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相关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研究拓展述评

产业链相关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研究拓展述评
产业链相关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研究拓展述评

Modern Management 现代管理, 2019, 9(1), 162-170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journal/mm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2677/mm.2019.91018

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Theory of

Industry Chain and Its Research

Development in China

Tiecheng Li1, Li Liu2

1South China Business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Received: Feb. 4th, 2019; accepted: Feb. 19th, 2019; published: Feb. 27th, 2019

Abstract

Although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industry chain can be dated back to the period of classical economics in the mid- to late-17th century, it has not formed a complete and independent theo-retical system. So that it had to rely on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 provid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to support the industry chain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search of industry chain has formed an upsurge in China, cover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empir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research. It involves many departments and different regions, form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research results. For promot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China’s industry chain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sort out the exist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ory related to the industry chain. With a brief review of these researches conducted by Chinese scholar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fforts and achievements of China’s academia in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ndustry chain and deepe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Keywords

Industry Chain, Theory of Industry Chain, Industry Chain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Chain

产业链相关理论及其来自中国的研究拓展述评

李铁成1,刘力2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广州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

李铁成,刘力

收稿日期:2019年2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2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2月27日

虽然产业链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的古典经济学时期,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体系,不得不依靠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学说提供理论解释以支撑产业链研究。进入21世纪后,产业链研究在中国形成热潮,范围涵盖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政策研究,涉及许多部门和不同区域,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研究成果。为了推动我国产业链研究的理论创新,梳理现有与产业链相关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脉络十分必要。同时,通过对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拓展研究的简要评述,展示我国学术界在构建产业链理论体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加深对未来理论研究发展方向的理解。

关键词

产业链,产业链理论,产业链形成与演化,产业链整合

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2006~2013年间不断进行的文献检索结果表明,产业链(industry chain)很少出现在外国研究文献中[1]

[2] [3] [4]。对于这一现象,我国学者的认识角度略有不同。刘贵富(2006)和王云霞等(2006)认为国外产业链的研究处于空白状态;张利庠(2007)认为产业链是中国提出的经济学概念[5];邵昶等(2007)认为国外没有将产业视作为单独的经济组织,而是将之分解成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并侧重企业的纵向整合或企业跨组织资源组合问题的研究[6];程宏伟等(2008)也认为国外的相关研究立足于企业,侧重于从价值链、物流链、功能链、信息链的角度进行经济学分析,偏向微观与中观的结合,研究重心局限于产业链的具体表现形式[7]。虽然我国关于产业链的研究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理论研究进展却不令人满意。如邵昶等认为我国学者所讲的产业链只是一个被波特价值链、制度经济学、现代产业组织和经济规制、供应链、企业纵向整合等其他理论来解释的经济组织现象,并没有运用特殊的理论和分析框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范式,本身并不构成理论[6];刘志迎(2009)认为众多学者多是从各自研究的角度对产业链相关的部分理论进行了论述,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理论体系[8];张晖(2012)认为产业链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应用,缺乏一个明晰的分析框架[9]。

我们认为,产业链之所以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与其研究对象的层次复杂性密切相关。产业链是关于企业、产业和区域之间一系列复杂、动态关系状态的一种表征和描述,同时涉及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归纳起来,产业链理论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解释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作这一经济现象,即解释组织形式和空间形态上“分”与“聚”的问题;二是企业如何在微观层面上进行价值创造,并在产业层面(中观)和产业集群等区域层面(宏观)进行联结和传递;三是如何指导企业、产业和区域进行产业链构建和整合,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虽然产业链的理论研究目前还停留在依靠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支撑的阶段,但是中国学者开展的大量研究实践,却为产业链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可能。现有产业链相关理论,是未来产业链理论创新的重要Open Access

李铁成,刘力

源泉。因此,本文将对现有与产业链相关的主要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进行概述,理清其脉络,同时对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此基础上所进行的拓展研究进行简要评述,以展现我国学术界在产业链理论创新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从而加深对我国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的认识以及对未来研究发展方向的理解。

2. 分工理论与产业链的形成

虽然概念界定不一,研究视角各异,但是我国学术界对产业链理论的起源却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

17世纪中后期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分工的卓越论断,被认为是产业链思想的滥觞。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提出了工业生产是一系列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链条的思想。在分析分工的重要作用和限制时,亚当?斯密指出,“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10];“生产一种完全制造品所必要的劳动,也往往分由许多劳动者担任[11]。

继亚当?斯密之后,阿林?杨格于20世纪初通过对分工与市场、经济增长及分工本身的关系所做的先驱性研究工作,从产业链迂回的视角提出了“规模报酬取决于劳动分工”的经济思想[12],明确指出仅仅注意到单个企业或产业规模的不同还无法说明报酬递增机制,不断发展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实现报酬递增的重要过程[13],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分工和专业化理论。阿林?杨格的思想被总结为杨格定理,即市场规模扩大引致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演进过程[10]。此外,施蒂格勒也指出,亚当?斯密提出的市场范围限制劳动分工的定理是关于企业和产业功能的理论的核心,还可以用来说明许多其他经济问题。施蒂格勒认为企业之所以不把报酬递增的功能交给专业化企业(产业)来承担,是因为“也许在给定的时期,这些功能市场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持一个专业化的企业或产业”,“在不断成长的产业中,典型的情况应是纵向非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倒是衰落产业的特征”。可以认为,从亚当?斯密到阿林?杨格再到施蒂格勒,实际上提出了“由于分工而导致产业链形成”的思想[10]。

从逻辑上讲,产业链必然与产业有关,经济学家于是就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出现了亚当?斯密等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而从产业链的具体载体上看,如果一个企业什么都能生产,那么就不会出现产业链。因此,探讨企业及其边界变化就成了进行产业链理论研究的另外一条思路,如科斯等人的研究。而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则从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开展研究,他们认为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是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13]。杨小凯在阐释内生比较优势理论时,认为分工收益由比较优势经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等方面决定,强调专业分工的优势和必要性。

在《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一书中,杨小凯研究了工业化和迂回生产中的分工演进、角点均衡和新行业的出现、中间产品种类数进展和经济发展等问题,为新兴古典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熊磊等(2018)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研究产业链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得出分工发展带来新产品、进而形成产业链,产业链上中间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导致新的产业部门和新的产业链出现的结论[14]。

虽然对产业链的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中后期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相关研究,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是从宏观层面探讨劳动分工、专业化对经济发展的意义,而对于“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经济”的理论研究,则是最近一个世纪的事[13]。新古典学派经济学代表人物马歇尔强调企业分工协作的重要性,将分工扩展到企业之间,从而开启了对产业链的研究。直到1958年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中从产业前后向联系的角度阐述产业链,才真正开始了产业链的系统研究[15]。

对产业链中相关产业或企业之间分工与合作关系的制度安排和优化,对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促进

