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音声调研究评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3期(总第115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 ’College
No.3,
2010General.No.115
历代学者关于上古声调的意见一向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古有无声调?如果有,是哪些?与中古声调、近古声调以及近现代声调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那么后世的声调又是怎么来的?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梳理和评价,以期能够给初学者提供一些上古音声调方面的材料,使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一、古无四声说
陈第的《读书拙言》否定上古音有四声,他说:“四声之辨,古人未有。……旧说必以平叶平、仄叶仄也,无亦以今泥古乎?”“四声之说,起于后世。古人之诗,取其可歌可咏,岂屑屑毫厘若经生为耶?”陈第提出“四声之辩,古人未有”,他发现中古的平上去入四声,在《诗经》用韵中,可以通押,于是就认为上古无四声之别,这是不正确的。第一,《诗经》时代无韵书,我们不能知道当时具体的押韵规则,也不能够武断的以诗歌押韵在声调上的体现就来说明当时的语音。第二,在实际运用当中,注意到特殊情况是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一般的情况。第三,从理论角度看,汉语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
作用,在谐声偏旁中表现得比较明显。汉语是一脉相承的,否定了上古存在声调显然是不对的。同时,通过对汉藏语系的各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我们有足够的材料证明很多少数民族语言中存在声调,而作为汉藏语系的大宗,汉语也不应例外,它也应具有声调。但是,陈第的观点还是有他的价值的,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直言古音提出古今音异的历史的语音观,“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实在是“如凤鸣高岗,而啁噍之喙尽息也”。此后学者以此为指导者,皆大有作为。其次,以本证、旁证条理分明地廓清了研究古音的范围,正如《毛诗古音考四库提要》所云:“言古韵者自吴棫,然《韵补》一书,庞杂割裂,谬种流传,古韵乃以益乱。国朝顾炎武作《诗本音》,江永作《古韵标准》,以经证经,始廓清妄论。而开除先路,则此书实为首功。”第三,在历史语音观的指导下,破除“叶音说”。第四,以《楚辞》等先秦韵文以及《说文》中的形声字辅证毛诗音。
二、四声一贯说
顾炎武和江永一方面肯定古有四声,另一方面认为古人
上古音声调研究评述
冀娜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对于上古声调的论说历来都众说纷纭,前人也有相关文章对其进行梳理,但是都不够全面和深刻。陈第的《读书拙言》否定上古音有四声;顾炎武和江永一方面肯定古有四声,另一方面认为古人在歌
唱时不拘四声之限;段玉裁首次从系统上否定了四声模式而提出另一种声调系统。
他主张古无去声,只有平上入三声;孔广森的《诗声类》中认为《诗》有三声而无入声云云。本文对历代学者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能给大家在上古声调方面的学习上提供资料和思路。关键词:上古音;音韵;声调
中图分类号:H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10)
03-0028-02收稿日期:
2010-03-21作者简介:冀娜(1984———),女,河南省新乡人,主要研究方向:词汇与文化。
Shang Gu Yin Sheng Diao Ping Shu
JI Na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Douments,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For the ancient tones of the discourse has always divergent views,there are articles of their predecessors to sort out,but they are not comprehensive enough and deep.Some believe that ancient sound has four tones,and some that the consistent four tones,and some advocated the ancient non-Qu Sheng,and some advocated non-entering tone and so on.This point of view of the ancient scholars to con-duct more comprehensive sort out and analyze,and strive to give all aspects of learning in ancient tone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ideas.Key words:ancient tone ;phonology ;tones
28——
在歌唱时不拘四声之限。顾炎武对上古声调提出“四声一贯说”,在他的《古人四声一贯说》中说:“四声之论,起于江左,然古人之诗已自有迟疾轻重之分。故平多韵平,仄多韵仄。亦有不尽然者,而上或转为平,去或转为评上,入或转为平上去,则在歌者之抑扬高下而已。故四声可以并用。”它的实质是四声通押。江永《古韵标准□例言》:“四声虽起于江东,案之实有其声不容增减。此后人补前人未备之端。平自韵平,去声入自韵上去入者,恒也;亦有一章两声或三四声者,随其声讽诵咏歌,亦有谐适,不必皆出一声”。他认为,《诗经》的用韵一般情况是分声调押韵的,少数变例不分声调,声调原来就有,这是对的,但他说“不容增减”这是不对的,因为语音本来就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增减是在所难免的。
