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多媒体课件 -5 光信息处理概述

合集下载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与技巧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与技巧
导航明确
设置清晰的导航菜单和链接, 方便学生在课件中快速定位和
跳转。
CHAPTER 04
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介绍
PowerPoint
优点
01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可轻松实现动画效
果。
缺点
02
交互性相对较弱,不适合制作复杂的课件。
使用技巧
03
合理布局幻灯片内容,使用主题和模板保持风格统一,适当添
课件特点
注重思维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通过动态演示和交互式操作,帮 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案例三:高中英语课件制作
课件内容
以高中英语课本为基础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 文和语法知识点,进行 多媒体设计。
课件形式
采用PPT、Flash等多媒 体制作软件,结合图片 、音频、视频等素材, 制作互动式课件。
筛选优质资源
确保素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选择高质量的图片、视频、音频等。
分类整理
按照课件内容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方便后续制作和使用。
课件制作流程
需求分析
明确课件的使用场景和 需求,为后续制作提供
指导。
规划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 定课件的整体规划和设
计方案。
制作实现
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 具,按照设计方案实现
交互性
课件是否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否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方法与实施
01
专家评审
邀请教育专家、技术专家对课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02
用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件的反馈意见,了解课件的
实际效果。
03
对比分析
将课件与其他类似产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0_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导论

0_现代光学信息处理导论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9
2015-03-09
光学信息处理是如何形成一门学科的?
通信系统理论同光学的对比
• 电子学与光学的对比
电子学
时间信息 线性不变系统 数学: 频谱分析:放大器频谱响应 脉冲响应
光学
空间信息 线性不变系统 数学: 频谱分析:MTF函数 脉冲响应
时域频率 非线性系统
二极管,三极管
2015-03-09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14
丹尼斯· 盖博:全息术的另一个意义是促进了傅里叶光学的发展
• 丹尼斯· 盖博(匈牙利语:Gábor Dénes,1900年6月5日- 1979年2月9日),英国籍匈牙利裔物理学家,因发明全息 摄影而获得1967年的英国物理学会杨氏奖及1971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 2010年6月5日,Google主页的LOGO为一个全息摄影的 Google图标,以纪念丹尼斯诞辰110周年。
2015-03-09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6
光学信息处理的发展历史
• 20世纪60年代以来
– 由于激光器的应用,全息术获得了新的生命; – 全息术和光学传递函数的概念结合,光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发生 了根本的改变
传统上,用光强、 振幅的空间分布来 描述光学图像
现在则把图像看作是由缓慢变化的背景、粗 的轮廓等比较低的“空间频率”成分和急剧 变化的细节等比较高的“空间频率”成分构 成的,用频率的分布和变化来描述光学图像。
1807年向巴黎科学院呈交的题为 《热的解析理论》
在求解该方程时发现解函数可以由三 角函数构成的级数形式来表示,从而 提出了任意周期函数都可以用三角函 数基来表示的想法
2015-03-09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12