李铁成,刘力

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基于分工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链涵盖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和零售商等所有节点企业,自然会产生涉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纵向关系。杨蕙馨等认为产业链的纵向关系是指产业链中的企业对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所实施的一种企业行为,主要包括纵向一体化、纵向契约关系和纵向分离三种形式;不同的纵向关系产生了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如企业分工、准一体化契约分工和市场分工等,其实质就是对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优化,目的是提高产业链的稳定性[10]。3. 产业链整合理论

分工和协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个企业所能向顾客提供的价值除受制于其自身能力外,还不可避免地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制约。马歇尔认为“有机体——不论是社会的有机体还是自然的有机体——的发展,一方面使它各部分之间机能的再分部分增加,另一方面使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个原理是没有很多例外的”。机能再分增加了各部门间协作的需要,马歇尔将这种机能再分称为“微分法”,将工业有机体各部分之间关系密切性和稳固性的增加称为“积分法”[16]。对产业链而言,分工和协作都可获得递增报酬。一方面,产业链分化通过迂回生产获得专业化递增报酬;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整合可以通过增强知识共享协调分工,减少交易成本或者组织成本,克服因分工造成的生产系统的不稳定性,即通过将知识的外部性内部化获得递增报酬[17]。

随着产业模块化和网络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化,企业的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了产业链,现代企业的竞争已演绎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对现有产业链关系不断进行动态调整或重新组合就成为必然趋势。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赵红岩认为产业链整合理论主要是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垂直一体化或水平一体化整合以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市场份额,获取垄断利润,并将产业链整合及其演进路径归纳为规模经济、专业化经济、模块化经济和网络化经济四个发展阶段,其中在规模经济阶段和专业化阶段,产业链的整合方式是纵向一体化;在模块化和网络化阶段,产业链呈现线面结合的网状特征[12]。

Peteraf (1993) [18]、Cai和Obara (2009) [19]、Zschille (2015) [20]等的研究证明,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行业内横向整合可以达到扩大企业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益的效果。然而,对于产业间纵向垂直整合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福利效果,学界并取得一致。李凯等(2017)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产业组织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技术经济效率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等六个方面对垂直整合产生的原因及其经济收益进行了总结[21]。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可以通过垂直整合获取市场势力,通过提高进入壁垒、实施歧视性定价等手段对产业链上的非整合企业进行纵向控制,达到排斥竞争对手和获取垄断利润的目的,但研究角度有所不同:哈佛学派基于SCP分析范式,着重强调垄断势力导致的垂直整合会破坏竞争性市场结构,对社会福利和市场绩效产生不利影响[22];芝加哥学派则把价格理论模型作为分析市场的基本工具,认为垂直整合是由效率机制引致的市场结构变化,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23][24];新产业组织理论(NIO)广泛使用非合作博弈方法分析企业策略性行为,发现信息不对称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垂直整合既可能出于市场势力的动机,也可能出于效率提升的目的,应当通过动态博弈分析,综合权衡垂直整合行为的反竞争效应与效率增进效应[25][26]。

交易费用理论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垂直整合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有关。科斯认为市场组织经济活动是有成本的,企业内部也存在组织经济活动的成本,企业的边界将取决于这两个成本在边际上的比较[27]。威廉姆森认为环境不确定性下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导致了交易费用的产生,认为资产专用性是企业进行垂直整合的重要决定因素,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提高企业绩效[28]。Klein et al. (1978)则进一步指出垂直整合在避免可占用性准租出

李铁成,刘力

现的同时,可以增加双方的投资效率,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29]。

企业能力理论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从竞争优势内生的角度关注企业能力与竞争优势的关系,认为垂直整合是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共享资源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手段。通过垂直整合,企业可以使其内部与外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进行组合,在提高整个产业链运作效能的同时,在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也产生协同效应,以能够改进生产效率,提高经营效益[30][31]。

4. 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理论

在产业链具体表现形式的研究中,国外学者主要是立足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侧重将企业之间的价值链作为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企业间竞争范围和要求复杂化的背景下新兴的生产组织方式来分析产业链现象,重在解决产业链中企业的纵向整合或企业之间跨组织的资源组合问题。因此,在国外的产业链的研究中,主要体现价值链的思想。

国外产业链的相关研究,侧重价值链理论的应用。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的内部后勤、生产运作、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五项基本活动和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和企业基础设施四项支持性活动相互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这一价值创造过程就是企业价值链[32]。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建立在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基础之上,其后的拓展研究则进一步反映了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及其与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如Kogut则通过分析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企业参与价值链某个环节的战略行为[33],从而突破波特价值链仅限于垂直一体化公司的局限,开始了企业价值链向产业和区域层面的扩展;Kaplinsky在波特价值链模型中加入了公司之间联系的因素,形成了产业间价值链和产业内价值链的概念[3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化分工体系的形成,波特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观点,认为企业价值链可以镶嵌在更为广阔的上下游价值系统之中去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各个价值链环节可以进行有效的再分解[35]。

自克鲁格曼(1995)开启了价值链治理模式与产业空间转移关系研究之后,围绕企业内部各个价值环节进行不同地理空间配置的研究不断出现[15]。如Freestra将全球经济中“贸易一体化”和“生产的垂直分离”联系起来,分析“产品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的产品生产环节全球配置的问题[36];Arndt和Kierzkowski使用“片段化”来分析生产过程的分割现象,指出处于同一条价值链上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可以通过跨界生产网络组织起来,这一跨界网络可以在一个企业内完成,也可以由许多企业分工合作完成。跨界生产方式取决于产权分离情况:如果产权不能够分离,就采用垂直一体化进行跨国公司内部的方法进行跨界生产;如果产权能够分离,就采用外包等委托加工的方式进行跨界生产[37]。在这一阶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组,是提高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价值链中各种参与者间的关系特征成为研究焦点。上世纪90年代中期,Gereffi等从投入产出结构、地域性、治理结构和体制框架四个维度,提出了由生产者和购买者二元驱动模式构成的全球商品链理论。全球商品链理论认为价值链是按照价值增值活动的序列串联起来的一系列流程,这些流程或环节相互联系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产业组织。经济全球化使得跨国公司和采购商纷纷将核心竞争力领域以外的环节外包,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超越国家界限,分散到世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形成全球生产链体系,链条治理者对链条进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控制,国际和国内体制背景通过全球生产体系的节点对价值链产生影响[38][39]。在2002~2003年度的《工业发展报告》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O)进一步提出了全球价值链(GVC)的概念,其含义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具体涉及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消费、售后服务以及最终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40]。

由于二元驱动模式不能很好地解释全球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之间的治理关系,Gereffi等在全球商品链

