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脱、阻塞和 拔管困难
慢性窦道形成
损伤
并发症
感染
腹腔引流管
出血
5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 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 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 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 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 及性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
1 定义
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 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分为预防性及治疗性引 流管。
2 适应症
术后渗血渗液、积脓感染等各种情况需要将 液体引流出体外的患者。
3
目的
引流各种积液,促进伤口愈合;支撑,防止吻 合口狭窄;管饲,营养支撑等。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
安抚患者情绪,报告医生,协 助医生做好进一步处理
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伤 口情况,做好记录并交接班
填写不良事件上报表,24小时 上报护理部
8
腹腔引流管
导管 堵塞
检查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或 移位、脱落等,如为负压引流 ,检查负压是否合适
调整体位,防止引流袋位置不 当引起逆行引流
安抚患者情绪,报告医生,协 助医生必要时行导管冲洗
②T型管:一般两周以后行胆道造影证实胆管下端已 通畅即可拔管。
③预防性引流在引流液明显减少时即可拔管。 ④治疗性引流在引流液减少、炎症控制后仍应保持
原来位置,然后逐日拔出数厘米,待引流通畅从 深部逐渐闭合后拔出。
腹腔引流管
护理病例及情景设置示例
患者女,69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30余年,发热和 黄疸1周入院。体检:皮肤巩膜黄染,上腹部和右 上腹部触痛,胆囊肿大并触痛。CT和B超检查提示 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肝外胆管扩张,胆总管 直径2cm。胆囊和胆总管内可见直径1.5cm以下 多枚结石。化验:血总胆红素48μmol/L。诊断慢 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入院后第5 天在吸入全麻下行胆囊切除和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手术。现患者术后第3天,病员生命体征平 稳,伤口无渗血渗液,引流液呈黄色,清亮,如 何进行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
告知事项:此处以T管为例, 请根据本科室实际情况延伸
1、定期更换引流袋,一般每周1~2次。注意无菌操 作。
2、家属及患者需注意避免因翻身、活动、搬动等造 成引流管的牵拉而脱出,若有滑脱应立即报告医 生、护士。
3、保持引流袋置于适当的位置,平卧时引流管的高 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 口,以防胆汁逆流引起感染。引流袋不能放置过 低,特别不能放于地上,若位置太低,可使胆汁 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腹腔引流管
4、注意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如有发热、腹 痛,提示有感染或胆汁渗漏可能,应及时报告医 生。
5、进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少食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6、家属不能倾倒引流液。
腹腔引流管
谢谢聆听!
腹腔引流管
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伤口 情况,做好记录并交接班
9
腹腔引流管
操作要点
①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无菌操作 严格无菌操作,分离引流袋接头前后均要消毒。
②固定牢靠,严密观察 严密观察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 衔接处有无分离,有无液体外渗。
③保持通畅,合理放置 合理放置各管道的走向,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
互缠扰,保持管道通畅。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切口平面。 ④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对各管道明确标识,分别记录,不可混淆。保持标识的清晰、
完整、粘贴位置合理。 ⑤有效沟通,关爱患者 加强沟通及宣教,指导意识强,达到共同治疗的目的
腹腔引流管
拔管指征
①腹腔负压引流管:术后7~10天左右,引流量逐渐 减少,24小时小于20ML,颜色由鲜红转为淡红或 者无色。
腹腔引流管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 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 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 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
(6)每1周更换1~2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 操作,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腹腔引流管
导管 脱落
立即消毒引流口,予无菌敷 料覆盖压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