林木的生长空间。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可能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对农民的管理和技术要求也较高。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可行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壤质量,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实现农林复合经营。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可以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这种模式,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d429e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0.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内部或边缘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利用森林土壤、气候等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经济作物,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特点是:利用森林土壤、气候等资源,降低了作物生长的成本,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森林的栖息动物和食草动物经常来到种植区,吃掉了植物的病虫害,保护了作物。
还有一点是套种作物根据季节变化,能与森林保持一定的相互作用,维持生态平衡。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具体措施是:选取适宜的经济作物品种,使其适应森林环境生长条件,避开森林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区域;合理进行间作或套作,利用不同作物间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生态作用,提高其种植效益。
在种植环节,要选用有机肥料进行施用,注意药剂使用量及作用时间,避免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它能够保持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提高农民的生计水平,保障农民的生活。
此外,它还有助于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为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做出贡献。
但是,由于森林资源有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森林资源状况来合理规划。
同时,在套种作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尊重保护环境的原则,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总之,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将林业和农业生产有效结合起来的模式,是一种有益于森林资源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值得深入推广和研究。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fa263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2.png)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中草药的需求日益增长,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模式成为了一种受到广泛关注的农业发展方式。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是指在森林或林地中,利用树木与中草药相互作用的种植方式,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达到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效果。
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利用树木的阴影和水分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利用树木的阴影和树下的湿润环境,为中草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树木的阴影可以减少中草药受到强烈阳光的暴晒,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同时还能降低蒸发散失,保持土壤湿润度。
这种利用树木资源的方式,既能够有效提高中草药的产量,又能够节约水资源,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2.具有生态环境的优势: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在种植过程中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土壤保持和水土保持。
林下套种的中草药还可以为树木提供养分,对林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种植方式灵活多样: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树种和中草药种类,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如行植、块植、条带植等,使种植结构更加灵活多样,适应性更强。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更好地满足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
二、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的优势1.节约土地资源: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充分利用了森林或林地的空间资源,不需要大规模占用耕地,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当下,这种种植方式为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2.提高经济效益: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不仅增加了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为林地和农民增加收入。
