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1b84bbe1e650e52ea99ea.png)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摘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在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关键设计。
本文详细介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抗震结构设计重要性以及分析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措,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混泥土建筑抗震设计主要措施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在我国现在的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应用最普遍,最常用的结构形式。
结构抗震的本质就是延性,提高延性可以增加结构抗震潜力, 增强结构抗倒塌能力。
设计人员在合理体现框架结构的延性设计时,应进一步增大作用效应以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度,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高层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垂直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向力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为线性关系;水平荷载使结构产生弯矩。
从受力特性看,垂直荷载方向不变,随建筑物的增高仅引起量的增加;而水平荷载可来自任何方向,当为均布荷载时,弯矩与建筑物高度呈二次方变化。
从侧移特性看,竖向荷载引起的侧移很小,而水平荷载当为均布荷载时,侧移与高度成四次方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在高层结构中,水平荷载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垂直荷载的影响,水平荷载是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结构抵抗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剪力以及拉应力和压应力应有较大的强度外,同时要求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使随着高随着高度增加所引起的侧向变形限制在结构允许范围内。
由于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不同于低层建筑,因此在地震区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除应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使建筑物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结构必须具有一定的塑性变形能力来吸收地震所产生的能量,减弱地震破坏的影响。
框架结构设计应使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的屈服易早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晚形成,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得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https://img.taocdn.com/s3/m/6acb941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a.png)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层和多层混凝土房屋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因为地震带的存在,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能力已经成为造房的一大难题,所以建筑工程师在设计这些房屋时必须考虑到抗震结构。
本文将主要讨论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构造设计理念和方法。
一、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高层建筑的设计不同于低层建筑,其中最重要的不同之一便是要使高层建筑更具有抵抗地震的能力。
其次,高层建筑的结构也需要考虑到建筑板块的分布,以及高层建筑内的组织、布局和核心结构——也就是构建承载大楼重量的一些支柱。
由于立柱会影响高层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杆塔的尺寸和材料以及维护的易用性。
在设计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时,必须分析评估高层建筑地震荷载和受力特征。
其中,地震荷载可以分为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其中的动力荷载需要通过应用等效静力方法来进行分析。
同时,在构建高层建筑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充分考虑楼层的物理性质和建筑布局,以及每个楼层板块的固定方式。
2. 尽可能地使用轻型材料,比如钢材制成的框架、空气轻质混凝土、高强度钢纤维混凝土等,以此来减轻建筑的重量。
3. 合适的结构,如双层杆塔或双层墙板等,可以增强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
4. 使用具有抗震性能的墙板和固有摩擦阻力墙。
5. 控制建筑的破坏,即减少破坏点的数量。
二、多层混凝土房屋结构在多层混凝土房屋结构中,地震荷载可以分为两种,即静力荷载和动力荷载。
静力荷载为房屋自身重量,动态荷载为地震力。
其作用机制可以分为动力相似性和变形相似性。
与高层建筑类似,在设计多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时也须注意以下几点:1. 在构建房屋之前需要细致分析建筑物地震响应特征,以确定其最佳设计方案。
同时需要考虑到房屋所需的预制墙板和预制楼板的数量和尺寸。
2. 确定建筑物的稳定路径及构造特点,如墙板、柱子等的尺寸、间距及其材料与层高等因素。
3. 尽可能使用具有良好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如钢材、纤维混凝土、空气轻质混凝土等可有效加固混凝土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90207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b.png)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85ab54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7.png)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特色之一。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不仅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优良的性能和适应性,已经成为了主流选择。
