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绪论课件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目录•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受体介导作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PART01生物化学概述生物化学定义与特点生物化学定义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及其分子机制的学科。
生物化学特点从分子水平揭示生命现象,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小分子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等。
生物化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历史从19世纪末开始,随着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生物化学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研究现状生物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多个研究方向。
生物化学方法可用于检测生物标志物,辅助疾病诊断。
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防与治疗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相互作用,指导药物设计和优化。
揭示疾病发生的生物化学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030201生物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PART02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DNA的双螺旋结构RNA的种类与功能核酸的功能核苷酸mRNA、tRNA、rRNA等碱基配对、反向平行等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01020304单糖的结构与性质双糖的结构与性质多糖的结构与性质糖类的功能葡萄糖、果糖等蔗糖、麦芽糖等淀粉、纤维素等提供能量、细胞识别、生物合成等PART03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糖代谢及调控机制糖的生理功能糖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等过程提供能量。
此外,糖还参与细胞识别、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
糖代谢途径生物体内的糖代谢主要包括糖异生、糖酵解、糖有氧氧化等过程。
其中,糖异生是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糖酵解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糖有氧氧化是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生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生物化学
一、生物化学的定义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是研究生物体内的化 学分子和化学反应的基础生命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 生命现象的本质,即生命的化学。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叙述生物化学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
动态生物化学阶段:20世纪初开始
1994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lfred G.Gilman(美国)Martin ROdbell(美国),发现 G蛋白及其在细 胞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1993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Richard J.ROberts(美国)PhilliP A.SharP(美国),发现断裂基因化 学奖 Kary n.Mullis(美国),发明 PCR方法 Michael Smith(加拿大),建立 DNA合成用于定点诱变研究 1992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Edmond H.Fischer(美国)Edwin G.Krebs(美国),发现可逆蛋白质 磷酸化是一种生物调节机制 198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Harold E.Varmus(美国)J.Michael Bishop(美国),发现反转录病毒 癌基因的细胞起源 化学奖 Sidney Altman(美国)Thorn R.Cech(美国),发现 RNA的催化性质 1988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James W.Black(英国)ertrude B.Elion(美国)Gong H.Hitchings( 美国),发现“代谢”有关药物处理的重要原则
1964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Konard Bloch(美国)Feoder Lgnen(德国),发现胆固醇和脂肪酸代 谢的机制和调节 化学奖 Derothy Crowfoot Hodgkin(英国),用 X射线技术测定重要生化物质 的结构 1962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Francis H.C. Crick(英国)James D.Watson(美国)Maurice H. F. Wilkins(英国),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DNA双螺旋)及其对于活 性物质中信息转移的重要性 化学奖 Max F.Perutz(英国)JOhn C.Kendrew(英国),关于球状蛋白质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结构的研究 1959年 生理学或医学奖 Severo Ochoa(美国)Arthur KOrnbefg(美国),发现 RNA和 DNA生 物合成机制
(推荐)《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3) Different families of organic compounds result when hydrogen atoms on organic molecules are replaced by different functional groups.
化学键
共价键
非共价键 氢键 离子键 静电作用力 范氏引力 疏水作用力
Formation of a covalent bond between two Hydronds in methane
Formation of a crystal of sodium chloride. Each positively charged sodium ion is surrounded by six negatively charged chloride ions; likewise each negatively charged chloride ion is surrounded by six positively charged sodium ions. The overall effect is electrical neutrality.
Ionic bond
Table Salt Crystal
Formation of a hydrogen bond between the hydrogen side of one water molecule and the oxygen side of another water molecule.
Lipids are composed of three fatty acids (usually) covalently bonded to a 3-carbon glycerol. ❖ Functions: Long-term energy storage; Structural components; Hormones; insulators and cushions.
生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2008年化学诺贝尔奖得主
马里奥· 卡佩基
马丁· 埃文斯
3 名科学家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成果: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 。
人类端粒DNA结 构
2010年?
