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四步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解读“四步走”
淮安市楚州区三堡乡祁庄小学223212 周正兵摘要: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必须深入解读文本。

第一步:三读。

分别以读者、老师、学生的身份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重难点。

第二步:三问。

老师在反复阅读文本后要能准确回答三个问题:即:文本写了什么,文本是怎么写的,文本为什么这样写。

通过“三问”真正吃透文本。

第三步:三抓。

要使文本解读更富有实效,还必须进行“三抓”,即:抓题眼、抓关键词、抓中心句,能让学生领词会句,感悟熏陶,品尝“语文味”。

第四步:三定。

在教学预案的设计时,我们还要做到三定,即:定教学目标、定训练点、定生发点。

从而实现真正切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要想真正上好一节语文课,第一步要做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解读文本。

何谓解读文本,特指教师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阅读教学的最初准备阶段。

可以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和教学效益,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老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

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 所以解读好文本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种必备能力,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那如何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解读文本可以进行如下“四步走”。

第一步:三读
我们面对的文本是一个意境体系,它由言语、结构、技法等有机
地构成,也由情感、思想、精神等立体地支撑起来。

它是我们师生共同学习的例文,所以我们读文本时就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阅读文学作品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我们必须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以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的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阅读文本。

1. 以读者身份读文本。

就如平时阅读文学作品一样,看看文本表达了一个什么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作者、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变化的,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你产生了哪些想法,哪儿打动了你,适当圈点,记录自己最初步、最纯真的感受。

在初读后,还可以去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表层和深层的意思,并联系文本作者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作文本的具体用意,思考他的情感世界。

要调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来思考评判文本透露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这是教师初读课文时必须要做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2. 以老师身份读文本。

我们的教学不是把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全都教给学生,而应该抓住其一个核心的部分。

因为课文是教本,被赋予了教学生学会读文章的重任,所以我们还该以教师的身份来解读文本。

这也就要求教师把文本当作教材来读,作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范文来解读。

有了新的使命、新的支撑点,研读的重点也就有了侧重,你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目标、教学侧重点、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师生对话互动的时机把握等角度来解读思考文本,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3. 以学生身份读文本。

很多情况下,由于知识水平、年龄差异等原因,面对同一文本,学生的解读与老师的解读结果可能是不一样的,有时甚至与老师的解读截然相反。

所以, 教师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看文本,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习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会按照怎样的过程、采用怎样的方法来阅读文本,阅读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困难?这些问题和困难,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不妨多当几回自己的“学生”,而且是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对细节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

这样换位思考,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才能在设计时有的放矢。

否则,就容易陷入“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第二步:三问
要想真正吃透一篇文本,那老师在反复阅读文本后还要能准确回答三个问题:即:文本写了什么,文本是怎么写的,文本为什么这样写。

一问:写什么。

文本写了什么,也即文本的主要内容。

任何一篇文本在语言的支撑下都有表达的内容,而我们老师通过第一步的“三读”,基本上都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我们老师不但要了解更要对文本本身所要表达的意思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住大局。

二问:为什么写。

文本不是毫无生气的文字,而是浸透了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全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在思想情感上更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

因此,在感性的看、想、读的收获背后,必定有更本质、更客观的东西等待挖掘。

而这背后的东西
就是作者之所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我们必须清晰明了地知道这个原因,才能在授课时做到胸有成竹。

三问:怎么写。

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且可能都有不错的表达效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清楚文本是怎么写的,如文本语言表达的特色、结构安排的巧妙、表达方式的合理等,因为教材只是个例子,只有让学生明白了是怎么写的,例子的作用才能真正得到体现,所以我们还必须再问问自己是否明白文本是“怎么写”的,这就需要我们深入钻研文本,弄明白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当我们能准确回答了这“三问”,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为走进课堂,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重要的一步。

第三步:三抓
要使文本解读更富有实效,我们在做完“三读”、“三问”这两步后,还必须进行“三抓”。

1、抓题眼。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

小学课本中的文本,大都通俗易懂、主题明朗,尤其是文章的题目,绝大多数都是对课文内容或是作者写作意图的高度概括。

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好文题资源,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即题眼。

引导学生从题眼入手,抓住题目,提出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如苏教版《可爱的草塘》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借景抒情的散文。

我们就可以从题眼“可爱”入手,问学生草塘“可爱”在何处?学生就会发现文本中围绕“可爱”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即:景色优美——绿得可爱、物产丰富——多得可爱、热情好客——人更可爱。


样抓题眼,既能够巧妙设疑,激发学生读书欲望,又能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一举而多得。

2、抓关键词。

有的文本中有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抓住了关键词,就能“提领一顿,百毛皆顺”,因此我们老师必须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并抓住这些关键词。

如:苏教版11册《詹天佑》一文中有“杰出”、“爱国”这两个词语,文本通过“人”之形线路的设计、隧道开凿两部分充分体现了詹天佑的杰出才华,而“勘测线路”这部分更侧重于体现他的爱国情怀。

所以教学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牢牢抓住“杰出”、“爱国”这两个词,仔细地去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可以说,在教学实践中,抓关键词能够有效地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而且能够让学生领会词韵,熏陶情感,真正品尝到“语文味”。

3、抓中心句。

小学课本中的不少文章都有中心句,中心句既体现了文章的主旨,也是文章的灵魂所在。

抓住中心句不但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中心句的呈现方式因文而异,有的开篇点题,有的篇末总结。

有的是全文的概括,有的是段落的小结。

如:苏教版11册中的《郑成功》这篇课文,篇末写道:“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这句话既是课文内容的总结,又是作者情感的真实表达。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句中心句,到文中去阅读思考:为何称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他在收复台湾、建设台湾时是如何说的、如何想的、如何做的?学生围绕这个中心句在品词析句中了解了内容,把握了中心,领悟了
内涵,从而让郑成功这位名族英雄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学生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很快了解了课文的思路,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的整合。

第四步:三定
在做完上述三步后,我们就可以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做准备了,所以此时我们还要做第四步:
1、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每堂课的指引方向,更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在“三读”、“三问”、“三抓”的基础上,我们基本可以正确把握文本,但教学目标的确定我们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即:结合《课标》的年段要求;结合编者对本册教材、单元、课文、练习的编排用意;结合课标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

总体而言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这样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制定切实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文本,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教学。

2、定训练点。

在具体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文中的训练点。

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训练点找好了,也就有了学习语文的抓手,就能让学生课有所得。

如苏教版第9册《莫高窟》一文中,作者运用排比手法向我们生动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将莫高窟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展现在读者面前,让我们欣赏到了莫高窟里的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感受到了这座石窟灿烂辉
煌的艺术文化,从而进一步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与伦比的勤劳和智慧。

而这种效果的取得与作者运用的排比手法密不可分,所以此时我们就要抓住“排比句式”这一训练点,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了解其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让学生基本掌握排比句式这一表达方式。

3、定生发点。

一堂课要想让它鲜活、生动起来,教师还必须在解读文本时去挖掘文本中潜在的生发点。

当然生发点的挖掘必须建立在老师熟悉文本,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合理,也才能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益。

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时,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知道了课文是写志愿军战士回国时,在火车站向前来送行的朝鲜人民话别的情景。

而文中仅写了志愿军战士的话,此时,于老师进行了巧妙的生发:“此时此刻,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听了志愿军战士说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然后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身份写一段向志愿军告别的话。

于老师这个生发点不但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而且读写结合,真正把“写”挤进了阅读教学。

相信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从以上四步入手,认真解读教材,不但能有力促进每位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会实现真正切实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