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本《传统节日》优质公开课课件 (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节日》优秀PPT课件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节日》优秀PPT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8f0c41cc76c66137ef0619c7.png)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新知讲解
传统节日知多少
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
清明
端午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
除夕
传统节日应景美食: 春节——饺子、元宵节——汤圆、端午节——粽子 中秋节——月饼、腊八节——腊八粥。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新知讲解
节日习俗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泼水节是展现 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 是研究傣族历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丰富。每年妈妈都会做子上不只要有鱼还要有猪蹄,猪蹄表示“有抓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传统 节日》 优秀PPT 课件1
新知讲解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吃饭的时间到了,在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由于这样能够去除“怪 兽”来年保安全。到了晚上,灯要不断点着,这样能够表示来年前程光 明无阻。到了晚上要包饺子,在包的饺子里,只要一个放有硬币,吃到 这个饺子的人,来年一切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到了半夜12点每家每户都 要放鞭炮,由于12点后为新年,放鞭炮是喜庆新年,这个时间放鞭炮表 示万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之意。
新知讲解
传统节日知多少
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说课稿(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ea3cc7227916888586d717.png)
2、(出示课件):下面的节日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春 节( ) 端午节( ) 劳动节( ) 儿童节( )元宵节( ) 植树节( )国庆节( )中秋节( )圣诞节( ) 重阳节( ) 母亲 ( )清明节 ( ) 七夕节( )
3、和同桌交流交流,你能按时间顺序给中国的传统节日排队吗? 师生交流后(出示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开始逐步 形成,这有利于学生课外开展阅读活动,培养阅读兴趣,也为交流分享 的形式与内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三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接触到 不少的古诗词,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些了解,但对中华传统节日并不太 清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外的一些节日也逐步进入我们 的日常生活,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学生对这些节日了解很多, 却对中华传统节日了解缺失。
2、汇报学习的成果(师适机点拨)分小组进行。 春节 ——讲“年”的来历,习俗(拜年、放鞭炮、吃饺子、贴年画、贴 倒福、贴春联等。分享学生自己写的春联。) 元宵节——元宵节的来历,习俗,猜灯谜等 清明节——清明的习俗(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诵读关于清明的相关诗词,文明扫墓等
端午节——讲端午节的来历,习俗(吃粽子、游百病、赛龙舟、挂菖蒲 艾叶等),展示学生包粽子的视频,快板表演赞扬屈原的歌谣。 七夕节——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习俗,诵读关于七夕的古诗等 中秋 节——配乐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习俗(吃月饼、赏月、吃团 圆饭等)视频播放《吴刚伐桂》的故事。 重阳节——诵读《过故人庄》,讲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腊八节——讲腊八节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等
三、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习俗。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让学生学会沟通、理解,提高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4.通过收集、整理、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培养学生对中国 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82356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f.png)
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中国优秀传统节日及节日习俗,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思维能力: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审美创造: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解析】关注教材:本次综合性学习围绕“中华传统节目”这个主题展开,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
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关注节日和习俗:本次综合性学习就有“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这一目标,前面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学生已经对春节、清明节、重阳节这几个传统节日以及相关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活动在前面基础上更进一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去了解传统节日和习俗。
【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1.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目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教学难点】1.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2.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课前准备】1.收集关于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及其相关风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确定收集资料的途径。
2.帮助学生分好小组,确立并细化本组的活动任务。