24
2010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1998年7月20日,罗伯特·爱德华兹与两名试管婴儿索菲和 杰克·埃梅瑞在伦敦庆祝他们的两岁生日。
阿弗拉姆-赫尔什科 (以色列)
伊尔温-罗斯 (美国)
2004~化学奖 获奖原因:发现了蛋白质降解过程的机理 。
19
J. Robin Warren 和 Barry J. Marshall
(澳大利亚)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20
安德鲁•菲尔 (美国)
克雷格•梅洛 (美国)
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21
马里奥-卡佩奇 马丁-埃文斯 奥 利弗-史密斯 2007年,三位科学家“在涉及胚胎干细胞和哺乳动物DNA重 组方面有着一系列突破性发现”,为“基因靶向”技术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22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公布 德法科学家“平分”奖金。 成果:楚尔豪森发现人乳头瘤病毒引发子宫颈癌,将获得 总共140万奖金中的一半。而两名法国人西诺斯和蒙塔尼 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将分享剩下的70万美 元。
26
“人类基因组测序和作图”计划
1985年,美国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
测序和作图”计划(简称 HGP )。国际合作始于 1990年。 该计划的核心就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DNA 序列,从整体上破译人类遗传信息,以使人
(推荐)《绪论生物化学》PPT课件

有机化学
无机化学
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高分子化学
动 物
生物学
植 物
学
学
微生物学
化学
生
物 化
生物学
学
人类渴望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怎样对它进行保护, 由于出生、成长、繁衍、老化、突变和死亡等所 有生命过程都是化学分子相互作用和变化的表现 ,因而人类要最终了解生命必须先了解其分子本 性。
化学主要是在分子与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变化 和反应的规律、结构和各种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物质组成、结构和包括物理性质、生物活 性等在内的性质。
3、食物的烹饪 4. 杀菌
3、食物的烹饪 4. 杀菌
生物化学的任务是:
阐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生物大分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的结构、性质 及其在生命活动(如生长、生殖、代谢、运 动等)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物质代谢和能量 代谢)。
二、生物化学与现代化学
1、生物化学与化学的关系
生物化学是在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和生理学(Biophysiology)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细胞学说(1847)
Schleiden
Schwann
生命的定义
➢ 生命的根本特性是什么?千百年来,人们以许多不同 的观点阐述自己对此的看法。
19世纪下半叶,恩格斯对生命下了一个 定义:“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 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 外部自然界的不断地新陈代谢,而且这 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 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恩格斯的生命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 物质基础,即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
生命是一个很难下定义
(1)生理学定义 例如把生命定义为具有进食、代谢 、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 系统。但某些细菌却不呼吸。
生物化学1.绪论PPT课件

1.3 研究新陈代谢规律及其调控是开发微生物发酵工业 的基础
氨基酸、酶(含遗传工程酶)、抗生素、植物生长激 素、维生素C等也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手段进行生产。发酵 产物的提炼和分离及下游加工技术也必须依赖于生物化学 理论和技术。此外,研究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控 制对于选育高产优质的菌株﹑筛选最佳发酵理化因子及提 高发酵效率具有指导意义。
蛋白质
该法则是生物体传递并表达遗传信息的基础。
生物体内的代谢网络非常复杂,而生物体的各种反 应却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是受到精密的调节机制调控 的,其中包括细胞或酶水平的调节以及激素和神经系统 的调节。
2)和 3)这部分内容反映生物体内物质能量转化的动态 过程,被称为动态生化。
2. 生物化学与药学科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药学基础课程,也 是现在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从分子水平阐明 生命现象本质,是学习、认识疾病,认识药物治 病原理不可缺少的基础。同时,生物化学基础研 究及其技术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科学的发展具有越 来越来密切的联系,呈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生化往往是阐明机理,选择合理工艺途径, 提高产品质量,探索新工艺,研制新产品的理论 基础。
1.2 生物化学理论和方法促进生物药物研究与开发
生化药物是一类采用生化方法化学合成从生物体分离、纯 化所得并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生化基本物质。这些 药物的特点是来自生物体,基本生化成份即氨基酸、肽、蛋 白质、酶与辅酶、多糖(粘多糖类)脂质、核酸及其降解产 物。这些物质成分均具有生物活性或生理功能,毒副作用极 小,药效高而被服用者接受。生化药物在制药行业和医药上 占有重要地位。如氨基酸、核苷酸(所谓基因营养物)、 SOD、 紫杉醇等已经应用于临床治疗。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生物化学 绪论(共46张PPT)

二十一世纪
生命科学的世纪
人口与粮食 健康与疾病 环境与生态 能源与资源
What is life science?