中草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旺盛,通过中草药的种植和销售,可以带动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
3.促进生态修复: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利用了树木和中草药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促进林地的生态修复和恢复,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林下套种的好处地理题目
![林下套种的好处地理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9e84883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89.png)
林下套种的好处地理题目
林下套种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林下套种模式可以在同一土地上同时种植农作物和树木,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
2. 增加经济效益:通过林下套种,可以同时获得树木和农作物的收益,增加从业者的经济收益。
而且,一些树木和农作物还可以进行互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3. 促进生态平衡:林下套种模式可以促进生态平衡,减少土地侵蚀和土地退化。
树木可以提供阴凉和水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同时树木的落叶和残枝也可以为土壤提供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肥力。
4. 提高土壤质量:林下套种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微生物含量。
农作物和树木的轮作和有机肥料的使用也可以促进土壤的良性循环。
5.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林下套种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如种植、施肥、浇水等,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农村的就业压力。
6.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林下套种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通过种植树木和农作物,可以减少农村地区的沙尘暴、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村的绿化率,改善农村的空气质量和景观。
总之,林下套种模式是一种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它可以带来多种好处,包括经济效益、生态平衡、土壤质量、就业机会和农村环境等。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6efb0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f.png)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指在森林或林业经营区内,种植经济作物的一种种植模式。
这种模式将森林与经济作物种植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获得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实际意义。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具体方式是在森林地下层空余的地方种植经济作物。
由于林下光照条件较差,适宜种植光照要求低的作物。
一般比较适合的作物有草麻、茶叶、木薯、木棉等。
并且这些经济作物往往能够适应森林环境,并与森林中的生态系统相互促进,形成共生关系。
种植茶树能够提高森林的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流失,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提高土壤肥力。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益。
森林一般是森林木材等高价值资源的集中地,通过在森林下种植经济作物,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森林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与此还能够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和采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能够改善农民的收入状况。
在农村地区,农民多以种植农作物为生,收入相对较低。
而通过套种模式,农民能够在森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的收入。
由于这些作物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能够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减少了农民的风险。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能够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林下经济作物的生长需要较低的光照条件,能够有效地减少太阳直射造成的土壤干旱和营养流失。
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利于空气质量的改善。
经济作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土壤流失,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是一种创新的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经济作物和合理的种植方式,同时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5aecf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c.png)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的需求不断增长,林下套种中草药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模式。
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森林中利用树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天然植被覆盖形成的生态环境,进行草药的种植。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还能够获得优质的中草药资源。