李铁成,刘力

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认为全球经济受产业全球价值链中领先公司所制定的规则和标准所左右,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全球价值链治理与链中的力量分布密切相关。领导企业掌握战略控制权,是全球价值链形成和进化的驱动者,拥有对全球价值链的协调和管理力量,整个价值链呈现出金字塔形的力量和治理结构。作为价值链治理者,领先的跨国公司立足自身优势往往占据价值链两端的关键性环节,并通过治理行为获取绝大部分价值,由此决定了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41]。在全球价值链治理结构中,Humphrey和Schmitz提出了全球价值链的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网络、准层级和层级[42]。

5. 我国产业链理论研究主要特色与成果简评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学者注意到产业链现象,开始进行产业链方面的研究并逐渐升温,2002年以后成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的热点。我国学者对产业链的认识角度各异,界定不一。李平等(2013)梳理发现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链概念多达30个,涉及产业关联度、生产过程、产业链的组成、产业链与价值链关系和产业链功能等多个视角。基于内容分析法,作者从30个产业链概念中提炼出“链网式组织结构、各产业之间、产业各部门之间、供需关系、最终产品/消费品、各个环节、产业关联关系、自然资源/原材料、价值增值”等9个高频指标,并将产业链重新定义为:产业链是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各部门之间以供需关系为基础,以产业关联关系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目的,由从最初原材料生产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组成的链网式组织结构[4]。不断涌现的产业链定义虽然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惑,但是正是从各自的视域出发,许多学者开始了对产业链理论的研究,为建构完整、独立的产业链理论体系做出了可贵的尝试。纵观我国的产业链理论研究,除对现有产业链相关理论进行实证外,主要围绕产业链的属性、产业链的形成、演化与运行机理和产业链的整合模式与路径等方面展开,力图构建完整、独立的产业链理论体系的努力清晰可见。就现有研究而言,在产业链纯理论研究方面尚显单薄,但是已涌现一批基于某一(些)理论或面向特定产业(区域)的产业链模型构建成果。未来,一方面应在理论层面加强产业链一般理论的构建研究,另一方面应继续扩大在产业层面的研究,并整合针对特定产业(区域)的研究成果,向构建通用理论模型的方向迈进。鉴于文献数量较多及能力所限,仅列举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

在产业链属性认识上,以邵昶等(2007)构建的产业链“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成果最具创新性。邵昶等认为产业链具有介于企业和产业之间“夹层”的独特属性,正如光既不是波也不是粒子一样,产业链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殊产业组织,其结构也不是通常的产业纵向关联形式,而是类似“玻尔原子”结构式的企业关联状态,这种特性和结构决定了产业链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整合产业链,完成产业创新和实现产业价值[6]。“玻尔原子”模型将产业链条和企业链条纳入了同一个研究框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新视角,即根据产业链的“波粒二象性”调控产业链间的企业关系,促进产业链条的优化,特别是在企业之间形成“量子纠缠”,推动“量子跃迁”。

在产业链的形成、演化与运行机理研究上,吴金明等(2006)将企业、产业和区域等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要素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提出了产业链形成机制的“4 + 4 + 4”模型。其主要观点认为产业链由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构成,它们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四维对接);作为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四维对接机制”与作为外模式的“企业内部调控”、“市场结构和行业间的调控”、“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的对接过程,即是产业链的形成和调控(四维调控)过程;作为外模式作用的结果,产业链有市场交易式、纵向一体化、准市场式和混合式“四种具体模式”。因此,产业链的形成是四维对接机制、四维调控机制和四种具体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43];刘贵富(2007)认为产业链运行的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谈判机制、信任契约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和监督激励机

李铁成,刘力

制等,这六大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共同作用于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的正常运行[44];作为我国产业链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陈朝隆等(2007)探讨了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指出构建区域产业链符合区域经济系统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的思想和产业组织理论,区域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地域文化、产业技术、政策与制度、历史事件与机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市场拉动的驱动机制和自组织的运行机制是区域产业链的主要动力机制[45];唐浩等(2008)认为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产业链将形成从初级向高级的动态演进趋势,经历初期的纵向生产链、中期的配套协作链、加快发展期的循环生产链、成熟期的供应关系链、蜕变期的文化价值链的过程[46];

刘烈宏等(2016)认为产业链具有基于价值动因、自组织、组织惯性和创新的内部演进动力机制和基于环境的外部演进动力机制,交易费用的降低、风险的有效规避、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专业化分工协作和技术创新知识是影响产业链演进动力的内部因素,产业链主体的区位分布、产业链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则是影响产业链演进动力的外部因素,产业链演进包括“自创生”、“自扩张”、“自维持”和“自退化”四个阶段[47]。

在产业链的整合模式与路径研究上,郁义鸿(2005)将产业链按纵向关系分为I、II、III三类,将横向关系中下游厂商为生产者且两种中间产品是严格互补的情况归为第IV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的产业链静态效率基准和社会福利基准,为产业链的竞争策略和相应的经济规制问题研究提供了基础[48];芮明杰等(2006)基于对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经济、模块化经济、网络效应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知识共享的分析,揭示了不同类型产业链价值创造和知识整合的差异,提出了产业链知识整合、价值模块整合与产品整合的三维度模型,深入探讨了产业链分化整合的机理以及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模块创新机制、知识创造机制以及产业链整合的组织模式,特别是在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基础上,引入动态知识价值链,构造了一个新的知识创新模型,深化了对模块化体系中产业链知识整合机制的认识[17][49];杨惠馨等(2007)认为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决定分工制度安排的主要因素,随着外部环境而变化的成本与收益促使产业链处于不断地整合过程之中,因此通过实施不同的产业链纵向关系可以实现不同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与整合[10];程宏伟等(2008)认为产业链的本质是打破资源流动空间约束的一种整合资源的机制,产业链演化表现为在资源、资本与知识相互作用下上升或下降的非线性结构态势,资本与知识则在其中发挥决定作用。作为产业链演化的重要途径,产业链整合须从资源驱动型向资本与知识驱动型转变,而纵向、横向、侧向的三维整合路径实现了产业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网的演化突破[7]。李想(2008)将在模块化分工条件下形成的完全不同于传统产业链表达与组成方式的产业价值网络,称之为“网络状产业链”,认为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演化是由知识分工和专业化所导致的报酬递增过程,其在协调生产方面具有企业与市场双重性质,具有独特的价值生成机制,需要探讨包括价值生成机制、信任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在内的运行机制[13]。

邹春燕(2011)的文献分析表明,我国关于产业链的应用性研究多于纯理论研究,理论性研究文献的比例不足1/3,涉及区域产业链和第三产业方向的研究不足[3]。此外,也可以发现关于产业链理论方面的探讨多集中在2010年以前,近几年相关成果较少,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广东省社科规划学科共建项目——会展产业的全球化和区域化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GD17XYJ1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科研创新团队(2018TD04)。

参考文献

[1]刘贵富. 产业链研究现状综合述评[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 25(4): 8-11.