三、古无去声说
段玉裁首次从系统上否定了四声模式而提出另一种声调音系。他主张古无去声,只有平上入三声。《六书音韵表□古四声说》:“古四声不同今韵,犹古本音不同今韵也。考周秦汉初之文,有平上入而无去;乎魏晋,上入声多转而为去,平声多转为仄声,于是四声大备,而与古不侔。”他认为上古无去声,去声是在汉晋时代由上、入声转来。他还认为远古只有平、入两声。这种说法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段玉裁以前的古音学家们,或曰无四声,或曰四声一贯,或曰古实有四声,总之都还是围绕传统四声在分析推测,还没有哪一个古音学家能打破传统声调的平、上、去、入格局而对上古声调系统有新的提法,而段玉裁“古无去声说”的意义正在于此,他的新观点新提法反映了清人对上古声调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后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上古声调开了先河。然而,提法虽新,段氏也有不得不面对的“古音至谐”说给他的古音理论带来的矛盾即如果古诗如段氏所说是“至谐”的,那么《诗经》的押韵就应该同部相押、同调相押的,但是客观的事实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异部异调相押的现象存在。段氏的四声观,虽有纰漏,但无论就其研究的观点还是方法而言,灾上古声调研究中都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四、古无入声说
孔广森《诗声类》卷八:“案周京之初,陈风制雅,吴越方言未入中国,其因皆江北人唇吻,略与《中原音韵》相似,故《诗》有三声而无入声。”孔氏认为古无入声,以《诗经》为代表的上古音只有平、上、去三类声调。去声根据主要元音的长短可以分为长言和短言,去声之短言者到了中古转为入声,与阳声相配。去声分出入声,如同《中原音韵》于平声分出阴平和阳平。阴声韵之去声短言者到了中古变为入声,并转承阳声韵,所以入声是阴阳互转之枢纽、古今变迁之原委。他的观点的根据就是《诗韵》(平、入相押)和四声起源之推断。他把四声之名的起源与四声之起源混在一起了。孔氏认为上古没有入声,但又承认闭口音有入声,在阐述某些古韵问题时也参入入声,尤其是他的阴阳对转就是以入声为枢纽的,所以是一种不彻底的、不能站得住脚的理论。孔广森是山东曲阜人,到他生活的时代,他的方言中入声已经消失。囿于方音,他主张以《诗经》为代表的中原古音和《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曲韵一样,都是没有入声的。这正是孔氏“古无入声”的实质性错误。
五、古有四声说
江有诰早年持古无四声的观点,经过反复研究,晚年承认上古也有四声。他在给王念孙的信中说:“古人实有四声,特古人所读之四声与后代不同。”这是很有见地的,他发现很
多字在上古的调类和后代不同,于是著《唐韵四声正》,广泛搜集上古调类与中古不一致的字进行辨析分类。但是,在归字时,一方面承认异调通押;另一方面,凡异调相押,又归入他调,这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意见是,声调是固定的,当他与别调相押时,只是异调相押,本身的声调不会任意发生改变。
六、古无上、去唯有平、入说
黄侃师承章炳麟,继承和发展了平入说。他说“古无去声,段君所说。今更知古无上声,唯有平入而已”这等于否定了上古存在真正的声调。因为入声韵的对立并不是音高的对立,而是韵尾的对立,如果除了入声之外只有一个声调,声调之说就失去了意义。此外,他又用轻、重来解决声调分化问题,但是这种轻、重很难理解,因为汉语声调主要不在轻、重上,而在于音高上,和音长也有一些联系。
七、五声说
王国维提出的这个观点。他以为古音的阴声韵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而阳声韵只有一个调类,共为五声。此观点严重站不住脚,这跟上古重要研究材料《诗经》押韵的情况严重不符。《诗经》里边的阳声韵单独押上声韵、去声韵者有很多事例,并不是只有平声。陆志韦也提出这样的观点,但是他分的五声内容和王国维的完全不同。
八、舒促长短说
王力先生在吸收前人的成果上,主张上古的声调分两大类四小类。两大类分别是舒声和促声;舒声包括上声和平声,促声包括去声和入声。平和上的区别、去与入的区别都在于高低长短;舒声的高长调就是平声,舒声韵的低短调就是上声;促声韵的高长调就是长入,后代变为去声,促声韵的低短调是短入,后代变为入声。就是说上古四声不仅有音高之分,又有音长的区别。此外,他还认为去声来自上古平上入,这个观点很明显是受段玉裁的影响。
由于反映上古声调系统的文献资料不充分,研究方法也还停留在原来的尺度上,对上古声调系统的研究至今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上古已有四声。台湾学者研究《论语》、《孟子》,把全部并列连语拿出来研究,都符合平上去入的排列顺序,很少例外。这个现象说明古已有四声,历史推至齐梁时代,人们才发现四声而已。如:贫富、俊杰、雨露等,都是按四声的顺序构词,不能说这是一偶然的现象。但是关于其他方面,例如调值、调类等相关问题由于资料不足,方法固守,很难考证。然而,随着近年来,汉藏语系中其他语言的研究,特别是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或许能够找到更实在可信的材料证明。
参考文献:
[1]黄典诚.汉语语音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
[3]黄侃.黄侃论学杂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林焘,耿振生.音韵学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6]梁佳敏.上古汉语声调研究论述[D].西北师范大学,2009.
□编辑/李超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