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士人阶层:孔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鬼谷子
二、作为新的言说主体的士人阶层
第一,士人因掌握文化知识思想而成为帝王师、天下师、人间导师。
第二,立志高远,行为高尚,成圣成贤。
第三,以天下为己任,再造大同世界。
第四,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道自任)
三、先秦文论概观
儒道两家文论观
儒家:礼乐文化、诗文教化、人格建构、社会理想、养气说、知人论世
道家:审美性、诗意性、虚旷空灵、返璞归真、天地大美“诗言志”:《尚书.尧典》《毛诗序》
四、儒家的文化追求
“道义”精神追求—
儒家士人:以“道义”对抗“权势”、“人人皆可成圣贤”、仁者爱人、民贵君轻、与民同乐
大同社会
孟子:“乐道忘势”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则而忘人之势。
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人人关爱,亲如一家、
2.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3.人尽其才,货尽其流,物尽其用
4.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1.先秦儒学和道家的文艺观
儒家:人格建构与社会理想建构
孔子论诗:个人修养、政治功用、礼乐文化
孟子:“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道家: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庄子:“得意忘言”
先秦文论散见于经、史、子、集之中。
虽然只是片言只语,却构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源流。
孔子的文论:
一、思无邪:孔子文论思想和文学批评观:
其一,主“仁”。
孔子学说以“仁”为核心。
其二,重“礼”。
其三,重“乐”。
其四,贵“天”。
其五,尚“中和之美”。
其六,孔子论《诗》。
孔子对《诗经》学与《诗》学批评的主要贡献:
⑴“选诗说”。
⑵“思无邪”。
⑶兴、观、群、怨。
孟子的文论
⑴以充实为美。
⑵“知人论世”。
⑶“以意逆志”。
⑷“知言养气”说
孟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⒈伦理化倾向。
⒉“性善论”⒊“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⒋语录体式
老子的文学思想
道家与儒家,是中国先秦诸子中影响文学理论批评最深远的两大学派。
道家崇尚自然,以“天道自然无为”为本;尚玄想,注重社会人生和天地自然的“玄览”之思;提倡思辨思维和对立统一关系,以物我为一为最高审美境界,带有浓厚的南方文化色彩。
老子哲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之影响最显著者,有四:
一曰“道”。
(1)道是世界的原初物态;(2)道是永恒运动的规律;(3)大道“无名”,犹如“大象无形”;
(4)道是玄妙恍惚的,“道可道,非常道”。
二曰“无为无不为”。
三曰“有无相生”。
四曰“返朴归真”。
庄子文学理论批评
庄子文学理论的突出特点就是崇尚“天地之美”。
天地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
《庄子·大宗师篇》所谓“大宗师”,就是宗大道为师,将自然与人的关系,上升为“人道”与“天道”的关系,将宇宙当作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
那么,自然之道,宇宙之道,就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源。
他强调物我一体,天人合一,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境界,认为人只有“顺物自然”,才能实现自由精神的张扬。
“道遥游”,
就是自然无为的集中表现,因为“道遥游”就是一种精神自由,一种自在自乐而获得的自由之感。
庄子的文论观:
1、贵真
2、重道
3、尚意
4、主天籁
5、提倡“物化”
庄子的文学批评的影响:
首先,庄周梦蝶与孔子梦周公共同构成中国梦文化的渊源。
其次,是庄周的蝴蝶之梦,注重人与自然的“物化”,始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所追求的理想完美人格与最高的审美境界。
庄子文学批评的出现,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从此,申国古典美学思想在佛教美学崛起之前,终于形成了儒、道两大体系。
总结:儒道两家文学批评的异同
(1)都以人为本,以人和人的价值为中心议题,高扬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2)都主张“爱人”,注重仁义,富有强烈的原始人道主义意识;
(3)都重“美”,以美为各自的人格追求与审美崇尚。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人们都主张“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学思潮的两大源头。
儒、道二家美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1、文化渊源不同。
2、哲学基础和价值取向各异。
3、美学风范迥异。
4、审美境界差别巨大。
《乐记》的贡献
1.乐感说: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其发。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正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2.音乐的社会作用
先王制乐,教化人心,厚人伦。
《毛诗序》的诗学思想1、确立抒情言志的诗歌传统。
2.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3、总结诗歌的表现手法并归纳为“六义”
一、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二、班固:“感于哀乐,缘于事发”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
四大文学批评论著:《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
四大理论学说:作家论、创作论、鉴赏论、风格论
审美觉醒、文学自觉的时代——鲁迅
文学批评繁荣的前提:
1、文化思想上的大分化大解放。
社会动乱打破了两汉时期儒学独尊的局面,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次文化思想大分化大解放。
2、“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语),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
3、文学批评发展达到高峰(这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4、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5、与先秦文学批评中“诗言志”的观念不同,六朝文学批评以“诗缘情”为标志。
6、文学批评不再是哲学、经学、史学的附庸,而是独立于学术文化之外的一门新学科。
7、文学批评家与文学批评理论专著崛起。