本文将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设计要点和特点。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1.1. 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高高层建筑一般具有较大的自重和风荷载,同时还需要承受地震和动荷载等多种外部力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求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1.2. 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设计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框架结构、筒体结构、框筒结构、悬挑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对于结构设计和构件设计都有不同的要求。
1.3. 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要求严格高层建筑的变形和挠度控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性能和外观效果。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要求合理控制建筑的变形和挠度。
1.4. 高层建筑的材料和施工要求高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对材料和施工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质量。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2.1. 结构稳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布局,合理分配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2. 抗震性能高层建筑通常处于地震频繁的地区,因此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中需要采用合理的抗震措施,包括设置剪力墙、增加节点刚度和采用横向抗力系统等,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3.1. 结构形式选择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周边环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常采用框架结构或筒体结构,以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要求。
3.2. 支撑系统设计高层建筑的支撑系统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b19158e55901020206409c1c.png)
浅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点摘要:由于自然地震灾害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抗震设计是任何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建筑结构采取抗震设计的具体设计,希望可以对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混凝土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高层建筑抗震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作为一种抗震能力比较好的新型建筑结构,在建设高层建筑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机会,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用效果。
1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要求分析(1)设计人员在设计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时,需要全面考虑部件性能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全面了解建筑材料自身具有的性能,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详细分析建筑构件相连位置的构建刚度之间存在的偏差,如果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既不能实现良好的抗震效果,同时又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运用。
(2)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依据构件的受力形式对构件进行区分,将其分为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其破坏形式的不同分为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
根据构件的不同特性对构件进行布置,充分发挥延性破坏构件具有的优势,以此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高层建筑结构采取抗震设计的具体设计2.1 水平荷载水平荷载,指的是物体受水平方向的作用力,在建筑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风荷载和地震荷载。
水平荷载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效果有着决定作用。
高层建筑从本质上讲是一个竖向悬臂结构,重力荷载主要使结构产生轴力与建筑物高度大体上是线性关系。
水平荷载使高层建筑产生弯矩,弯矩随着高度的增加呈曲线上升趋势,和建筑物高度的两次方是正比关系。
因此,水平荷载是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因素。
2.2 侧向位移控制侧向位移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随着建筑物层数的不断增加,很难再对侧向位移进行精确控制。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54ef56b1ed9ad51f01df283.png)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逐步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层混凝土建筑日益增多。
但是,目前地震频发,并且很难被避免和预防,因此房屋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尤其对于高层混凝土建筑而言,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施工中,要确保其具备较好的抗震结构和抗震能力,并且要注意对其后期进行维护。
本文主要针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引言目前,各地的地震灾害发生的较为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因此房屋的抗震设计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就要求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做好多地震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高层混凝土建筑由于其高层的关系,很容易受到地震的干扰,要想其能真正避免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进行设计施工时,要按照国家抗震的相关标准设计好其抗震结构并进行施工,从而实现“小震震不坏、中震亦可修、大震震不倒”这一目标,减少地震给人民及国家带来的损失。