李铁成,刘力

[2]王云霞, 李国平. 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 2006(10): 59-63.

[3]邹春燕. 国内外产业链理论研究概述[J]. 长江论坛, 2011(3): 53-56.

[4]李平, 陈计芳, 郭洋.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产业链概念分析综述[J]. 江苏商论, 2013(12): 77-82.

[5]张利庠. 产业组织、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饲料产业“千百十调研工程”与个案企业的分

析[J]. 管理世界, 2007(4): 78-87.

[6]邵昶, 李健. 产业链“波粒二象性”研究——论产业链的特性、结构及其整合[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9): 5-13.

[7]程宏伟, 冯茜颖, 张永海. 资本与知识驱动的产业链整合研究——以攀钢钒钛产业链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3): 143-151.

[8]刘志迎, 赵倩. 产业链概念、分类及形成机理研究述评[J]. 工业技术经济, 2009, 28(10): 51-55.

[9]张晖. 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 [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4):

85-89.

[10]杨蕙馨, 纪玉俊, 吕萍. 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及整合[J]. 中国工业经济, 2007(66): 14-22.

[11]魏然. 产业链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综述[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0(6): 140-143.

[12]赵红岩. 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J]. 改革, 2008(6): 56-60.

[13]李想, 芮明杰. 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的网络状产业链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研究, 2008, 30(8): 1-7.

[14]熊磊, 胡石其, 文泽宙. 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链形成与演化内在机理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21(3): 129-134.

[15]张伟, 吴文元. 产业链: 一个文献综述[J]. 山东经济, 2011, 27(5): 40-46.

[16]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中译本)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17]芮明杰, 刘明宇. 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1): 49-55.

[18]Peteraf, M.A. (1993) 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source-Based View.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179-19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02/smj.4250140303

[19]Cai, H.B. and Obara, I. (2009) Firm Reputation and Horizontal Integration.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40,

340-363.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111/j.1756-2171.2009.00068.x

[20]Zschille, M. (2015) Consolidating the Water Industry: An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 Gains from Horizontal Integration

in a Conditional Efficiency Framework.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44, 97-114.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07/s11123-014-0407-x

[21]李凯, 郭晓玲. 产业链的垂直整合策略研究综述[J]. 产经评论, 2017(3): 81-95.

[22]Bain, J.S. (1968)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23]施蒂格勒. 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中译本)[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4]哈罗德德姆塞茨. 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中译本) [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5]Shapiro, C. (1999) Exclusivity in Network Industries. George Mason Law Review, 7, 673-683.

[26]Baker, J.B. (1997) Contemporary Empirical Merger Analysis. George Mason Law Review, 5, 347-361.

[27]Coase, R.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 386-40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111/j.1468-0335.1937.tb00002.x

[28]Williamson, O.E. (1985)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 Free Press, New York.

[29]Klein, B., Crawford, R.G. and Alchian, A.A. (1978) Vertical Integration, Appropriable Rents, 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 The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21, 297-32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86/466922

[30]Barney, J.B. (1986) Strategic Factor Markets, Expectations, Luck and Business Strategy. Management Science, 32,

1231-1241.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287/mnsc.32.10.1231

[31]Loasby, B.J. (2006) Organizational Capabilities and Interfirm Relations. Metroeconomica, 45, 248-26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111/j.1467-999X.1994.tb00022.x

[32]迈克尔波特. 竞争战略(中译本) [M].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5.

[33]Kogut, B. (1985) Designing Global Strategies: Comparative and Competitive Value-Added Chain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6, 15-28.

[34]Kaplinsky, R. (2000) Globalization and Unequalisation: What Can Be Learned from Value Chain Analys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7, 117-146.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80/713600071

李铁成,刘力

[35]Porter, M. (1998)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2, 77-90.

[36]Feenstra, R.C. (1998) 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Global Economy. Journal of Eco-

nomic Perspectives, 12, 31-50.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257/jep.12.4.31.

[37]Arndt, S. and Henryk, K. (2001) Fragmentation: New Production and Trade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38]Gereffi, G. and Korzeniewicz, M. (1994) 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Praeger, Westport, 189-201.

[39]Gereffi, G.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Journal of Interna-

tional Economics, 48, 37-70.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16/S0022-1996(98)00075-0

[40]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工业发展报告2002/2003 [M]. 北京: 中国财政科学出版社, 2002: 56-67.

[41]Gereffi, G., Humphrey, J. and Sturgeon, T. (2005)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12, 1345-1369.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80/09692290500049805

[42]Humphrey, J. and Schmitz, H. (2002) How Does Insertion in Global Value Chains Affect Upgrad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 Regional Studies, 36, 1017-1027.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10.1080/0034340022000022198

[43]吴金明, 邵昶. 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 + 4 + 4”模型[J]. 中国工业经济, 2006(4): 36-43.

[44]刘贵富. 产业链运行机制模型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 2007(8): 38-42.

[45]陈朝隆, 陈烈. 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J]. 热带地理, 2007(2): 127-131.

[46]唐浩, 蒋永穆. 基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链动态演进[J]. 中国工业经济, 2008(5): 14-24.

[47]刘烈宏, 陈治亚. 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及影响因素[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6(1): 160-172.

[48]郁义鸿. 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5(11): 25-30.

[49]芮明杰, 刘明宇, 任江波. 论产业链的整合[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1. 打开知网页面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WWJD

下拉列表框选择:[ISSN],输入期刊ISSN:2160-7311,即可查询

2. 打开知网首页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

左侧“国际文献总库”进入,输入文章标题,即可查询

投稿请点击: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Submission.aspx

期刊邮箱:mm@https://www.360docs.net/doc/b19247465.html,

铝产业链全景解析

铝产业链全景解析

有色金属行业处于产业链上游资源端。众多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房地产、建筑、汽车、家电、电力设备等)是其下游,这使有色金属行业的运行与整个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呈现出极强的周期性。 由于所拥有的特殊物理、化学属性,有色金属被开采并加工为各种原材料,使用在各类生产活动中最终形成终端消费品。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三种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其中铝的应用范围广、消费属性强,消费增速跟宏观经济息息相关,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应用范围拓展,都强于其他基本金属。

铝产业链是将铝土矿用拜耳法或烧结法转化为氧化铝,然后再以氧化铝为原料,用高温熔盐电解工艺生产原铝的过程。电解铝添加合金元素后,通过挤压、延压等形式加工成铝型材、板带箔,广泛应用于房地产、汽车、包装、电力等领域。 铝产业链具有生产原料单一、生产工艺单一两大特征:铝土矿几乎是生产氧化铝的唯一原料(全球仅俄铝Achinsk氧化铝厂用霞石矿),氧化铝是生产电解铝的唯一原材料;全球90%以上氧化铝采用拜耳法即碱法生产,原铝全部用熔盐电解工艺生产。 数据