本文将对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随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政府对林下套种中草药进行了大力支持。
在一些中草药产地,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鼓励农民进行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林下套种中草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保健功效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草药市场逐渐兴起。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生长环境更接近自然状态,所以其所产中草药更加纯正、药效更好,深受市场欢迎。
农民通过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能够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
二、优势1.生态环境友好林下套种中草药不需要大面积开垦耕地,只需要利用原有的森林植被进行种植,减少了土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提供动植物丰富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中草药品质好林下套种中草药所产的中草药更加纯正、纯天然,与自然环境充分结合,药效更好,品质更高。
这种生长环境的独特性,使得林下套种中草药在市场上拥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深受消费者喜爱。
3.经济效益显著林下套种中草药可以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减少了对传统农业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还能够带动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既能够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又能够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三、挑战1.技术难题林下套种中草药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如何选择合适的种植品种、合理的种植密度和间距、科学的施肥浇水管理等,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农民在林下套种中草药的种植过程中,还需面临许多未知的技术难题。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0809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2.png)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分析
林下套种中草药是指在森林林下保护带或田间地头,利用地面空间满足草药种植的需求。
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是指将中药材作为林下植物栽培的主要模式,与森林生态系统相结合,通过掌握合理的地域分布、植被结构、植被的演替规律等因素,调整与改善林下环境,使中药材能够得到适宜的生长与发育。
林下套种中草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生态与经济的平衡。
在长期的种草历程中,中草药与森林间相互作用,共同构造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林下套种的中药材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方面的了解,不仅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保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的作用,也可以提高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
林下套种中草药之所以能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选择适宜的中药材
适宜的中药材应该根据森林类型、土壤水分、气候条件、植物适应性等方面的因素选择,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稳定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在林下进行中草药的种植,需要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方面进行适度调度,为种植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破坏
在进行林下套种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合法的方式,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避免过度伐林、采伐、乱砍乱伐等引起的环境破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林下套种中药模式。
总之,林下套种中草药模式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生态、社会相互融合的生产模式。
对于保护森林资源、维护森林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下粮(油)产业套种新模式
![林下粮(油)产业套种新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40020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d.png)
林下粮(油)产业套种新模式
一、林下粮油作物选择
在林下粮(油)产业套种新模式中,选择合适的粮油作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选择对光照和水分需求较为适中、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粮油作物。
此外,考虑到林下环境的特点,应选择耐阴性较强、能在林下生长良好的粮油作物。
二、套种技术
套种技术是林下粮(油)产业套种新模式的核心。
根据林下环境和粮油作物的生长特性,采用适宜的套种方式,如行间套种、带状套种等,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同时,要注意合理密植,保持适当的间距和光照,促进粮油作物的生长。
三、高效施肥方案
为了提高林下粮(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合理的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粮油作物的需肥特性,制定高效的施肥方案,包括基肥和追肥的施用。
