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与体制研究_戴和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化 万 象
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与体制研究
◎戴和圣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3)
摘 要 宋元话本小说在中国白话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笔者在前贤时俊的研究基础之上, 再次探讨宋元话本小说 的定义、 内涵, 形成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因素, 以及体制意义。 关键词 宋元话本 内涵 形成 体制
工、 润色, 以供下一次演说。于是, “话本” 又有了 “底本” 这层 含义。 因而, “话本” 具有 “早期说话的记录本和后期说话的底 本” 双重内涵。后来, 话分四家, 对伎艺性要求最高的是最可 畏者 “小说” 类, 因此, 宋元话小说是指宋元之际小说类 “说话” 艺术的早期记录本和后期底本。 二、 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 我们不可以割断话本小说史的发展历程, 应从唐五代白 话短篇小说入手探讨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 唐代思想开放, 儒、 道、 释三家争衡。佛教为了进一步传 播教义和吸引俗众捐款, “僧讲” 、 “尼讲” 演变成 “俗讲” 。 “僧 讲” 、 “尼讲” 分别以僧、 尼为听众, 都以讲佛教经义为内容来宣 扬佛法无边。 “俗讲” 则以在家俗众为听众, 以佛经故事或其 它类型的故事为讲述内容。这种转变有利于佛教与道教、 儒 学相结合, 又适应了市民的审美趣味, 同时, 还能起到吸引听 众、 扩充输物捐资等作用。 “俗讲” 是佛教在中国化的产物, 它 宣扬的某些思想恰恰吻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忠孝礼义等的 要求。 “俗讲” 在唐代繁盛一时, 兴盛于市井之中, 流行于帝王 之家。 “变文” 含义在研究界的内涵不一。胡士莹先生认为 “' 俗讲 '的文字记录即为变文。 ” 欧阳代发则认为 “变文” 是俗讲 的底本, “话本” 是民间说话的底本。 这是狭义的变文观, 即认 为变文 “专指那些韵散相间、 有说有唱、 铺陈故事的作品” , 这 种观点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另有少数学者认为, 凡是存于 敦煌石窟中的宝卷都可以称为 “变文” , 这是一种广义的变文 观。事实上, 我们可以见到一些作品, 如讲经文在体制上、 内 容上都不同于俗讲的记录本, 因而广义的变文观不可取。从 “俗讲” 到 “变文” 实际上是从口述到笔录的过程, 因此变文也 有两种形态。早期的变文韵散大体相当, 如《王昭君变文》 、 《伍子胥变文》 。后期变文则以散体文为主, 夹以少许韵文或 者没有, 以 《庐山远公话》 、 《韩擒虎话本》 等为典型。 第二种变 文从体制上看, 与宋元话本更为接近。 实际上, 说话艺伎应在 唐代有两条发展线索, 一条线索是汉译佛经在中国的演变, 另 一条是中国古代 “说话” 艺伎在民间的发展。 民间说话伎艺在 唐代繁荣, 既是继承古代传统, 又与唐诗的兴盛密切相关, 韵 散结合的体制也更为成熟。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的形成都是既有血缘内部的传承性, 又会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宋元之际的社会经济条件为 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环境。 在说话昌盛的大气 候之下, 宋元说话伎艺呈现出了一些有利于宋元话本小说形 成的新特点。
话本小说的产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基石。 “没 有话本小说没有元明清的白话小说, 就没有大半部中国小说 史。 ” 在研究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及其体制意义之前, 我们应 该明白哪些对象可以称之为宋元话本小说, 即搞清宋元话本 小说的定义和内涵。 一、 宋元话本小说的定义、 内涵 宋元话本小说, 这是产生于宋元一种文体。 “话本” 这一 概念是鲁迅最早提出的, “说话之事, 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 随 时生发, 而仍有底本以作为凭依, 是为话本” 。 不难看出, 此处 “话本” 含义为 “说话人的底本” 。