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f75ac3a7910ef12d2bf9e737.png)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篇一: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对《宋明理学》一课的思考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三节《宋明理学》,可谓是整个高中历史教材中最难啃的骨头,对老师能力的考量是多方面的。
很多老师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看完教材和教参后搞不懂讲什么,自己都不懂,怎敢给学生讲!那么这一课我们怎么上,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上课过程中我认为要注意的问题,写出来与大家交流:一、《宋明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
本专题主要讲述的是儒学的发展历程,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要清楚理学在专题中的地位,首先要清楚儒学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命运。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
战国时期,儒家学说经孟子和荀子得到完善和发展。
秦朝时,由于“焚书坑儒”,儒学进入低潮。
西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
东汉末年到唐末五代,由于各种思潮的流行,尤其是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儒学统治地位被削弱。
宋明时期,儒学得到复兴。
明清之际,儒学受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的批判。
其次要弄清儒学在几个重要时期的思想特点。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德治”。
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荀子除了唯物思想而外强调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握“礼”。
西汉时期,董仲舒儒学的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政治的’大一统”必须要思想的“大一统”,从而顺利推行“罢黜百篇二: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
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007445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f.png)
宋明理学的影响和评价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它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宋明理学主要包括宋代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的王阳明心学两个分支。
宋代的程朱理学强调天人合一,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理性思考来达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
程朱理学的影响深远,它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程朱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后来的哲学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明代的王阳明心学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体验和自我实践,主张通过内省和实践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自我完善。
王阳明心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在中国文化和哲学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尽管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但是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宋明理学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规律和社会现实,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
此外,宋明理学也被一些人批评为过于封建和保守,对科学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总的来说,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它也受到了一些批评和质疑,需要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bc3132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3.png)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摘要:I.引言- 介绍宋明理学- 简述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II.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III.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哲学影响- 文化影响- 社会影响IV.结论- 总结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正文:I.引言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阶段,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为主要代表。
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哲学、文化和社会方面。
II.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A.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由程颢、程颐和朱熹创立。
他们提出“天理”说,认为天地万物都有其固有的道理和规律,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也应该遵循这些天理。
程朱理学还强调“格物致知”,主张通过研究自然界和社会现象来认识和掌握天理。
B.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是宋明理学的另一个主要流派,由陆九渊和王阳明创立。
他们提出“心即理”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心外无物。
陆王心学还强调“知行合一”,认为知识和行动都源于心,只有心动才能行动。
III.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A.哲学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儒家哲学更加系统化和思辨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概念和命题,如“天理”、“格物致知”、“心即理”等,这些概念和命题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哲学的研究。
B.文化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体现在文学、艺术、历史等方面。
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影响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使文学作品更注重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
理学还影响了艺术创作,使艺术作品更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
此外,理学对历史研究也产生了影响,使历史研究更注重事实和真相。
C.社会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深远。
理学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责任感,影响了社会风气,使人们更加注重道德和品行。
理学还强调家族和社会的和谐,影响了中国的家庭和社会制度,使家庭和社会更加稳定和和谐。
此外,理学还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影响,使教育更注重人的品德和才能。
试述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试述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d22b76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4.png)
