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抗规修订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更新了

2010-11-29发布已被浏览1378 次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

1

完善规范的完整性,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

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构方案”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

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

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及相关规定。

9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

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适当得到扩展,

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任意截面”“简化计算”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14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5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改进了16 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 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18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 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 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 宽度大于

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

2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增加了

24 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

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25 提出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考虑厚保护层、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26 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

27 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降低。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适当降低。

28 增加了板柱结构及现浇空心楼板的构造要求。

29 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30 补充了多层房屋结构墙体配筋构造的基本要求。

31 补充了二阶段成形的竖向叠合式受压构件(柱、墙)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32 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板、粱、柱、墙的构造要求。墙的构造要求

33 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有关要求。

34 补充、完善了各种预应力锚固端的配筋构造要求。

35 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计算。

36 调整先张法布筋及端部构造,后张法布筋及孔道布置的构造要求。

37 调整、完善后张法锚固区局部受压设计及间接钢筋、防裂钢筋的配置要求。

38 增加曲线预应力筋弯弧曲率限制及凹面防崩配筋计算及有关的构造要求。

39 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协调,取消房屋高度表、内力调整等的具体规定。

40 加严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类框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延性性能要求。

4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的上限不再做强制性规定。

42 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相关规定。补充了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相关规定。

43 增加了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的其轴压比限值。

44 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扩大到扩大到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核心区。

45 补充了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规定。补充了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规定规定。

46 补充了跨高比小于

2.5 的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连梁以及特殊配筋连梁的设计规定规定。

47 补充了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相关规定。

48 增加了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规定。增加了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楼面梁与剪力墙平面连接时的相关设计规定。

49 增加了板柱节点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增加了板柱节点抗震设计抗震设计的相关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学习体会

2010抗震规范已经到货,抽空学习了一下,与去年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课时学的送审稿略有改动,以下简要记述认为对自己设计工作影响较多的修改,钢结构、砌体结构等本人接触不多的内容就不赘述了。

一、第3章新增3.10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内容,3.10.3明确给出了中震(即设防烈度)计算的αmax值(送审稿是放在表5.1.4-1处的,正式版本不知为何又改到了这里):

6度——0.12;7度(0.10g)——0.23;7度(0.15g)——0.34;8度(0.20g)——0.45;8度(0.30g)——0.68。对于平时设计来说,主要用于超限审查做的中震不屈服或中震弹性设计,一般的结构计算也没必要做。

二、4.1.6条,将场地类别中的I类细化为I0和I1两个亚类。修订原因是考虑到剪切波速为500-800m/s的场地还不是很坚硬,将此种场地定为I1类,硬质岩石场地定为I0类。相应地,表5.1.4-2提供了这两种场地类别的特征周期值,其中I1类的特征周期值与2001规范中I 类场地的周期值相同。

三、5.1.4条:

1. 增加了6度罕遇地震的αmax值。

2. 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01规范只是在计算8度、9度的罕遇地震才有此要求,现要求扩大至各种地震烈度。此条对超限审查的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等有影响。

四、5.1.6条,修改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曲线的表达式表面上没有变化,但其中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γ、直线下降段的下降斜率调整系数η1及阻尼调整系数η2的公式均有变化。

五、5.2.5条,增加了6度地震计算的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要求,01规范只对7-9度有要求。

六、6.1.1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有所调整。

1. 注4明确表中的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结构,异形柱结构的适用高度应以异形柱规范为准。

2. 8度地震的适用高度分为0.2g和0.3g两种要求。

3. 框架结构适用高度有所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