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教育学生也要讲求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评教育学生也要讲求艺术

发表时间:2018-01-23T16:05:19.2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4期作者:刘振太

[导读] 通过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和学生沟通,还是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讲求艺术。

刘振太山东省青州市五里学校262521

通过近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和学生沟通,还是批评教育学生,一定要讲求艺术。

一、全面理解学生,讲究批评方式

要批评教育学生,理解学生是必要的前提。只有全面的理解学生,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适当的批评教育方式。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成见,认为“那个学生就是这号人”,“不可救药的家伙”,学生就会形成一种被教师抛弃的心理,当然也就难以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处处与老师闹对立。教师批评教育学生,是希望学生改正错误。但批评效果适得其反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要达到理想的批评效果,不仅要理解学生,还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讲求批评方式。

班里往往有少数令人哭笑不得的“滑稽生”,他偶尔一句话会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通常有些老师把这些学生看成心不在焉的调皮鬼甚至小丑,不是让他“滚出去”,就是让他“站起来”,至少当面训斥几句。如果教师能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会理解所谓“滑稽蛋”的心理状态。这些学生受到某些不公平、粗暴、冷淡的待遇后,虽然内心非常痛苦,外表上却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为了摆脱这种精神上的痛苦,他就采取了这种奇特的“积极”反抗形式——故做丑态,寻机抱复。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于自己的角色,充当人们逗乐的对象成了他的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能透过这种故作的丑态,看穿学生内心的痛,而及时地采用恰当的批评方式。

本学期的一天,我上课时,班长“坐下”的话音刚落,一位平时常受批评的学生小明就说:“一天不见,我真想你呀,老师。”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这个学生别说一天不见老师,就是一年不见也不一定“真想”。虽然小明是在说调皮话。而讲台上的我不但没有反感,反而面带笑容看着小明说:“是啊,一天不见,小明好像文明多了。”这时,同学们看着小明又笑了。小明也笑了。但同学们的笑声未落,他的脸一下红了(因为同学们都知道,他昨天因打架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我这种猛一听带甜头,细一品含辣味,寓批评于幽默之中的语言,足以激起甘当逗乐笑料的学生的强烈的自责感,达到了大发雷霆或厉声训斥等批评方式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任何时候都不要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在品格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对他的信任。”我现在教的六年级有个“老大难”学生小刚,整天不学习,各门功课成绩几乎都是差。由于基础差,功课跟不上而丧失了进取心,厌恶学习,本学期上第一节课就发现他在看课外书,但他对我投去的暗示目光视而不见。于是,我笑着说:“小刚的书看着很有趣吧?能否让同学们都看看?”这时小刚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立即将课外书收起来了。过了一个时期,我验收部分数学定理的掌握情况,其他同学当天都会背,只有小刚没有背完,最后,我把小刚叫到办公室。他规规矩矩站在我面前,好象接受批评似的。直到我心平气和地让他坐下时,他严肃而羞愧的神色才逐渐褪去。我用激励的口气说:“你尽管背不完,但你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试试看会背多少?”“我会背三个定理。”他自信地说。于是他吞吞吐吐地背完前三个定理。“不错,剩下的三个你觉得——”他没等我说完就接着说:“我现在就开始读,背会了再回家。”“好!这种想法很好,不过你已经很累了,晚饭后再读怎样?”他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我鞠了一个躬,走出了办公室。在上晚自习前,他来到办公室,一口气背完了六个定理。如果说小刚背定理努力了,而促使他努力的外因,恰恰是他应该得到的老师应该给予的尊重。

三、教师如有失误,敢向学生认错

教师有时急于求成,尤其是“怒发冲冠”时,感情容易超出理智的控制,而采取学生难以接受的方式,致使双方矛盾激化,结果背道而驰。学生受到惩罚之后,他感到难过的不是自己干了不体面的事,而是他受到的惩罚。实际上,他正是忘记了自己不好的行为,而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心中产生了怨恨。如果惩罚稍不公正,就能激起他在错误的方向狂妄自负,甚至出气报复。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批评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失误。有时,教师尽管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为了顾面子,仍坚持自己错误的做法。这样只能适得其反,只能把事情搞糟。如果教师能十分坦诚地向被批评的学生承认错误,反而更能激起被批评学生的反思与悔改。一次,课堂上,我发现初三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着“禁止吸烟”四大字,非常引人注目。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授完了这节数学课,在同学们做练习的当儿,我反复思考出现这个禁令的原因,是班里同学有吸烟者,没有!于是我想到了自己昨晚不注意,在检查各班自习时,进教室没有扔掉“香烟”,我又联想到昨天刚批评过的学生小刚,所以我断定这个禁令是冲我而来。就在这节课后,我面带笑容地对着全班同学说:“好,很好!有的同学关心起老师的健康来了。”接着我又说:“我曾在教室里吸过烟,不但危害自己健康,也危害了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很对不起,请原谅!我以后一定该掉这个不良习惯。”同学们笑了。课间,学生F主动到我的办公室,低声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用这种方式来攻击您,黑板上写的禁令我已经擦去了……。”

当有些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深感痛苦,而且极易激动,举止冲撞,寻机报复,甚至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厉害而一时想不出适当的发泄手段。只要谁稍微碰一下他那份激动的心,马上就会粗暴地发作起来。发作之后,往往会不讲方式进行报复。这种学生并没有丧失对公道和老师的信任,他非常想听几句和善的话,如果教师能对他说出:“这件事的处理,怪我态度不好,请原谅”等自责一类的话,学生不仅会忘记自己的委屈,而且会感到良心的责备。即使他没有错,也可能会想:“也许,是我自己错了”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