试述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我对宋明理学的最初认识,是在中学的历史课上。
当时老师讲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我听得却是云里雾里,只觉得这理学好深奥,像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
不过,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古老的书院遗址,这才真正开始对宋明理学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那书院的建筑古色古香,走进一间教室模样的屋子,我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的场景。
我和同行的朋友阿明就在那讨论起宋明理学来。
我对阿明说:“你说这宋明理学到底给咱们中国文化带来了啥呢?”阿明挠了挠头说:“我只知道它好像很强调道德规范,什么三纲五常的。
”这时候,旁边一位穿着古装、像是在书院做研究的学者模样的人听到了我们的对话,他笑着走过来加入我们的讨论:“两位年轻人,这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不止于此哦。
”他开始给我们细细道来:“就拿书院教育来说吧。
在宋明时期,书院特别兴盛,这都和理学的传播有很大关系。
理学大家们在书院讲学,就像现在的大学教授上课一样。
比如说朱熹,他在白鹿洞书院讲学的时候,那可是吸引了众多学子。
他制定的书院学规,强调学生要注重品德修养,要尊敬师长,勤奋学习。
这学规就像一把尺子,规范着学子们的行为。
我曾经研究过一些当时书院学生的笔记,里面记录了他们对理学思想的思考和感悟。
有个学生写道,他之前比较懒散,但是听了理学的教诲后,开始每天早起读书,反省自己的言行,因为理学告诉他要‘格物致知’,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我好奇地问:“那这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啥影响呢?”学者继续说道:“在民间,宋明理学的思想也逐渐渗透。
比如说家庭伦理方面,它强调孝道。
我记得我看过一个家族的族谱记载,家族里有个年轻人,因为受到理学思想的影响,对长辈那叫一个孝顺。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想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而且在处理家庭矛盾的时候,也遵循理学倡导的‘和为贵’,尽量避免争吵。
他的邻居们都夸赞他,把他当作榜样,这也使得整个村子的风气都变得更加和睦。
”阿明又问:“那在文学艺术方面呢?”学者想了想说:“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文人的作品都体现了理学思想。
《论宋明理学的思想贡献与局限》
![《论宋明理学的思想贡献与局限》](https://img.taocdn.com/s3/m/e819751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9.png)
《论宋明理学的思想贡献与局限》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流派,对于中国的思想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探讨宋明理学的思想贡献与局限时,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其中蕴含的智慧,还能发现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限制。
思想贡献
宋明理学强调“理”与“气”的辩证关系,将“理”视为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气”则为其具体表现。
这种思想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更加注重内在修养和道德观念。
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宋明理学高度重视“格物致知”的观念,强调通过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来实现人的修身养性。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和思想启蒙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思想局限
然而,宋明理学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其对世界的认知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难以完全摆脱形而上学的束缚。
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有时过分强调理论推演,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导致了一些实际困境的出现。
另外,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对外来思想的吸收和融合相对保守,未能充分借鉴外部文化的优点,导致了一定的文化局限性。
宋明理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思想贡献不可忽视。
然而,我们也应认识到其局限性所带来的影响。
在当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华,同时超越其不足之处,为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更多有益的探索和努力。
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既有其独特的思想贡献,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继承其优秀传统,又勇于创新与发展,推动中华文明的不断进步与繁荣。
宋明理学在明清的发展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在明清的发展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f5f495f8e9951e79b892750.png)
宋明理学在明清的发展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作者:贾斌来源:《山东青年》2013年第11期摘要:宋明理学经过中唐启蒙到两宋的发展,到明朝时,理学发展到了巅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统治性地位。
明清之际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中国封建社会发生了天崩地解的大变化。
随着社会的变化传统思想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思想界开始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思考。
同时由于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理学的变革,理学的变革又反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众多一流的思想家在继承和批判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表现出了自己的现实性、民族性和进步性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既辉煌又独特的时期。
关键词:理学;经济;社会;文化;朱熹;王阳明一、宋明理学的启蒙与发展宋明理学是立足于继承先秦儒学,整合儒、道、佛三种哲学思想,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奠定新型意识形态的学说。
它的发展过程从北宋的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张载到明代的王夫之,历经六百多年。
1.诞生与发展宋明理学是继先秦儒学、汉代儒学之后的又一个儒学发展的高峰。
与三个高峰相对应的是深深的低谷。
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学大伤元气。
汉朝“黄老之学”以及与其相应的道教的兴起和东传的佛教又把儒学逼入深谷。
从东汉到宋初近千年的时间,儒学没有大的发展。
然而,中唐以后随着道教、佛教的没落,儒学又面临着发展的机遇。
柳宗元、刘禹锡、韩愈等一代思想家站在儒学的立场上批判道教与佛教。
在分裂动荡的五代十国,各种宗教的神灵都救不了受苦受难的大众。
社会生灵涂炭,道德沦丧。
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残唐五代长期混乱、分裂的政治局面,重新确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为了加强与政治统治相适应的思想统治,宋统治者一开始就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的儒学复兴便由此而形成。
同时,宋代的学术环境比较宽松,思想学术届原有的束缚得到了解放,思想家辈出。
在宋明理学草创阶段,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都做出了理论贡献,在学术史上称他们为“北宋五子”。
宋代理学对于古文化的影响与传承