《多媒体技术》PPT课件

《多媒体技术》PPT课件

图形
图像
10
感知媒体例:动画和视频
2021/6/10
动画
视频
还有:音频、音视频等
11
1.1.1 媒体
✓表示媒体:指被交换的数据类型,它们 定义信息的特性。表示媒体的特性用信 息的计算机内部编码表示,例子有语音 PCM编码、图像JPEG编码、文本ASCII 编码和乐谱等。
21/6/10
12
1.1.1 媒体
2021/6/10
8
感知媒体例:文本
象形文字:foot(埃及)
汉字:水(唐朝怀素、东 2021/6/10 晋王羲之及周朝石鼓文)
中国甲骨文字
释文
旬壬申夕月有食
说明
远在三千年前 我国即有关于天 文方面的记录, 本片甲骨是当时 月食的记录。这 说明我国具有悠 久的文明历史。9
感知媒体例:图形和图像
2021/6/10
✓表现媒体:指为人们再现信息的物理工 具和设备(输出设备),或者指获取信 息的工具和设备(输入设备)。如显示 器、扬声器、打印机等输出类显现媒体, 以及键盘、鼠标器、扫描器等输入类表 现媒体。
2021/6/10
13
1.1.1 媒体
✓存储媒体:指存储数据的物理介质,如纸 张、磁盘、光碟等。
2021/6/10
• 一般所说的“多媒体”,不仅指多种媒体 信息本身,而且指处理和应用多媒体信息 的相应技术,因此“多媒体”常被当作 “多媒体技术”的同义词。
2021/6/10
22
1.1.2 多媒体
• 区分一个应用或系统是否是多媒体应用或多媒体 系统的三条主要标准:
媒体的数目 支持多媒体的类型 媒体的集成化程度
第五部分:图像与视频媒体应用。主要介绍 了图像与图像的数字化过程、视频与视频信号的 数字化过程、JEPG与MPEG压缩标准等。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蒋卫卿;莫晓华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10(000)032
【摘要】本文在阐述大学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多媒体课件制作及授课方式两方面探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表明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来自于师生课堂的良好互动.
【总页数】1页(P193-193)
【作者】蒋卫卿;莫晓华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南宁,530004;广西民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南宁,53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4
【相关文献】
1.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中引入讨论课的探索 [J], 邹勇;马建军
2.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J], 罗益民
3.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困境的探索 [J],
4.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困境的探索 [J], 周春红
5.大学物理中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和弊端 [J], 张海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理学波光光信息处理概述

理学波光光信息处理概述

心滴一小滴厚h 的液体,
放到频谱面上引起 0 级相移: 2 π nh
25
U~物(x, y) A~t (x, y) Aei(x, y)
A1
i
1 2
2!
i 3
3!
0级
经相位板后,0级相移了 ,其它变化不大。
U~像(x,
y)
A
e i
i
1 2
2!
i 3
3!
A (ei 1) ei(x, y)
信息光学也称为变换光学或付里叶光学, 它的基本概念起源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60年 代激光问世后,迅速发展为一门新的光学学科。
基本思想:用频谱的语言分析物面的信息, 用改变频谱的手段来处理信息。
物 面
空间 频谱 分析 系统
空 间 频 谱
频谱 处理 系统
处理 后的 物像
1
一. 空间频率:单位长度内空间分布重复的次数
从卫星照片中检测军事目标 从文件中检测某个字 从细胞中检测癌细胞 进行航空测量 光学侦破(指纹识别)
19
例如指纹识别:
x
Σ x
Σx
x
反过来
平面波 指 纹
P1
带有指纹信 带有指纹信 指
息的衍射波 息的会聚波 纹
L1
频谱面
L2 P2
亮 •点
平面波 x Σx Σx
参照指纹
x* 待查指纹
平面波
出现亮点 即被识别 若 x* = x 或 x*与 x 相关
4

fx
sin
k d
的讨论:
(1)物是一系列不同的空间频率信息的集合,
一定的 对应一定的 fx ,也对应一定的 k 。
(2)物上不变的部分d ,即 fx= 0, = 0。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第1章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多媒体通信技术课件第1章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
图像
图像是指由像素点阵组成的画面。它包括扫描静态图像和合成静态图像。扫 描静态图像通过扫描仪、模数转换装置或数字相机等捕捉;合成静态图像由计算 机辅助创建或生成,即通过程序、屏幕截取等生成。图像文件存储的是像素点阵 值,在文件格式中没有任何结构信息。图像编码主要的国际标准有JBIG、JPEG以 及JPEG2000。
图形
图形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它一般由图形编辑 器或程序产生,也常被称作计算机图形。计算机对图形文件进行存储时,实际上 存储的是绘图指令和有关绘图参数。图形的优点是可以实现无限放大,不会失真, 且占用的存储空间小。缺点是颜色不丰富,描述复杂图形比较困难。目前,图形 编码主要的国际标准和工业标准包括T.101、T.150、ISO8632,以及ISO7942等。
网络服务平台
该层主要提供各类网络服务,使用户能直接使用这些服务内容,而无需 知道底层传输网络是怎样提供这些服务的,即网络服务平台的创建使传输网 络对用户来说是透明的。
多媒体通信平台
该层主要以不同媒体(正文、图形、图像、语音等)的信息结构 为基础,提供其通信支援(如多媒体文本信息处理),并支持各类
多媒体应用。
1.3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多媒体通信终端技术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 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及其检索技术 多媒体数据的分布式处理技术
1.4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
视频会议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 多媒体电子邮件 可视电话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 虚拟现实
视频与动画
视频与动画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快速播放一连串静态图 像(图形),在人的视觉上产生平滑流畅的动态效果。运动图像 压缩标准种类繁多,目前主要标准包括H.261、H.263、H.264、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共21张PPT)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共21张PPT)

