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21
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血 小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在血液中起止 血,凝血作用.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可能提示很多疾病,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低于正常值; 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5
嗜中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各种化脓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白喉、烧伤 后、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失 血、溶血、组织坏死亦可明显增高。 减少见于 某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再生 障碍性贫血。如若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 嗜中性粒细胞有时几乎不见。
16
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1)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 (2)寄生虫病:蛔虫,丝虫 (3)某些药物的应用 :青霉素,链霉素 (4)皮肤疾病 :湿疹 (5)感染 :感染的恢复期 (6)血液病 :恶性淋巴瘤 (7)恶性肿瘤 :转移癌和坏死灶的肿瘤 (8)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且增多多为终身存在 (9)内分泌疾病
血常规
血小板系统 白细胞系统
3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 正常值参考: 能是携带氧 。如果红 男:4.0×10 12-5.5×10 12 个/L(400万-550万个/mm3)。 细胞、血红蛋白、红
细胞比容都标有“↓” 个/L(350万-500万个/mm3)。 号,提示有贫血存在, 儿童:4.0×10 12-5.3×10 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12个/L(400万-530万个 如果“↑”显示体内 /mm3)。 红细胞增多,红细胞 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女:3.5×10 12-5.0×10 12
4
生理性变化
生理性增高:1.高山地区的居民 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 液浓缩。 3.新生儿 生理性减低: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儿童——身体发育 较快,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加, 血液被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其他: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着高, 两种体制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
19
淋巴细胞
增高见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慢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 一般地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增多。 反之,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减少。
20
单核细胞
增高见于
(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伤寒、 结核。原虫病(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 菌性心内膜炎等。 (2)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此外,二岁以内的儿童可以稍高。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新生儿
妊娠期, 且分娩时 增多更显著
慢性特发性 白细胞增多 症
高温作业、 饮酒及饭后 轻度增加
增高
减少
13
正常情况:(4-10)*10的9次方/L 升高: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急性周身 性感染,局部炎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尿毒症,手术后,急性失血后,酸中毒 等。 其中尤以慢性白血病增多最高,有时可 达几十万。 。
17
减少可见于 应用皮质激素后,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 梗阻、各种损伤通过应激使垂体释放ACTH 增多等。昼夜生理变异较大。临床上以上午8 时采血最合适,做为基础水平。
18
嗜碱性粒细胞
在某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慢
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抗血清治疗、 脾切除术后及何杰金氏病中偶可见增高。 减少无意义。
血常规
临床药学室
1
定义
血常规检查(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 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 质量的化验检查,同时 注意观察血涂片中红细 胞及白细胞、血小板形 态有无异常,某些情况 下应注意观察有无异常 细胞或寄生虫等。
2
看血常规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
红细胞系统
6
减低见于
1.
2. 3.
4. 5.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缺 铁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
7
贫血初判断
①大细胞型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 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 或。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之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 肝疾患所致的贫血及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 贫血等。 ②正常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MCV、MCH及 MCHC均正常 。 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 骨髓病所致之贫血。 ③单纯小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 MCV和 MCH均 ,但 MCHC 正常 。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等。 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种贫血MCV、MCH及MCHC均 , 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之贫血。
8
患者女性,40岁, 近一月四肢乏力, 精神不振,随就医。
9
患者男性,2 岁,面色苍 白,食欲差、 乏力半年
10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 综合国内调查资料,中国人正常与贫血的 分界标准为: 男性,红细胞少于400万,血红蛋白低于12g; 女性,红细胞少于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g, 即称贫血。
5
病理性变化
增多见于: 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出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尿崩症等——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 2. 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组织缺氧,血液 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增加。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 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返回
11
白细胞系统
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可分为 5 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 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其组 成有一定比例,有时白细胞计数正常, 但比例发生变化,也可能预兆某些疾病。 eg: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传染病或化脓 性疾病的征兆。
12
白细胞变化
生理变化
病理变化
剧烈的体力 劳动Βιβλιοθήκη 情绪 激动14减低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