![宋代理学对于古文化的影响与传承](https://img.taocdn.com/s3/m/82bb565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69.png)
宋代理学对于古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引言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重要时期之一,而宋代理学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对于古文化的影响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理学在古文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其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以及其对后世文化产生的影响。
1. 宋代理学的起源和基本概念1.1 理学与宋代理学之间的关系宋代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思想流派,兴起于宋太宗时期,是在原有儒家经典注疏学术基础上发展而成。
其主要奠定者为程颢和程颐两兄弟,他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解读,并提出了“心即理、穷则通”的核心思想。
1.2 理学与道德教育宋代理学注重以心性教育为核心内容,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通过理学的普及与推广,使道德教育成为社会主流,并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 宋代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与传承2.1 先秦经典的重新诠释宋代理学强调“心即理”,通过对先秦儒家经典的解读,重新诠释其核心概念。
例如,对《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进行深入剖析,强调道德修养在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中的重要性。
2.2 对《论语》、《孟子》等后续经典的继承与发扬宋代理学在研究和注释先秦儒家经典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后续经典的内容。
在对于《论语》和《孟子》这些儒家经典的注疏过程中,理学家提出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新颖的解读方法,推动了儒家思想的发展和传承。
3. 宋代理学对后世文化的影响3.1 对后世思想界影响巨大宋代理学被后世誉为“宋明理学”,其影响力超出了宋代时期,对明清两代的思想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成为了后世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儒家经典的传承和发扬宋代理学对儒家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种传承和发扬不仅体现在学术研究领域,也渗透到社会伦理、政治制度等各个方面。
结论通过对宋代理学对于古文化的影响与传承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其在儒家经典解读和道德教育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3de3c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7.png)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不可忽视。
宋明理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宋明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思想、影响范围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揭示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系,主要代表人物有程颢、程颐、朱熹等。
宋明理学强调“理”与“性”的关系,认为“理”是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而“性”则是人的本性。
通过修身养性,实现“性”与“理”的统一,达到道德境界的完美。
宋明理学强调“格物致知”,主张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和道德的境界。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思想传承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继承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发扬了儒家传统,并吸收了道家、佛家等其他思想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
宋明理学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体系宋明理学对中国的教育体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设立了许多书院,培养了大批学子,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明代推崇程朱理学,将其作为官方哲学,影响了当时的教育体制和学术研究。
宋明理学的思想理念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教育教学中,对后世的教育思想和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传统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强调儒家经典的阐释和传承,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提倡“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的思想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社会风气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风气和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提倡“格物致知”、“致良知”,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仁爱之道,主张仁义礼智信等传统道德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社会伦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c81cad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f.png)
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一种重要的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宋明理学在政治、教育和社会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政治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理学强调君臣之义和君权至上的思想,使得宋明时期的政治制度更加强调君权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理学家主张君主应有明晰的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以保持社会秩序和统治稳定,这为宋明时期的政治规范提供了理论依据。
宋明理学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它方面的政治实践中。
例如,理学家倡导的“仁政”,即以仁爱为核心的施政思想,促进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的提升。
此外,理学家还提出了“性理两重”的概念,认为君主的执政应基于人性本善的理念,从而避免了专制统治。
教育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学家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在宋明时期,朝廷设立了学校,引入了理学教育,使得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相结合,并成为官员选拔和培养的重要依据。
理学家还强调教育的广泛普及和全面发展。
他们主张教育应面向全体人民,注重素质教育。
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教育普及化的进程。
社会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理学强调人伦关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促使社会成员更加重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这一思想推动了社会道德观念的确立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
