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国有企业 制度变迁 国企改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0 9039 48.6 7105 38.2 2346 13.1
1995 22222 38.0 23274 39.8 12988 22.2
1997 30777 41.9 24900 33.9 17776 24.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1999年第9期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1978-1998年,中国国 有与集体工业的总产值比重由100%下降到67.1%,大约 下降3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工业总产值比重已超过 1/3。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既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 的“吃大锅饭”的弊病。
▪ 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增长35.54%,平均 每年递增7.9%,比1978年前的26年间平均 2.7%的增长速度高1.9倍。
农村改革中农产品逐步商品化和市场化给农民带来 了极大的利益,空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企业改 革也开始在四川等地进行扩大自主权的试点。改革的重 要方面是放松计划控制,逐步引入市场成分。
➢ 1984年10月-1988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
期
改革开放中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不同绩效表明, 在市场中生存、竞争、预算硬约束的非国有经济表现 出勃勃生机,而在国家指令性计划下经营、缺乏竞争、 预算软约束的国有经济严重缺乏活力,效率低下。二 者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是: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包产到户是将集体的土地分别承包到农民家庭,
变集体统一组织劳动和集中管理,为由农户分别承担
不同地块的劳动和管理。但整个生产的经济核算和收
益分配仍然由集体组织统一进行。农户必须使自己承
包的土地的产出达到承包合同所规定的数量,并将这
些产出物交给集体组织,才能从集体组织那里分配到
自己的收入;当农户承包土地上的产出高于合同的规
在金融、能源、交通、邮电通讯、民航、军工等产业, 以及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精尖技术领域,国有经济
仍占主体地位。
在对国用经济进行调整和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包 括个体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混合经济。
1978-1997年,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在 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94.7%下降到75.8%。非公 有制经济占GDP比重由5.3%上升到24.2%,接近国民 生产总值的1/4(见下表)。
▪ 先在一段时期内实行价格“双轨制”,逐步并轨后实 行市场价格
--中国的价格改革采取了“调放结合、先调后放、逐步放开”的方式,经历了一 个由“双轨”到“单轨”的过程。
--1978年以前,中国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几乎全部由政府决定。 --从1981年起,在调整部分工业品价格的同时,政府开始在局部的经济增量范围 内引入市场价格机制。 --1985年开始,价格改革基本转向价格放开。由此形成了计划内价格与计划外价 格并行的“价格双轨制”。 --1992年下半年,原国家物价局通过修订和颁布新的《价格管理目录》,大范围 解除了价格管制。中央直接管制的商品,由737种减为89种。 目前,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重已达90%以上,在生产资料 销售收入总额和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占80%左右。
内建立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在经济转
轨过程中实行“休克疗法”。
以俄罗斯为例,1996年和1991年相比,其国内生产总 值下降了45%。下降幅度大大超过了苏联卫国战争时 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5%)和美国1929-1933年的 “大萧条”时期(国民生产总值下降30%),整个国民 经济倒退了将近20年。
中国经济改革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
➢ 意识形态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
➢ 历史条件
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烂摊 子,计划经济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 设。
➢ 国际背景
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当时新成立的社会主义国 家普遍实行计划经济。
全国各地庆祝人民公社成立
人民公社社员劳动生产场面
人民公社末期比较松垮的出工者
严重的“浮夸风”
➢ 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确立“三级所有,队 为基础”的体制
基本特征:人民公社内部关系为社、大队、生产队 三级,并基本实行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体制。 生产队既有生产管理权,又有分配权,使生产和分配统 一起来。
1992年是中国整个经济转轨历程中一 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邓小平的南方 谈话以及9月份“十四大”的召开结束了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状态。
农业改革
1、改革前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民开展了土地改革运 动。到1952年底,以铲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现“耕者有其田”为核心内容的土地改革在 全国基本完成。其后,各地农村陆续推行了生 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 产合作社。
➢ 生产互助组(1953-1954年)
➢ “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 1958年8月开始出现,按需分配, 公社食堂。至1958年
9月,全国共建立起人民公社23384个,加入农户 112,174,651户,占总农户的90.4%,每社平均4797户。
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 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农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1960年,粮食、棉花、油料的总产量,分别比1957 年减少了26.4%、35.2%和53.7%。
其中,国有企业改革就经历了扩大自主权、两步利改税、 全面实行承包制、转换机制等政策调整,到目前正在进 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
▪ 所有制改革先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提高,在调整中 发展非国有经济成份
国有经济布局按“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
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的原则进行调整,
据《中国经济年鉴》(1981)记载,1979年,全国 有人民公社53,348个,总人口达807,400,000;有
699,000 个大队;5,154,000 个生产队。
中央计划当局指导公社种植哪些农作物,分配生产配 额,确定以特定价格上缴国家的粮食数量,提供必须 的农用物资。 公社实行工分制,公社上缴国家以后的余粮,根据人 口和社员赚取的工分数进行分配。
0.8 19.0
1978 77.6 0
1952 1580 —
0.5 883 21.8 23
1957 2451 —
104 650
1978 7451 0