制作与编辑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根据课件需求和自身技能,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如 PowerPoint、Flash等。
课件页面设计
设计课件的页面布局、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确保课件的美观性和 易读性。
交互功能实现
根据需要实现课件的交互功能,如超链接、动画效果、互动练习等。
测试与发布
课件测试
对制作完成的课件进行测试,确 保课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
字体选择
选用易读性好的字体,字号适 中,以确保学生清晰阅读。
图片与图标
使用高质量的图片和图标,以 增强课件的形象化和直观性。
动画效果应用
突出重点
通过动画效果突出重点 内容,引导学生关注重
要信息。
增加趣味性
适当运用动画效果,增 加课件的趣味性和吸引
力。
避免过度使用
动画效果应适度使用, 避免过多的动画导致学
行。
反馈与修改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对 课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课件发布
将课件发布到相应的教学平台上, 供学生在线学习或下载使用。
03
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PowerPoint
优点
01
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支持多种媒体格式,可轻松实现动画效
果。
缺点
02
文件体积较大,对计算机性能有一定要求,交互性相对较弱。
实例二:初中数学课件制作
制作要点 选取重点章节和知识点,突出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
采用图表和动画等形式展示数学概念和公式,帮助学生理解;
实例二:初中数学课件制作
注重数学语言的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和规范性,避 免出现歧义和错误;
增加互动环节,如数学游戏、小组讨论 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大学物理下》PPT课件

《大学物理下》PPT课件

后续课程衔接建议
深入学习量子物理和固体 物理
建议学生继续选修量子物理和固体物理相关 课程,加深对这两个领域的理解和掌握。
拓展应用领域知识
鼓励学生选修与物理应用相关的课程,如材料科学 、光电子学、半导体器件等,以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
培养实验和研究技能
建议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和研究项目,提 高实验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融合
未来物理学将与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增 长点。
极端条件下的物理研究
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极端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将成为研究热点,如高温超导、强磁 场物理等。
计算物理与数据科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物理和数据科学将在物理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 理论和实验提供有力支持。
04
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 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物 理基础。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讨论、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授课。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 理概念和规律。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原子核的模型
包括液滴模型、壳层模 型等,用于解释原子核 的性质和行为。
放射性衰变类型及规律
1 2
放射性衰变的定义
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的 现象。
衰变类型
包括α衰变、β衰变、γ衰变等,每种衰变类型有 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
3
衰变规律
遵循指数衰变规律,即放射性原子核的数量随时 间按指数减少。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物理光学讲课课件
目录
• 引言 • 光的干涉 • 光的衍射 • 光的偏振 • 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 现代光学技术及应用
01
引言
光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光学
从反射和折射定律的发现到光的波动理 论的提出。
几何光学
建立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定律, 以及透镜成像等理论。
物理光学
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研究 ,到光的电磁理论的确立。
非线性光学简介
非线性光学现象
阐述非线性光学中的基本 现象,如二次谐波产生、 和频与差频产生、光整流 、光克尔效应等。
非线性光学材料
介绍常见的非线性光学材 料,如晶体、半导体、有 机材料和光纤等,并分析 其特性。
非线性光学器件
概述非线性光学器件的原 理和应用,如光开关、光 限幅器、光逻辑门等。
量子光学简介
衍射条纹。
04
光的偏振
偏振现象和分类
偏振现象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光矢量(即 电场强度矢量E)的振动方向对于 光的传播方向失去对称性的现象 。
分类
根据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 向的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形状, 可分为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 圆偏振光。
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
马吕斯定律
描述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后的透射光强与入射光强及偏振片透振方向之间的关 系,即$I = I_0 cos^2 theta$,其中$I_0$为入射光强,$theta$为透振方向与 入射光振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光电转换
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或其他形式的能 量,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探测 器等器件中。
02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和条件
01
干涉现象
两列或多列波在空间某些区域 振动加强,在另一些区域振动 减弱,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

