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内部化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课程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内部化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掌握内部化理论的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内部化理论解释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并对内部化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有一个基本的评价。
教学重点: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形成原因的解释;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分析方法;内部化理论的贡献与局限性。
教学难点:内部化理论的思想渊源及其进一步完善。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资料:
1. 彼德·J.巴克利,马克·克森. 跨国公司的未来[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武永刚. 跨国公司产权重组与资源配置[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课程教案
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课程教案
结论:
只有当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中间产品市场才会内部化。
二、内部化理论对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解释
(一) 20 世纪60-70 年代欧美跨国公司的发展特征
1. 跨国公司的产业分布
20 世纪70 年代以前,发达工业化国家的跨国公司共有8000 家左右,其海外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大概在3 万家左右。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经营领域基本集中在制造业部门,主要包括:采掘、汽车制造、石化、机械制造,纺织、钢铁和电器等。
此外,较多的证据显示跨国公司还青睐生产集中度高的行业,即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行业。
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集中度和劳动力的技术水平、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性工人的专业水平、生产过程的复杂程度、市场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对品牌和专有技术的依赖程度这5 个指标有关。这5 个指标在实际考察中分别可以用行业平均工资率、平均薪金、工人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广告支出占净产出的百分比和特许使用费占净产出的百分比来表示。统计结果表明:外国公司渗透度高的行业,生产集中度也高;此外,其工资率、工人劳动熟练程度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它们的特许权使用费支出及广告支出也较高。
2. 跨国公司的产品多样化
巴克利和卡森通过对合成材料、电子元器件和耐用消费品等行业的案例研究,证实了跨国公司水平多样化的普遍存在,而这种特性在美国跨国公司中表现地尤为突出。
此外,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是跨国公司产品多样化和跨国公司市场内部化的一个有理证据。
巴克利和卡森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一体化的跨国公司更广泛地存在于高技术行业(研究密集型企业)。原因在于研究研究密集型产业的贸易活动不仅包括中间产品的交换,而且还包括管理费和特许权使用费的国际转移。
结论:跨国公司主要集中于高生产集中度、高研究密集度和高技术人力资源的行业中,原因在于跨国公司易于在这些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些行业强调管理技术、营销技术以及研究与开发的综合运用,因此,这些行业对未来经济的增长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在具有上述特征的产业中,大多数跨国公司属于水平一体化,相对来说,只有极少数跨国公司属于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的混合多样化。
(二)知识的内部化与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
如果未来跨国公司的发展更倾向于内部化(这一结论成立),那么跨国公司的许多特征(发展模式)就在于决定内部化的因素。
内部化→知识的内部化→研究与开发的最优规模
研究与开发最优规模的决定因素:
成本(风险):研究与开发本身所具有的风险、技术劳动投入的价值不易评价的风险。
收益:研究与开发回报的相关系数、知识产品的潜在市场容量、知识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
(三)研究密集型跨国公司发展模式的数理模型
自学(要求基本了解)。
第二节内部化理论的发展
一、交易成本理论的发展
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可以概括为如下命题:节约交易成本是企业进行内部化的主要动机,而要节约交易成本,即实现交易成本的经济化,就必须使不同的交易与不同的治理结构相匹配。
基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这两个关于“契约人”的假设(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威廉姆森提出了交易过程的三维假说,即不同交易之间的差异性源于交易频率、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
威廉姆森认为“治理结构” 是一种用以决定契约关系完整性的组织框架。通俗地讲,“治理结构”就是交易的组织形式。
威廉姆森用两个维度来分析治理结构:契约法和调适能力。
二、企业理论的发展内部化理论的提出的初衷主要是为了解释什么因素决定了跨国企业在出口贸易与FDI 这两种跨国经营方式之间的选择。
回答的思路有两种:其一是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或从企业生产区位选择方面来考虑企业在FDI 与出口之间的选择(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其二是将研究的视野转向更为一般的问题,即考察企业组织本身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认为跨国公司其实是现代经济所创造的一种典型企业制度形式,它是在资本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之上直接发展起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只不是在发达国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和决策过程在国际范围的展开,其实质仍然是以企业内部的管理手段代替外部市场机制,以协调企业内部超越各国疆界的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
三、内部化理论的流派广义地来看,从市场不完善出发来考察跨国公司存在的理由都属于内部化理论的范畴。
市场不完善= 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出现严重缺陷以致经济效率大为降低,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这又包括两种类型:市场结构性失效和市场交易性失效。
因而,从市场不完善角度出发,对跨国公司的探讨就存在着两种思路:一是从企业与企业之关系的角度入手,强调市场不完善是指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跨国经营是对寡占市场结构的内部化适应;二是从企业和市场之关系的角度切入,强调跨国经营是对交易市场不完善的内部化。
此外,以企业理论为基础,研究跨国公司这种企业制度形式的学者也持有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