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年10月 1 日 B. 2004年12 月 1 日

年12 月29 年12 月29 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D )

A. 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C )

A. 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C )

A. 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 )

A.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 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 预防保健制度

B.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 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 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B )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 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风疹

D.对除了艾滋病病人、肺炭疽患者以外的乙、丙类

9、下列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的是( B )

A. 鼠疫

B艾滋病

C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D.流行性感冒

10、《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那些人员凡因玩忽职守,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的,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 )

A. 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医疗保健人员

B从事传染病工作的卫生防疫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

C政府有关主管人员

D.以上都是

11、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发现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人,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 C )

A. 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疫情

B. 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疫情

C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D.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疫情

12、《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必须迅速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其时间规定为( D )

A. 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

B. 最迟不得超过8小时

C最迟不得超过16小时

D.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3、对甲类传染病,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的时间是(A )

A. 城镇最迟不得超过6小时,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B城镇应于12小时内,农村应于24小时内

C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12小时

D.城镇和农村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

14、那些人群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D )

A. 传染病病人治愈前

B?病原携带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C疑似传染病病人排除传染病嫌疑前

D.以上都是

15、医疗机构对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确定的依据是(A )

A. 医学检查结果。

B ?病原携带者未出现临床症状

C病人病情好转

D.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决定

16、承担传染病监测、预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

控制工作的机构是( A )

A.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B. 各级医疗机构

C.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各级地方政府

1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于( D )发布并施行。

A. 2003年5月4日

B. 1998年7月1日

C. 2009年10 月1 日

D. 2003年5 月13 日

18、发现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与(A)互相通报疫情。

A. 农、林部门

B. 地方政府

C. 公安部门

D. 新闻媒体

1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下列属于传染病的菌(毒)种的为( A ).

A. 天花病毒

B. 双歧杆菌

C. 粪肠球菌

D. 鲍曼不动杆菌

20、除(C ),患有下列疾病的病人或者病原携带者予以必要的隔离治疗,直至医疗保健机构证明其不具有传染性时,方可恢复工作:

A. 流行性腮腺炎

B.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C. 带状疱疹

D梅毒;

21、死于炭疽的动物尸体必须就地焚化,被污染的用具必须消毒处理,被污染的土地、草皮消毒后,必须将( B )厚的表层土铲除,并在远离水源及河流的地方深埋。

A. 5 厘米

B. 1 0厘米

C. 20厘米

D. 30厘米

22、(C)负责对犬类狂犬病的疫情进行监测和负责进出口犬类的检疫、免疫及管理。

A. 公安部门

B. 卫生部门

C. 畜牧兽医部门

D. 乡(镇)政府

23、传染病防治实行原则(E )

A. 防治结合

B. 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

D. 依靠群众。

E. 以上均是

24、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 B )决定并予以公布

A. 国务院公安部门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 国务院畜牧兽医部门

D. 国务院办公厅

25、对乙类传染病中的哪些病种疾病需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D )

A.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 炭疽中的肺炭疽

C.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 以上均是

26、在医疗机构不具备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相应救治能力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D )

A.交公安部门处理

最新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卫生法律法规知识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自()起施行。 (A ) 2、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 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 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 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 A. 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 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相关部门是:(C ) A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 地方人民政府 C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 4、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 不属于法定义务的是 (B ) A. 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 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A 2003年6月16日 C 2004年1月1日 B 2003年7月16日 D 2004年7月16日

5、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废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谁?(B) A法定代理人 B法定代表人 C分管废物处理的主要负责人 D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 6. 医疗事故是指(C) A. 虽有诊疗护理错误,但未造成病员死亡、残废、功能障碍的 B. 由于病情或病员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C. 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D. 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的 7、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A )。 A《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B《卫生许可证》 C《医疗机构登记证》D《工商营业执照》 &《邹平县打击非法行医网格化监管方案》中四级网格指的是那些 医疗机构?(D) A、市卫生局 B、县卫生局 C、镇办卫生院 D、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9、.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活动,暂停期限为(C) A.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半年至1年 C.1年以上,1年半以下 D.半年以上,3年以下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B )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年12月29 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 )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A.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B )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C.风疹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单4选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 年( ) 月( )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 年12月1日 B.2004 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 年2月21 日 答案:B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 A. 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 .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 以上三项 答案:D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 制度。 A. 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答案:B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A 5.( )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答案:D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答案:A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 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答案:B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 ,减免医疗费用。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4选1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答案:B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 )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答案:D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答案:B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A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D.任何单位和个人 答案:D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答案:A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 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 答案:B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试题 及答案