多媒体技术概述

多媒体技术概述
39
多媒体技术
这些是多媒体技术吗?






视 频 聊 天

兵 系 统
40
多媒体技术
1.2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
1984年Apple公司在苹果机Macintosh(也称 Mac)上引入了位图(Bitmap)概念进行图形处 理,并使用了窗口(Windows)和图标(Icon)作为 用户界面,标志了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 应用。(之后有MS Windows1.0 85)
RAM
MPC1
2MB
运算处理器
16MHz3Leabharlann 6SXCDCD--ROM150kB/s 最大寻址时间1s
声卡
8bit数字声音 8个合成音
MIDI
显示 硬盘容量 彩色视频播放 输入输出端口
640×480 16色
30MB
-
MIDII/O,摇杆端 口,串并联端口
MPC2
4MB
25MHz486SX
MPC3
8MB
19
多媒体技术
课程讲授的多媒体应用软件
20
多媒体技术
Photoshop-实例
21
多媒体技术
Photoshop-实例
22
多媒体技术
数字音频实验
1. 配乐诗朗诵 2. 手机铃声制作 3. 歌曲编辑(录制清唱) 4. 电影、电视配音
23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程序设计
实验目的:进一步加强可视化和多媒体程序设 计方面的能力 实验内容:(以下内容任选其一)
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三年级是我们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一年,从 中渐渐体会我们所学专业的方向和未来工作 的方向。

大学物理教案_光学_文库

大学物理教案_光学_文库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光学现象;2. 掌握杨氏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等实验方法;3. 熟悉光的衍射、光栅等光学元件的应用;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光的干涉1. 光的干涉现象2.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3. 薄膜干涉-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二、光的衍射1. 光的衍射现象2. 单缝衍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3. 最小分辨角- 瑞利判据- 最小分辨角计算第二课时一、光的偏振1. 光的偏振现象2. 布儒斯特角-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分析3. 光的偏振应用- 偏振光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二、光的衍射与光栅1. 光的衍射与光栅的基本原理2. 光栅方程- 光栅衍射光谱宽度- 光栅光谱的重叠3. 光栅应用- 光栅光谱仪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光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光学现象,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3. 实验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原理、步骤和结果;2. 实验仪器:杨氏双缝干涉仪、薄膜干涉仪、单缝衍射仪、光栅光谱仪等;3. 黑板板书:简要记录实验步骤和结果。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2. 实验报告:实验原理、步骤、结果和误差分析;3. 期末考试:光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为后续学习光学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

RAID 0
控制器
Disk0 段0 段N ….
Disk1 1 N+1 …..
DiskN N-1 2N-1 …..
• RAID 0 特点
– 无冗余 – 提高读写速度 – 较不可靠
RAID 1—磁盘镜像
控制器
主驱动器组
镜像驱动器组
RAID 2—数据位交错
控制器
A1 B1 ….
A2 B2 ….
A8 B8 ….
2.4 多媒体(无严格统一的定义)
定义1:(Lippincatt,Byte 1990) 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 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 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具有交互性。 定义2:(IBM,Multimedia Foundation 1990) 多媒体是下面 两种以上媒体组成结合体: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 动态视频、声音。这就意味着电视节目、动画片、个人视话 都可被看作是多媒体。 定义3:(J. Morgen,SGI, 1992)多媒体是传统的计算媒 体--文本、图形、图像以及逻辑分析方法等与视频、音频以 及为了知识创建和表达的交互式应用的结合体。 定义4:(汪,CW,1994)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能对多种载体 (媒介)上的信息和多种存储体(媒质)上的信息进行处理 的技术。
• 特征
– 记录的是电视模拟信号 – FM调制 – 信号的幅值用凹凸坑的长度表示
• 分类
– CLV(Constant Linear Velocity)
• CD_DA, CD-ROM,
– CLA(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 软盘,硬盘
– 比较(容量,扇区划分,地址)
CD-DA 激光唱盘