一、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要求高层混凝土建筑若要实现良好的抗震性能,需要在对其进行设计时综合考虑刚柔配合,并科学设计其结构各方面的受力,根据具体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具体对其抗震结构进行设计时,主要按照以下两个要求来进行。
首先,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进行设计时,要把握好结构刚度值的大小,通过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要对整体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比如施工的地质地形条件、所用建材性能、机械设备运行参数等,通过这些内容对高层结构的整体刚度强弱进行确定,然后按照连接设置的调节作用,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使其整个建筑波动受力保持在地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换句话来说,如果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产生小幅度的变形,那么结构的自我调节功能会使整体结构不会发生大幅度的改变,并且即使有损坏也可以通过一定的维护工作来进行恢复。
其次,在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时,要重点考虑关键的构件和连接点的受力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相关措施进行调节和设计,从而实现消灾减震的效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99a06f9b6648d7c1c74650.png)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摘要: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定义就是10层以上的建筑)在21世纪,对于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
,必定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俗话说的好,根深才能地固,所以低层亦是如此,何况是对于层层高楼,何况是对于突发自然灾害呢?所以本文就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更为合理的操作方式。
对于本文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主要是先从剪力墙底部的加强,再到剪力墙的结构设计、剪力墙的框架连接最后在进行总的刚度比确定。
最后对本文进行整体论述,写上结论。
之间上面也说了,高层建筑在我国的覆盖范围现在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结构也是越来越多样化了。
特别是建筑的平面布置以及竖向体型,也是越来越复杂化了。
这就是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一层面的要求。
那么如何更准确的对高层的建筑结构进行分析,如何在日益多变的结构中分析是工程师时必须历练的一个课题。
那么本文就对此进行解析,在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外面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为高层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希望能够对国家的高层结构建筑提供一些便利。
一: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剪力墙,剪力墙他是建筑中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主要是承受这个地震和风荷的破坏,维护结构,防止其被进行破坏。
那他在设计的时候剪力墙的底部进行加强,包括边缘构件的紧固和横向钢筋的加强,避免剪切破坏,导致了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有关文献中也提到过,可取墙肢总高度的8分之一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re的时候,他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酒可以取墙肢总高度的十分之一,所以说为了保证底部曾被加强过的剪力墙的稳定性吗,有关规定也是对剪力墙的墙后取值进行了明文规定:“作为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墙截面厚度bw的取法如下:一、二级抗震等级时,bw取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l6,并且满足bw)200ram;三、四级抗震等级时,bw取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l/20,并且满足bw)160mm。
浅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245e1d8b9f3f90f76c61b57.png)
剪力墙结构 中, 剪力墙沿横 向 、 纵 向正交 布置或多轴线斜交 布置 , 由
境进行分析 , 从而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点。
5 . 2正确 的 抗 震 概 念设 计
框架——剪 力墙结构 是指在框 架结 构中 的适 当部位 增设一 些剪力
墙, 是刚柔相结合 的结构体 系, 能提供建筑大开间的使用需求 。在这种结
科学合 理的抗震概念设计能够有力的保证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
的强度外 , 同时要求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 , 使建筑物随着高度增加所引起
的侧 向变 形 限 制 在结 构 允 许 范 围 内 。
杂的结构形式 , 必须借助于 电算的结果 。结构电算 软件 的正确
运用, 要求结构工程师具有清晰的结构概 念 , 能建立反 映工程 实际的
2 高层 的结构 体 系选择
计算模型 , 对计算结果的合 理性 、 准确性能进行分析判断。要求计 算软件 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建筑使用功能 、 房屋高度 和高宽 比、 抗震设 防类 的技术条件还应符合 规范及有关标准 的规定 ,并应阐明其特殊 处理的 内 别、 抗震设 防烈度 、 场地类别 、 地基情况 、 结构材料 和施 工技术等 因素 , 综 容和依据。对于复杂结 构, 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 内力和变形分 析时 , 应采 合分析 比较 , 选择 适宜 的结构体 系。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 构可采 用框 用不少于两个合适的不同力学模型 , 并对其计算结果进
浅析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22ce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d.png)
