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
丁然
WHAT
HOW
WHY
Q1:什么是后现代主义? Q2: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教育?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场发生于欧 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 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它对文学、艺术、美学、 教育等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代表人物: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 ) 弗郎索瓦·利奥塔Lyotard(1924—1998) 哈贝马斯Habermas (1929~ )
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专家多尔在他的 代表著作《后现代课程观》一书的序言中 提议“3S”,即Science、Story、Spirit, 他说:“我们正不可改变、无以逆转地步入 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后现代的时代,当我 们向这一时代前行之时,我们需要将科学 (Science)的理性与逻辑、故事(Story)的 想象力与文化,以及精神(spirit)的感觉 与创造性结合起来”
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 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 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 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工业时代的泛文化的现象,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中心(现 在主义反对德市传统,古典的中心,但仍建立自己的中心)但不建 立自己的中心,仅对罗格斯和欣,因此不提倡拯救人性,张扬自我 。但后现代主义并非现代主义之后,反对既定的模式,很可能会如 同凤凰涅磐一般。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 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 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 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 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 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 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 批判与解构;
反基础主义 反中心主义 反理性主义
后现代主义者批判现代教育的培养 “完人”的教育目的观,认为“教育 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但并不 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 展’。教育目标也可以培养‘片面发 展’的人பைடு நூலகம்即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 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具体包括 如下三个方面:
①教育应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这种公 民能够认清优势文化的霸权性以及文本的集权 性,向它们挑战,进而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 跨越文化边际,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殊 文化;
成绩中等的学生和成绩稍差的后进生往往
是教师眼中的边缘学生,平时往往得不到 必要的关注,而实际上,越是处于边缘的 学生,越需要教师与学校的关注、关心和 指导,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步摆脱自卑的心 理,重拾学习与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 己的优缺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努力方 向与目标,并最终获得学业与生活上的成 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现代主义有有强烈的高雅走向和精英意识,而后现代主义是非精英 的、通俗的、流行的、媚俗的,现代主义注重登及与权威,反传统 的既定的登记权威而后现代主义反对一切权威与等级,反对理论权 威与思想权力话语,提倡开放的民主氛围与文化共享,反对一切垄 断、专制和霸权。
在反理性上比现代主义走得更远。现代主义在反传统理性 的同时建构起自己的模式,其本体论是确定的,后现代主 义有太多不确定性,都表现为结构现代主义的模式,其本 体论是不确定的,关心的是过程和感性的直接把握,放弃 了对永恒、上帝、真理、灵魂等终极问题的追求。
②教育的目的在于强调建立一种文化与社会环境 和睦相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建立一种与自然和 谐的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个 人的道德意识以及对自然、土地的伦理概念;
③教育目标应求得一种内部平和,并且能够把家 庭中的平和、安定及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和平共 处扩充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从而避免一种相 互利益的冲突状态,使整个社会充满和谐。
现代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而后现代中主体成为某种破碎的不完整的 形象。尤其反对神圣的绝对主义,而倡导把人还原为日常的普通凡 人,看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个性和“他”的不确定性。
现代主义美学是崇高的,后现代主义则消解崇高,具有破坏性质的 “后美学”(哈桑:后现代是一场摧毁)倡导不可能表现之美,多 元化、零散化、非神话化,并与商品经济合拍而打上“大众消费” 的印记。
现代主义哲学看重启蒙、旧书、推崇自我存在的感觉,后 现代主义则相反,并打破了工具理性的启蒙,强调文化的 差异性,冲击理性思维的共通性,冲击总体性,嘲弄神话 和理性标准。
现代主义对人生世界的思考充满了形而上的哲理,后现代 主义文本颠覆、消解了现代主义的“元叙述”和所谓“正 统”,以形而下的特征显示出后色彩的边缘性、另类性、 拼贴的、戏剧的、反历史的、非逻辑的、无深度的泛滥。
在这本书的最后,多尔确立了一种新的课 程理论基础,以取代半个多世纪之前的泰 勒原理。他把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概括为 “4R”,旨在与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 对立。新“4R”即丰富性(Rich)、回归性 (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以及严 肃性(Rigorous)。
反基础主义 反中心主义 反理性主义
转变育人观念 关注边缘学生 尊重个体创造
Q1:后现代主义的价值 Q2: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价值
Q1:怎样在教学中实现后现代主 义?
Q2: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教育 改革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非常完满的达
成这一目标是有相当困难的,因为每个学生出 生和成长的经历背景都各不相同,在接受同样 的教育影响之后,其效果也肯定不尽相同。这 就要求我们中小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转 变育人观念,不能意味的追求高标准的长远教 育目标,而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 否则不但不能达到统一的规定目标,而且会因 为忽略了“细节”和近期目标,而使学生连一 些最基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无法养成,就更 别提全面发展的人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