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暑假第一次返校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一中2020届高三暑假第一次返校考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Mg 24 Al 27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 下列有关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O,随着温度的升高,生成N@O的速率逐渐加快
B. 1 mol Na 被完全氧化生成N Q Q,失去2N A个电子
C. 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
Na4[:6 :6 :丁一NsT
D. Na在Q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电子式为•- •
2. [2020 •安徽合肥质检]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①MgSO溶液②Na^SO稀溶液③饱和澄清石灰水
④Ca(HCO)2溶液⑤CuSO溶液⑥饱和NaCl溶液
A. 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⑥
3. [2020 •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 s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SiO 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 CI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 NazQ吸收CQ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4. [ 2020 •河北唐山模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NazQ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 NaHCO的热稳定性大于Na^CO
C. 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 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5. 用如图K1-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图 K1-1
色、有毒的气体,具有漂白性
B. 可用干燥的石蕊试纸验证氯水是否变质
C. 氯气能与铁反应,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
D. 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 ,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8. 下列变化过程不能直接实现的是 ①HCI ②CI 2 ③Ca(CIO) 2 ④HCIO ⑤CQ A.
①T ②
B.②T ③
C.③T ④
D.④T ⑤
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uO
CaCO - CO
11.青石棉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一种致癌物质
,是《鹿特丹公约》中受限制的
46种化学品之
6•将氯气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7. [2020 •广东揭阳模拟]下列关于氯气及氯水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氯气是一种黄绿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
B.
C.证明Cl 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证明Na2Q 与水反应放热
D. 探究钠与CI 2反应
A.[ 2020 •天津卷]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 ,光能转化成电能 ,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B.[ 2020 •海南卷]
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
C. [ 2020 •江苏卷]
D. [ 2020 •江苏卷]
| HCK KQ ) 丄
以下转化均能实现:SiO 2
' SiCI 3 Si
Cl a
F 列转化均能一步实现 :粗硅 应签SiCI
4 Si 10.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 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青石棉的化学式为Ns t Fe5Si8Q2(OH)2。

青石棉用稀硝酸处理时,还原产物只有NQ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青石棉是一种易燃品且易溶于水
B. 青石棉的化学组成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Nao・ FeO- 2Fe2Q - 8SiO2 - H2O
C. 1 mol Na 2Fe5Si8Q2(OH)2与足量的硝酸作用,至少需消耗 6 L 3 mol - L-1 HNQ溶液
D. 1 mol Na 2Fe5Si 8Q2(OH)2与足量氢氟酸作用,至少需消耗5.5 L 2 mol - L- HF溶液
12•将足量CO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和通入CO体积(V)的关系如图3-11-4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3 a: c(Ca2+)、c(OH)逐渐下降,a点处这两种离子完全被消耗
②b:无沉淀生成和溶解,CO2只与KOH反应
③b点:固体是碳酸钙、溶质是碳酸钾
i
J1
图3-11-4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以上都不对
13. [2020
••江苏卷]在CO中,Mg燃烧生成MgO和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 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r(Mg)
C. 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 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14. [ 2020 •全国卷H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 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 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
15. [ 2020 •江苏卷]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勺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分离NaHCO干燥NaHCO四个步骤。

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 3-11-9
16. [2020 •湖北宜昌模拟]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 NO 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相同体积的 空气,注射器与U 形管连通。

