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最新2018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 姓名: 2018年月日
课题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总课时课型新内容
学习目标
1、识记二月革命的时间及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的并存,识记十月革命的时间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2、了解革命的基本进程,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
3、理解十月革命的意义。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一、二月革命
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根本原因)
2、时间: 1917 年 3 月。
3、结果: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后来俄国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资产阶级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继续执行反人民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二、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时间:领导人:地点:
2、性质:是一场无产阶级革命。
3、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当选为主席。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
4、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为巩固政权,政府采取的措施有:退出一战。
通过了《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迁都莫斯科。
)军事上:为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组在员商讨完成。
)
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
二月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
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建立(社会主义)
(三)当堂训练:(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1、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
A、中国革命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俄国二月革命()2、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
A、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动摇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D、动摇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3、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列宁亲自领导和指挥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D、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4、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
A、1920年
B、1922年
C、1919年
D、1918年
()5、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
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你知道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吗
A、1917年10月
B、1917年11月
C、1920年11月
D、1922年10月
()7、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后发表演说,他的演说中不可能出现的内容是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C、要和平与面包
D、坚决让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胜
()8、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9、1919年中国发生五四运动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苏俄学习,如果共产党人要到苏俄的首都进行学习,你认为应该到哪个城市?
A、彼得格勒
B、彼得堡
C、斯大林格勒
D、莫斯科
()10、“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引起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1、历史上英、俄都发生过使本国进入崭新历史时期的革命,二者主要的不同在于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进行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统治的结束读图回答问题:
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1)你知道两幅图片反映的是俄国哪次革命的情景吗?
(2)这次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四)系统小结:
(五)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2018年月日
课题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总课时课
型
新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2、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3、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学习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上节课基础知识点回顾反馈
1、1917年11月7日,()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于公历( )年}
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另一个是()。
主要政权是()。
3、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年11月。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于()年。
4、俄国十月革命后担任苏俄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是()。
5、标志世界现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_________________时期。
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_______ __ __。
2、在________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并存,
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__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____ _______”。
当时加入苏
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后来,苏联
扩大到_____ _个加盟共和国。
4、________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______。
这两个五
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国变成强盛的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同时,苏联加快了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
5、苏联在_______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_______________国家”。
___________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被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_____________包围,国内、相
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
组在员商讨完成。
)
融入情景,探究问题
……大工业很快地恢复起来。
它的总产值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加。
1925年总产值达到77.39亿
卢布……1913年是102.51亿卢布……但是1926年就已经超过战前工业水平8.1%.在恢复时期的五
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4.5倍。
(1)苏俄在“恢复时期”实施了什么政策?是什么时间、在谁的领导下开始实施的?
答:
(2)这种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答:
(3)你怎样看待这一政策?
答:
(三)当堂训练:(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1、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是
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20世纪30年代后起,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该写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俄罗斯
D、苏联
()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起来的标志是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联共十四大的召开
C、联共十五大的召开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4、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为实现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苏联确立的经济建设路线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
D、肃反运动
()5、对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评述,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起来
B、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D、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
()6、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二五”计划时期()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实现农业集体化
()8、俄、英历史上都发生过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到来的革命,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于
A、建立的社会制度
B、革命的方式
C、人民群众的参与
D、旧的统治结束
()9、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B、发展重工业
C、发展农业
D、发展轻工业
()10、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以下史实大部分是和他有关的。
请你判断
①十月革命②新经济政策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四)知识整合:
(五)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导学案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2018年月日
课题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总课时课
型
新内容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的建立及其实质、华盛顿会议的背景、《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2、掌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影响。
3、认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和巴黎和会的性质。
学习重点《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
学习难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上节课基础知识点回顾反馈
1、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 。
2、()年12月,苏联成立。
苏联的全称是()。
3、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 )、( )、( )四个。
最终共有( )个加盟共和国。
4、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事件是()。
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6、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位,欧洲第()位。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1、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实际起操纵作用的是、、三个帝国主义国家。
2.《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等国家以“委任统治”的名义加以瓜分,并将德国在的全部利益转交给日本。
3、1919年6月,协约国同德国等签订了,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与、、土耳其、保加利亚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_____________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和的统治新秩序。
4、1920年,建立,它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实际上是国家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5.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地区的新秩序,通过这两个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所谓的“体系”。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组在员商讨完成。
)
阅读下列材料:
“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请回答:
(1)材料中说的“这个公约”是什么公约?是哪次会议上签署的?这次会议上还签署了什么条约?