护理相关法律法规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 分共60 分) 1.《护士条例》规定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护理工作,护士只能在(注册执业地点)范围内从事护理工作。 2.《护士条例》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2 日)施行。 3.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 5 )年。 4..护士通过执业资格考试之日起( 3 )年内未提出申请注册的,需接受(二级)级医院(3 )个月临床实习并考试合格。 5.《护士条例》规定护士的权利:(获得报酬)、享受福利、(参与社保)、(卫生防护)、(医疗保健)、(参与专业培训)的权利。 6.《护士条例》规定护士的义务:(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治疾病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有参与突发共卫生事件的救护义务,无条件服从调遣。 7.《护士条例》共6章35条,包括总则、(护士执业注册)、(权利和义务)、(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法律责任)和附则6个部分。 8.《护士条例》所称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照本条例规定从事护理活动,履行(保护生命)、(减轻痛苦)、(增进健康)职责的卫生技术人员。

9.《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经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2年9月1日)施行。 10.《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共七章63条。包括总则、(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事故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事故赔偿、罚则)和附则7个部分。 11.门诊病历(医疗机构保管)不少于(15 )年;住院病历保存不少于(30 )年。 12.2013版《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签封病历的(复印件),并规定未完成的病历在封存后,病历原件(可以)继续记录和使用。 二、简答题(共40分) (一)护士应当怎样执行医嘱?(10分) 答:1、正确执行医嘱:护士正确执行医嘱首先应当核对医嘱,然后按照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对象、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和正确的方式执行医嘱,并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 2、拒绝执行有问题的医嘱:护士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如果发现和怀疑医嘱存在错误,护士有权利拒绝执行,并向医师提出质疑。(二)简述医疗事故的定义和分级。(30分) 答:1、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死亡、重度残疾;二级:中度残疾、严重功能障碍;三级:轻度残疾、一般功能障碍;四级:明显人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及答案.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传染病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又是哪年重新修订:() A、1998年,2003年 B、1989年,2003年 C、1998年,2004年 D、1989年,2004年 2、新修订的传染病法规定的传染病增加了哪些疾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水痘 3、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下列哪一类:()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4、在新修订的传染病法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下列哪一类:()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不属于传染病法中的法定传染病 5、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乙类:()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6、下列哪一组传染病,以前属于乙类传染病,现在修订为丙 类:() A、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B、黑热病、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 C、肺结核、新生儿破伤风、血吸虫病 D、肺结核、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 7、下列哪一组乙类传染病采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B、狂犬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D、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8、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霍乱 B、猩红热、淋病 C、艾滋病、鼠疫 D、霍乱、登革热 9.各级各类卫生防疫机构按照专业分工承担()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A.地方范围 B.责任范围 C.指定范围 D.全国范围 10、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国家免疫规划 项目的预防接种的政策是:() A、根据当地情况,实行部分免费 B、全部免费 C、全部收费 D、家庭生活困难者免费