浅析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地震作为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对高层住宅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抗震结构设计成为高层住宅建设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层住宅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地震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层住宅由于其高度较高、自重较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地震中的受力情况更为复杂。
一旦发生地震,如果高层住宅的抗震设计不合理,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做好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不仅是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高层住宅抗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高层住宅的抗震结构设计应从整体出发,考虑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
结构的各个部分应相互协调,共同抵抗地震作用,避免出现局部薄弱环节。
2、规则性原则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应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分布均匀。
避免出现过大的凹凸、悬挑、收进等不规则形状,以减少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和应力集中。
3、多道防线原则在抗震结构体系中,应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共同工作,当一道防线破坏后,还有其他防线能够继续抵抗地震作用,提高结构的抗震可靠性。
4、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原则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柱子的抗弯能力大于梁的抗弯能力,梁的抗剪能力大于其抗弯能力。
这样在地震作用下,梁端先出现塑性铰,消耗地震能量,保护柱子不发生破坏,从而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高层住宅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其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缺点是侧向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变形较大,适用于层数较少的高层住宅。
2、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依靠墙体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其侧向刚度大,在地震作用下变形小,但建筑平面布置不够灵活。
适用于对侧向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住宅。
3、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建筑适应性,是目前高层住宅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9f54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4.png)
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办公和居住空间,也是城市地标和人们生活的象征。
然而,由于地震的频发和破坏力,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原则、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抗震设计原则1. 结构合理性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合理,结构形式选择应考虑各种力的影响,如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2. 隔震设计隔震设计是高层建筑抗震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设置隔震装置,能有效减轻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
常见的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和钢球隔震装置等。
3. 抗震墙抗震墙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抗震设计手段。
通过将抗震墙布置在建筑的关键部位,可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抗震能力。
4. 钢结构设计钢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强度和韧性使其成为抗震设计的理想选择。
钢结构能够在地震中更好地吸收能量,并分散到整个结构中。
5. 增加结构强度通过增加材料的强度和截面尺寸,可以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地震的烈度和建筑物的高度,选择适当的强度和截面尺寸。
二、抗震设计技术1. 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是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计算机模拟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可以评估不同结构形式和材料参数的抗震性能。
2. 结构监测与预警系统结构监测与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高层建筑的结构状态,并在地震发生前提供预警信息。
这为人们提供了逃生和避险的宝贵时间。
3. 新型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逐渐应用到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
这些材料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和轻质高强的特点。
4.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化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
通过优化设计方法和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1. 结构柔性化未来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将朝着结构柔性化发展。
通过使用可调节的结构和材料,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可以自动调整结构形态,减少地震荷载对建筑的影响。
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
![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0abac0779563c1ec5da7118.png)