15 204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1)》第107页等
经济改革回顾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揭开了 改革开放的序幕。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从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弊端: ▪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大降低了社员的生产积极性。
生产队的分配主要按人口和工分进行分配,而且人口 在分配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工分以出勤天数计算, 没有一个能够真正反映出付出劳动量大小、技术难度 高低的可以量化的指标。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
▪ 先在东南沿海一带开放,取得经验后再推向沿海、 沿边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陆地区
1980年8月,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 特区。
1984年5月,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等14个沿海 港口城市。
进入90年代,先后开放了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等城市;开放了13个边 境口岸城市 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包括不同开 放层次和功能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三种价格形式(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经营者定价)的变化情况见下表。
三种价格形式的变化
1978年
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00.0%
政府定价 政府指导价 经营者定价
97.0% 0% 3.0%
全国农产品收购总额 政府定价 政府指导价 经营者定价
100.0% 94.4% 0% 5.6%
全国独立核算的生产资 料生产企业销售收入 政府定价 政府指导价 经营者定价
产队18户农民,以农村传统的“签字画押”的方式,甘
冒杀头坐牢的风险秘密搞起了以“大包干”为典型的责
任制,
随后, “包产到户”这一适合中国国情的家庭经营制度 才得以迅速向全国蔓延。
到1982年,全国农村中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的覆盖面已达到90%以上。
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之别。
100.0% 100.0% 0% 0%
1996年
100.0% 6.3% 1.2% 92.5% 100.0% 16.9% 4.1% 79.0%
100.0% 14.0% 4.9% 81.1%
资料来源:余兴发 《新中国价格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财经研究》1999(11)
2、中国经济改革的总体进程
➢ 1979-1984年10月:在计划经济中引入市场 经济
1978-1997年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在GDP中的结构变化
年份 公有经济
非公有经济
国有经 国有经 济总量 济比重
(亿元)(%)
集体经 集体经 济总量 济比重
(亿元)(%)
非公有 非公有 制经济 制经济 总量 比重 (亿元)(%)
1978 2092 57.7
1342 37.0
190
5.3
1985 4288 47.8 3632 40.5 1044 11.6
▪
国民经济计划编制的程序:“两下一上”
第一步,国家制定计划的控制数字,下达给部门和
地方。
第二步,各部门、各地方根据计划控制数字,结合
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草案,上报国家计
划委员会。
第三步,在各部门、各地区计划草案的基础上,国
家进行综合平衡。
➢ 基本上没有市场
通过计划手段和方式配置资源。财政按国家计划实 行统收统支;银行成为实行资金计划管理的出纳机构; 政府既管理宏观经济活动,又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 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管企业,企业的人财物管理和产 供销活动,都要按国家计划进行。
1、改革模式
➢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和前苏联、东欧的激 进的“休克疗法”
按照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中国采取了渐 进式改革模式。
渐进式改革模式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从而可以较好地处理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平稳的经济转轨。有人认为,这是中 国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
“休克疗法”的要义是一步到位,迅速转轨,在短期
➢ 中国实行的渐进式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
▪ 先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农村起步,再逐步向
城市推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1979年在安徽、四川的 试点和逐步扩大,演变为1982—1983年在全国的推行。 截至1984年底,全国有1.8亿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98%)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改革在城市经济生活的各个层次上展开。城 市改革不像农村改革那样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个 “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定时,超出的部分农户可以与集体组织按一定比例分
成。
包干到户就是农户对承包土地上的产出,不必再交由 集体组织去搞统一核算和统一分配,而是直接承担承 包土地应向国家交纳的税收和收购任务,并向集体组 织交纳土地的承包费。这样,承包土地的产出,在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之后,“剩下的就都是承 包户自己的了。”
➢ 1989-1991年,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 结合
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 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改 革的核心问题在于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同市场调 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
治理整顿期要增加指令性计划的比重和范围,适 当上收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 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新阶段
到1957年,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 基本建立起来。
2、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
➢ 计划当局制定生产和分配决策
1957年,国家计划管理的工业生产产品由115种增加
到290种;国家统一分配的物资由220多种增加到530多种。
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约34%,其中有
75%由中央支配。
➢ 国家计划委员会全盘负责经济计划的编制、综合平衡等
➢ 基本上没有私营经济
在所有制方面,片面强调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 济的作用,排斥和限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952-1978年城镇不同经济成分格局
经济类型 工业总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数(万人)
1952
国营经济 41.5
私营经济 34.6 及公私合 营 个体经济 20.6
集体经济 3.3
1957 53.6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