医院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2017年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写于题号左侧。每题2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放射事故 A A.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受到放射性损害 B.丢失放射性物质 C.人员超剂量照射 D.放射污染 2.国家对放射工作实行的制度是C A.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B.考试上岗制度 C.许可登记制度 D.卫生许可证制度 3.对于《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本法颁布之日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B.乡村医生、军队医师 C.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中的医师 D.在中国境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4.医疗责任事故包括下列情形,除了D A.擅离职守,贻误诊治时机而造成过失 B.遇复杂难题不执行上级医师指导,擅自处理造成过失 C.上级医师接到下级医师报告后不及时处理造成过失 D.由于相应职称的一般水平,能力不足而造成的过失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A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卫生行政复议,是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进行审查,并要做出行政复议裁决,该审查主要是 C A.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 B.只对卫生行政执法机关的具体执法行为的适当性进行审理 C.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进行审理 D.对上述合法性和适当性都不进行审理 7.某青年在筹备结婚过程中,因多日劳累,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生在为其诊察中同时发现患有淋病。患者住院四天,扁桃体炎痊愈出院,医生嘱其充分休息。按照母婴保健法,该青年 B A.不能结婚 B.应当暂缓结婚 C.可以结婚,但不能生育 D.可以结婚,治愈后可生育 8.职业病防治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是 A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B.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C.实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责任制 D.实行国家卫生监督制度 9.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指导的是 A A.性卫生知识教育 B.遗传病诊察 C.传染病诊察 D.心理健康指导 10.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D A.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 B.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

师德师风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全套题及答案

宁化县安乐中心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40)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团结协作 2.教师公正的核心是()。 A对学生的公正B对自己公正C对同事公正D对上级公正 3.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基本技巧,也是在沟通中认识与了解学生的第一步是()。 A 善用表扬B换位思考C积极倾听D采用书面形式 4.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 C 教育法规的影响 D 教育原则的影响 5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的现象,违背了()。 A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 C 关心学生的职业道德D廉洁从教的职业道德 6.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 A平等的B不平等的 C 对立的D互补的 7.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业道德意识修养,另一个是( )。 A 职业技术修养B职业理念修养 C 职业道德行为修养 D 科学文化修养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A 柳宗元 B 韩愈 C 欧阳修 D 苏轼 9.教师的师德修养,只有在(A )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A实践 B 交往 C 思考 D 学习 9提出教育事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求的是()。 A江泽民 B 胡锦涛 C 周恩来D邓小平 10.教师在求知、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所以教师必须()。 A严谨治学B实事求是C与时俱进D理论联系实际 11.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 A 爱工作 B 爱学生 C 爱学校D爱教育事业 13.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 A 教书育人 B 依法执教 C 爱岗敬业 D 团结协作 14.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除学习师德修养的科学理论,还必须()。 A积极参加社会实践B学习学科专业知识 C提高教育教学技能D加强与社区合作沟通 15.加强师德建设是具有社会意义的重要工程,是贯彻()的现实需要。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以人为本D均衡发展 16.现代学生观的基本观点包含下列几点:()。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自由的人④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所指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A 10 B 16 C 18 D 20 18.为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就学,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免去全部费用B免去杂费C减少杂费D设立助学金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A.1999年10月1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日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卫生法律法规考题和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题及答案 选择题(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B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C )制度。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A )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D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A)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B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C ),减免医疗费用。 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A)级。A4;4 B3;4 C5;4 D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D)天。A1 B3 C5 D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A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18~55周岁B18~50周岁C16~55周岁D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C)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A设区的市 B县 C省D国家 13.《血站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 A )年。A3 B2 C5 D4 14.国家根据非处方药的( D ),将非处方药分为甲类和乙类. A质量B有效性C安全性和有效性D安全性 15.《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有效期为( B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配置制剂的,医疗机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 )个月申请换发。A4;6 B5;6 C3;12 D4; 12 16.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C )部门可以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A卫生行政B质量监督检验C药品监督管理D工商管理 17.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 C)毫升,最多不得超过( )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 )个月。A200;400;3 B200;600;6 C200;400;6 D300;500;4

最新-医疗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医疗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 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 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C 5;4 D 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 A 1 B 3 C 5 D 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 18~55周岁 B 18~50周岁 C 16~55周岁 D 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A 设区的市 B 县 C 省 D 国家