(2)“这个公约”的签订实际对哪个国家最有利?
(3)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有何规定?引发了中国的什么运动?
(三)拓展延伸:(超越自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不但没有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一样获取利益,相反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国。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弱国无外交”的理解。
答:
(四)当堂训练:(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1、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是
A、1918年
B、1919年
C、1920年
D、1921年
()2、巴黎和会的操纵国不包括
A、美国
B、英国
C、苏俄
D、法国
()3、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A、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B、解决协约内部的矛盾
C、限制军备竞赛
D、建立欧洲新秩序
()4、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最大限度削弱德国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以下内容,哪些与《凡尔赛和约》有关
①建立国际联盟②重新划分德国疆界
③美国可以发展与英国同等的海军力量
④日本企图使它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主持人说道:“这是一次由战胜国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上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遭到拒绝,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彻底的反帝反封
建的爱国运动。
”这一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大陆会议
()7、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书面”这是因在会议上签订了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凡尔赛合约》
D、《九国公约》()8、华盛顿会议的最大受益国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9、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非洲统治秩序的是
A、巴黎和会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体系()1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相同点是:
①列强操纵,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侵犯中国的主权④消除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五)知识整合:(每位同学自己用提纲式归纳本课知识点)
(六)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2018年月日
课题第4课经济大危机总课时课
型
新内容
学习目标
3.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特点、主要措施及其效果等相关史实。
2、认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3、分析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学习重
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学习难
点
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知识及《国家工业复兴法》。
上节课基础知识点回顾反馈
1、巴黎和会于()年1月召开。
2、华盛顿会议的主导国是()。
3、巴黎和会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
4、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对德和约是《》。
5、在中国的革命活动中,与巴黎和会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爱国运动。
6、()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 )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7、国际联盟成立于( )年,总部设在()。
当时( )没加入,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
8、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 )、( )、( )三国。
9、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的条约是( )。
10、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
12、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都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是()、()。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1、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
3、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以消除经济危机。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组在员商讨完成。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叹交易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罗斯福1933年就职演说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语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的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
……德意志民族就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近代史精要》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演说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情况?请介绍一下这次危机的特点。
答:
②危机说明了什么?
答:
③面对这种情况,美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答:
④材料二中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答:
⑤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答:
(三)当堂训练:(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从哪国开始?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范围
A、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B、美国
C、整个资本主义
D、欧洲
()3、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数有
A、三千万
B、二千万
C、一千万
D、五百万
()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兴建公共工程
()5、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
A 、战后市场持续萎缩
B 、盲目扩大生产与销售间矛盾日益尖锐
C 、股票投机破坏金融秩序
D 、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6、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抑制通货膨胀实行财政改革
B、缓和社会和阶级矛盾,实行社会福利措施
C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采取报复措施大幅度提高关税
()7、经济危机发生后,资本家销毁产品的目的是
A、刺激消费
B、扩大再生产
C、稳定价格
D、改换新产品
()8、在经济危机中受害最深的是()
A、广大人民群众
B、资本家
C、资产阶级政府
D、垄断资本家
()9、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
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
”为解决穷人的
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
B、兴办公共工程
C、调整劳资关系
D、缩减农业产量
()10、小施同学写了一篇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小论文,其中对新政评价
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②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
③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④取得了很好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四)系统小结:(学会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根源:目的:
经济爆发:1929 美美实施罗措施:
大危机特点:三方面斯福新政作用:
影响:
6.课后反思
九年级下册历史学科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2018年月日
课题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总课
时
课
型
新内容
学习目标
1、识记德、意、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及内外政策,了解德国纳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
2、通过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能够认识到法西斯势力的恐布统治严重地威胁世界各平,现在和平局面的来之不易,争当维护世界和平的使者。
学习重
点
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学习难
点
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
上节课基础知识点回顾反馈
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2、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
3、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项目有()、()、()、兴建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严重地打击了德国。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
2、1933年,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
3、年,法西斯党徒向首都罗马进军,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4、19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三个法西斯国家相互勾结起来,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又称。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组在员商讨完成。
)
有人用“一”“二”“三”来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的发展过程,即一次大危机、两个策源地、三个坏同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一次大危机指的是什么?这次大危机有什么特点?