8、玄学的兴起、玄佛合流、儒道兼融的文化格局,为文学批评的独立、自觉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9、玄学清谈的“才性论”的要义是“重才情轻德性”,因此魏晋是中国思想最自由的时代,。
曹丕《典论·论文》
《典论》是曹丕的学术专著。
全书已不传,今只存《论文》和《自叙》二篇。
《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的一篇文学理论与批评专论,篇制虽短,但已涉及了文学理论批评的几个重要方面。
1、文学的作用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
富贵则流於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2、“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随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正气。
(1)自然物理之气(大化流荡、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
(2)人的生理之气(人有三宝—精、气、神)
(3)人的精神气貌(胸襟、气度、胆识、才情)
3、文体论。
4、批评论。
“文人相轻”论:指出“文非一体,鲜能备善”,不能求全责备。
“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审己以度人”
陆机《文赋》
1、构思论。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2、文体论。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3、创作心理论。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坟典”
4、创作灵感论。
“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刘勰《文心雕龙》
1、阐明了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时运交移,质文代变。
”
2、作家个性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
3、文与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4、对文学艺术特征的探索
钟嵘《诗品》
一、物感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二、三义说。
他把兴、比、赋三者看成构成诗歌创作方法的三种要素。
三者围绕着一个共同问题,即如何把创作主体的“意”(志)、描写对象的“物”(事)、物化形式的“文”(言),统一融汇为诗。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
三、滋味说。
钟嵘赏诗有时讲“味”,有时讲“滋味”。
不管说“味”与“滋味”,都是指作品本身的审美价值,它能使人在欣赏作品时得到特定的审美受,作动词用的“味”或“讽味”,则是指以诗歌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活动。
四、流别论。
钟嵘以纯艺术的观点,专就五言诗人来置品级、辨流派、溯源流,注意探讨诗人间的承传关系。
钟嵘品评诗人注意他们的风格特点,以及诗人之问的继承关系。
中晚唐诗人中的怪才、鬼才
1、李贺:诗鬼、鬼才
2、苦吟诗人贾岛
皎然《诗式》的诗学理论:皎然是中唐诗僧。
他深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佛学境界理论启发了他的诗境论。
皎然关于诗歌内在艺术规律的探讨也主要集中在“诗境”的创造上。
这是中国古典文论中较早讨论“意境”这个命题的著名诗论家。
中唐以后的诗学思想:受南宗禅学影响——境由心造境像是一种心象——对境觉知
诗境与禅境相似
严羽《沧浪诗话》:“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
”
皎然对空灵意境的推崇:
一、皎然“诗道”论述中的“天真”与“中道”理论。
皎然在《诗式》提出的“诗道”:“诗道”的基础:首先要体现“自然本真”的原则;其次是遵循艺术规律和创造的法则。
中道思想和“中和之美”思想的统一
皎然的“诗境”论:皎然的“取境”、“造境”、“缘境”理论来源于佛教境界观的启发
1. 诗情缘境发——诗境构成论
如:“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
《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于涅盘经义》
“缘境不尽曰情”——《诗式·辨体》
“极于缘境绮靡,故词多芳泽”——《杼山集序》
2、“取境”——诗境创造论
“高手述作,如登衡、巫,觌三湘、鄢、郢三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态”。
3、文外之旨——诗境特征论
“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
”、“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诗道之极也。
”
第一,具有象外之奇,言外之意(“采奇于象外”);
第二,气势腾飞,具有动态之美(诗式·明势);
第三,真率自然,天机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思考题:
一、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学是主情文学?以陆机“缘情说”,汤显祖“志情说”为例说明。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主要是抒发诗人的自我主观感情。
陆机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明确提出了“缘情说”。
“缘”可解作循、沿、因为、为了等词。
“缘情”,从文论角度可以引申为通俗的说法,即抒情的意思。
缘情的出现是随着诗歌的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逐步有所认识的结果。
诗歌从《诗经》的四言诗到楚辞、汉赋和汉代新出现的五言诗,作者由集体过渡到个人,范围由民间过渡到文人,形式由简单发展到复杂,因而诗歌的抒情成分越来越浓,作者感受也越来越深刻,特别是像陆机这种既是诗人又是文论家的人,很自然地认识到文学的抒情特点并及时作出理论上的总结。
陆机在《文赋》中提出文章的五病说,对关于文学情感问题的论说集中体现在“真”“正”“深”。
“真”即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其必笑,方言哀而己叹。
意思是说诗文流露的情感要发自内心,即是真情实感的自然的流露,而且内在的情与外界的表现要一致。
汤显祖“志情说”:情感,乃是文学艺术的一大特征,古今中外的文论家谈文艺,没有不谈感情的。
汤显祖的“情至说”特点:其一,由于汤显祖的“情”是一种上升到本体论高度的东西,它可以、应该成为戏剧等文艺的独立描写对象和表现对象。
其二,由于戏剧人物行为的动力在于个人的性格、情欲及所抱定的目标,因之,戏剧冲动的表现方式要求内在化、深刻化,以尽可能地把人物内心世界的分裂、矛盾、撞击、曲折、细致、有效地展现出来。
其三,“情”既然是一种“乘天下之吉凶,决万物之成毁”的本体性的力量,因而,“情”是能造化万物的。
情至所极人,是可以再想象中生灭万物,幻化万物,造出一片神奇美丽的“情”之世界的。
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给我们的正是一个因情而梦,因梦而思、而病、而死,死而复生的情梦世界,一个充满着创作主体灵性、才情和生命意趣、奇艳绝世的情幻世界。