同时,要注重有机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四、节水灌溉措施
在林下环境中,灌溉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节约水资源和提高灌溉效率,应采取节水灌溉措施,如滴灌、喷灌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以满足粮油作物的生长需求。
五、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林下粮(油)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同时,要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六、粮油作物轮作制度
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应建立合理的粮油作物轮作制度。
根据不同粮油作物的生长特性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轮作顺序和轮作年限,以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林下套种中药材实施方案
![林下套种中药材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8ef246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5.png)
林下套种中药材实施方案哎呀,说到中药材,那可是咱们中国的传统宝贝。
以前呢,这些宝贝都是野生的,现在可好了,林下套种中药材,让它们在树木底下也能茁壮成长。
这可不是一般的种植法,这可是咱农民朋友们的智慧结晶,是真正的绿色致富经!首先得选好地方。
咱们得挑那些阳光充足、通风又好的地方,最好是那种土质肥沃、排水又好的地儿。
这样一来,药材长起来才健康嘛!然后呢,就是准备工具了。
咱们得准备好锄头、铲子、水壶这些基础的家伙事儿。
还得备上一些有机肥料,比如鸡粪、牛粪这些天然的好帮手。
这样,药材才能长得又快又好。
接下来就是播种啦。
咱们得选那些药效好、产量高的品种来种。
比如说人参、当归这些大家伙,它们可是中药材里的佼佼者。
播种的时候,可得记得均匀一点,别让哪个角落被忽略了。
然后呢,就是浇水施肥了。
记得要勤快点,别让药材干渴了哦。
肥料嘛,可以用点农家肥或者复合肥,这样药材才能长得壮实。
等到药材长熟了,就得采摘了。
这时候可得小心点儿,别伤了药材。
采的时候,记得要轻拿轻放,别让药材受伤了。
然后呢,就是晒干了。
药材晒干后,味道就更香了,药效也更好。
最后一步就是储存了。
把晒干的药材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去,这样就能保存得更久啦。
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动手试试了呢?别急,还有几个小贴士别忘了:第一,药材不能贪多,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来种;第二,种药材这事儿得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第三,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林下套种中药材是一种既环保又高效的农业模式。
它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提高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所以啊,咱们农民朋友们可得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的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绿色的财富!怎么样,是不是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呢?那就赶紧行动起来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幼龄速生杨与甘草的套种模式(甘草非四川道地药材)速生杨栽植后的前1~3年内,树行内还没有形成一定的隐蔽度,透光率相对较高,特别适合甘草生长所需求的条件,但此速生杨地块的土壤必须是砂壤土或弱碱性土壤,黏土或重黏土不可种植。
(1)选择良种:选择适合于人工种植的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长势快、采收和加工简单以及产量高、质量好的卧生甘草新品种。
(2)播种育苗:育苗一分地,可栽一亩地。
用种1kg,气温稳定18℃以上时,全年均可育苗。
每亩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100kg、硫酸钾30 kg、碳酸氢氨50 kg,按行距25cm开2cm的浅沟,均匀地将种子播在沟内,覆土1cm,稍镇压,5~7天出苗。
苗生长3~4个月,根长达35~40cm,达移栽标准。
(3)栽培技术:全年均可栽培,在树行中,两边离树墩各30cm,施肥,按行距25~30cm开6cm深沟,把甘草苗按株距10cm依次摆放沟内,每亩栽苗约1.8万棵,填土压实浇水,约7~10天发芽,常规管理,生长8~10个月可收获,也可生长1~2年收获。
(4)采收加工:在晚秋或早春,把地上干枯的茎枝割掉,用50型铁牛胶轮拖拉机,带一个犁铧,犁的深度40cm左右,每次犁一行,用四齿耙将犁出的甘草根清理出来后,再犁第二行。
收回的甘草根晾晒几日后,剪去芦头和侧根,打成捆即可。
(5)产量和效益:生长一年的甘草亩产300~400kg,生长两年亩产可达800kg以上,目前甘草的市场价格是6~16元/kg,单说甘草的收入每亩就可在2000元以上。
同时,通过对甘草的浇水、施肥和耕作管理,其行中所栽的速生杨树苗也获得了充足的养分而旺盛生长。
2、成龄林与半夏的套种模式树林和果园建成3年以上,其行距内已形成较隐蔽的环境,透光率30%以下,为喜荫的中药材如半夏生长提供了天然的生存条件。
半夏价值较高,种价也相对较高,种源稀缺,投资较大,已影响了规模化发展,导致多年市场供不应求,甚至出现有价无货现象。
林木栽培前期先种上少量的半夏球茎,用“滚雪球”式的方法,收获时把特大的加工成商品出售,其余大部分留作种用续栽,使1亩变5亩,5亩变25亩,这样就能以极低的种款投资,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土地选择:林中土壤必须是砂壤土,有较好的排灌条件,林中隐蔽度必须在50‰以上,地形有一定的坡度最好;黏土、重黏土或涝洼积水、盐碱地的林果行中均不可种植。
(2)品种筛选:由于半夏人工栽培时间较短,目前还没有通过国家认定的优良品种,单从现在半夏栽培的叶型上可分为狭三叶型、阔叶型、椭圆叶型三类,以山东菏泽和江苏丰县产狭三叶旱半夏质量较好,其长势旺盛,叶数多,叶片大而厚,珠芽多,块茎多,个体大,产量高。
(3)栽培技术:早春解冻后,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在树行内施肥,耕细耙匀后,两边分别离树墩50cm,树木行中做高10cm、宽100cm的高畦,畦与畦间隔30cm,在畦上按行距20cm开4~5cm深的沟,按株距3cm将种茎交叉两行放入沟内,顶芽向上,覆土耧平,稍镇压,覆地膜。
每亩需种茎约40~60kg。
(4)管理重点:出苗后及时揭掉覆盖的地膜,一周后进行划锄松土;整个生长期发现抽出的花苞应摘除;严格控制水分,保持土壤见湿见干;结合浇水进行多次少量追肥和培土;夏季温度超过30℃时,覆盖麦秸或麦糠,过夏后除去覆盖物。