此种含义被确立以后, 许多 文学史、小说史以及相关论著都采用这种观点。直至 1965 年, 日本学者增田涉发表了 《论 “话本” 的定义》 , 海内外学者才 开始重新研究、 审视 “话本” 的定义。增田涉、 周兆新、 刘兴汉、 石昌渝等诸多学者都指出 “话本” 概念有故事这层内涵。石昌 渝先生将 “话本小说” 总结为: “指源于'说话'伎艺并且仍然保持 着'说话'的叙事方式的小说, 主要指白话短篇小说。 ” 由此可见, 话本小说可以简称为 “白话短篇小说” 。这样的定义既说明了 话本小说的短篇体制性质, 又说明了其语体为白话的特征。 “话本” 概念总与 “故事” 相关, 讲故事是一种独特的民间 说话艺术, 源远流长。说故事是用来调节劳动的一种有效方 式。刘向的 《周礼》 、 《烈女传》 都记载了瞽人说故事之事, 《史 记・滑稽列传》 、 《汉书》 等书中记载的优孟、 郭舍人、 东方朔也 是善于讲故事、 笑话之人。 在说话伎艺的早期行形态中, 他们 所讲故事的内容都很简单, 只需要口耳相传便可记诵。又由 于说话艺人多为下层人民, 他们文化水平低, 识字不多, 甚至 还有很多盲人, 因此, 根本没有底本存在的必要。 随着 “说话” 伎艺进一步发展, 魏晋时期达官贵人开始参 与这种娱乐活动。 《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引裴松之引注 《魏略》 说, 曹植 “诵俳优小说数千言” 。 隋唐之后, “说话” 更加 繁盛, 不仅有讲佛经故事的 “僧讲” 、 “俗讲” , 也有讲历史题材、 现实生活的说话。当“说话”成为一种流行的时代文学样式 时, 它的内容被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而记录下来, 即: “说者, 听众和商人出于传授、 阅读、 出售等不同的目的将文字记录下 来, 流传开去。 所记录的文字便是早期话本小说。 ” 这种 “记录 本” 即是最早的 “话本小说” 。可见, 最早的 “话本” 是指 “记录 本” 而非 “底本” 。 当说话人为了吸引更多的只众, 不断丰富故 事内容, 使之更加引人入胜时, 记诵也就随之而变得困难, “记 录本” 的出现无疑解决了这一个问题。而 “记录本” 的流传进 一步促进了说话伎艺的发展, “说话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340
2008 年第
8期
安徽文学
文 化 万 象
“瓦肆勾栏” 是宋代专门用来表演伎艺的场所。 它们规模 很大, “可容纳数千人” , 表演 “日日如是” , 观看之人热情高涨, “中日居此, 不觉抵暮” 。 《东京梦华录》 、 《梦梁录》 、 《都城红 胜》 等著作中都记载了 “瓦肆勾栏” 中的演出盛况。 当然, 除了 这一固定场所外, 宋代说话在酒楼茶肆、 街道空地、 府第乡村、 宫廷寺庙都有表演。 “说话” 艺术无时无处不在。 此外出现了许多专业说话人。据胡士莹先生在 《话本小 说概念》 中统计, 《东京梦华录》 、 《梦梁录》 、 《武林旧事》 等著作 共收有 “说话人” 一百一十人, 他们以 “说话” 为职业, “说话” 从 百戏之中独立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专职说话人为了共同的利 益组织了雄辩社,这是一种职业性团体。社内的人相互交流 经验、 取长补短, 进一步提高说话伎艺。 随着说话伎艺的发展, 人们对话本的需求是越来越大, 书会应运而生, 他们既整理加 工旧书, 也编写新的话本。书会组织提高了 “话本” 的质量。 “说话” 艺术在宋代开始细化, “小说” 是其中最重要的一 类。它在诸家中独领风骚、 伎艺最高, 因而人们最畏 “小说” 家, “小说” 独立出来后, 更多专业艺人涌向说 “小说” 行业。 随 之, 小说的话本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了提高。 除上述因素外, 宋代印刷出版业的进步, 尤其是活字印刷 术的发明, 为话本小说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 “话本” 艺术中的 “小说” 一家到宋元话本小说的形成, 是种历史发展的 过程。 正如俞晓红学者所说: “从说话到小说, 其间应经历了三 个阶段: 一是口头流传阶段……二是口传和文本并存阶段…… 三是文字从说话技艺中独立出来, 文人加入创作……的阶段” 三、 宋元话本小说的体制意义 宋元话本小说是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的结合体, 当它发 展为一种独立的体制时, 别有特征。 关于宋元话本小说的体制有六个部分说、四个部分说、 “葫芦制结构”等多种观点。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上独有特 色, 笔者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 认为它由题目、 入话、 正话、 篇 尾四部分组成。 