热爱生命而喜欢生命科学是一份天然, 生命科学的三“神”:神秘、神妙、神圣
学习生命科学是一种荣幸和享受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命的基本特征: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
位
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由基因控制
1962年 J.D.沃森(美)、F.H.C.克里克、 M.H.F.威尔金斯(英)
发现核酸的分子结构及其对住处传递的重要性
1968年 R.W.霍利、H.G.霍拉纳、M.W.尼伦伯 格(美)
研究遗传信息的破译及其在蛋白质合
成中的作用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972年 G.M.埃德尔曼(美)、R.R.波特(英)
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 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
分析法
诺贝尔奖
诺贝尔化学奖
2003年 彼得·阿格雷(美)、罗德里克·
麦金农(美) 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
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 科(以)和伊尔温-罗斯(美)
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counterparts for a mean percent
Fujiyama et al, 2002, Science, 295: 131-134
What is life science?
生命的基本特征:
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正常的生物都具有从生到死的完整生命 过程,即生活史。
生物个体不断繁衍后代,无数个体失 活史串联起来就构成了生物的进化史, 遗传和变异结合的后果。
生物化学01绪论 ppt课件.ppt

……
• 1953年,J. D. Watson和F. H. Crick提出了DNA双螺旋三 维结构模型,为阐明遗传信 息贮存、传递、表达,揭开 生命的奥秘奠定了基础。
• 1958年,Crick提出中心 法则。
• 1965年,中国成功地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这是 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 • 1985年,Mullis等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
2.3 生化领域重大事件
• 1897年,Buchner发现了酵母细胞质能使糖分子发 酵。
• 1902年Fischer提出了肽键理论。
…... • 1937年,H. A本过程和理论,并 且解释了机体内所需能量的产生过程和糖、脂肪、 蛋白质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变机理。
(PCR)的特定核酸序列扩增技术。 • 1995年,Cuenoud等发明了具有酶活性的
DNA分子,并命名为脱氧核酶。 • 1997年,克隆羊的成功。 • 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
3、生命的物质基础及新陈代谢
3.1 生命的物质基础(高度一致性)
• 生物体由有机和无机物质组成,他们都是不可或缺的 成分。
5 如何学习生物化学?
✓掌握基本概念,抓住重点; ✓重点掌握化学本质、结构特点与功能; ✓分析、比较、归纳 ;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课程; ✓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 ✓结合每章习题,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教材及参考书
1、生物化学的定义(P1)
生物化学——以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现代 技术研究生物体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物质 在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物 质的结构和变化与生物的生理机能之间的 关系,进而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揭示生命现 象本质的一门科学,即生命的化学。
1-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 1940年 德国科学家Embden、Meyerhof和Parnas
糖酵解代谢途径;
❖ 脂肪酸的β-氧化等等
-
9
3.从1953年 ~ 至今---分子生物学阶段
❖ 物质代谢研究进一步 发展,焦点是蛋白质 与核酸。
❖ 标 志 : 1953 年 , Watson 和 Crick 提 出 DNA 的 双 螺 旋 结 构 模 型。
1960 S. B. Weiss、A. Stevens和J. A. Hurwitz三 个研究组分别发现RNA聚合酶。
1961 Francis Jacob和Jacques Monod提出操纵 子理论。 Synney Brenner和Crick证明遗传密码由3个连 续碱基组成。 Marshall Nirencerg等- 揭示UUU、CCC密码。 21
1939 Cyrus H. Fiske、Yellapragada Subbarow和Karl Lohman分别发现ATP。
1941 Fritz Lipmann提出ATP循环学说。
George Beadle和Edward Tatum提出 “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1944 Oswald T. Avery、Colin M. Macleod、 Maclyn McCarty完成细菌转化实验。
-
5
3. 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
涉及复制、转录、 翻译及基因表达调 控等的各个过程, 与遗传、变异、生 长、分化等关系密 切。
-
6
三、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1. 19世纪末以前---生物化学的初级阶段
❖ 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如糖类、脂类、蛋 白质和核酸等,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功 能等
❖ 重要贡献有:系统研究了糖、脂和氨基酸的性 质,并发现了重要的遗传物质—— 核酸。
大学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个性化医疗