来源:开源证券 ▌铝产业链上游 铝产业链上游为“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生产铝加工的原材料。 铝土矿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铝土矿资源储量550-750亿吨,基础储量300亿吨,按一年开采3.7亿吨计算,至少可以开采80年,是一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限制很小。 铝土矿分布较为集中,排在前5位的几内亚、澳大利亚、越南、巴西、牙买加储量占全球的72%。 中国铝土矿基础储量仅占全球3%,但铝土矿年产量却占到全球20%。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的广西、贵州地区,以及中部的河南、山西地区。 氧化铝:中国是全球最大氧化铝生产国 凭借着国内的铝土矿资源和海外矿石进口,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国,中国氧化铝产量的全球占比从2005年13%增至2019年54%,氧化铝产量从2005年约850万吨增至2019年约7130万吨。 氧化铝各个成本项占比,铝土矿占40%,烧碱占17%,能源占19%,三者合计占76%。铝土矿占比最大,也是各个厂之间差异最大的成本项,铝土矿采购成本的高低决定了氧化铝厂成本的高低。 在全球氧化铝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山西、河南氧化铝产能成为全球氧化铝边际成本产能,基本上占据了成本曲线末端的20%,这就要求山西、河南的氧化铝不能满产,一旦满产,则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摘要:产业集群在经济地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此文将对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进行归纳总结。随后对于产业集群的结构、产业集群形成原因、产业集群的功能效应进行分别阐述。 关键词:集群产业空间组织综述 在西方对产业集聚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在数量众多的理论成果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成熟的理论。其原因是众多的学派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对这个问题加以研究,所以使结论也并不相同。对于不同的理论成果我们只能取其相似之处,并对不同之处加以阐述并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定义 (一)地理资源、运输成本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早期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帕鲁的增长极理论、科洛索夫斯基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这些理论在对产业集群进行定义的主要从产业链在地缘上集中所能获取外部经济角度出发的。如马歇尔对产业区的定义:大量种类相似的中小型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作“产业区”。当然在这些理论中能看出,研究者也看到了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齐全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买方和卖方的市场以及经常性开支成

本的减少。研究者也相信企业集聚能带来创新的产生。但是在早期的产业聚集研究中更倾向于物质方面能获取的好处。将研究的主要目光锁定在能轻易看到的各种成本的降低上。 (二)社会文化、知识溢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现代产业集群 这些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新产业区理论、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社会经济学派、波特的新竞争理论。这些理论相比起早期的产业集群理论更加重视交易费用的减少、社会文化的根植性和知识溢出带来的创新。波特在综合各家理论之精华对于产业集群理论下了这样的定义:“集群是一组在地缘上接近的相关企业和相关机构,由共同性和互补性联系在一起。”对于现代产业集群研究者更认识到社会文化的重要性,产业集群内网络的建构成为最为关注的地方。无论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机构和科研学校之间、还有企业与地方文化制度之间的信任网络构建成为现代产业集群更为显著地特点。在现代产业集群里对于创新的理解更为透彻,认为创新是产业集聚获得的看不见的巨大利益,是产业集群的核心与竞争优势获取的源泉。 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一)马歇尔产业区 马歇尔产业区是产业集聚初期的理论,主要针对的中小企业的集聚。这些中小企业的聚集虽然能获得规模经济但其收益甚少,且相互之间只是地缘上的临近却将一部分交易内部化从而节约成本,但在企业之间的网络构建上却鲜有形成。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沉浸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自沉浸理论提出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网络学习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介绍了沉浸感的提出与完善及其产生条件,分析了网络学习的概念和本质,指出了网络学习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沉浸感对网络学习的启示。 关键词:沉浸感;网络学习;虚拟现实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网络学习在其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网络学习效率不高。而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沉浸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沉浸感从提出到完善,已经应用于许多科学领域,对网络上的学科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沉浸感概述 1.1沉浸理论 沉浸理论(flow theory)于1975年由Csikszentmihalyi首次提出,解释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之后陆续有学者进行相关的沉浸行为研究并修正其定义以期更能符合沉浸状态的描述。 随计算机科技的发展,沉浸理论延伸至人机互动上的讨论,Webster等人视这种互动具游戏( playful )和探索( exploratory )的特质( Webster,Trevino&Ryan,1993 )。Ghani和Deshpande( 1994 ),以人机互动对工作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两个沉浸的主要特征:在活动中完全专注( concentration )和活动中被引导出来的心理享受( enjoyment )。Novak、Hoffman和Yung 等人从1996年开始,即对网络沉浸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模式发展,有别于原始的沉浸模型,在人机互动中的沉浸主前提( primary antecedents ),除挑战与技巧在一定程度上之外,还必须加上专注(focused attention)。之后Novak等人针对其模式做修正及更仔细的研究(Hoffman&Novak,1996; Hoffman,Novak&,Yung,1998,2000),并针对不同的网络行为做沉浸模式的检验,研究发现,网络使用行为中,信息寻求最容易进入沉浸,其次为阅读与书写。不同的网络活动型式,如在线游戏、在线购物、E-mail 等,也会带来沉浸经验的差异。 1.2沉浸体验条件 沉浸理论从提出到现在一直备受重视,在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也

产业转移理论综述论文

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从产业转移的概念、理论模式、战略与对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概括,并指出随着产业转移规模的扩大及转移方式的多样化,产业转移理论顺应实践需要所产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向,预示着产业转移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域;产业结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concept, theoretical model, strategic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four aspects to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points out tha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ransfer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ory to practice need gener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indicat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keywords: industrial transfer; area; industrial structure 产业转移既是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它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把产业的这种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在广义上的产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_洪广欣

作者简介:洪广欣,男,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副处长、兼文化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哲学博士。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弗雷德里克·特 曼(Frederik Terman )首先提出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并由此诞生了全球第一个大学科技园———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即现在的硅谷)。此后半个多世纪,大学科技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也随之不 断推进。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逐渐增多,对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发展运行等方面均有涉及,并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涉及多方主体和目标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很难用单一理论对其做出全面、科学的解释,需要从不同的理论基础出发进行研究。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多植根于区域发展和园区发展等理论,这些理论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类。[1] (一)大学科技园研究的宏观理论基础 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宏观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和三元参与论。其中,增长极理论是宏观发展的阶段理论,三元参与论是宏观发展的结构理论。 (1)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学者佩鲁(Perlloux )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理论指出,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的集聚,会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自身成长迅 速、并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具有两种效应,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前者是指极点能够对外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将外区的资源吸引而来,从而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后者是指极点能够通过资源流动,向外传输经济动力与创新成 果,从而带动周边地区、 整个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由于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也由于极点的空间、环境和经济容量有限,当增长极上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极化会带来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就应当取代极化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作为区域经济的重心,大学科技园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发挥增长极的作用。根据增长极理论,大学科技园投资目标的重点不应是推动型产业部门本身,而应是研究与开发机构和其他基础设施、或与大学有联系的企业。大学科技园应发挥研究性资源的优势,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先进的高技术公司在此建立研发机构。这样,大学科技园才能通 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综述 洪广欣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建设管理处,北京100872) [摘要]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生事物,大学科技园及其相关研究已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 注。本文首先总结了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理论基础,而后从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对目前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我国目前大学科技园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存在的缺陷,旨在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厘清思路。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理论研究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8)12-0067-04—67—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2018最新铝产业链分析报告

