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花岗岩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与一定的金属矿床有 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例如: ①南岭花岗岩带:著名钨、锡、铌、钽、稀土 ②秦岭花岗岩带:钼、金; ③长江中下游花岗岩带:铁、铜; ④阿尔泰花岗岩带:锂、铍、铌、钽;
5.中国各时代花岗岩出露面积
从各时代的花岗岩类在不同岩带中的分布情况和发育程度 看,以晚古生代(海西期)分布最广泛,其次侏罗纪(燕山期) 和三叠纪(印支期)花岗岩类。
地质年代 第四纪 第三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晚古生代 早古生代 元古宙 太古宙 年龄界线(Ma)
1.6 65 135 205 250 410 570 2500
面积(km2) 59450 39530 214490 136770 259710 52880 83390 4330 总面积:850550
2.《国际地层指南》对岩石谱系单位的定义 (国际地层划分分委员会,1986) 在划分上,国际地层划分分委员会主张,将侵入 火成岩和成因不明的变质岩岩体均视为“岩性地层单 位”。定义如下: “岩性地层单位”是主要由某种岩性类型或岩性类型 组合构成,或者具有其他统一的岩性标志而一体化的 岩层地质体。它可以由沉积岩、火成岩或者变质岩组 成,也可以由其中的两种或多种岩石构成。
这种地层单位的关键要求是整体岩性基本上均一。
(二)岩浆同源性的概念
1.岩浆同源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形 成的花岗岩类岩石来自于一个公共的母岩浆房。一 次熔解事件形成的岩石组合,是通过岩浆分异演化 形成的,称为岩浆同 •2.时、空关系:是指岩石形成属时代相近,形成环 境属同一构造岩石区内;不同的构造岩石区和不同 时代形成的岩石类型也不同,如I型、S型、M型等 不同类型的花岗岩。
3.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岩石的判别标志是: 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 成分、副矿物组合、微量元素、稀土元 素的相似的包体、岩墙组合和形成时代 的相近性(10~20Ma)。
• 1
(三)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
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及与岩石地层单位对应关系
岩石谱系单位
正式单位
超单元组合 超单元 单元
侵入体 岩浆杂岩
(三) 对复式大岩体研究的新进展
认为花岗岩基(或大型岩体)是多期复式岩体、是多期次的活 动形成的。其形成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1.多时代、多期次的岩浆事件形成的复式岩体。
例如:四川攀西地区磨盘山杂岩是由前震旦纪、晚古生代、中生代形成 的复式杂岩体。
2.同时代多次岩浆热事件形成的复式大岩体。
例如:秦岭造山带中陕西、河南省交界处的灰池子大岩体,它们形成于 加里东——华里西期。
②接触关系的类型及其识别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脉动型(突变型) 涌动型(隐蔽型) 以上两种是解体岩体、识别和圈定侵入体、划分单元的关键。
●脉动型(突变型)侵入接触: 是指来自深部岩浆的单独一次贯入,叫一次 脉动。这类侵入接触关系的形成,一般是在先形 成的侵入体巳基本固结,但仍很灼热的条件下, 被后形成的侵入体所侵入而形成的接触面。 其特点: 在两次脉动的岩体间形成一个1— 2mm宽的较为清楚的接触界线。接触面两侧岩石 成分或结构上发生突变,甚至在标本或薄片上可 以被发现,但其接触变质现象并不很清楚。
④.岩石结构标志判别侵入体的的方法 根据矿物的粒度大小、晶形、自形程 度、排列方式和产出方式,斑晶的含量 和大小、斑晶与基质之间矿物颗粒大小 的差别程度以及两者之间是否有过渡等 进行判别。
3.我国各时代岩浆岩分布规律
(1)每一个岩带都具有多时代、多成 因、多旋回演化的特点。花岗岩浆 多旋回活动所形成的多时代复式岩 体是中国花岗岩类的一个重要特征。
①天山-内蒙-大兴安岭 花岗岩带,从元古宙开 始活动、早古生代---晚 古生代达到高潮、至第 三纪尚有微弱活动。 ②南岭花岗岩带中位于赣、湘、 粤三省交界的万洋山—诸广山花 岗岩段,从早古生代一直活动到 白垩纪。
(二)花岗岩体内部构造的成因研究新进展