根据患者的基因和蛋白质 信息,制定个性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
跨学科融合
生物化学将与计算机科学、数学、物 理学等学科更加紧密地结合,推动生
物医学领域的发展。
生物制药
利用生物化学技术生产重组蛋白药物 、抗体药物等,将成为未来药品研发
的重要方向。
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 有望实现基于个体基因信息的精准医 疗。
生物经济
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物经济 的崛起,包括生物制造、生物农业、 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对象
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及其相互作用; 生物小分子(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等)及其代谢; 生物体内能量转化与利用;生物膜与细胞信号传导等。
生物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生物化学逐渐从生理学和有机化学中独立出来;20世纪中期以后,生 物化学在分子水平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如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基因工程技术的建立等。
遗传信息的储存和传递、
催化等
糖类结构与功能
糖类的基本组成单位
单糖
糖类的分类
单糖、双糖、多糖等
糖类的结构特点
链状、环状、支链等
糖类的功能
能量储存和供应、细胞识别、 生物合成等
03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代谢及调控机制
糖酵解
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产生ATP的过程。
糖异生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的 过程,主要在肝脏和肾脏 中进行。
大学生物化学绪论 ppt课件
目录
• 生物化学概述 •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受体介导作用 • 现代生物化学技象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完整版)

1953 James D. Watson和Francis H. Crick提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Maurice H.F.Wilkins和Rosalind Franklin发现 DNA螺旋结构。
Frederick Sanger完成胰岛素序列分析。
生化发展大事记
1955 Arthur Kornberg发现E. coli DNA聚合酶。 Mahlon Hoagland证明氨基酸参与蛋白质合成前需要 被活化。
➢ “燃烧”学说(Justus Von Liebig,19世纪20年 代) —动物通过呼吸获取空气中的O2,氧化分解摄 取的食物,产生水和CO2,并且释放热量,保持体 温,维持活力。
➢ 物质代谢概念的产生 —比希将食物分为糖、脂和蛋白质三大类主要
成分,并提出物质,生物化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也是 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领头学科。
一、概念:
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分子与化学反应的 科学,它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的本质, 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 代谢与调节、及其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 基础和调控作用的科学。
生化的初级阶段:生物体内的物质,如糖类、
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等,它们的组成、结构、 性质、功能等
第一章 绪 论
Introduction to Biochemistry
生物:有生命现象 的物体 —— 新陈 代谢,遗传与繁殖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3、动态的或生理生物化学发展时期(1903~1950,动态生物化学阶段)大约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此阶段对各种化学物质的代谢途径有了一定的了解。物质代谢途径及动态平衡、能量转化,光合作用、生物氧化、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蛋白质合成、核酸的遗传功能、酶、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的代谢。 1905年 哈登和杨发现酶和辅酶; 1926年美国Sumner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的结晶,证明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1946年获诺贝尔奖。 1955年 Sanger完成牛胰岛素氨基酸组成分析; 1932年,英国科学家Krebs 发现尿素合成的鸟氨酸循环; 1937年,Krebs提出三羧酸循环的基本代谢途径,195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1940年,德国科学家Embden和Meyerhof提出了糖酵解代谢途径等。
1990. 10. 1 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ic Project 2000完成
Dulbecco
作物基因组计划 家畜基因组计划 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1985年, “人类基因组测序和作图”计划(简称HGP)提出。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后基因组时代,产生了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结构基因组学等。 1997年2月23日克隆羊诞生 目前已能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生产许多产品如乙型肝炎疫苗、酶制剂、人生长激素、各种干扰素、各种白细胞介素等等。
生 物 化 学
单击添加副标题
Biochemistry
绪论 Introduction