理论探索
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
黄 炽 良
( 东莞 市建青建筑设 计有限公 司,广东 东莞 5 2 3 0 0 0)
【 摘
要 】面对 当前 地震 灾害频发的社会局 势,高层 混凝土建筑必须要加 强抗震 结构设计 ,以满足人们 的安全需求。就
当前 的高层混凝土建筑 而言,其抗震结构设计规 范还 满足 不 了人们对建 筑稳定性 与安 全性 的要 求 ,因此 ,有必要 加强高层混
凝 土 建 筑 的 抗 震 结 构 设 计研 究 。
【 关键词 】 高层;混凝 土建筑;抗震 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设计
一
、
高层 混凝土建筑 的结构特点
所谓高 层混凝 土建筑 是指建 筑高 度在 2 8 m 以上且 楼层
的层数 至少在 1 O层 以上 的混凝土结 构的建筑 。高层混凝 土 建筑 的结构实质上 为竖 向的悬臂结构 。高层混凝 土建筑 结构 产生 的弯矩与轴 向力分别 由水平 荷载与垂 直荷 载引起 ,且建 筑 的高度 与其轴 向力 为线性 的关 系。高层混凝 土建 筑结 构高 度与 内力 的关系如 图一所示 。 由 图一 可 知 ,高 层 混 凝 土 ; 一 建筑 的层数 、水 平位移 与弯矩 之 善; 间的关系 曲线 均呈现 出上升 的趋 一 势 ,且 轴 向力 与高度是成 正 比的 ; , r 。 。 , 关 系。就受力 特性而 言 ,水平荷 , . , / l 誊 。 载 为均布荷 载的情况 时 ,建筑 的 , 高度 与弯矩 的关 系呈 现出二次 方 … ……~ ~ … 变化 ,而在垂 直荷载 的方 向不 发 图一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 生 变化 的情 况下 ,高层 建筑 的高 内力与高度关系图 度增加 引起 的受力是非常小 的。 二 、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选择与布置 ( 一 )高层 混凝 土建筑的结构 选择。1 、框架结构 。室 内 空间的灵 活布置是框架结构的主要优势 。在建筑 的层数 比较 少的情 况下 ,建筑结构受水平荷载影响较小 。框架结构 因其 易受使 用高度以及剪切变形 的限制 的特点 ,广泛应用于非抗 震 设计 以及 层数少 的建筑 中。2 、剪力墙 结构 。该 结构在水 平力 的作用下 。抗侧力的刚度较大且侧 向的变形非常小 ,具 有 良好的空间整体性 。剪力墙结构是一种刚性结构 ,其主体 为弯曲变形。一般情况下 ,剪力墙会沿着横纵两个方 向展开 多轴线正 、斜交布置 ,钢筋砼墙体承担 了所有 的垂直与水平 荷载。然而该 结构具 有较大 的 自重 ,其平 面布置易受 限制 , 无 法满足建筑 内部大空间 的要求 。因此 ,在房 间面积 以及墙 体布置要求不大 的情况下 ,该结构被广泛地运用 ,从 而避免 室 内出现外 露梁柱 ,有效减 少非 承重墙 的数量 。3 、框架 一 剪力墙结构 。该结构是一种刚柔并重 的结构 ,它是 由适量单 片剪力墙与框架组合而成的 。在框架 一剪力墙结 构中 ,框架 与剪力墙一起承担 了水平 承载力 ,能够使建筑各 部位 的协调 性相应提高 ,而且还能够增加使用 空间。但 由于该结 构是 由 柔性与刚性结构组合 而成 ,因此在 变形形状 以及 刚度上都存 在着 巨大的差异 。为使剪力墙 与框架 能够协作 ,就必须协调 配合各层楼板 ,促进 变形达 到一致 。就 受力 而言 ,剪力墙与 框架分 别 以弯 曲变形 与剪切变形 为主体 ,若两者 变形协调 , 剪力墙抗震时 ,就能够得 到顶 部框 架的协助 ,而且框架抗震 时也能得到底部 剪力 墙的协助 , 从 而使 高层 混凝土建筑的抗 震性 能大幅 提升 。4 、板 柱 一剪力 墙结构 。由于将井 筒或剪 力墙加 入到 了板 柱框 架之 中,侧 向力 则主要 由剪力墙 承担 , 同时还最大 限度 地提高了侧向的刚度。该结构适用 的建筑高 度须低于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的建筑高度 ,较适用于高层混凝 土建筑 中的 7度或 8度 的抗震设计 中。 ( 二 )高层混 凝土建筑 的结构布 置。平面布置 与竖 向布 置是高层混凝 土建筑结构布置 中的两种典型 的类型 。对于一 个独 立 的高层 结构单 元而言 ,平 面布置 中必 须使其 承载力 、 规则与 刚度 均匀分布且平面形状宜简单 。竖 向布置 中 ,应尽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措施探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优化设计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0761213a76e58fafab0039e.png)
有效的御防或善后措施 , 尽可能减轻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高层住宅结构抗 震优 化 设计 将得 到设 计 人员 更 多 的关注 和重 视 。 建 筑结 构 的优 化设 计 目的是 设计 出合理的满足各种科学数据的最佳方案。近年来, 我国房地产产业迅猛 发展 , 建筑 设 计和 施工 技术 得 到迅 速提 高 。高层 住 宅结 构 抗震 优 化设 计 将 得 到设 计 人员 更多 的关 注 当无法避开时, 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 , 应 根据抗震设 防类别、 地基液化 等级 , 分别采取加强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 刚度 、 部 分消 除或 全部 消 除地基 液 化沉 陷 的措施 。
2 . 优化 建 筑结 构 设计 。力求 对称 均 匀是 抗 震 概念 设计 十 分重 要 的原 则 。 “ 综合 抗 震 能力 ” 的概 念 , 就是 要综 合 考虑 整 个结 构 的承 载 力 和构造 等 因素衡 量 结构 抵抗 地震 作 用 的能力 。 地震 时建 筑 物所 受地 震作 用 的大小 与 其动 力特
震性能, 最理想 的措施是使结构 中的所有构件都具有较高 的延性, 采现浇楼、 屋 盖是 一 种较 好 的增 强楼 房结 构空 间 刚度 和整体 稳 定性 的方法 , 在 适 当的部 任 何方 向 , 当为 均 布荷 载 时 , 弯 矩 与建 筑 物 高度 呈 二 次方 变 化 。从 侧 移 特性 位 增设 构 造 柱 , 并 配置 些 构造 钢 筋 , 也 能 达 到增 强 结 构整 体 性 的作 用 ; 另外 , 看, 竖向荷载引起 的侧移很小 , 而水平荷载当为均布荷载时 , 侧移与高度成四 设置配筋圈梁可限制散落问题 , 增强空间刚度 , 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 , 从而提 次 方变 化 。 由此 可 以看 出 , 在高 层结 构 中 , 水平 荷 载 的影 响要远 远 大于 垂直 荷 高房屋的抗震性能。结构主要靠延性来抵抗较大地震作用下的非弹性变形 , 载 的影 响 , 水 平荷 载 是结 构设 计 的控 制 因素 , 结 构抵 抗 水平 荷 载产 生 的弯 矩 、 因此 , 地震作用下, 结构的延性与结构的强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为了使钢 剪力以及拉应力和压应力应有较大的强度外 ,同时要求结构要有足够 的刚 筋混 凝土 结 构在 地震 引起 的动 力反 应 过程 中表 现 出必 要 的延 性 , 就 必 须使 塑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e8fe0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c.png)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具有很好的性能,尤其是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更为重要。