铝上下游行业分析报告 目录 1、铝产业链介绍 (1)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1) 3、铝土矿加工 (3) (1)氧化铝 (3) (2)电解铝 (4) (3)氧化铝与电解铝价格关系 (5) 4、铝产业链下游 (5) 5、产业链标的公司股价对比 (6)

1、铝产业链介绍 铝产业链指的是将铝土矿制成电解铝然后加工成各种铝材的产业链条,主要包括上中下三个环节:上游,从铝土矿中提炼出氧化铝,标的企业有中国铝业、南山铝业;中游,将氧化铝电解得到电解铝,主要标的企业为焦作万方、中国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下游,对电解铝进行加工处理获得各种铝材,比如银邦股份、焦作万方、东阳光科、明泰铝业、中孚实业、南山铝业、闽发铝业等公司。具体工艺如下表所示: 2、铝产业链上游基本情况 在产业链上游铝框资源储备方面,我国铝土矿资源非常匮乏,进口依赖强。2017年底中国铝土矿保有储量为10亿吨,仅占全球储量的3.33%,按照现有速率进行开采,国内铝土矿资源保障年限不足15年。根据查询的历年进口铝土矿数据,经计算,中国铝土矿供需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平均在40%以上。

资料来源:矿业汇 资料来源:矿业汇 此外,国内的矿石以一水硬铝石型为主,品位低,只能采用高能耗的烧结法工艺生产氧化铝,在开采和氧化铝两个环节都存在环保问题。而高品质进口矿多为三水铝石型高品位低硅铝土矿,可以采用工艺简单、能耗更低的拜耳法生产,规避了国内矿石的不足。因此中国铝业、南山铝业等产业链中游公司近年来新增氧化铝产能多以进口原料为基础进行设计,同时新增产能项目直接布局在港口,降低进口铝土矿等原材料的运输成本。 中国铝业作为铝产业链上游公司,自身铝土矿资源丰富。公司拥有全国约17%的铝土矿资源。截至2017年末,公司控制的铝土矿资源量约为7.96亿吨,其中国内储量7.36亿吨,国外储量0.6 亿吨,目前公司铝土矿自给率在50%左右。 南山铝业在上游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对资源的开采以及初步加工。2014年印尼铝土矿禁

产业集聚理论综述(各种学派)

产业聚集理论 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 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 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 产业聚集理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产业聚集理论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理论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他们分别从外部经济、产业区位、竞争与合作、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交易成本、报酬递增等角度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与发展机理。由于研究背景及观察问题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产业聚集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看,产业聚集是指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处在一个特定领域内相关的企业或机构,由于相互之间的共性和互补性等特征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组在地理上集中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的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处在同一条产业链上,彼此之间是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呈现横向扩展或纵向延伸的专业化分工格局,通过相互之间的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得到充分共享,聚集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整个产业群的竞争力。 产业聚集理论 - 外部经济理论 早在古典政治经济学时期,亚当·斯密(1776)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从分工协作的角度,通过产业聚集对聚集经济做了一定的描述,他认为产业聚集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大卫·李嘉图(1817)根据比较利益学说,研究了生产特定产品的区位问题,也指出了产业聚集所形成的聚集经济问题。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90)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聚集及内部聚集和空间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的概念,并阐述了存在外部经济与规模经济(Scale Economies)条件下产业聚集产生的经济动因。他指出,所谓内部经济是指有赖于从事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而外部经济则是有赖于这类工业产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作者提出了三个导致产业聚集的原因:一是聚集能够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二是企业聚集于一个特定的空间能够提供特定产业技能的劳动力市场,从而确保工人较低的失业概率,并降低劳动力出现短缺的可能性;三是产业聚集能够产生溢出效应,使聚集企业的生产函数优于单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企业从技术、信息等的溢出中获益。 马歇尔进一步指出,同一产业越多的企业聚集于一个空问,就越有利于企业所需生产要素的聚集,这些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能源、运输以及其它专业化资源等等。而空间内诸如此类的投入品,或者说生产要素的供给越多,就越容易降低整个产业的平均生产成本,而且随着投入品专业化的加深,生产将更加有效率,该空间企业也将更具有竞争力。因此,马歇尔相应提出了工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的概念和工业区理论。而关于聚集经济的根源,马歇尔认为来自于生产过程中企业、机构和基础设施在某一空间区域内的联系能够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带来一般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专业化技能的集中,进而促进区域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增加相互作用、共享基础设施以及其它区域外部性。但是,马歇尔(1920)强调因为更大的劳动力“蓄水池”,非贸易投入的可得性和知识外溢带来的外部性会使得一个产业聚集于某地,而其分析只适合于一个产业,无法解释不同产业的聚集。 产业聚集理论 - 产业区位理论 屠能(1826)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强调区位运输差异的理论,开创了区位理论的先河。在其《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中,作者寻求解释德国工业化以前某典型城市周围的农业活动的模式,最早用多种要素来解释聚集经济现象,其农业圈模型区位外生市场的