医疗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新员工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姓名: 科室: 总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与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A、2004年12月1日 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 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得方针就是什么??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得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A计划免疫 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 D疫苗接种? 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得消毒产品得单位与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得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与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得,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 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得分诊点进行初诊。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 D定点、隔离?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得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 C医疗救助 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 )级。? A 4;4 B 3;4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得暂时贮存 C 5;4 D 4;3?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依照本法的规定负有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的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 2、国家建立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3、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4、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 5、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 6、国家禁止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 7、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经检疫合格后,方可出售、运输。() 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9、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饮用水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和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 1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以下那组传染病是甲类传染病?()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 B、狂犬病、麻疹 C、鼠疫、霍乱。 2、传染病防治法規定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取得() A、资格证书 B、卫生许可证 C、合格证书 3、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哪一級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A部级以上 B、市級以上 C、省级以上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03

医学法律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 56.《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哪些疾病的检查? A.严重遗传性疾病 B.指定传染病 C.有关精神病 D.血吸虫病 答案:ABC 57.从事《母婴保健法》规定的医学技术鉴定人员的条件是: A.行医10年以上 B.具有医学遗传学知识 C.具有临床经验 D.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答案:BCD 58.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哪些内容? A.婚前卫生指导 B.新生儿保健 C.婚前卫生咨询 D.婚前医学检查 答案:ACD 59.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应当提交下列哪些文件? A.资产证明文件 B.设置可行性研究报告 C.选址报告和建筑设计平面图 D.设置申请书 答案:BCD

60.下列哪些是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主要事项? A.名称、地址、主要负责人 B.所有制形式 C.诊疗科目、床位 D.注册资金 答案:ABCD 61.医师资格考试类别分为哪几类? A.临床 B.中医 C.口腔 D.公共卫生 答案:ABCD 62.下列哪些人员可以参加执业资格考试? A.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B.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C.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D.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答案:BD 63.医师执业必须按照注册的( )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 A.执业地点 B.执业类别

C.执业范围 D.执业科室 答案:ABC 64.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是( )。 A.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 B.省级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 C.省级地方医学会 D.中华医学会 答案:AD 65、卫生行政部门收到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应当对( )进行审核。 A.参加鉴定的人员资格和专业类别 B.鉴定程序 C.鉴定结论是否正确 D.鉴定依据 答案:AB 66.医疗事故的赔偿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A.医疗机构的等级和性质 B.医疗事故等级 C.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D.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答案:CD 67.医师经批准在( )情况下可以不变更执业地点和执业类别。 A.卫生支农 B.进修 C.学术交流

医疗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员工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姓名: 科室:总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 2.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 3.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4.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 5.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6.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 7.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 )制度。 8.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 9.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 10.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 11.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12.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13.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14.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15.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16.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 )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17.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18.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19.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20.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 21.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22.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卷及答案学习资料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卷 及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 B ) A.1999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D )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C )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C )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 A )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B )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乙、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8、须予以隔离治疗的患者是( B ) A.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B.甲类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类传染病病人中的艾滋病病人、炭疽中的肺炭疽病人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常用卫生法律法规》试题(二) 6月28日新补充 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的证书应由哪一部门签发A A.同级人民zhengfu B.同级卫生行政部门 C.上一级人民zhengfu D.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 2.我国饮用水的卫生标准(GB574985)中规定B A.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B.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C.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0个 D.每100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个 3.各级卫生防疫站对学校卫生工作承担的任务不包括D A.实施学校卫生监测 B.制定学生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计划 C.开展学校卫生服务 D.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施行卫生监督 4……《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在接到某些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立 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报告当地zhengfu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及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下列五组疾病中,哪一组是符合规定的B A.霍乱、鼠疫、肺炭疽、黑热病 B.霍乱、鼠疫、肺炭疽、艾滋病 C.霍乱、鼠疫、肺炭疽、登革热 D.霍乱、鼠疫、艾滋病、布氏杆菌病 5.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不适用于D A.宾馆 B.舞厅 C.教室 D.商场 6.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工作的执行部门是C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卫生防疫机构 C.各级卫生防疫机构 D.同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7.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中至少应保存多少天D A.4天 B.5天 C.6天 D.7天 8.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依法享有定期考核权的单位是B A.县级以上人民zhengfu卫生行政部门 B.受县级以上人民zhengfu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 C.医师所在地的医学会或者医师协会 D.医师所工作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9.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母婴保健指导的内容包括D A.对孕妇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 B.对孕妇提供营养方面的指导 C.对指定传染病的发病、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D.对碘缺乏症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提供医学意见 10.黄某2001年10月因医疗事故受到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2002年9月向当地卫生 行政部门申请重新注册。卫生行政部门经过审查决定对黄某不予注册,理由是黄某的行政 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B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法定义务。不属于法定义务的是B A.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B.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C.遵守职业道德 D.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12.属于医疗保健机构提供婚前卫生咨询的是A A.对生育保健提供医学意见 B.遗传病诊察 C.性卫生知识教育 D.心理健康指导