下面将从建筑结构系统、地震力分析、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通常采用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由柱、梁和楼板组成,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和水平地震力。
剪力墙结构通过加固和布置剪力墙来提高抗震性能。
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地震烈度等级选择适当的结构类型。
地震力分析是抗震设计的基础。
常见的地震力分析方法有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低烈度地震区或抗震性能要求较低的建筑。
动力分析方法包括模态分析、响应谱分析等,适用于高烈度地震区或抗震性能要求较高的建筑。
地震力分析需要合理确定地震荷载、结构刚度和各种参数,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抗震构造措施是提高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增加构造刚度、提高节点抗震性能、增大剪力墙面积等。
通过合理布局构造件、采用适当的材料和施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房屋的耐震能力。
抗震设计要点主要包括抗震安全等级、结构设计哲学、设计参数、构造措施和施工质量要求等。
抗震安全等级根据建筑用途和地震烈度等级确定,对于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通常采用1、2、3级抗震安全等级。
结构设计哲学需要遵循“强强耦合、抗震差传、抗震能分配”的原则。
设计参数需要根据地震活动特征和构筑物本身的特性合理选择。
构造措施包括加固节点、增加剪力墙抗震设防面积等。
施工质量要求需要严格控制,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综上所述,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系统、地震力分析、抗震构造措施和抗震设计要点等因素。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施工,可以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e00b38eefdc8d376ee32d7.png)
3 . 4 . 1框 架 结 构
高层建筑结构采用框 架结构 的话 , 则其室内空间可 以灵活布置。当高 取其 隐含值0 _ 3 %。这种情况下 , 在计算 的时候取其竖 向分布筋 为0 . 3 %, 而 层建筑层数不 多时 , 水平荷 载所 承受 的力 不大,同时对结构 的影 响也很 实 际只有0 . 2 % 0 . 2 5 %, 这就会导致误差 的出现 , 比如说 端柱与暗柱的配筋 小 , 因此采用框架结构就比较合理 。 但是 , 这种结构的本质属于柔性 , 并且
身的抗震分析与设计就越加重要 , 并且其抗震设 防成 为了当前 设计工作 忽视建材的选择。为 了提高建材的的抗震性能 , 不仅需要对建材承受力 进 中最主要也是最迫切 的一环 ,其主要是为 了建筑 物 自 身及人类 生存 的安 行分析 , 还应应加强建材 的抗震性 能参数分析 , 从整体上进行所有建材 的
看, 我 国普 遍适用 的高层 混凝土建 筑结构体 系主要有 : 框架 、 剪力墙 、 框 0 . 2 5 %, 主要包 括了以下方面 的配 筋率 : 剪力墙底 部加强部 位 、 端 山墙 、 端 架—剪 力墙 、 板柱一剪力墙等。本文就其 中的前三者进行简要 的阐述与探 开间的纵 向剪 力墙 、 房屋顶层 、 楼 梯间和 电梯 间等 , 而对 于其他一些 地方 讨 : 的配筋率则不 能小于0 . 2 0 %。某些设计者在具体 的操作 中 , 对于S A T W E 软 件 中的相关剪力墙竖 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 了解不透彻 ,在取值 的时候易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8210d5ad51f01dc281f1f4.png)
略谈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阐述了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概念和原理,分析了以往受地震损坏的高层案例带来的启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结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的原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 简称《高规》) 对高层的定义如下: 10 层及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 的混凝土结构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从表面上看主要体现在层数和高度,而实质上高层建筑的特点是水平荷载在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结构内力与高度的关系见图 1,轴力n与高度成正比,弯矩m和水平位移δ与层数的关系曲线均呈上升趋势。
那么高层建筑结构如何抵抗水平荷载成了又一设计主题,研究建筑结构抗侧力能力成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点。
高层建筑水平力主要由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引起,而地震荷载作用往往起控制作用。
地震荷载的破坏特点是: 作用时间短暂,强度大且无规律,除水平振动外还有扭转振动。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完全用弹性理论分析着手进行设计是不可行的,因为抗侧构件会增大很多,且增加了结构主体的自重,导致结构在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增大结构自身的惯性力,从而对抗震更加不利。
那么就应该从结构概念着手,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建筑物平面、立面规则,合理有效地布置结构构件,减轻结构自身重量,避免出现由于设计不当造成人为的薄弱层。
这是一条比较好的思路,也是现代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师最为提倡的设计理念。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发展中国家应用尤为广泛,这也是由混凝土结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其造价相对于钢结构较低,材料来源丰富,并且可以浇筑成各种复杂断面形状,钢材用量少,而且承载力也不低,侧向刚度大,整体浇注的连接节点可靠,抗震性能在经过合理设计之后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类型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 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c7e341f7ec4afe04a1df14.png)
二、 高层 混 凝土 建筑 抗震 结构 设计 的基 本原 则
( 一) 应具 有 必要 的 承载 力 、 刚度 、 稳定性、 延 性等 方 面的 性 能
在高层建筑 的建设 中, 其中最 主要的问题是对它的抗震 问题 , 而其中以 轴 压 比 和短 柱 的 问 题 最为 严 重 , 在 高 层混 凝 土建 筑 结 构 中 , 为 了控 制 正 常 的 轴 压 比例 , 结 果会 导 致 柱 的断 面很 大 , 而 限 制 轴压 比例 是 为 了使 柱 子 处 于大 偏 压状 态 , 防止 高层 结 构的 钢筋 力达 到 死亡 状 态 , 造 成 混凝 土 被压 碎 的情 况 , 柱 的塑 性 变形 能力 小 , 则 结 构 的延性 就 差 。