(流感,麻疹)及各种重度感染。 2.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班替氏综合征的患者。 3.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4.化学因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解热镇痛 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 5.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物质。
21
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PL)约为(100~300)×109/L,血 小板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在血液中起止 血,凝血作用.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可能提示很多疾病, 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低于正常值; 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5
嗜中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各种化脓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白喉、烧伤 后、大手术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失 血、溶血、组织坏死亦可明显增高。 减少见于 某些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原虫感染、再生 障碍性贫血。如若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 嗜中性粒细胞有时几乎不见。
16
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见于 (1)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 (2)寄生虫病:蛔虫,丝虫 (3)某些药物的应用 :青霉素,链霉素 (4)皮肤疾病 :湿疹 (5)感染 :感染的恢复期 (6)血液病 :恶性淋巴瘤 (7)恶性肿瘤 :转移癌和坏死灶的肿瘤 (8)家族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且增多多为终身存在 (9)内分泌疾病
血常规
血小板系统 白细胞系统
3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 正常值参考: 能是携带氧 。如果红 男:4.0×10 12-5.5×10 12 个/L(400万-550万个/mm3)。 细胞、血红蛋白、红
细胞比容都标有“↓” 个/L(350万-500万个/mm3)。 号,提示有贫血存在, 儿童:4.0×10 12-5.3×10 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 12个/L(400万-530万个 如果“↑”显示体内 /mm3)。 红细胞增多,红细胞 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女:3.5×10 12-5.0×10 12
4
生理性变化
生理性增高:1.高山地区的居民 2.饮水过少,排汗过多——暂时性的血 液浓缩。 3.新生儿 生理性减低:1.三个月到十五岁的儿童——身体发育 较快,相对不足。 2.孕妇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增加, 血液被稀释。 3.老年人——骨髓造血机能减低。 其他:超力型人的红细胞数较正力型和无力型着高, 两种体制极端的红细胞之差可达20%。
19
淋巴细胞
增高见于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急、慢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 一般地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增多。 反之,嗜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案例,淋巴细胞可 相对减少。
20
单核细胞
增高见于
(1)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伤寒、 结核。原虫病(疟疾、黑热病)、亚急性细 菌性心内膜炎等。 (2)许多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此外,二岁以内的儿童可以稍高。 减少一般无临床意义。
新生儿
妊娠期, 且分娩时 增多更显著
慢性特发性 白细胞增多 症
高温作业、 饮酒及饭后 轻度增加
增高
减少
13
正常情况:(4-10)*10的9次方/L 升高:急性化脓性感染引起的急性周身 性感染,局部炎症,白血病,恶性肿瘤 尿毒症,手术后,急性失血后,酸中毒 等。 其中尤以慢性白血病增多最高,有时可 达几十万。 。
17
减少可见于 应用皮质激素后,严重疾病如伤寒、心肌 梗阻、各种损伤通过应激使垂体释放ACTH 增多等。昼夜生理变异较大。临床上以上午8 时采血最合适,做为基础水平。
18
嗜碱性粒细胞
在某些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贫血、慢
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抗血清治疗、 脾切除术后及何杰金氏病中偶可见增高。 减少无意义。
血常规
临床药学室
1
定义
血常规检查(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 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和 质量的化验检查,同时 注意观察血涂片中红细 胞及白细胞、血小板形 态有无异常,某些情况 下应注意观察有无异常 细胞或寄生虫等。
2
看血常规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
红细胞系统
6
减低见于
1.
2. 3.
4. 5.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疾病——感染、炎症造成或伴发的贫血 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成的贫血——缺 铁性贫血 红细胞破坏过多造成的贫血——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大手术后
7
贫血初判断
①大细胞型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 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 或。如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之贫血;某些溶血性贫血, 肝疾患所致的贫血及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 贫血等。 ②正常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MCV、MCH及 MCHC均正常 。 如急性失血后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 骨髓病所致之贫血。 ③单纯小细胞型贫血;此种贫血之 MCV和 MCH均 ,但 MCHC 正常 。如慢性感染、慢性肾疾患等。 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此种贫血MCV、MCH及MCHC均 , 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及维生素B缺乏所致之贫血。
8
患者女性,40岁, 近一月四肢乏力, 精神不振,随就医。
9
患者男性,2 岁,面色苍 白,食欲差、 乏力半年
10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程度。 综合国内调查资料,中国人正常与贫血的 分界标准为: 男性,红细胞少于400万,血红蛋白低于12g; 女性,红细胞少于350万,血红蛋白低于10.5g, 即称贫血。
5
病理性变化
增多见于: 1.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出汗,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尿崩症等——血浆中水分丢失过多,导致血液浓缩。 2. 慢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组织缺氧,血液 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而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增加。 3. 某些肿瘤,如肾癌,肝细胞癌也可使促红细胞生成 素呈非代偿性增加,导致如上结果。
返回
11
白细胞系统
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可分为 5 种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 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等,其组 成有一定比例,有时白细胞计数正常, 但比例发生变化,也可能预兆某些疾病。 eg: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传染病或化脓 性疾病的征兆。
12
白细胞变化
生理变化
病理变化
剧烈的体力 劳动Βιβλιοθήκη 情绪 激动14减低见于 1.某些感染:细菌(伤寒,副伤寒),病毒
(流感,麻疹)及各种重度感染。 2.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班替氏综合征的患者。 3.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 4.化学因素:抗癌药物(环磷酰胺),解热镇痛 药(阿司匹林),抗生素(青霉素、氯霉素)。 5.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