“情有者,理无必,理有者,情无必”,汤显祖是从对抗的角度理解情理关系的。
情理并立的本身就存在着对抗的张力。
在晚明程朱理学猖行的年代,汤显祖倡导“情至说”,提出“以情抗理”,本身就充溢着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倾向。
问学理论:1、主情。
湯顯祖主張情感為藝術創作之原動力,凡是文藝創作就在於表現人的真情,其〈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云:人生而有情,思歡怒愁,感於幽微,流乎嘯歌,形諸動搖,或一往而盡,或積日而不能自休,蓋自鳳凰鳥獸以至巴渝夷鬼,無不能舞能歌,以靈機自相轉活,而況吾人。
二、古代文论的审美价值。
(简述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
(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
(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
“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三、天人合一说。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哲学理论,具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本性等和谐统一的多重意蕴。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观念出现的甚早。
《易经》中有:“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早表述。
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天人合一”的含义,就要先从“天”的含义说起。
古往今来,“天”的含义屡经变迁,但是概括起来不过有以下五种:第一,是指命运之天;第二,是指自然之天;第三,是指道德义理之
天;第四,是指自然之天与道德义理之天的交叉整合,不是纯自然的也不是纯道德的天;第五,是指保留有宗教神性与主宰意义的天。
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强调的是天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自然和谐关系,倡导把人看做宇宙自然的一部分,在实践中达到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性、权利与义务、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个人修养、传承中华文明精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就天人合一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祖国医学、提高人生境界、顺天应人的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方面加以分析,来说明天人合一思想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
一.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同步,人类应该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反对片面的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之罚”。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这“四大”既不是相互冲突,也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井然有序和谐统一的,这集中体现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要尊重天地万物自然存在的状态及其运行规律,尽量克制自己的占有欲、好奇心无限制地扩张,尊重其他物类存在的权益,尽可能地避免与其他物类发生矛盾与冲突”,尽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与和谐统一。
简述荀子文论的特色。
(1)强调文艺源于情感,并对文艺的情感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倡“中和”之美。
(2)认为大道由圣人表述于经典,因此圣人经典是文艺的最高典范,一切文艺应以儒家之道为指归。
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名词解释:“发愤著书”。
(1)此说是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的。
(2)发愤著书的意思是说:文学史上许多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的作品,都是作者抒写强烈情感与深广忧思的产物。
(3)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平与忧愤,把著书立说、
文学创作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体现了强烈的对现实的批判精神。
(4)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本之于屈原,又加上了司马迁本人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什么叫“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1)此说是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的。
(2)“丽以则”是他的创作原则,“丽”是对赋体形式风格上的要求,“则“是指儒家的法度和准则,实际上是要求作赋以明道。
反对专事形式上的铺张而忽略内容上的针对性和其现实意义。
(3)明道、征圣、宗经思想是此说的理论基础。
名词解释:“以意逆志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的批评方法。
(2)“意”是指诗的表层意思,“志”是指深层情志。
主张通过对作品文本表层的象征的“意”,去推求作品的深层意蕴和作者之志。
(3)此说是与文学创作中的比兴手法相对应的批评方法,长期为后世批评家所遵用,并在鉴赏学中得以拓展其理论内涵。
名词解释:“知人论世说”。
(1)此说是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的,也是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
(2)孟子的愿意是从与古人为友,须读懂他的作品,而欲理解作品,必须了解其作者,而欲了解其作者,又须把握其所处的时代的角度来立论的。
(3)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内涵、形式风貌,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艺术素养以及时代精神、社会风气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文学批评要进行知人论世的理论基础。
(4)此说是对其“以意逆志”说的重要补充,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具有重大的影响。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的?