大学物理英文版

大学物理英文版
主要贡献: •发明了望远镜,维护、坚持和发展了哥白尼学 说,发现木星的四个卫星; •摆的等时性、惯性定律、落体运动定律; •运动的合成原理和独立性原理,相对性原理; •方法:实验科学。
§1-1 Frame of Reference Particle(质点)
1. Frame of Reference(参照系)
•张达宋 《物理学基本教程》 •李行一等, 《物理学基本教程教学参考书》 •李行一等,《物理学基本教程》习题分析与解答 •张三慧等, 《大学物理学》 •Halliday et.al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W. Sears et.al 《University Physics》 •史蒂芬.霍金,《时间简史》 •盛正卯等,《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B.K.里德雷,《时间、空间和万物》 •…………..
4.Units(单位)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SI: Syst me International d’Unit s 法语) is used in China
mass
m
kg:千克 kilogram
length
L m:米 meter
Time
t s:秒 second
5. Scalar and vector(标量和矢量): Two types of physical quantities(量):
教 学基本 要 求
1. 理解描述质点运动物理量的定义及其矢量性、相 对性和瞬时性; 2. 掌握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会用微积分方法求解 运动学两类问题; 3. 掌握平面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 4. 理解运动描述的相对性,会用速度合成定理和加 速度合成定理解题。
重要历史人物

大学物理课件光学

大学物理课件光学
康普顿效应
当X射线或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光子将部分能量转移 给电子,使电子获得动能并从原子中逸出。康普顿效应进 一步证实了光的粒子性。
02
光的干涉现象及应用
双缝干涉实验及原理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与步骤
介绍双缝干涉实验的基本装置,包括 光源、双缝、屏幕等,以及实验的操 作步骤。
双缝干涉现象观察
双缝干涉原理分析
光的偏振现象
横波特有的现象,纵波不发生偏振。 光的偏振证明了光是一种横波。
光的量子性描述
光子概念
光是由一份份不连续的能量子组成的,每一份能量子称为 一个光子。光子具有能量ε=hν和动量p=h/λ,其中h为普 朗克常量,ν为光的频率,λ为光的波长。
光电效应 当光照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的电子会吸收光子的能量并 从金属表面逸出,形成光电流。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的 量子性。
大学物理课件光学
目录
• 光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 光的干涉现象及应用 • 光的衍射现象及应用 • 光的偏振现象及应用 • 现代光学技术与发展趋势 • 实验方法与技巧
01
光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光的本质和特性
01 光是一种电磁波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可以表现为波动性质,也 可以表现为粒子性质。
02 光速不变原理
偏振光
光振动在某一特定方向的光,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 上,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
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角
马吕斯定律
描述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透射光强与检偏器透振方向夹角的关系,即透射光强与夹角的余弦值的平方成正比。
布儒斯特角
当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分界面上反射、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反射光中垂直振动多于 平行振动,折射光中平行振动多于垂直振动。当入射角满足某种条件时,反射光中垂直振动的光完全消失,只剩 下平行振动的光,这种光是线偏振光,而此时的入射角叫做布儒斯特角。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点总结)