话本小说的题目, 多为七言或八言, 且与正话关系密切, 有时候就用正话中人名来定题。定题既能吸引听众, 又能点 明主旨。 完整的 “入话” 包括 “诗词” 、 “诗词的解释” 、 “头回” 三部 分。 “诗词” 即 “篇首” , 有时为单篇的诗或词, 有时一诗一词。 “诗词” 有点明主旨、 创造意境、 烘托情绪、 抒发感叹等多重功 用。继而有一段 “诗词” 的解释, 并自然过渡引入一个独立的 小故事, 这样的小故事即为 “头回” , 又称 “笑耍头回” 、 “得胜头 回” , 同时, “头回” 又可以独立成 “正话” 。并非所有的 “入话” 都是完整的, 常有缺失其中一、 两个部分的情况存在。 小说源 于 “说话” , 说话艺人在讲 “正话” 前插入 “入话” , 既能拖延时 间, 以便吸引更多听众, 又能稳住已经到场的听众, 以保持安 静的场面。 当 “说话” 发展为 “话本” 时, 这部分也被保留下来, 并且还成为宋元话本小说中的一个重要体制特征。一开始, 人们并不是十分注重 “入话” 和 “正话” 的关系, 但当话本小说 发展到专业化职业化阶段时, 说话人和职业创作话本的人都 会有意加强 “入话” 与 “正话” 间的密切关系。从内容看, 两者 相关或相反。 正话即为故事的主体部分。 篇尾不是指 “正话” 中的故事结局, 而是指独立于 “正话” 的一个附加部分, 有时以 诗词结尾, 有时交代话名和出处。这些结尾有时起到总结主 旨, 劝试和评定等作用, 从现存宋元话本来看也有没有 “篇尾” 的特例的存在, 这可能是刊刻原因。 从整体看, 一篇独立的白话小说都有题目, 而 “入话” 和 “篇尾” 则是话本小说的独有体制特征。 “入话” 、 “篇尾” 常常 直接点明主旨, 道出故事真谛。因为 “话本” 具有口头文学的 性质, 普通听众一般文化水平不高, 难以在短时间内悟出故事 内涵, “说话” 又不可能留有时间让听者思考, 这就需要说者直 呈主旨。 它们还能起到深化 “正话” 主旨的作用。 这种有头有 尾的体制定型后, 影响到了古代人民的创作习惯和艺术欣赏 思维。中国人的 “有头有尾” 、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的习惯完 全不同于西方人的 “有话则长无话则无” 的思维, 我们追求的 是一种叙事时间的满格。 宋元话本小说从整体来看, 韵文穿插于散文之中, 韵散结 合。散文指当时的口语, 用它来直接叙事故事, 描绘动作、 心 理及形貌特征, 它是文本的主体部分, 带有明显的说话人口 气。 “话说” 、 “却说” 、 “单说” 等词语都是带有明显说话痕迹的 词语, 从这些词语之中,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作为叙述者的说话 人的存在。 韵文相对于散文而言, 可以用来唱, 处于 “疏通衬托的地 位” 。 它们或者直接穿插于散文之中, 或者借话本中人物之口 说出。 韵文同样带有说话的痕迹, 常用 “正是” 、 “但见” 、 “怎见 得” 、 “有诗为证” 、 “常言道” 、 “俗话说” 等词引出韵文。 韵文有 多种类型, 有些是诗词中的名言警句, 有些为偶句。其中, 还 有些是词、 韵文、 散文等。 这些韵文少数为说话人或者话本创 作者所作, 但大多数都是套语, 一句话。使用套语, 虽然会让 人产生庸俗浅薄之感, 但这些套语却也有着一定作用。它们 可以用来开宗明义、 点明主旨, 还可用来描写人物景色, 刻画 事态心理, 评论事理人情, 转承文势顿挫。 能恰到好处的运用 韵文要求说话人对当时名言警句、 俗语俚语非常熟悉, 以便信 手拈来。这无疑提高了对说话人水平的要求。 韵散结合的体制, 是讲唱佛经的传统和民间说话艺术相 结合的必然产物, 又较好地吸收了中国传统诗词曲赋等文学 样式的营养。韵散结合既给人一种错落有致的语言美感, 也 适应了说话艺术发展的需要。同时, 韵文的插入还使得文本 雅化, 为民间艺术寻找深度, 从而得到上层社会更多的认可。 当它成为一种独立的体制, 确立并且完善以后, 又影响了后代 小说体制特征。 后世的章回小说中, 也经常有少许韵文插入。 四、 结语 综上, 宋元话本小说是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形式。它在 宋元之际得以确立, 既是说话艺术与讲经传统相融合的产物, 又与宋元之际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 “小说” 为小道的中国 古代社会, 宋元白话小说以其独有体制魅力和 “为市民写心” 的美学特征, 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它为明代话本小说的繁盛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还派生出了后世成就斐然的章回小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