《2 传统节日 》 第1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
![《2 传统节日 》 第1套(国家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1cb7c362852458fb770b568a.png)
《传统节日》教学活动设计银川市西夏区第六小学马赛霞【课前慎思】慎思文本:《传统节日》系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本单元属于围绕“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识字单元。
《传统节日》是一首民谣,依据中国农历时序先后,依次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应的节日习俗,表达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文句式长短相同,变化丰富,读起来押韵合辙,一韵到底,首尾呼应,圆融一体,本文旨在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理解、喜爱,能围绕主题情境识汉字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说话。
慎思教学方法:教学本课需要两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如何凸显语文识字教学的特征又与实施“思维发展课堂”的巧妙结合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在核心素养理论的指导下,以“少教多学”为我的指导思想。
我的设计理念为:教师如何教变为学生如何学,真正将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激发孩子们学习思维的构建。
“合作学习”与“思维发展”都是我要采取策略,“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使得孩子们乐于学乐于思;更为重要的是“思维工具”要融入语文学科教学,本课,我决定采用“流程图”,孩子们绘制形象化的思维图式的过程中,变隐性思维显性化。
在绘制“流程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达到有效的识字,并且充分理解、运用识字的效果。
这一方法去发现、探索传统节日的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的不同-------利用思维工具使得孩子们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以及风俗习惯,并不需要教师的“讲”和“教”。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15个生字,学写汉字“贴、转”。
2.把民谣读正确、读通顺、背诵民谣。
3.借助图文阅读,丰富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能按顺序排列。
2.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关于这个传统节日传说,诗歌,习俗。
【学习活动设计】本课属于第二课时,通过对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结合课文文体特点,这节课重在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我计划有小组配合朗读,师生合作朗读,同桌朗读,自己朗读。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精美课件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33a4b31ed9ad51f01df2de.png)
谁知妈妈回来后,看到我俩包好 的饺子,惊叫起来:“哎呀,我还没 往饺子馅里面放盐呢!”一听这话, 我和姐姐都哭哭笑笑不不得得,辛辛苦苦包出 的饺子全成了“病饺子”,怎么办?
经过一番冥思苦想,我终于想 到了一个妙招。
“哭笑不得” 用得十分准确。
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 毛巾扎着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 士,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 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驰。岸上的 人们欢呼雀跃,击掌喝彩。每条龙舟 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 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
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
鼓动队员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 ④将比赛情况写
⑥说明赛龙舟 令“我”印象 深刻。
写赛前的准备、赛中的拼搏、赛后 的结果,写岸上的观众、水中的健儿, 写自己的观点、感情、心理,写整体气 氛、局部情况……小作者把端午节赛龙 舟的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扣人心弦, 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谢谢 观看!
综合性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 2.通过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
①语言极富感 染力,点明事 情发生的时间。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
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 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
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
彩旗飘扬,好一派热闹的节日气氛。② ②场面描写烘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托出节日里热
十几条龙舟头咬着尾,尾接着头,从 闹的气氛。 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了。 在欢呼声中,十几条龙舟依次到达起 点,并成一排。每条龙舟颜色各异, 龙头千姿百态,张着犄角,睁着双眼, ③生动地刻画 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③ 了龙舟的样子。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8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北京的春节》课件(共5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4c6c5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1.png)
tuó hǔ
燃戚 贩 摊 轿骆驼 浒
1 北京的春节
cù
易写错
左边里面有一短横
醋 一种调味品,起源于
中国。古时用酒作为 发酵剂酿制食醋,所 以从“酉”。
1 北京的春节
qī
戚
这里是“上+小”
亲戚
1 北京的春节
词语解释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 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 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文中是说元旦与除夕的光 景不一样。
1 北京的春节
放鞭炮
吃糖
1 北京的春节
扫房
预备食材
1 北京的春节
穿新衣
贴对联
放鞭炮
吃团圆饭
做年菜
守岁
1 北京的春节
默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正月初一 与除夕有哪些不同?