5.两个策源地分别指的是什么国家?这两个国家为何被称为战争策源地?
6.三个坏同盟指的是什么?它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三)当堂训练:(嗯,是有难度,仔细想一想……原来如此!)
()1、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是
A、法西斯势力的侵略
B、美苏争霸
C、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D、宗教纷争
()2、法西斯力量在一个国家里掌握政权,首先出现在
A、英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希特勒上台
B、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C、国会纵火案
D、轴心国集团形成
()4、纳粹二号头目戈林与1942年在庆贺希特勒生日的午餐上曾说:
“唯一熟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了!”可见,
国会纵火案这一历史事件是蓄意制造的,它是为了
A、纳粹党夺取全国政权
B、驱散德国国会
C、让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5、按因果关系和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
①希特勒上台②德国发生经济危机③国会纵火案④取缔除纳粹党以外所有政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6、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主要代表是
A、天皇政府
B、日本议会
C、日本军部
D、日本陆军
()7、标志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的是
A、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B、发动“九·一八”事变
C、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
D、发动“七七”事变
()8、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相继建立起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
①日本②意大利③德国④奥地利⑤美国
A、①③
B、②①③⑤
C、②①③
D、②③④
()9、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不同之处是
A、通过兵变建立政权
B、法西斯势力左右整个国家政局
C、法西斯党魁上台执政
D、经济危机起了推动作用
()10、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
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德国
D、意大利
()11、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没有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A、日本B、美国C、德国D、意大利
()12、法国法西斯的头子是
A、佛朗哥
B、希特勒
C、墨索里尼
D、东条英机
(四)巩固小结:
为帮助记忆,用“一”“二”“三”概括
这一切预示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来临。
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五)课后反思
九年级第2册历史学科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 使用人: 组号
课
题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课时 课型新内容
学
习
目
标(3)了解慕尼黑阴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2、了解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的主要影响 学习
重
点
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珍珠港事件
学习
难
点
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的分析
上节课基础知识点回顾
反
馈
1、1922年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是( )。
2、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是在( )年。
3、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是( )亚洲战争策源地是( )。
5、最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是( )。
6、希特勒上台后,制造了“( )”。
7、20世纪30年代,( )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
8、日本法西斯势力以( )核心。
9、三国轴心是指( )( )( )三个法西斯国家逐渐勾结起来,
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的威胁。
学 习 过 程
方法与措施 学 习 内 容 及 预 见 性 问 题
(一)自主学习:(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并努力记住知识点。
)
1、慕尼黑阴谋
时间: 地点:
参与者: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内容:
实质是:
影响:将 推向了顶峰,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加速了 。
2、德国突袭苏联
时间:
经过: 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影响:标志着 战争的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3、本偷袭珍珠港
时间: 地点:
影响:使二战规模扩张到
(二)合作与探究:(请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与本学习小组在员商讨完成。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
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时,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四)二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哪些战争的爆发使二战得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