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下转第46页) 5 《华商》 【摘要】就目前的研究理论而言,对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 集中在产业转移的概念及类型、产业转移的理论学习和借鉴、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总体来说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产业转移模式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认为在以后的研究中加强对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产业转移;模式;综述 一、国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 1. “雁形模式”理论“雁形模式””(Flying Geese Paradigm)或译“雁阵范式”,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最早在其《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原理》中提出的。后来,山泽逸平和小岛清先生先后对该理论进行了的扩展和完善。 在这一理论模式中,赤松要认为,日本产业通常经历了“进 口新产品”、“进口替代”、“产品出口”、“重新进口”四个阶段并周期循环。其图形成倒“V”字形。如图(1): 图(1)资料来源:胡俊文:《“雁行模式”理论与日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雁行模式”走向衰落的再思考》第24页 日本学者山泽逸平先生将赤松要先生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引进 进口替代 出口成长 成熟逆进口五个阶段。该理论更清晰的说明了后进国家在追赶发达国家以及最后超越的整个过程。 图(2)资料来源:(日)山泽逸平:《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第74页 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小岛清从对外直接投资的角度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 从而将“雁行模式”理论进一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2. 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二、国内产业转移的模式的研究 目前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仅仅是作为产业转移的一个很小的 方面去考虑,除了梯度和逆梯度转移模式理论性较强外,其他的转移模式还没有较为系统的阐述。初步归纳起来,现有研究主要是从三个角度提出产业转移模式。 1. 基于产业转移规模视角的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是规模最大的产业转移模式。“集群式”的产业转移(郑胜利,2002)即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企业相继由某一地区转移至另一地区。这种集群转移模式强调的是转移的整体性和网络关系的复制性。 整体转移模式包括整体迁移模式(曹荣庆,2001;蒋文军等,2001)、整价值链转移模式,包括完整价值链垂直型转移、完整价值链水平型转移(赵张耀、汪斌,2005)。 部分迁移模式有要素嫁接式(曹庆荣,2001)、存量激活(蒋文军,2001)、扩张性资本输出、产业关联、部分产业链的转移等模式。 2. 基于产业级差视角的转移模式梯度转移模式(夏禹农、冯文浚,1982)、中心辐射模式(马海霞,2001)逆梯度转移模式(郭凡生,1985)、边际渗透转移模式(陈建军、叶炜宇,2002)、垂直型产业转移模式和水平型产业转移模式(韩文民、王婷,2005)、垂直顺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垂直逆梯度工序型转移模式、水平工序型转移模式(赵张耀、汪斌,2005)。 3. 基于产业转移的具体形式视角的转移模式从该角度提出的主要模式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区际直接投资转移模式(陈刚,2001;陈建军,2002b)、设厂(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和设立研发机构转移模式、收购兼并转移模式、委托生产或生产外包转移模式(陈建军,2002b;刘菁、任曙明,2005)、OEM转移模式和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陈建军,2002b)、企业新建投资、并购和非股权方式参与等形式(严双建,2007)。 三、结论 1. 产业转移模式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有关理论有待 进一步的深化。产业转移模式的理论研究综述 朱兰春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总结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对国内学者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概述,发现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甚少,而且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对我产业集聚现象的解释和分析有硬套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对相关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规模经济 1、引言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甚少,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实际问题结合进行论述。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简单述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以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

(Core-Periphery)模型的提出为标志,在经济理论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阐明了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的形成和演变的[1](邱竞、薛冰,2008)。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以及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新经济地理学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的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 [2](金煜、陈钊、陆铭,2006)。刘长全[3](2009)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建立了中心―外围、国际专业化、全球和产业扩散、区域专业化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模型,认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来源与模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分析市场深化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产业分布变化和产业集聚趋势。谢燮、杨开忠[4](2005)。杨盛标,张亚斌[5](2009)从改进的角度认为新经济地理的几个基本模型都是在某些理想的假设下建立起来的,研究者可以从改变垄断竞争函数形式、考虑异质工人、非同质的区域空间、拆散厂商的完整性等方面放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第37卷第10期自动化学报Vol.37,No.10 2011年10月ACTA AUTOMATICA SINICA October,20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研究综述 王中杰1谢璐璐1 摘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是多维异构的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中高度集成交互的新型智能复杂系统,具有实时、鲁棒、自治、高效和高性能等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征,综述了CPS的当前发展状况与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CPS与相关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对CPS技术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实时,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 DOI10.3724/SP.J.1004.2011.01157 Cyber-physical Systems:A Survey WANG Zhong-Jie1XIE Lu-Lu1 Abstract Being a real-time and robust autonomous system with high performances,cyber-physical systems(CPS)are a kind of novel intelligent complex systems with di?erent scales of computation and physical components tightly integrated and interacted under the future networks.The no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P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echnology are?rst presented.Then,the technology framework of CP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rela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are discussed.Finally,challenges to be dealt with for CPS are pointed out,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Cyber-physical systems(CPS),real-time,high performance,embedded system,networked control 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随着硬件产品性能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人们对于各种工程系统和计算设备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系统功能的扩充,而是更关注系统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和系统性能效能的优化,以及服务个性化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在这种需求的引导下,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s,CPS)作为一种新型智能系统应运而生,并引起了各国政府、学术界和商业界的高度重视. CPS可以理解为基于嵌入式设备的高效能网络化智能信息系统,它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和物理对象在网络环境下的高度集成与交互来提高系统在信息处理、实时通信、远程精准控制以及组件自主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时空多维异构的混杂自治 收稿日期2010-04-14录用日期2011-05-17 Manuscript received April14,2010;accepted May17,201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1AA0405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1116),上海市基础研究重点项目(10JC1415300)资助Supported by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863Program)(2011AA040502),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71071116),and Shanghai Key Project of Basic Research(10JC1415300) 1.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1.College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201804系统[1?2].CPS在功能上主要考虑性能优化,是集计算、通信与控制3C(Computation,communica-tion,control)技术[3]于一体的智能技术,具有实时、安全、可靠、高性能等特点.相较于现有的实时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CPS关注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与调度优化,能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动态监控,并提供相应的网络信息服务,且更为灵活、智能、高效. CPS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涵盖了小到纳米级生物机器人,大到全球能源协调与管理系统等涉及人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大系统. CPS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交通领域的自主导航汽车、无人飞行机;生物医疗领域的远程精准手术系统、自主计算与感控的植入式生命设备;以及智能电网、家庭机器人、智能建筑等,是构建人类未来智慧城市的基础. 本文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这一新兴技术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CPS的概念和特点,综述了CPS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其次,对CPS的系统构成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现有的CPS架构,讨论了CPS与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网络控制系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分析了CPS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对CPS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实现进行了展望.

铝行业分析--2020.5.26

铝行业分析 目录 一:铝产业链介绍 (2) 二:上游--铝土矿 (5) 1、铝土矿介绍 (5) 2、铝土矿储量 (6) 3、铝土矿产量 (9) 三:中游(上)--氧化铝 (14) 1、氧化铝介绍 (14) 2、氧化铝产量 (15) 四:中游(下)--电解铝 (21) 1、电解铝介绍 (21) 1、电解铝产量 (24) 五:下游---需求端 (35) 1、铝消费量 (35) 2、铝材 (53) 3、废铝 (57)

