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主要环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它是提升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水平,具有特殊的作用。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初级阶段,必须与儿童的年龄特点相结合,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欣赏课的主要环节有如下几点:一、创设情境,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的,每件艺术作品都有它存有的必要性,但每件艺术作品又有其地域性、民族性和独特性。从形式到内容又有其个性魅力。教师要通过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让学生了解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学生用看到、听到的信息对他们自己的疑问实行了猜测性地解答,在总结时对他们的答案和方法实行了肯定,而他们也在直观欣赏和讨论中融入了作品的世界,从而对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审美认同。能发现原来世界很大,并不是只有我们的审美标准的,应该尊重理解其他地区、民族的审美趣味。

二、给学生自主体验时间

(1)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收集相关资料。

(2)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能够让学生看画一到两分钟,再让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洋洋的,还是冷冰冰的;是明亮的,还是阴暗的?给你的感觉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这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受,胜于在毫无

感受之前就输入某种概念,以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

(3)转化教学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对于欣赏中的一些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欣赏评论,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要准备丰富的欣赏资料

(1)课前对收集的欣赏的资料实行挑选、归类,同时能够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2)把所要欣赏的内容实行儿童化的加工、处理。采用他们乐于接受的讲故事、看录像等形式实行教学。(3)引导学生从画面的精彩地方入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鼓励学生提出欣赏中的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名家名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增加自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和艺术感受。

四、多种感官体验,感受艺术魅力

在专题欣赏时安排操作活动。如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不妨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安排适当的随堂欣赏内容。

在美术作品的欣赏中视觉器官发挥着重要的审美功能,但仅仅从视觉感知经验出发是远远不够的,恰当的辅以其他感官,如听觉、触觉,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等,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感知美的兴趣,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增强学生视

觉审美感受水平。如:低年级的小朋友理解线条,在了解绘画中线条之前,我让学生先摸摸生活中真实的线:毛线、铁丝、麻绳……,听听音乐、找找曲调的线条……,看看柳枝、小雨、彩虹,自然中的线条……强化了学生对线的视觉感知。

五、欣赏时要讲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方面的绘画知识内容

欣赏者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学会准确的评价方法,成为一个具有审美批判水平的观赏者,比了解艺术家的奇闻趣事和背景来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小学的美术欣赏教学不应只注重内容的趣味性,艺术作品表现形式和方法(对比、变化、对称、重复、反衬)了解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