01
圆孔、屏幕和光源。
实验现象
02
在屏幕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圆环,中心为亮斑。
结论
03
圆孔衍射同样体现了光的波动性,中心亮斑是光线汇聚的结果。
光栅衍射实验
实验装置
光栅、屏幕和光源。
实验现象
在屏幕上观察到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每条条纹都有自己的位置 和宽度。
结论
光栅衍射是由于光在光栅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后相互干涉的结果, 形成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
02
光的干涉
干涉现象与干涉条件
干涉现象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在空间某一点 叠加时,光波的振幅会发生变化,产 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干涉条件
要产生干涉现象,光波必须具有相同 的频率、相同的振动方向、相位差恒 定以及有稳定的能量分布。
干涉原理
光的波动性
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孔洞时,会产生衍射现象。衍射光波在空间 相遇时,会因相位差而产生干涉现象。
利用光纤的干涉、折射等光学效应,检测温度、压力、位移等物理量。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效应,检测生物分子、化学物质等。
光学信息处理
全息成像
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 体的三维信息。
光计算
利用光学器件实现高速并行计算,具 有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
THANKS
感谢观看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知识 点总结)
• 波动光学概述 • 光的干涉 • 光的衍射 • 光的偏振 • 波动光学的应用实例
01
波动光学概述
光的波动性质
01
02
03
光的干涉
当两束或多束相干光波相 遇时,它们会相互叠加, 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大学物理中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和弊端

大学物理中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和弊端

学术研讨117大学物理中多媒体教学的益处和弊端◊盐城工学院数理学院张海洋多媒体教学巳广泛地走进大学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它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教师 应合理看待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瞬社会稣,多粋酥逐渐曲课堂,彻底地改变了教学的方式。

多媒体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郴体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管理,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感官与计算机进行实时信息交互的技术。

由于多««^学具有直观性、动态如性,能够图文并茂地呈现所讲授的知识点,因此受到iW和学生的普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将知识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图像、清晰的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将学生带入f多维的知识世界。

大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类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基本的运动形式以及相应的支配规律,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为后继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好本课程,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多媒体教学已被世界各地的大学课畅采纳,成为一种备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彻底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模式。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丹着众多不可對弋的优势。

但另一方面,它的不合理利用会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对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些许心得体会。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1.1使学生更高效地获取新知识人的一生是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当今社会知识呈现爆炸式增长,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五花A门。

与之相比,人的精力相对有限,如何高效学习就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大学课堂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时光非常宝贵,应该加以高效利用。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课件

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课件

偏振的应用与技术
01
光学成像技术
利用偏振现象可以改良光学成像的质量,如通过使用偏振眼镜来消除反
射光的影响,提高观看3D电影的视觉效果等。
02
光纤通讯技术
在光纤通讯中,利用偏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传输速率和传输效率,同时
也可以实现更远距离的传输。
03
光学信息处理技术
利用偏振现象可以实现光学信息处理,如光学图像处理、光学模式辨认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视察和分析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光的电磁性质。
实验原理
利用偏振片将自然光转化为偏振光,视察不同角度下偏振光的强度变化。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自然光源、偏 振片、检测器等。 2. 将自然光源通过偏振片转化为 偏振光。
实验三:光的偏振实验
3. 在检测器上视察不同角度下偏振光 的强度变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的不断进步,未 来波动光学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有望解决一些 当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未来波动光学将会与量子力学、光子学等领域更 加紧密地结合,有望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场 景。
谢谢您的凝听
THANKS
VS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视察到不 同角度下偏振光的强度产生变化,分 析得出这是由于光的电磁性质导致的 。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波动光学的定义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重点讲授了波动光学的基本原理、光 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基本概念,以
及波动光学的基本实验方法。
实验二:光的衍射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器材:单色光源、单缝或圆 孔衍射装置、屏幕等。

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应用

浅谈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摘要:运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在多媒体教学中,应该认真备课、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多媒体应和传统媒体相结合,重视快慢节奏的掌握,演示实验不可缺少。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多媒体大学物理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学好大学物理对大学生学好各专业课程以及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创造性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是,大学物理课程基础性强,容量大,物理概念多且抽象,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模型及物理过程。

因而长期以来,学生普遍感到大学物理难学。

很多学生对学习大学物理有畏难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从事大学物理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的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相宜、形象生动的特点。

多媒体技术给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方式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将它应用到物理教学中,能将一些抽象、枯燥、难于理解的物理概念、现象及过程等信息,以图、文、声、像聚一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使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笔者认为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坚持认真备课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课件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只能提供一个讲课的骨架结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还得依赖于教师的即兴发挥。