一:铝产业链介绍 铝(Al)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排在第三位。铝的密度小,故称作轻金属。具有轻便性,高导电性、高导热性、可塑性、耐腐蚀性等特征,是世界总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金属。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铝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铝矿石开采、氧化铝制取、电解铝冶炼、铝加工生产等几个环节。 (1)上游采选:从铝土矿中提炼出氧化铝,方法有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等,其中拜耳法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 (2)中游冶炼:将氧化铝电解,得到电解铝(原铝),电解铝的基本原理为固体氧化铝溶解于电解质熔体中,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阳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铝。电解铝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影响较大; (3)下游加工:对电解铝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制成各种铝材。 生产1 吨氧化铝大约需要2 吨铝土矿、0.3-1.6 吨石灰石、1.5 吨煤炭、25 公斤碱,其中,煤炭、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成本。 生产 1 吨电解铝需要消耗2吨氧化铝、12,000-14,000度电、500-550公斤炭素、22-25公斤氟化盐,生产成本中氧化铝约占30%-40%,电力成本约占40-45%,其他成本约占8%-10%。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y Study Summarization 摘要:产业布局是人类社会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产业各部门、各环节在地域上的动态组合和分布。产业布局理论是研究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科学。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聚集理论是产业布局理论的核心。产业布局理论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和调整的直接和间接的措施。产业集聚是实现区域产业升级、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产业集聚现象大量存在于许多地区,促进了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关键词: 市场结构; 市场集中度; 芝加哥学派; 产业集聚; 竞争优势;产业布局 引言 本文主要讲述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布局理论主要包括产业区位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区位理论主要包括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为理论、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重点阐述了产业集聚理论中的传统和现代经济地理学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并取得了很多成就。本文将从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从区位论角度看,产业布局就是各个生产要素在企业寻求最佳生产区位的过程中形成的动态配置过程。陆大道(1980)认为工业布局是“根据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工业企业、工业基地配置的地区和特点。”产业布局就是研究区域内产业中各个产业类型的分布状况,动态上说就是各个产业根据生产要素、地理环境、区域政策而进行的自发的或者被引导式的分布与组合,形成整个区域工业的整体面貌的过程。对于产业布局的研究,国内外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国外理论发展除了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外,特别重视纯理论性质的研究,从韦伯到马歇尔再到克鲁格曼和波特,对现实当中的问题都是先进行理论上的抽象,然后引入参数、模型,进行理论上的检验之后,再用现实中的数据进行论证。对我国产业研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产业集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产业集聚被界定为“产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 。现在, 将其称之为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 ,或者称集聚经济(Agglomerations Economy)。 产业聚集理论最早追溯于亚当斯密关于分工和市场的理论。古典经济学主要是以分工为基础,在规模效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研究与产业集群相关的比较优势和产生集群的原因。新古典产业集群理论注重研究地理邻近性导致的知识外溢,以及静态和动态的空间外部性。新地理经济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和报酬递增为基础研究聚集现象。波特的新竞争优势理论则把产业聚集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加以研究。 (一) 产业集聚问题研究的起源:马歇尔对专业化工业区的分析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曾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专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和资源,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社会融合文献综述 一、如何理解社会融合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融合”概念逐渐取代“平等”概念成为社会政策实践和研究中的核心概念之一。社会融合理论可以划分为一个基础和三个层次。一个基础,即社会融合的基础理论,包括脆弱群体理论、社会分化理论、社会距离理论和社会排斥理论。“社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渐进式的、多维度的、互动的概念( 杨菊华,2009),是“一个综合而有挑战性的概念,而不仅仅具有一个维度或意义”( 张文宏、雷开春, 2008) 。社会融合是迁入人口在迁入地逐步接受与适应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并以此构建良性的互动交往,最终形成相互认可,相互“渗透、交融、互惠、互补”(周皓,2012)。 二、社会融合相关的国内外理论 许多研究在归纳总结“社会融合”理论渊源时认为,在众多流派中,“融合论”( Assimilation) ( 也称“同化论”) 、“多元文化论”( Pluralism or Multiculturalism) 和“区隔融合论”( Segmented Assimilation) 是最为重要的三个理论( 张文宏、雷开春,2008; 杨菊华,2009) 。西方关于社会融合的理论主要分为“同化论”、“多元论”和“区隔融合论”三种。 “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有克雷夫科尔、特纳、帕克以及戈登(黄匡时,2010;Park,1924;马戎,2004)。①它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提出来的。这是一个族群内部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外部主流文化不断侵入的过程(Simons,1901;Leonard & Kitsuse,1955;Spiro,1955)。②但事实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其它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同化始终没有出现。“多元论”是相对于“同化论”提出的。它主张各群体内部应该保留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认同,保存原有的种族和族群文化(Berbrier,2004)。③经验研究中,多元融合原本以种族移民为研究对象,之后扩展到妇女、同性恋、残疾人等弱势群体(Berbrier,2002)。④其最初是一种政治主张,目的是对抗具有明显种族歧视的同化论。它强调当移入地文化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时,新移民会倾向于维持原有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和经济秩序(Portes,1980)。⑤“区隔融合论”主要是针对移民二代的融合而提出。它认为,移民的人力资本(教育、技术、文化)及他们在流入地最早遭受的待遇与社会融合模式之间存在互动(Portes,1995)。 三、社会融合的相关测量维度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理论模型 刘贵富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长春 130052) 摘要: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 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从企业的个体角度出发,企业加盟产业链的目的不妨可以概括为价值创造最大化,经营风险最小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从两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产业链创造的价值,包括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收益;二是降低风 险或不确定性(外界风险)。因此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从这两个根本点出发, 从不同角度考察了企业构建产业链的动因。 关键词:产业链;形成机理;理论模型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 (2009)01-0049-04 收稿日期:2008-11-01基金项目:吉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05060)作者简介:刘贵富(1961—),男,吉林德惠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管理学研究。 2009年1月第17卷第1期 河南社会科学 HENAN SOCIAL SCIENCES Jan.,2009Vo1.17No.1 图1产业链形成原因分析框架 一、产业链形成动因的理论分析框架 关于产业链形成的动因,目前尚未见报道。笔者认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可从两个视角进行研究。 一个是理论视角,即借用经济学理论、管理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产业链形成的动因;另一个是影响因素视角,主要是从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追溯引发产业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总结、提高,得出产业链形成的动因。两个视角分析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1]。 二、产业链形成机理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一)交易费用理论对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 科斯于1937年在其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研究了企业存在和扩张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从而创立了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的提出对经济学与管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它适用于所有涉及契约安排的研究领域。而产业链是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 它属于交易费用理论研究的范围。交易费用理论对于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在组织制度谱系中,市场与企业位于这个谱系的两极,中间存在一系列市场与组织相混合的准市场组织,产业链正是这种准市场组织中的一种。因此,产业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产业链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通过稳固的伙伴关系,减少签约交易成本,降低履约风险,降低因有限理性而产生的种种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降低是产业链存在的前提条件。其次, 产业链的不同形式是交易费用影响的结果。不同形式的产业链实质上就是不同的契约安排。 (二)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链形成机理的解释 迈克尔 ·波特在其1985年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价值链理论。波特认为,企业的价值活动包括研究开发、原料采购、生产、分销、营销和销售、售后服务等活动,所有这些活动 构成企业的价值链条,每项价值活动是价值链上的一个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