注 意安 全措 施 , 提高 建筑 的生命 年 限 。 在保 持 相 同 阶段 , 保证结构的延性和抗倒塌能力。④在抗震设计中某一部分结构设计超 这就 要求 在设 计 的 过程 中 ,
建筑本身 的种类 , 这样就会增强建筑的层数, 有效 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成本 , 规避水平方向 的弯矩作用 , 防止建筑的变形。 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 中, 还应该引起关 注的 是 : 在 地震 效应 和 建筑 的 质量 水平 成 正 比 , 再加 上 建 筑受 到 高度 大 、 重 心 高 的特征 影 响 , 那 么在 地震 力 的作 用下 , 倾 覆力 矩就 会 随之 增 加 。 为 了避 免 这 后果 , 我 们 在建 筑 的结构 和 选 材 中 , 应 采 取 在 建筑 的隔 墙 中使 用 轻 质 材 料
在 竖 直 方 向产 生 轴 向力 , 水 平结 构 产 生 弯矩 , 前 者 与 建 筑物 的高 度 呈 一次 函 数 的线 性 关 系 。在 高层 建 筑结 构 中 , 水平 方 向 的荷 载 对建 筑 结 构 的影 响远 远 大 于 竖 直方 向的 , 水 平 方 向 的是 结 构 设计 考 虑 的 主 要 因素 , 建 筑 结 构 必须 有 足够 的冈 度, 这 样 才能 保证 高 层结 构 相对 的稳 定 。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4b3b9335727a5e9846a6109.png)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频繁发生地震,很多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能力不强,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成为了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探讨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前言:近年来,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生命财产的损失。
所以,现在国家相关部门密切关注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问题。
现在从事高层混凝土建筑设计的人员要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将抗震元素融入建筑结构设计中,这样才能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来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进行改造设计,使其抗震能力增强。
所以,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成为了社会上所关注的热点,业内人士也是在研究其抗震设计,通过研究出合理地设计方案来应用到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中,来保证人民的安全。
1、浅析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必要性1.1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什么概念现在谈到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是考验建筑的抗震能力,给人们提供最大安全性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案。
我国近些年,也发生过很多大型地震,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地损失。
但是在这么多次地震中,国家的相关部门总结了很多工程建筑的经验,就是以这些经验作为抗震设计的基础,来不断完善建筑的结构体系。
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研究领域中有了很大的突破,但还是存在相关的问题予以研究并解决。
1.2加强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必经之路自从产生了建筑结构抗震的概念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更应该把抗震元素考虑在内。
因为我国本身就是处于地震带多的国家,这几年来也频繁地发生地震,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能力差,都出现多处裂缝及崩塌的现象。
正是上述原因,加强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当务之急。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72408ae53a580216fcfe7e.png)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摘要:随着建筑企业的大力发展,高层建筑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楼层建筑。
而随着近年来地震灾害的不断频发,人们已经将焦点全部聚集在了楼层的抗震性能上,而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性能更是人们所担心的问题。
如何做好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设计,保证高层混凝土建筑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的稳定性,是文本将重点分析的问题。
关键词: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分析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分析现如今所建设的高层混凝土建筑的结构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竖向悬臂结构。
其建筑的垂直载荷主要使建筑结构,产生一个与地球引力相抗衡的轴心力;建筑的水平载荷使建筑结构产生弯矩。
从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建筑的垂直载荷方向保持不变时,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仅仅会引起量的增加而已,而这时水平载荷的方向就可以来自四面八方;而当建筑为平均分布载荷时,建筑的高度就和弯矩呈现出二次方的变化。