如图3-12-2所示,打开两个止水夹,足够时间后,将会看到U 形管 中液面
* 5
::
i ;
(十止木火
a
(
图 3-12-2
1
]3.2 g Cu 与30 mL 8 mol • L HNO 溶液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 NO
和NO,若反应后溶液中 H +为a mo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 N [为
A. mol
B.2a mol
C.0.1 a mol
D.( a +0.1)mol
ifal
18.
向四只盛有一定量 NaOH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 CQ 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 气体与HCI 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K11-2(忽略CO 的溶解
和HCI 的挥发):
A.
C.
€Oi
MM ,和食it |
|
制取氨气
分离NaHCO B.制取 NaHCO
D.干燥 NaHCO A.a 端上升,b 端下降
B.a 端下降,b 端上升
C.U 形管中液面无变化
D.
无法判断
17. [ 2020 •安徽淮南模拟
图 K11-2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①I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HCO ②n 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CQ 和NaHCO 且二者的物
质的量之比为 1 :1 ③川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aOH 和N Q CO,且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④”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 N Q CO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9. 下列溶液能够区分 SO 和CQ 的是 ①澄清石灰水
②H 2S 溶液 ③酸性KMnO 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除①以外
D.全部
20. [ 2020 •北京卷]根据SO 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 ,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 HCl 、BaCb 的 FeCl s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 2有还原性
B Ha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 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 溶液
紫色溶液退色 SQ 有漂白性
酸性:H 2SO>
D
NazSiO s 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HaSiO a
21. [2020 •全国卷n 改编]用如图3-13-2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 的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0 12 3 4 …
(HCI )
图 3-13-2
22. 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 ,其中方案设计最严密的是
A.检验试液中的:试液='g :.无沉淀‘二、白色沉淀
B. 检验试液中的9::试液九处稀盐也无沉淀博也白色沉淀 14 Q
IT CpM 事斫
C. 检验试液中的Fe +:试液 •黄色溶液
二血红色溶液
足HaClx I 足号稲盐融
D. 检验试液中的:试液 •白色沉淀
,沉淀溶解
23.
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 ,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
加熟石灰;③加盐
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⑤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⑤③①
24. 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 100 mL 3 mol/L 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
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 V (甲):V (乙)=1 :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25. X 、Y 、Z 是三种常见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

下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 不能实现如图Z3-4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 预测②中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硫酸 浓盐酸
B 浓硫酸 铜片
CuSO •
C 浓硫酸
5f0
D
浓硫酸 蔗糖
产生大量气体
铜片溶解,产生气泡,底部产生灰白色
粉末
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固体由白色变为黑色海绵状
激性气体放出
硫酸的酸性比盐
酸强
浓硫酸的酸性和 强氧化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
性,发生物理变化
,并有刺
浓硫酸具有脱水 性、氧化性
『应含二|化<>物可单旗5H
|化仝物申匚」------- 单虺Y
图Z3-4
选项X Y Z甲乙
A H2Si Cl 2SiCI 4HCl
B Mg
C O2CQ
Mg O
C Zn Fe Cl 2FeCl2Zn Cl 2
D
Cl 2N2Hz NH HCl
二、填空题(50分)
26. (6 分)
某研究小组要快速制取干燥的氨气,提供的药品有:浓氨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
馏水、碱石灰,提供的仪器如图3-12-4所示(必要的塞子、玻璃导管、橡胶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

①②怙口
③ ④n•二)⑦ ⑧
图3-12-4
⑴需选择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的仪器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⑵若用图3-12-5 甲装置收集NH,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
图3-12-5
⑶将图乙中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7. (9 分)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K1-4实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与水接触时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
(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⑵装置I 中的试剂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小苏打
d.石灰石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先打开弹簧夹 (填“ K i ”或“ K'),观察到预期现象后,关闭它,再打开 另一个弹簧夹。

(4) 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 a 口 ,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始终
不复燃。

①为观察到最终木条复燃,甲建议在川后安装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
⑸为进一步达到实验目的,应补充的实验是:取最终反应后川中所得固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8 分)
如图K14-5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夹持装置已略去)。

②乙认为即使采纳甲的建议且最终观察到木条复燃
,也不能证明 CO 参与了反应,原因是
图 K1-4
KI 溶液-苯
NaOEI
潘液
F
图K14-5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粉精固体和浓盐酸,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
同时装置B也起到安全瓶的作用,可以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 中的现象: 。

(3) 装置C用于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n、川依次放入 ____________ 。

a b c d
干燥的干燥的湿润的湿润的
I
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
n碱石灰硅胶浓硫酸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湿润的干燥的干燥的

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有色布条
(4) 设计装置D 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

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可
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 _________ 色,说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溴。

⑸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

观察到的现象是
29. (9 分)
如图K12-3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

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

A为化合物,1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o 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请按要求填空:
(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F+B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写出G 和I 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 。

30.
(9 分)
利用Y 形管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许多实验
(固定装置略)。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图 3-13-7
(1)图甲实验目的:验证SO 的氧化性。