因此,教师不仅要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还得准备书面讲稿,考虑如何围绕这一结构而展开,使讲课更为生动具体。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大学物理课程基础性强、容量大,物理概念多且抽象,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模型及物理过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语言讲解、描述加板书的方式,通过语言的表述包含很大的信息量,但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 净 网 格




纯净网格的频谱


污 点
用纯净网格谱的正片滤波,可得到纯净网格。
6

A
+1 1
发子波

+1 A
0 1
f
物面
相 干 叠 加 成 像
L
频谱面
F
像平面
第一步: 入射光经物平面发生夫琅禾费衍射, 在L的焦平面上形成一系列的衍射斑纹, 此即物的空间频谱。 各衍射斑纹发出的子波在像平面上相干 第二步: 叠加形成物的像。 7
这样,我们对夫琅禾费衍射又有了新认识: 在数学上我们可以将一个函数作付里叶展开。 同样,一张图(物)也是由许多不同空间频率 的单频率信息所组成。 单色光正入射到图上时, 通过夫琅禾费衍射,一定空间频率的信息就被 一束特定方向的衍射波输送出来, 并且以衍射 斑纹的形式展现在透镜 L 的焦平面上。所以, 理想的夫琅禾费衍射装置—透镜,正是一个付 里叶频谱分析器,透镜的后焦面就是图片的付 里叶频谱面(付氏面)。 8
25

▲相衬显微镜
— 提高待测样品的衬比度
样品是无色透明的生物切片或晶片时, 其透过
~ 率函数是相位型的:t ( x , y ) e i ( x , y ), 很小。 L (x,y) (x,y)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样品,
A
~ t
频 谱 面
衬比度极小。 Zernike提出

切片 (物)
T 令: ( f x , f y ) G G
则 — 模糊因子, G
正确波
P1
模糊照片
频 谱 面 F
L1
1 T
L 滤波 (透过率) 2
T
1
P2
清 楚 图 象
滤波后
G
G
1 T
TG G
关键是找到T
24
消模糊处理前的碑文
处理后的碑文(唐诗)
相位板
在玻璃片中 相位反衬法:
心滴一小滴厚h 的液体,
2 π nh
e
i
放到频谱面上引起 0 级相移:

26
~ ~ U 物 ( x , y ) A t ( x , y ) Ae
1 A 1 i 2!
2
i ( x , y )

i 3!

3

A 1 2 sin ( x , y )
2
( 1 )
通常选


2
,即
h

4n
, 这样有:
, y ) A 2 1 2 ( x , y ) I(x
于是像的光强中就更加突出了相位的变化。
Zernike 因此获得了1953年诺贝尔物理奖。
用纯净网格谱的负片滤波,可得到污点。 光学去污主要用于工业制版(大规模集成电路) —— 检查模版上的污点(噪声)或复制模版。
19

光学特征识别 光学特征识别是把已知物的付氏谱和待测物
的付氏谱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待测目标。 特征识别系统可以做到: 从卫星照片中检测军事目标 从文件中检测某个字 从细胞中检测癌细胞 进行航空测量 光学侦破(指纹识别)
低通 滤波器
高通 滤波器
带通 滤波 器
13
阿贝(1874)波特(1906)实验:
黑白光栅

t
(振幅透 过率) 基U 频 +1 0 I -1 基 频
x
L
+1 0 -1 -2 -3 频谱面 像面
+2
+3
t
滤 波 器
0
a
x
U (振幅) 一片亮,无变化
d
x
+3
10
1990.1.29 贝尔实验室数字光处理器: 光开关的速度 10亿次/秒
运算速度
不久达到
100万次/秒
几亿次/秒
光计算机要求光子元件小型化、集成化 —— 集成光路 美国防部将此列为22项关键技术之一。
1993年 1cm2 GaAs衬底上集成了一百多个电泵浦 微型激光器。 同年美国研制成了世界上首台光计算机。 光子技术是本世纪初国际技术竞争的焦点之一。 11
16
方法: 在物的频谱面F上放一个高通滤波器 (玻璃片中心镀个不透明的斑), 挡掉0级和低频 从而突出轮廓亮度 —— 形成亮的镶边。 成分,
F
扩束
P1
L
大 头 针
P2
亮 边
高频滤波和轮廓突出
17
轮廓突出前
轮廓突出后
18