最新 建设工程法律法规试题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建设行政主体的是()。 A.乡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 B.地方行使对建设活动管理职权的其他行政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D.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建设工程法规的调整对象及建设行政主体的概念。 建设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国务院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建设行政主管机关,以及国家和地方行使对建设活动管理职权的其他行政机关;二是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等。 2. 在建设工程中,下列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是()。 A.施工企业 B.项目经理部 C. 勘察设计单位 C. 监理单位 【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法人的概念及施工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 项目经理部是施工企业为了完成某项建设工程施工任务而设立的组织,是一次性的具有弹性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无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在同一个法律体系中,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总称为()。 A.法律形式 B.法律体系 C.法律规范 D.法律部门 【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法律体系及法律部门(部门法)的概念。 4.有关招标投标的法律文件中,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A.《招标投标法》B.《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C.《江苏省招标投标条例》D.《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答案】A 本题考核的是法的形式及其效力。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5.下列与工程建设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中,由国务院制定的是()。 A.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 B.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C.安全生产法D.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答案】B 本题考核的是行政法规的概念。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就执行法律规定和履行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以及依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特别授权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名称一般是《×××条例》。 6.《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司法解释D.部门规章 【答案】D 本题考核的是部门规章的概念。 部门规章是指由国务院各组成部门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名称可以是“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7. 被代理人因为向代理人授权不明确而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

最新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50题)

晋州市人民医院 传染病法律法规试题(共50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施行日期是() A.1999年10月1日 B. 2004年12月1日 C.2007年12月29 D.1998年12月29日 2、《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 B.停工、停业、停课 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D.限制或不允许离开自家家门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 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 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 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 4、对传染病人的控制,正确的是() A.对乙、丙类传染病病人予以隔离治疗 B.对艾滋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C.淋病、梅毒病人未治愈前不准去公共浴室、理发店等公共场所 D.对甲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限制活动范围 5、必须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严密消毒后处理的是() A.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 B.被可疑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C.被可疑丙类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 D.被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用过的物品 6、在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国家实行的制度是() A.预防保健制度 B.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C.爱国卫生运动 D.有计划的卫生防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务院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甲类传染病病种,并予公布 C.甲类传染病的病种只能由WHO决定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 )年( )月( )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七号主席令公布。B A2004年12月1日B2004年8月28日 C1989年09月1日D1989年2月21日 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的方针是什么?D A预防为主B防治结合、分类管理 C依靠科学、依靠群众D以上三项 3.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对儿童实行()制度。B A计划免疫B预防接种C预防接种证D疫苗接种4.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由( )批准。A A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5.( )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D A医疗机构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任何单位和个人 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当予以隔离治

疗。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A A公安机关B卫生行政部门 C卫生监督机构D卫生防疫机构 7.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B A隔离、消毒B预检、分诊C分类、隔离D定点、隔离 8.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C A医疗救济B困难补助C医疗救助D医疗照顾 9.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将实验室分为()级。A A4;4 B3, 4 C5;4 D4;3 10.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天。D A1 B3 C5 D2 11.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国家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A18~55周岁B18~50周岁C16~55周岁D16~50周岁 12.特殊血型的血液需要从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配的,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