1 北京的春节
除夕 真热闹:贴对联、年画,赶做 年菜,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正月初一
真静:铺户上板, 全城休息。
截然不同
1 北京的春节
粥材料丰富
1 北京的春节
泡腊八蒜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 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 个饺子。
1 北京的春节
泡腊八蒜是传统民间节日腊八节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在尾月,将剥了皮 的蒜瓣儿放到罐子里,倒入醋,封上口, 放到一个温度较冷的地方。泡在醋里的蒜 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等到除 夕时开封,青翠宜人、蒜香可口的“腊八 蒜”就做成了。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初一
默读第9-1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 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
1 北京的春节
男人们 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 在家中接待客人。 孩子们 逛庙会、骑毛驴、买玩具。
1 北京的春节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秀课件(共161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优秀课件(共1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5d7663a102de2bd970588bd.png)
√ 杂拌儿(bàng bàn)
√ 眨眼(zǎ zhǎ)
√ 燃放(ráng rán)
同音易混字
宵 xiāo
霄
字义:夜。 组词:(夜宵)(宵夜)(通宵达旦)
字义:云。天空。 组词:(云霄)(九霄)(九霄云外)
运用:放假了,小明通宵达旦地玩耍,早把作业忘到九霄云外了。
摘苹果
醋
饺摊眨
宵
蒜
拌
贺
多音字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课堂小结
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默读课文,完成
这张表格。
日期
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二十二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腊月二十三
放鞭炮、吃糖
过了二十三 除夕
初一腊八 正月十五 正月十九
大扫除、预备年货 贴对联、年画,放鞭炮,守岁 拜年、待客、逛庙会 张灯结彩、放花炮、吃元宵 孩子上学、大人照常做事
1.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2.读完全文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1.本文中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腊八 除夕 大年初一 正月十五
2.读完全文说说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热闹、喜庆、祥和、团圆
畅所欲言
你家乡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请你给大 家介绍一下吧。
写作指导
课堂总结
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助读资料我先看
老舍:(1899—1966) 满族,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
老舍,中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话剧《龙须沟》《茶馆》等。老舍的作品语言通俗 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PPT电子课件(第一课时)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PPT电子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18c701e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f.png)
音序:J 部首:行 结构:左中右
组词:大街 街道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 闹极了。
书写指导:左中右三个部分的 比例匀称,笔画较多要注意书 写紧凑。
z
舟
音序:Z 部首:舟 结构:独体字
组词:龙舟 独木舟 造句:中秋节要赛龙舟。
书写指导:第二笔为竖撇,舒 展,第五笔横长。
aì
艾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上下
4.四悟: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因为最隆重,最热闹。
课文结构
春节
(贴窗花 放鞭炮)
元宵节
(看花灯)
清明节
(祭扫)
重阳节(踏秋 赏菊 登高 敬老)
中秋节(吃月饼 赏月)Fra bibliotek七月七
(乞巧)
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插艾叶)
课文主旨
本文以儿歌的形式介绍了我国几个传统节日的民 俗活动,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重阳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这句话写的什么节日的什么习俗? 这句话是对重阳节民俗活动的描写。“要敬老”
是因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人们常在这天举行尊老爱 老活动。“踏秋、赏菊、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民俗 活动。
转眼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圆真热闹。 说说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结尾这一句呼应了开头的一句。又一次写到春节。
② 传统节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部编教材最新版《传统节日》公开课课件
![部编教材最新版《传统节日》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a11f4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8.png)
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
馍、守岁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
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
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 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 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渠: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小结:这几个句子都是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和人们非常熟知的身边事物进行比较,便于读者理解内容,通俗易懂。
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作业:
说一说你最熟悉的节日以 及你家里是怎么过节的?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谁可以说一说这是一幅 什么样的画面?
今夜五贺始正时
”“ ”“ ”
。
、
日 。
新 春
, 大
月 十
间 :
元在的地五农
夕古延回日历
或
书 中
续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 的
是 一
正 月
元,因夜年十
宵这此晚中五
。一又,第。
而天称人一是
元 宵 这 一 名 称 一 直 沿 用 至
“
“”
称 为 上 元 , 其 夜 称 元
chuáng
tǒng
tiē
传
统
贴
xiāo jì 宵祭
zhōu 舟
qiǎo 巧
ài
táng
艾
堂
bǐng shǎng
饼
赏
qǐ
xiàng
乞巷
láng jú
郎
菊
春节到, 人欢笑, 贴窗花, 放鞭炮。
春节 时间:正月初一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 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 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 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 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第二课时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62e2f3a03d8ce2f006623da.png)
合作分享,拓展节日习俗
1.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展示ppt。
2.总结:不论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和家人在一起团聚。
3.出示古诗《上元竹枝词》。
4.猜一猜这是介绍哪个节日的?从哪看出来的?