再从建筑的侧移特点来看:建筑竖直方向载荷引起的建筑位移是比较小的,而水平方向的载荷作为平均分布的载荷时,建筑的高度就和其侧移呈现出四次方的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在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水平方向的载荷对建筑结构的影响是要远远大于垂直方向载荷对建筑结构的影响的,所以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建设时,水平载荷是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重点控制的影响因素,所以除了在保证高层建筑结构抵抗水平载荷产生的弯矩、剪力以及压、拉应力时,要具有较大的强度以外,还要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使得建筑随着高度的不断升高,所引起的侧向变形能控制在结构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高层混凝土建筑的抗震结构体系选择在进行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时,应当根据所建设工程的具体使用功能、房屋的高度与宽度的比值、抗震设防的类别、场地的类别以及建筑地基的实际情况、建筑所用的结构材料和施工工艺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比对分析,从而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建筑结构体系。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897505581b6bd97f19ea75.png)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探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也逐渐广泛,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中,抗震设计越来越重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乎民生,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对高层混凝土建筑实施结构设计,主要涉及对建筑高度,承载力,主体结构,各个部件的性能规划等一系列的因素,要求通过对各个构件和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既实现满足保障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需要,又具有值得欣赏的美学价值。
增强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地基,房屋的结构体系选择,综合布局等多方面建设因素,是一项专业,严谨,复杂的高技术工作。
本文将从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现状起笔,寻找结构设计中抗震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建筑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
我国是多地震国家,但我国目前对地震的预防能力较弱,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及其巨大的灾害,因此,加强建筑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是进一步保障我国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我国高层混凝土建筑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其综合性和高集成性都使得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更为明确的重视,加强对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已经十分的迫切。
二、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高层混凝土建筑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尤其是在抗震结构设计上,我国虽然引进了一些西方欧美抗震设计理念,但缺乏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技术创新。
很大方面存在着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层混凝土建筑在结构防震设计中缺乏科学规范的理论指导,缺乏实际经验的积累;而且我国对地质地震的认识尚不够完善,对地震的成因,预测,防治研究不够深入。
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候,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或依据的是不完善的理论。
因此,难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完美融合防震设计理念。
2.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立足于固定参数,而忽视了实际情况,设计完全依据“计算设计”完成。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fda18c80c22590102029de3.png)
关于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探讨摘要: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一直是建筑设计的重点,要使建筑施工机构能真正的避免地震等自然灾害,设计好高层混凝土抗震结构是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根本措施。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对高层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法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03-0179-011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的基本理论分为三个部分:拟静力理论是假定建筑结构为刚性,地震力的大小相当于建筑结构的重量乘以一个定量的比例常数;反应谱理论是以强地震动加速度的观测和对地震地面运动特性的了解;动力理论是把地震看做一个时间过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震动加速度作为地震动输入,观测建筑物每一刻的地震反应,进而知道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工作。
2 高层混凝土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高层混凝土建筑地震的形变特征来看,由于地震造成的结构破坏有两种原因:一种是一次超越型,即由于地震振动引起的结构位移超过结构的变形承受的能力,最终使结构的强度下降导致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倒塌;另一类是反复损伤型,在地震的作用下引起结构的弹性和塑性变形循环,结构因损伤累积以及低周疲劳效应而破坏。
高层建筑的防震底盘和裙房顶面与主楼相接处面积突然减小时,即相邻楼层质量突变较大时,则造成反复损伤类型的地震损坏;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不合理,电梯井等抗侧力构件存在偏心的布置,因发生扭转振动而使震害加重,就导致建筑结构的反复损伤。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对称性,钢筋混凝土多肢剪力墙的窗下墙通常会出现斜向或交叉裂缝,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
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变大,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
高层混凝土建筑最初设计阶段缺乏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全,一些设计师在初审通过之后就直接进入了施工图设计阶段,没有岩土工程的前期勘察资料,使得设计缺少最重要的设计缺少了必要的依据,如果选取的参数再计算过程中出现问题,则结构设计和工程预算的相应参数需要重新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