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_聂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模因研究综述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聂睿陈玉红

摘要:模因是文化信息单位。本文对国内外模因研究进行综述,尝试回答两个问题:国内外模因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发展趋势。本文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即模因与隐喻、语言模因、模因与翻译,对国内外模因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通过讨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指出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在于建立起更加合理的研究体系,以及基于实验和统计的实证研究方法的模因论和外语教育结合的定量研究,例如,与语料库结合,验证成功语言模因的选择和适应。本文旨在为模因论这一新兴的语言观在我国的研究推广和成熟作出贡献.

关键词:模因;语言模因;翻译模因

Abstract: A meme is an elemen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This paper is a review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which may answer two questions: present status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 and the trends of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first part reviewed the meme research at home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meme,language meme and translation meme. By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meme research at home,the second part points out the trends of further research is to construct a more reasonable research system.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which is related to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d statistic analysis. For example, its combination with corpus can be used to testify successful linguisticmemes in the process of choice and fitness.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the spreading and maturating of meme research, a new view on linguistics.

Key words: meme;language meme;translation meme

1. 模因的特征与概念

首次提出文化传递单位模因(meme)的是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其表现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等的模式,模因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Dawkins,1976)。

心理学家Susan Blackmore 指出”模因”的观点实际上就是从各种事物进行自我复制的机会之多寡的角度来看世界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语言甚至大脑的发展都是由于模因的驱动(Blackmore,1999)。Dawkins(1976)认为,在人类进化史中,基因和模因相辅相成,共同成为进化的驱动力。但在时间上具有错位性,正如基因在基因库中进行自身繁殖一样,模因在模因库中自身复制并通过模仿从一个人的大脑到另一个人的大脑。

在汉语里meme有好几个译名:“觅母”、“拟子”、“縻母”、“幂姆”、“密母”等。何自然(2003)首次将meme翻译为“模因”,表明它具有“模仿”这个核心意思,又表明它是由“基因”仿造而来。

Richard Dawkins(1976)列出了模因的三个特征:复制保真度,多产性和长久性。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为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同化是指呈现的模因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记忆是指模因在宿主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越长,传播和影响其他个体的可能性

·29·

越大。表达是指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宿主能够感知的有形体,并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传输是指为了传递给另一个宿主,表达需要有形承载或媒体。

何自然(2003)总结了模因研究的几个流派:以Dennett(1995)为代表的信息观,把模因看做是一种信息图式。以Gather(1998)为代表的思想传染观坚持模因是文化遗传单位或者模仿单位,是一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社会文化现象。文化进化观则把模因看做是连接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的桥梁,模因是基因之外的第二种进化方式。研究模因符号观的代表者是Deacon,把模因看作是一种符号,把模因论引入符号学(Deacon,1999)。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模因和隐喻

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它的理解及概念主要借助于生物学中的基因通过隐喻来认知,模因同基因的关系总体来说是隐喻性的。

隐喻是利用人们已经感受到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为基础而产生的。模因具有和基因相似的表现性状,促使“模因就是基因”这一隐喻的生成,隐喻所激活的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包括:模因的职责在于复制和传播,基因的职责在于遗传,模因和基因一样不具备自身预见性。正如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单位一样,模因是文化进化中选择的信息单位。基因的宿主是生物个体,模因的宿主是社会的人,基因突变和重组造成变异,模因变形,传递中的误差造成变异。除了单纯的重复基因外,还有基因复合体,模因中也存在模因复合体(张旭红,2008;薛红勤,2008)。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通过基因,借隐喻认识模因,是造成模因学面临问题的原因(刘宇红,2008)。因为除了源于基因生物学的隐喻性建构外,模因学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并且在模因学的隐喻映射中,只有源域,没有目标域。所谓的目标域(即模因学)不是先验地存在着,而是映射的产物或者结果,因此模因学是被假设为存在着的(刘宇红,2008)。

模因对于隐喻的作用,体现在模因机制在隐喻概念的形成、发展和传播上。针对某一领域的隐喻所产生的模因,经过重新编码、复制,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选择,形成了表达另一领域特点的隐喻模因。在模因的作用下,新隐喻像病毒一样传播、变异,通过复制、进化过程,最终构成新的隐喻模因复合体。

2.2 语言模因

语言模因是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它解释了语言的演绎过程——复制和传播这一语言发展的规律。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与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或模因群相互竞争的过程。

传播是复制的先决条件。Blackmore(1999)说:“数量极大的潜在模因,只有少数的一部分模因能够从一个人的头脑被拷贝到另一个人的头脑或者印刷品上。”也就是说只有小部分模因能够生存下来并进行传播。从语言模因传播的外部条件看,其传播即为模因复合体的形成和传播,以及弱势模因的强化和陈旧模因的新生,实用性、合理性、时尚性、权威性是其传播的外部条件;而从语言模因传播的内部条件看,意义可理解性和语间语言可感染性非常重要(陈琳霞,何自然,2006;张旭红,2008)。

就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而言,要通过自我复制和传播产生新的模因变体,就得借助各种各样的重复和类推方式。重复的重要特征就是原始核心信息始终相同,只是换上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因往往通过类推的方式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