1.认为花岗岩是一种低粘度的充满随机定 向晶体的液体,将其在流动过程中定向排列 形成的流线流面结构当作原生流动构造,并 作为研究花岗岩构造的基础。 2.认为花岗岩的原生节理实际上就是花岗 岩在定位过程中形成的断裂。 3.发现一些岩体的定位和变形都是受外部 剪切带构造的控制的。
• 1
(2)花岗岩类的活动时代明显受 到区域构造的控制。由于同一个地 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构造环境, 常形成不同类型花岗岩的交替出现 或出现转化和迁移现象。
例如:①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太平洋 板块向中国大陆板块的俯冲碰撞,形 成浙、闽沿海一带的“Ⅰ”型花岗岩, 而其内侧由于拉伸环境形成了“A”型 花岗岩。因此,随着板块构造的活动, 在板块边缘的内侧形成不同成因类型 花岗岩的重叠、交错和迁移转化现象。
判别两次脉动形成岩体的先后关系的标志: ①沿接触带常有断续发育的伟晶岩包体或似 伟晶岩带,其宽度常为几十厘米,其矿物 的生长方向指向晚期岩体; ②有时在接触带上出现火成砾岩带,早期者 为角砾,晚期为胶结物, ③晚期侵入体有时具冷凝边。
• 1
边部有的伟晶岩
有窄的冷凝边
中粗粒二长花岗岩 细粒二长花岗岩
二、花岗岩区“区调”填图方法体系
是以岩浆同源性质及其演化为理论依据,以 岩浆多次脉(涌)动上侵形成的岩石单位为基 础,以岩体内接触关系、年龄、成分为标志划 分侵入体,归并侵入体建立单元、超单元,并 分析研究其定位机制的填图方法。
●花岗岩区“区调”填图方法的核心是划分岩石谱系 单位、建立等级体制。
三、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概念及识别方法
(2)侵入体的识别方法
①宏观标志:根据规模大小判别,一般来说, a.侵入体的最大面积不会超过100—150km2。 b.由一系列侵入体组成的大型花岗岩体或岩基,最大规模为 100×25km2,花岗岩复式岩体,其规模更大。 例如:如果一个岩体的出露面积在100—150km2。可能是复式岩 体,就应注意观测肉眼可见的成分和结构的不均一性及在成分 和结构上有明显差异的各部分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
3.一次岩浆热事件形成的岩体内部不同序次侵入的复式岩体, 它是由岩浆多次脉动贯入形成的。 4.一次岩浆侵入作用形成的小侵入体,它不属于大岩体的范 畴。这样的小侵入体常常能见到岩体边缘的细粒冷凝边。
• 1 (四) 中国花岗岩类时、空分布及其特征
中国花岗岩类时、空分布略图
• 1
1.我国的花岗岩类在时代上可分为八个大的岩浆活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期
(一) 岩石谱系单位 的基本概念 1. 岩石谱系单位的定义(北美地层指南): “岩石谱系单位主要由侵入、强烈变形和高度变质的 岩石组成的有边界的地质体,根据岩石的特征加以区 分和圈定。与岩石地层单位对比 ,它一般不受层序律 的限制,它与其他一些岩石单位的接触可以是沉积的、 侵出的、侵入的、构造的或变质的”。
涌动型接触的主要标志:
①早、晚两侵入体之间有 时具1~2cm的混染带; ②在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 出现富钾矿物(黑云母、钾长 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 ③两期侵入体间矿物成分、 结构的突变或某些矿物含量 的突变,或是岩石色率突变 (如黑云母、角闪石突然消失) 而两者间无明显界面。
②在晚期侵入体边缘带常出现富钾矿物 矿物成分含量突变-- 黑云母条带 (黑云母、钾长石),且平行接触面分布;
(3)各时代板块碰撞、俯冲和结合,使大陆板块 不断横向增生和垂向增厚,洋壳消减,而花岗岩 类岩浆活动亦随之向增生方向迁移,因此,花岗 岩类的形成时代亦相应地向增生方向渐次变新。
②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从东向西,自印支期以 来,经过燕山早期、晚期---喜马拉雅早期,由于印度板块与中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国大陆板块的三次碰撞,出现了三个时代的结合带,最终封闭 特提斯海。相应的花岗岩浆的活动由东向西逐渐变新,依次出 现T、J、K和E不同时的花岗岩类等, “Ⅰ”型花岗岩与“S” 型花岗岩交替出现。
第五章 花岗岩区填图方法