饲养主人5月7日给兽医打电话说:“一头牛前左腿不能着地,没有外伤,有点儿奇怪。” 牛海绵状脑病
01
几百万种生物的共同的语言
03
遗传密码相同、酶一样
02
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相同:20种
04
生成乳酸的过程一样
生物化学--绪论ppt课件

我国的现代生物化学研究起步较晚,由留美、 德、法、英等学者开始主要有吴宪教授,王英睐,曹 天钦,邹承鲁等教授。
1965年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汪猷、北京大学邢其 毅教授用化学法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 岛素。
小结:不同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是推动 生物化学前进的基本因素。多学科合作, 有机化学基础,分离与分析技术的发展, 研究方法与仪器设备的结合,是生化发 展的主要动力。
英国剑桥生物化学中心:论文发表较多,获得资助,成立实验室, 购进新仪器设备,扩大研究队伍,获得 成果。
霍普金斯Sir Frederick Gowwland Hopkins, 1861-1947, 发现维生 素,色氨酸,谷胱甘肽等。成立学派。 德国在生理化学及有机化学方面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有:
Emil Fischer 1852-1919,普鲁士化学家研究糖 嘌呤类物质,合成了 苯肼,确定了糖的分子结构,也从事蛋白质、酶的研究。
十九世纪德国的生物化学、有机化学 等领域领先于世界各国,美国等落后于 德国,德国生物化学较强的大学有: Leipzigs大学和Heidelbergs大学。
二十世纪:德、美、英、法等国相继成立生物化学 研究中心,在蛋白质、酶、维生素、激素及代谢、氧化 取得较大进展,各国政府及投资家重视生物化学的研究, 条件改善。
发酵工业:新陈代谢,酒精,氨基酸,抗菌素,酶等 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酶工程:具有治疗作用的各种
干扰素,重组产品如水蛭素,t-PA, endostatin等。 农业:产品品质改良,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农产品加
工与贮藏,如棉花基因改良,抗旱抗盐耐碱植物, 植物育苗与脱毒,转基因食品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
生物化学的发展前景
借助于现代科技成果,高速发展生化理 论与技术,促进生物学理论技术及生物 工程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1. 体液中无机盐类、有机化合物和酶类等的检 测诊断。
2. PCR技术和基因诊断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 法医学鉴定和流行病学调查。
3. 遗传病基因疗法、传染病基因疗法、肿瘤基 因疗法和其他疾病基因疗法的完善和应用。
4. 基因工程药物(如胰岛素)的研究开发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 生物化学的概念。 2、熟悉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3、了解 生物化学发展史
什么是?
是从分子水平 探讨生物体内的
化学分子 化学反应
生物化学广泛的研究手段
采用化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物 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原理 及方法,结合其理论和技术进行交叉研究。
2、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生命体不同于无生命 体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
3、基因信息传递及其调控 基因信息传递涉 及到遗传、变异、生长、分化等诸多生命过程, 也与遗传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的 发病机制有关。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医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医学的必修课程,讲 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 生物化学相关问题,与医学有着紧密联系。 它的理论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 医学的各个领域,使之产生了许多新兴交 叉学科,如分子遗传学、分子免疫学、分 子微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和分子药理学等。
三、分子生物学时期
➢20世纪后叶以来(分子生物学崛起)(机能 )结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 递的中心法则,基因工程,基因重组,人类基 因组计划……
第二节 当代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个体是由千 万种化学成分所组成,包括无机物、有机小分子 和生物大分子。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种类繁多,结 构复杂,但其结构有一定的规律性,都是由基本 结构单位按一定顺序和方式连接而形成的多聚体, 分子量一般大于104。
(一)发病机制的阐明
1. 糖类代谢紊乱导致的糖尿病。 2. 脂类代谢紊乱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 3. 氨代谢异常与肝性脑病。 4. 胆色素代谢异常与黄疸。 5. 维生素缺乏与夜盲症和佝偻病。 6. 基因突变导致肿瘤和分子病。 7. 遗传性酶缺乏导致白化病、痛风等。 8. 蛋白质空间构象改变导致疯牛病。
分子生物学: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 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表达与调控的内 容
第一节 生物化学发展简史
一、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18世纪中—20世纪初(初级阶段)(静态)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糖,脂,氨基酸,核酸)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中(蓬勃发展阶段)(动态 代)谢途径,酶促反应,三羧酸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