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优势课程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重视,中国历史地理学作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课程的意义更大。为了能使我们达到喜闻乐见的目的,学校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方式,使我们能够通过大量图片了解到历史上的环境变迁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生明确在目前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如何正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促使我国的社会能够可持续科学协调的发展。
通过老师讲授这门课程,使我们了解我国历史上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演变情况,了解中华民族和我们伟大祖国历史上的变迁和形成过程,激发我们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激情,培养同学们的爱国精神。既使我们掌握了历史地理知识,又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操。这门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程的重点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这个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现在的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学文的不喜欢理,学理的不喜欢文。
老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用多媒体生动的表现出来,增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上,老师尽可能多的联系实际,让我们身临其境进行考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活跃课堂气氛。
这门课程与现实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历史上的环境演变对今天的影响、西部大开发理论提出的依据等都与历史地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讲好这门课,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我国国情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教育正快速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个转轨的任务也就刻不容缓地摆在了各学科教学面前。从静态上看,素质构成基本有以下五个因素: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素质。从教育过程实施的动态方面分析,素质教育的实质是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而非被动地将人类科学的道德的、心理的、劳动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较全面的素质,使身心两方面的潜能都获得提高。可见,“素质教育”虽是一句简单的话,实行起来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下面就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点心得体会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1发挥科优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进行素质教育要将德育放在首位。在历史地理的教学中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除传授基础的课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还要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积极开展课外教学,丰富课外知识、结合身边例子,注重科学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3发挥教育的思想导向功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为了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重点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①激发学生潜力,提高思维与创新能力,②加强训练,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③加强思想引导,形成健全人格
4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根据历史地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多绘图、多制简易教具,多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经过动手操作,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有关的知识点。
5结合教学实际,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也是比较重要的,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其它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在历史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时进行了野外锻炼、野外考察,树立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提高了身体素质。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21世纪的栋梁之材,中国历史地理教学中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唯一正确的方向。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提高课堂素质教育的效果和质量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