本章内容: ●花岗岩的研究现状、中国境内花岗岩时空分布规律 ●花岗岩类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及其调查方法 ●花岗岩类岩体构造和就位机制的探讨
易贡藏布江 2005.05.15
一、花岗岩的研究现状及有关岩基的新概念
(一)花岗岩的研究的新进展-----花岗岩分类
将花岗岩的成因与其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联系起来,并根据— 系列矿物成分、地球化学参数建立精确的花岗岩分类。
③岩石成分标志判别侵入体的方法
岩石成分的不均一可以表现在岩石类型的不均一,主要组成 矿物的急剧变化,标志矿物和特征矿物是否出现,所含包体的 类型和数量的变化。 例如: a.岩石类型的不均一及其急剧变化:是解体岩体、圈定侵入 体十分有效的标志。 b.岩石中主要矿物成分和暗色矿物含量比例及其特征的变化: 主要矿物成分如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等,暗色矿物黑云母、 角闪石的形态特征、含量比例及白云母、黑云母的相互比例等 均可作为判别侵入体的标志。 c.岩石中出现的特征矿物和标志矿物:如根据堇青石、石榴石 及紫苏辉石的有无、含量的增减等因素圈定一系列侵入体。 d.岩石中所含包体的特征:可将其作为地质体进行研究,判别 划分侵入体。
窄的冷凝边
脉动型(突变型)侵入接触
●涌动型(隐蔽型)接触: 涌动是在一个岩体内部,当有一些差异的 组分之间出现差异性流动时,先贯入的侵入 体虽已开始固结,但部分仍然保持液态的情 况下,被后贯入的侵入体所侵入。 其特点: 涌动侵入所形成的接触界线不明 显,通常在1—2cm距离内岩石矿物成分和结 构的快速变化,而找不到很清楚的接触界面。 但有时在接触带形成宽度不等的混染带。 涌动侵入体成分和结构的快速过渡表现在, 岩石成分中含角闪石→不含角闪石,含包体 →不含包体;粒度的有序快速变化,斑晶大 小和丰度的循序快速变化及颜色的快速变化。
①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花岗岩带南端的腾 冲—粱河地区的花岗岩,出露三条呈南北方 向并平行排列的花岗岩带,其时代分别为 J3—K1、K2和E,正好与缅甸北部印度板块 向东多次碰撞,中国大陆板块不断向西增生, 碰撞作用依次向西迁移的时限基本一致。而 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从早到晚由东而西迁移, 其成因类型亦逐渐由“Ⅰ”型花岗岩转化为 “S”型花岗岩。
(太古宙、元古宙、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 纪等)
• 2.在空间上可分出10 1
条主要的花岗岩带:
(1)阿尔泰花岗岩带; (2)天山-内蒙-大兴安岭花 岗岩带; (3)张广才-老爷岭花岗岩 带; (4)太行山-八达岭花岗岩 带; (5)辽东-冀东-胶东花岗岩 带; (6)秦岭-祁连-昆仑山花岗 岩带; (7)长江中下游花岗岩带; (8)南岭花岗岩带; (9)怒江-澜沧江-金沙江花 岗岩带; (10)藏南雅鲁藏布江花岗 岩带;
岩石地层单位 超群 群 组
非正式单位 不具等级意 义的单位
1.侵入体的定义及识别方法
(1)侵入体的定义: 指一次岩浆脉动或涌动贯入而形成的以明显的或隐 蔽的侵入界线与其他地质体分隔的独立地质实体,称 侵入体。 它是侵入岩区地质填图中最小的基本地质单位。 它在地面上常表现为一个单独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岩 石块体,一般小型侵入体内岩石成分和结构是均匀的; 较大的侵入体其成分和结构常呈现岩性带(相变带),但 决不会出现那种截然不同和相差悬殊的变化。
(1)按板块构造不同部位将花岗岩分为:大洋中脊 、火山岛弧、板内等花岗岩, (2) 根据构造运动划分为:造山前期、造山同期、 造山期后等花岗岩。
3. 根据花岗岩起源的成分特点划分为4类: M型(地幔)、 I型(地壳火成岩的熔融)、 S型(地壳沉积岩的熔融) 、 A型(地幔与地壳的结合)。

①M型:在大西洋环境的火山岛弧内出现的斜 长花岗岩,与大洋岛弧玄武岩和辉长岩共生,直接 来源于地慢或由俯冲到火山弧下的洋壳派生的母岩 浆形成。 • ②I型(科迪勒拉型):活动大陆板块边缘,以安第 斯山为代表,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组 合。 • ③S型(地壳沉积岩的熔融):克拉通内韧性剪切带 和大陆碰撞褶皱带,以二云母花岗岩组合等过铝花 岗岩为代表; • ④A型:或是地盾区内与裂谷有关的岩浆活动的 产物,或是造山带深成活动的最终产物,以碱性花 岗岩为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