光学去污









带污点的网格

*光信息处理
概述
南京地区卫星照片的假彩色片 1
信息光学也称为变换光学或付里叶光学,
它的基本概念起源于19世纪后期。 20世纪60年
代激光问世后,迅速发展为一门新的光学学科。 基本思想:用频谱的语言分析物面的信息, 用改变频谱的手段来处理信息。
物 面 空间 频谱 分析 系统
空 间 频 谱
频谱 处理 系统
红色透过 物
蓝色透过 红色透过

光 栅
蓝色透过 频谱面
薰黑
白光
L
频谱面 空 间 滤 波
黑白物 (光栅拼成)
着色像
22
头发的 电子显 微镜黑 白照片
相应的 假彩色 照片可 显示一 些细节
演示
调制(KG046)
23

模糊图象处理(离焦模糊、运动模糊) 设:G (fx,fy) — 清楚图像的谱, G (fx,fy) — 模糊图象的谱。
直流 +2 成分 x +1 0 -1 -2 x -3
U
a 无直流成分 x
反衬度反转
I
x
14
x


y L
F x
20
例如指纹识别:
x
Σx Σ x 反过来
x
平面波 指 纹 P1
带有指纹信 带有指纹信 指 息的衍射波 息的会聚波 纹 频谱面 L1 L2 P
2
平面波 出现亮点 即被识别 若 x* = x 或 x*与 x 相关
21
亮 点
Σ x 平面波 x 参照指纹
Σx
x* 待查指纹

调制(假彩色编码)
处理 后的 物像
2
单位长度内空间分布重复的次数 一. 空间频率: 任何周期性空间分布,都有一定的空间频率, 例如光栅: d —空间周期, f
1 d
— 空间频率
又如单色平面波,对传播方向 z:
x

相面

空间周期 dz =
( x z 面)
z
空间频率
d x: x
f z f
0级
经相位板后, 0级相移了 , 其它变化不大。
1 ~ i U 像 x , y ) A e ( i 2!
2

i 3!

3

A ( e
i
1 e )
i ( x , y )

27
像的光强:
~ ~* I ( x , y ) U 像 ( x , y ) U 像 ( x , y )
1

cos

0

dx
, f x
, f z
cos
z
z: z d

cos
cos

3
可见,同一个波在不同方向空间频率也不同。 对任意方向传播的单色平面波: x

0
f f f cos
z
x

cos

y

cos

以上认识给了光学一个强有力的数学手段—
也给了数学上的付氏变换的运算提 付氏分析, 供了一个新技术 — 光学计算术。 一个透镜就是一个光学模拟计算机。 光学模拟计算机的优点:
1)能直接处理连续函数,不需要抽样离散化… 2)能直接处理二元函数 f (x , y)。 3)是并行输入,光束交叉可独立传播。 4)速度快,不受电路时间常数 RC 的限制。 5)装置简单,价格低。
x
y


保留 fx 的频谱: 保留 fy 的频谱:





y





保留 f 的频谱:

方向
15
五.光信息处理举例 ▲ 轮廓突出和低对比度图形的识别(边缘增强) 物体某部分的亮度与背景亮度之比叫对比度。
I
信号
背景 背景
I 信号 背景 背景
对比度高
对比度低
勾出物体轮廓,是识别低对比度图形或物体的有效 方法。边缘亮度变化剧烈,高频成分丰富。 物体边缘 以内及背景光强变化较慢, 主要是低频和直流成分。
四.空间滤波
由于透镜的孔径有限,使物光通过透镜后, 总是要丢掉较高频的信息。
对应于截 止频率 fc S 物点 +2 +1 0 1 2

S 像点
L F 丢失了高 频的信息
12
使用透镜会丢失高频信息,从另一角度说明, 改变频谱可改变物光的信息 — 空间滤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