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徽商衰落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社会实践

——浅论徽商衰落的原因

学院: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1007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地点:

实践时间:2012年7月25日——2012年8月2日

暑假社会实践

——浅论徽商衰落的原因

机电1007 杨柳10225056

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嘉、道时期,作为徽商中坚力量的盐商,随着纲法的破坏而日趋衰落。咸丰、同治年间,清朝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及其捻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国内战争,在这场兵火之灾中,徽商损失惨重,实力大为削弱,直至光绪中叶,徽州茶商在茶叶外销中失利,使徽州商帮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力量,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一、儒家的义利观与徽商利润的封建化

徽商的封建性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商业资本仅仅在流通领域内活动,而已它为媒介的各个生产部门又都处在封建生产方式的支配之下。徽商赚取的商业利润不但不投向生产,促进封建生产方式的变化,反而用在大量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各项事业之中,从而使他们跻身封建地主官僚之列,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不能不归咎于儒家传统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儒家义利观的影响。

(1)崇尚儒家的义利观

徽州是朱熹的故乡,朱熹以后这里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理学家、汉学家和达官显贵,在这些儒学大师、官僚士大夫的倡导之下徽州形成了‘家送户弦’、‘儒风独貌’的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下,儒家的义利观在徽商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印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徽商中有许多人本来就是读书人,对儒家先义后利之说领悟颇深。徽商的这一指导思想是与追求利润的“资本主义精神”背道而驰的。它阻碍了徽商资本的积累,助长了徽商利润的封建化,对于徽州商业资向产业资本的转化是十分不利的。

(2)儒家义利观助长了徽商利润的封建化

1、投资土地

徽人经商的目的是为了求生。而治生的最佳途径则是占有土地,经营农业。司马迁说:“今治生,不待生危而取给,则贤人免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矣。”就是说只有经营农业,才可以不冒风险,求得丰衣足食之效。在徽商心目中,司马迁的这段话是符合先贤之教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们奉行不悖的准则。所以徽商致富以后,总是要把追求的目标投向土地。

2、把大量的资金用于维护宗族制度的各项事业

儒家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在这一思想的支配下,徽人的宗族观念极重,宗族制度也十分严密。徽州商人发财致富后,往往不把自己的成就仅仅视为个人的成就,而把它看成是祖宗神灵的庇佑和宗族群体支持的结果,所以徽商总是不遗余力的回报其宗族群体

3、把大量的资金消耗在扶贫济困和修桥补路等义举之中

徽商多以“好善乐施”、“积而能散”为美德,所谓积而能散,就是把商业利润用于扶贫济困和修桥补路等公益设施上。从人道主义出发来看,徽商的这些做法无可非议,然而他们为此而消耗了大量的资金,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及其向产业资本的转化,对于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4、把大量的资金用于猎取功名

儒家的宗旨在于“治国平天下”,为达到此目的就必须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许多徽人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弃儒服贾,但却是一直不忘业儒的初衷,当其拥有一定财力后,就迫不及待的猎取功名,以了平生之愿。

二、纲法的败坏与徽州盐商的末路

徽州盐商之所以能够坐享厚利,全靠纲盐法维护着盐行的专利权,所以纲法的兴废关系着徽州盐商的盛衰。枭私(指武装走私的盐贩们所贩运的私盐)、邻私(指违背国家的禁令,把应在其他盐行区行销的盐越界运至淮纲引地售卖)、商私(指盐商在贩运引盐时夹带的私盐)、功私(指汛兵巡役查获的私盐没收后,不按规定补纳引课径行发卖)大量存在,纲法已经积弊丛生而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引课太重,捐输太重,浮费太多,致使淮盐成本不断增加。随着纲法的不断败坏和引盐的滞销,两淮盐商的财源也日益枯竭,致使他们的经济实力每况愈下,徽州盐商是徽州商帮的中坚力量,徽州盐商的失势使整个徽州商帮失去了主要支撑力量,因而不得不走向衰落。

三、“咸同兵豮”与徽商的厄运

咸同兵豮指的是清朝为了剿杀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反清运动而进行的国内战争,这次战乱规模之大、时间之长、破坏之惨重都是清朝统一以来所不曾有过的。徽商在盐业中失势之后,又遭到这次战火的洗劫,无异于雪上加霜,进一步走向衰落。这场战乱給徽商带来的灾难集中表现为:

(1)战乱直接造成徽商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太平天国革命期间,长江流域的苏、浙、赣、皖、湘等省是两军厮杀的主要战场,这里的许多城市和市镇都经过双方的反复争夺,破坏最为惨重。曾国藩曾说过:“皖北庐、凤等处白骨蔽野,田地荒芜。”

(2)战乱给徽商的商业活动带来了不利影响

1、战争中断了徽商经营的吴楚贸易

明清时期,利用长江水运之便贸贩吴楚之间的商人主要就是徽州商人。通过转销贸易,众多徽州盐商、木商、粮商、布商发财致富,吴楚贸易成为徽商从事的一项主要商业活动。咸同年间的战乱战场主要是在长江流域一带,在此期间,长江一线交通受阻,水运不通,另外,战乱严重威胁了商业运输的安全,使徽商经营的吴楚贸易遭到致命打击,吴楚贸易的停顿,使大批徽州商贾断了生财之路,陷入平困破产的境地。

2、战乱使徽商在苏浙地区的商业活动陷于停顿

苏浙地区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会上最活跃的地区。苏浙是徽商贩运的木材、粮食的主要销售市场,也是徽商贩运的食盐、棉布、丝绸的货源,此外,徽商经营的当铺也以这里的数量最多、财力雄厚。苏浙地区是徽商赖以兴旺发达的重要基地。然而,咸同年间,苏浙地区成了饱受战祸的重灾区,在战乱中使得徽商经营的各行各业不得不陷于停顿。甚者,长期的战乱中,逃兵溃卒、土匪强盗趁火打劫,肆意杀戮,更加市的商业活动无法进行。这场灾祸中受祸最深的是徽商,而其中尤以典商、木商和盐商遭受的打击最为沉重。

3、清廷的“筹饷”加重了徽商的负担

战乱期间,清廷为了筹措兵饷,经常劝慰商民捐献资财以供军用,而文武官吏在这项活动中营私舞弊,乘机搜刮。劝捐实际上是强行勒索,素有富厚之名的徽商,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搜刮的主要对象。他们捐输不仅限于徽州一地,其经营于外地他乡者也不能免于这项负担。捐输饷银给徽商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另外,清廷还实行厘金制度,这个制度使得全国商民无不受害,其中,大部分是从徽商中抽取的,所以,受害徽商为最。

四、徽茶外销的失利与徽州茶商的困境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中国经济在列强的侵略下虽遭到极大的伤害,但茶叶的出口贸易却一直保持发展势头。这种形势为徽商摆脱困境提供了大好机会。他们在其他行业受挫之后,便纷纷转向茶叶经营中。一时间徽州茶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气象,并成为了支撑整个徽州商帮危局的主要力量。

然而,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局面只是暂时的。伴随国门的打开,大量的洋茶进入中国市场,印度、锡兰、日本等国的茶业生产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华茶强劲的对手,徽州茶商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