5.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个场景的吧!一起来读读。
6.适当总结: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完元宵,看完花灯,第二天就该带着家人的祝福,开始新一年的学习、工作,热热闹闹的春节才算过完了。
课文配有两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春节贴窗花和端午赛龙舟,既表现了课文内容,又可唤醒学生对节日习俗活动的记忆表象,有利于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说说自己怎样过节。
课后练习“再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属于“学表达”的练习。了解课文讲述的主要习俗活动唤醒学生记忆表象是能说的前提,合作交流、反馈评议指导再练习是说好的保证。
11.回读课文: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15.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我们要陪家人一起,登高赏菊,期盼家人健康长寿。
同桌交流喜欢的节日及习俗。
1.介绍春节的习俗。
(1)贴春联。
(2)放鞭炮。
(3)年夜饭。
(4)收红包
(5)访亲友。
(6)补充古诗《元日》
读古诗,找出古人过春节的习俗: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
(7)续编儿歌。
2.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圆月,象征着团团圆圆,即使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望着同一轮明月思念着彼此,这像诗中说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就是指月亮。希望自己思念的亲人平安长久。即使相隔千山万水也能共同望着月亮盼望团圆呢。这就是宋朝大文豪苏轼的心愿。
14.有一首诗就是描写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情景,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背一背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打开门炮 B 贴年画 C 祭财神
答案:A
拜年啦
①年纪比较大的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 ②做生意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 ③在单位上班的客人,我们应该祝福对方( ) A.新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升! B.新年好,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C.新年好,生意兴隆、货如轮转、财源茂盛!
答案:B、C、A
谁 能 顺 序 说 出 十 二 生 肖 的 名 称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考考你
你能根据自己的属相,说出几个含
有自己属相的成语?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贴春联
贴门神 贴年画 贴窗花 守岁 给压岁钱 吃团圆饭 放鞭炮 拜年 祭财神 祭祖 吃元宵 花灯会 舞龙灯 猜灯谜
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下 :
猜节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
春节(元日)
赏花灯
过年赏花灯 习俗自古由 来已久, 一 直流传至今, 南京的夫子 庙灯会每年 都会吸引大 量观众。
有关猴的成语
宰鸡教猴
弄鬼掉猴 轩鹤冠猴 尖嘴 猴腮 杀鸡儆猴 猴头猴脑 杀鸡哧猴 杀鸡骇猴 杀鸡吓猴 土龙沐猴 猴年 马月 沐猴而冠 猿猴取月 沐猴衣冠 猕猴骑土牛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 王
正月初五
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一般从大年初一起关门, 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称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 所以人们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 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彩 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人们称 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为是上元之夜 ,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答案:A
猴年春联
上联:一声爆响 下联:万里春回 上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下联:熬头喜在汗水中 上联:立志须知三古盛 下联:为书自起一家言 上联:风和日丽羊年平安 下联:物阜财丰猴岁如意 下联:五羊献瑞捷报平安 下联:万猴迎春喜添如意 上联:辞群羊送来千里鹅毛 下联:迎金猴燃起万家 灯火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羊毫饱蘸浓墨重彩酬壮志 下联:猴棒劲 舞实事兴邦竞风流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羊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下联:猴年九 州欢歌四化辉煌 横批:国泰民安
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习 作。 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 习俗中选择编写。 3.精彩积累: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 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 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 和建议。 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 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
元宵节
寒食节 七夕节 中秋节
清明节 端午节 重阳节 除 夕
中 国 传 统 节 日 — 春 节
春节习俗你知道哪些呢?
祭灶 吃灶糖 扫尘 贴春联 贴窗花 祭祖 放鞭炮
贴门神
贴年画 守岁
花灯会
吃元宵 猜灯谜
吃团圆饭
拜年 给压岁钱
舞龙灯
祭财神。。。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属 于楹联的一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的文 字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 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 庆气氛。 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新春富贵年年 好,请问下联应是下面的哪一项?( ) A 佳岁平安步步高 B 春满乾坤福满门 C 天增岁月人增寿
正月初二
大年初二, 嫁出去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 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
活动。
正月初三
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 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 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 用,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
挂灯笼
鱼——年年有余
汤圆
圆——一家人团团圆圆
八宝饭
甜——生活甜甜蜜蜜
年糕——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高
花生——多福多寿
如何使用压岁钱?
正月初一到十五,你家人如何过
的?
大年初一的凌晨,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起床 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 ), 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象征今年做什么事都 会顺利,如意,发财,农民会五谷丰登,也 宣告新年开始。这项习俗的名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