将胶头滴管中的浓硫酸分别滴入
Y 形管的两个支管中,
所产生的两种气体相遇发生反应SQ+2H 2S —3S J +2H 2O,则在支管交叉处实验现象为
(2)
图乙实验目的:探究SQ 与BaCL 反应生成沉淀的条件。

SQ 通入BaCL 溶液并不产生沉淀,
再通入另一种气体后就产生了白色沉淀。

常温下
,若由右侧Y 形管产生另一种气体,则在其左
右支管应放置的药品是 ______ 和 _________ ,导气管A 的作用是 ________ 。

(3) 图丙实验目的:铁镁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

①读取量气管中数据时,若发现水准管中的液面高于量气管中液面,应采取的措施是
②若称得铁镁合金的质量为 0.080 g ,量气管中初读数为1.00 mL ,末读数为45.80 mL (已折算
为标准状况),则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精确到0. 01%)。

31. (9 分)
[2020 •江苏卷]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 AI2Q,含SiO 2和FezQ 等杂质)
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Z3-6:
注:SiO 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

(2)
向“过滤I”所得滤液中加入 _____ NaHCO 溶液,溶液的pH (填
“增大” “不变”或“减
Na^SOj

水准管
气管

-硫

I

a

小”)。

NaOH NaHCOj
溶液 溶液 0.
铝土矿T {藹T 丽讪歳卜履跚炳孫丽葡f Al
滤进 ——电簡H
~~I ~
图 Z3-6
⑶“电解I”是电解熔融 Al 20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
,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⑷“电解n”是电解N Q CO 溶液,原理如图Z3-7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
⑸ 铝粉在1000 C 时可与N 2反应制备AIN 。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
NH 4CI 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
AIN 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明一中2020届高三暑假第一次返校考
化学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分,共50分) 1.D 2.D 3.B 4.B 5.A 6.D 7.B 8.D 9.C 10.D 11.C 12.D 13.C 14.A 15.C 16.A 17.D 18.A 19.C 20.C 21.D 22.B 23.A 24.A 25.C 二、 填空题(共6小题,共50分) 26.
(6分)(1)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
(2分)
①③⑥或①③炉(2分)
(2) 漏斗下端与液面接触部分,溶液颜色变为红色(1分) (3) 气球逐渐变大(1分) 27.
(9 分)(1)2Na2Q+2CO 2N@COQ ( 2 分)
产生的物质A 的化学式为
阳极
N N HCO 》溶液 A
1*1
丄阴极 匕 N8H 溶液
O
阻co?溶液
fl&NaO H 溶液
阳离子交换膜
图 Z3-7
大于(1分)
(2)bc (1 分)(3)K 2 (1 分)
(4)①除去未充分反应的CO (1分)
②水与Na2Q反应生成氧气(1分)
(5)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分)(答案合理即可)
28. (8 分)(1)Ca(CIO)2+4HCI(浓)一CaCl2+2Cl2 f +2HO (2 分)
(2)除去Cl2中的HCI (1分)
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1分)
(3) d (1 分)(4)橙红(1 分)
(5)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2分)
29. (9 分)(1)NH 3 (1 分)H aO( 1 分)CQ (1 分)
(2)3NO2+HO 2HNQ+NO ( 2 分)
4NH3+5Q 4NO+6HO (2 分)
(3) C+4HNQ(浓)—CO f +4NQ f +2HO ( 2 分)
30. (9分)(1)管壁内有淡黄色固体生成(1分)稀释浓硫酸,防止硫化氢被氧化(1 分)
(2)浓氨水碱石灰(固体NaOH生石灰)(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各1分)保持集气瓶内外气压平衡,以便左右两边产生的气体顺利导入(1分)
⑶①放低(或移动)水准管位置,使水准管、量气管内液面相平(2分)②70.00% (2分)
31. (9 分)(1)AI 2Q+2OH 2Ai q;+”O(2 分)
(2)减小(1分)(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Q氧化(1分)
(4)4C 0;+2HO-4e-4H刃3 +Q f(2 分)H ( 1 分)
(5)NH4CI分解产生的HCI能够破坏AI表面的AI2O薄膜(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