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论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是课程研究者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各种理解和思考,它是课程研究者世界观、教育观和方法论的反映。课程理论流派是课程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对课程理论认识的某些趋同反映。主要有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几大流派。
(1)经验主义课程理论
任何课程理论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教育环境。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是以实用主义哲学为主要基础的课程流派,是课程理论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课程理论,对世界教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等,主要代表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经验与自然》、《经验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生产力高度发展使劳动力的结构和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国的技术工人占全部工人的比率已经由19世纪末的30%上升到20世纪前半叶的50%,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成为这一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人们信奉“有用即真理”的哲学观,普遍“务实”,关注“实惠”,当时美国公民送子女求学,也主要是把学校教育作为获取足够面包和牛油以满足生活的一种实用手段。1这种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美国当时
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过去盛行的赫尔巴特主义依然强调“主知”,注重“形式教育”,与美国公民强烈的就业要求等社会需求形成巨大反差,最终导致规模宏大的以“探讨民主、科学、进化和工业制度对于教育的意义”为主题的进步教育运动。这场运动促成了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萌芽。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课程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让儿童在做中学。杜威认为,课程必须与儿童的生活相沟通,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中心、为目的。理想的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的生长和发展,这也是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课程的内容不能超出儿童经验和生活的范围,而且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否则不能引起儿童的学习动机,也就不能有自发的活动。为此,杜威在芝加哥大学实验学校实践了诸如烹饪、缝纫、木工等儿童已经在其生活中熟悉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而且对于教材的学习也一反传统的做法,使之与这些活动相联系。这一主张是与杜威的经验论相一致的。杜威从哲学角度对经验进行解释,他认为,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方式结合着。……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经受结果” 2。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当尝试与经受两方面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生成真正的
经验。教育,它属于经验,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那么,课程是什么呢?课程也就是经验,从严格意义上讲,就是教育性经验。即,那种对学生经验增长有教育价值的经验才是课程。杜威极力倡导的以儿童为出发点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不是盲目的,而是对儿童的经验增长或知识增长有教育价值的教育性经验。
经验不是思想出来的,而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它是在做中学到的,也就是从活动中学到的。一切学习都要通过“做”,由“做”而得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杜威强调说,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他提醒人们,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在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不仅如此,“做”就是儿童的本性。他认为儿童有社会的冲动、建构的冲动、探究的冲动和表现的冲动,这四种冲动“就是天赋的资源,未投入的资本,儿童积极成长正是依靠这些资源和资本的运用”3。所以通过儿童“做”获得知识,既是经验生长的条件,也是儿童的愿望和兴趣所在。这样,当学校安排课程时,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以儿童为出发点,“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4。这里,杜威主张的“做”,并非为做而做,为活动而活动,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为了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之所以要心理学化,是因为传统学科课程的组织逻辑对于成人可能是适用的,而对于儿童来说,情况就不一样。因为,儿童是初学者,还没有能力接受3 [澳] W. F. 康乃尔著,张法琨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第150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成人完整的经验,所以,课程的组织应当考虑到心理发展的次序以利用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他认为,教育应“抛弃把教材当作某些固定的和现成的东西,当作在儿童之外的东西的见解,不再把儿童的经验当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把它当作某些变化的、在形成中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认识到,儿童和课程仅仅是构成一个单一过程的两极。正如两点构成一条直线一样,儿童现在的观点以及构成各种科目的事实和真理,构成了教学” 5。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对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认识到由于基础教育的落后,导致国民科学水平下降的现实,通过对原有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反思,美国开始致力于学校教育内容的科学化、现代化为特征的课程改革运动。1958年,美国《国防教育法》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科南特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论,主张所有的学生都必修“公共核心课程”,包括数学、自然科学、英语、社会研究、美国历史。尤其强调因受苏联卫星上天的冲击而提出的“新三艺”,即把数学、科学、外语这三门学科,置于突出地位,以培养大批科学家和工程师,为美国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科技人才。在此背景下,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应运而生,主要包括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它提出的课程设计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正如巴格莱(W.C.Bagley,1847-1946)在
《要素主义的纲领》(1938)中对当时美国的课程改革运动提出严厉批评。巴格莱的批评集中到一点就是,当时课程改革的理论从来没有认识到国家或民族对于学校教学的内容有着一种利害关系,因而实际上否定了课程内容在全国人民的基础文化中,特别是在民主社会中所需要的共同要素。要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如果给学生提供未经分化的经验,学生势必要自己对它们加以分化和组织,这将妨碍教育的效能。在要素主义者看来,要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之最有效能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由若干门学科组成,而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组织,这样,每一门学科及其发挥的智力训练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至于造成活动经验课程那样相互混淆以致削弱的现象。
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对此的回答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赫钦斯(R.M.Huthins,1899-1977)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说,“课程应当主要地由永恒学科组成。我们提倡永恒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抽绎出我们人性的共同因素,因为它们使人与人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对于任何进一步的研究和对于世界的任何理解是首要的。”他接着说,“永恒学科首先是那些经历了许多世纪而达到古典著作水平的书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