(5)采收加工:入秋后,用三齿小耙浅挖细翻,种植面积大的可把地表15cm的土壤过筛,将直径1cm以下的放在室内用沙土分层储存;1cm以上的加工。
一般亩产100~150kg,市价稳定在100-120元/kg。
3、农作物余零地边套种模式一块田地可耕面积约为70%,而田间地头、沟渠路坝约占30%。
山区、丘陵地所占比例更大。
利用这些闲置余地种植一些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市场前景较好的中药材品种,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增加收益。
例如,耐涝、耐旱,并对气候、土壤要求不高的中药材金银花,可在地边、路沿、渠旁种植。
按株距80cm挖穴,每穴内栽花苗2棵,每1亩地的余零地边约可栽60穴,每穴年单产商品花0.5kg,市场价格30元/kg,每穴年效益15元,每亩地每年可增收900元。
适宜余零地边种植的药材品种还有甘草、草决明、薏苡、急性子、苍术等。
4、高秆与矮秆套种模式高秆的农作物与矮生的药材合理搭配,针对立体复合群体,利用垂直分布空间,增加复种指数,遵循前熟为后熟、后熟为全年的原则,提高光能与土地的利用率,从而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如板蓝根—玉米—柴胡“一年三种两收”种植模式:早春在耕细耙匀的土地上做成宽1.5m,两边留排水沟的高畦,3~4月在高畦上播种板蓝根,5~6月于排水沟内按株距60cm点播玉米,每株留苗2棵,常规管理;8月待玉米完成营养生长时板蓝根就可刨收,接茬播种柴胡,这时玉米的遮荫能够为柴胡的萌发提供良好的条件,15~20天柴胡就可出苗;9~10月份,玉米收获后,柴胡苗就可茁壮生长。
适合此模式套种的农作物品种还有玉米、高粱、甘蔗、棉花等茎秆高大、能提供荫蔽环境的农作物种类,搭配种植的药材品种有生长时间较短、耐荫的丹参、白芷、桔梗、川芎、白术等。
5、深根系与浅根系套种模式根据植物品种的特性和营养,合理地组合成具有多层次地利用土地、光能、空气和热量等资源的群体,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如在西瓜地里套种草决明、白术等。
西瓜根系浅,不能吸收利用土层较深处的营养,其需水、肥量大,而吸收率低,因此必须人为地增施水肥等营养物质。
而套种中药材草决明、白术等,因其吸收利用了表层多余的营养而减少了养分流失,且能吸收土层较深处的养分满足自己生长的需要。
适合此模式的农作物品种还有冬瓜、红薯、马铃薯、大豆等,搭配种植的中药材品种有甘草、金银花、黄芪、桔梗、白术等。
中药材与农作物的间套方法还有:隔畦间套、隔行间套和畦中间套等。
无论采用何种间套方式,都应注意株型庞大与瘦小、宽叶与窄叶、平行叶与直立叶、生长期长与短等合理搭配,注意各种植物之间光、温度、水分和营养条件的关系,保持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性。
6、药材套种药材,综合利用金银花是常用大宗中药材,用途广、价值高。
但由于生长周期长,短期内效益不明显,所以明知栽种金银花效益好、能致富,许多药农却望而却步。
根据金银花的生长特性,采取扩行缩株、合理密植、间套药材、以“药”养“花”的高效套种模式,可达到“当年栽花,当年见效”的目的,为金银花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1、.合理密植,留好套种行根据金银花品种的生长特性,采用适当扩大行距、缩小株距的栽培方法进行穴栽,既能有效地利用土地,又可在一定面积上保证足够的株数,增强通风透光条件,为喜光喜温的金银花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为提高产量和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在其行距内套种一些生长周期短、根系较浅、株型矮小的中药材品种,达到以药养花、以短养长的目的。
具体栽培方法如下:(1)大田栽培:秋冬或早春,在选好的地块上每亩施有机肥5000kg、过磷酸钙100kg、硫酸钾30kg、碳酸氢氨50kg,按2m宽做高畦,畦与畦间做宽30cm、深10cm 的浅沟,在沟内每隔100cm挖一深30cm的方穴,穴内栽苗两棵,填土踏实,浇水。
亩栽金银花330穴,共栽660棵,栽后15天保持土壤湿润,即可发芽成活。
(2)荒山、梯田栽培:选向阳山坡,从下往上转圈栽培(背荫处不栽),直接刨深45cm、宽30cm方穴,穴施有机肥5kg,栽培方法同上。
行距可灵活掌握。
若山地土质较好,可采取间套药材模式;若含石沙量较多,不能种植药材,可按行距1.6m,株距1.3m,挖穴栽培金银花。
梯田、丘陵也可采用此套种模式。
2、不同地区慎选套种药材品种金银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但行内所套种的药材就不同了。
必须选取株形矮小、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适宜套种的中药材品种。
根据《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有关规定,以道地药材为原则,现简介如下:(1)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中药材品种有生地、板蓝根、桔梗、黄芪、紫菀等;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可套种喜荫的药材品种如半夏、北柴胡、苍术、华细辛、拳参等。
(2)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桔梗、板蓝根、白术、紫菀、元胡、白芷等。
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喜荫的药材品种如半夏、太子参、麦冬、白术、黄连等。
(3)辽宁、北京、天津等地区,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可套种的药材品种有五味子、黄芪、板蓝根、桔梗、黄芩等。
金银花进入丰产期后,可套种的喜荫药材品种如苍术、细辛、柴胡等。
3、适时收获,确保药材质量药材品种不同,其最适宜的采收期也不相同。
采收期的确定需根据各品种的生长习性和栽培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不得因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就提前采收,更不能随意推迟采收期,造成药材木质化加重或腐烂变质。
4、金银花套种其他药材,经济效益显著在金银花行间套药材的种植模式可以使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仅以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板蓝根为例,来分析其经济效益。
春、夏季节,在金银花2m宽的行距内,离花墩20cm,按常规方法播种板蓝根,当年秋季每亩可收获板蓝根300kg、大青叶200kg。
按市场价板蓝根5.5元/kg,大青叶2.5元/kg计算,亩收入2000元以上。
另外,第一年可采收金银花20kg,市价80-110.5元/kg计算,再加上套种药材板蓝根的收入,效益相当可观。
第三年金银花已进入了丰产期,亩产干花150~200kg。
同时,因其形成了一定的隐蔽度,为喜荫惧晒的药材提供了天然的生长条件,故可继续套种一些喜荫的药材品种,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