(1)首先从人的立身处世来讨论诗歌和礼乐。
认为诗乐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同时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其社会功能。
(2)其次论文学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提出了“兴观群怨”之说。
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12.名词解释:“兴观群怨”。
(1)此说是在《论语·阳货》中提出的。
主要是针对文学的社会功能而说的。
(2)这种说法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情志以发挥其社会作用的概括论述,这也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特征的认识。
(3)“兴”从作者而言,是指受外物触动而引发内在之情和创作之念;就读者而言,是指诗歌具有艺术感染力。
“观”
从作者来说,就是要反映现实的真实;从读者来说,是要通过作品来认识社会的真实风貌。
“群”指诗歌具有团结群众和教育群众的作用。
“怨”既指怨
刺上政,也包含一般的哀怨和讽谕和男女之间的情怨。
(4)孔子此说比较全面地总结了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对后世批评家论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名词解释:《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它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儒家文论的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毛诗序》对汉代以及整个封建社会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五、《典论·论文》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的文学理论?(1)《典论·论文》被称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论专篇。
(2)论文学的价值和作用。
指出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强调“立言”的重要性。
(3)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
提出“文气说”,认为“文以气为主”。
“气”既作家的气质,又指作家的才性,也指作品的风格。
由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不同,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3)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
提出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
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认为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风格。
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体现了对文学特点的认识的提高,也是魏晋文学观念的时代特点的反映。
(4)曹丕把品人与评文结合起来,批评了“文人相轻”的不良倾向,对建安七子进行了客观评价。
六、陆机《文赋》的主要内容。
(1)陆机《文赋》是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
(2)《文赋》论述了文学创作各个方面的问题,论述的中心是:意与物的关系;艺术想象的重要性;强调创作灵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从理论上提出创新,反对抄袭;论述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论述了自然景物之多变与文体多样性的关系;分析了文学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常犯的几种毛病。
(3)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是从诗歌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强调诗歌的抒情性。
“绮靡”则是从诗歌的形式方面提出的要求。
说明他既重视文学的内容,也重视文学的形式。
陆机强调文学的情感特征,这比“诗言志”更符合诗歌的本质特点。
刘勰创作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以“情”与“采”(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为主线,论及艺术构思、风格的形成、风骨的铸造、作品的篇章结构、熔意裁辞以及表现手法与技巧、继承与革新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1)“情”与“采”的关系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是贯穿整个《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红线。
刘勰并专列《情采》一篇来作集中论述。
情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采主要作品的艺术形式,情与采有时也用“文”与“质”的概念来代表。
情与采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形式离不开内容,另一方面内容也需要有美的表现形式,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
基于这样的认识,刘勰要求写作文章要以“述志为本”,应该“为情而造文”,而反对“为文而造情”。
刘勰批评齐梁文风的浮艳,也是从这一理论出发的。
(2)刘勰艺术想象论的主要内容。
刘勰的《神思》篇位列创作论之首,是论艺术想象的专篇。
本篇集中论述了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辞,即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这三者关系贯穿整个创作过程,是刘勰创作论的核心,故也是其创作论的总纲。
刘勰认为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始终不离感性的特点,它受到感情和语言的制约。
孔子是如何论述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的?
(1)孔子以“善”和“质”表示文艺的内容,以“美”和“文”表示文艺的形式。
“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是孔子认为的形式和内容的理想关系。
它与“中和”之美的关系非常密切。
(2)“尽善尽美”是在评论音乐时提出的,“文质彬彬”是在论述人的伦理品德和品质时提出的。
但二说都被引申为文学与形式关系的论述。
(3)孔子不仅要求文学的内容真实可信,而且要求形式美赡巧妙,总体上是文质并重。
曹丕是如何论述文学的价值和作用的?
(1)曹丕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关于文学价值和作用的理论,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他把文章看成是“经国之大业”,即治理国家的伟大事业。
(3)他认为文章是“不朽之盛事”,是可以流传千古、留名千古的事业。
(4)文章的功能与人之生死、荣乐相比,是无穷的,也更为重要。
(5)曹丕把文章的地位提得如此之高,正是建安时代文学创作新气象的反映,也是文学自觉、文学观念逐渐明确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