其次,宋明理学的思想也在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理学家主张君主应以身作则,为民众树立榜样,而民众则应尊敬和听从君王的指导。
这种思想对社会的道德风尚和行为规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理学家还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即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行动和实践经验。
这种思想推动了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进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结可以看出,宋明理学在政治、教育和社会等方面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评析
![“宋明理学”对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84fe47767f5acfa1c7cd99.png)
2 E ua o ntueo S i c ,E s C iaN r l nvr t,S ag a2 0 6 ,C i ) . d ctnIstt f c ne at hn o i sy hnhi 00 2 hn i i e ma U e i a
Absr t Chi aSa ce tp io o h f e c t n wa u h d t ih p a y Co f i n I a it tac : n ’ n i n h ls p y o du a i s p s e o a hg e k b nuca de l o s
TI ig ・ AN Jn
( . o a o a a dC niun d c t n u n n A r u ua U i ri ,K n ig6 0 0 ,C ia 1 V c t n l n o t igE u ai ,Y n a g c l rl n es y u m n 5 2 1 hn ; i n o i t v t
理学 的兴 起 ,缘 于特 定 的政 治 、经 济 和文 化 背景 。 同时 ,作 为新 儒 学 理论 ,也 是传 统 儒 学 理
论 的 长 期 演 变 及 佛 、道 理 论 的 撞 击 、渗 透 的 结
而它又弃佛 道之空幻 而返儒 家之 实学 ,重新论 证 了 名教 的至上性 与可行性 。 “ 至上性 ” 就是把 封 建纲
ei u t fCo f ca tq et o n u i n, te r fTa im , a d Bu dh s mea h s h o fs e u a ie p io o h e h o y o os n d im tp a e t e r o p c l t h l s p y. y v I r d c d d e l fe t o p lt a , c l r l a d s c a ffud ls c ey i i a W e n e e - tp o u e e p y e fc st o ii l c u t a , n o ilo e a o it n Ch n . u e d r c o n z h o iie sg iia c n un a n a i tto so n u in I e ls hi s ph d c to . g ie te p st in fc n e a d f d me tllmiai n fCo f ca d aitP l o ye u ai n v o Ke y wor :Co uca d a itPh ls ph ds f n i n I e ls i o y; man fa u e ; s ce ySi fu n e o i e t r s o it ’ n l e c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5e62a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4.png)
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的主要影响(原创版)目录1.宋明理学的定义和起源2.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3.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4.宋明理学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5.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6.宋明理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7.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正文一、宋明理学的定义和起源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一种,起源于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
它强调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彰显人性尊严、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宋代,理学成为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对社会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对政治制度、法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文化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宋代,理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对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对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学术研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宋明理学对中国伦理道德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彰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彰显人性尊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宋明理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宋明理学是对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的一种传承和发展,它与佛教、道教等传统文化思想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dedb1da76a20029bd642d71.png)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
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弘扬了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但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比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错误观念,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首先是以“程朱理学”给人们诸多灾难痛苦,“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戴震:《与某书》]。
“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
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明之所在,不惟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
”[谭嗣同:《仁学》。
]这些引文清晰地说明了宋明理学的现实作用。
重要的是,即使在纯理论或行动中具有优秀表现的人物(如刘宗周),翻阅他们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议论(如刘的《人谱类记》)时,便可见理学家们的愚昧、迂腐、残忍,他们无一例外要求用等级森严、禁欲主义等等封建规范对人进行全面压制。
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3cc7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5.png)
宋明理学的影响导言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派之一,它起源于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于明代。
宋明理学对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
本文将探讨宋明理学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带来的影响。
1. 宋明理学的基本原理宋明理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学,主张以德治国、以礼行事,强调人性的善良和天命的重要性。
同时,宋明理学强调心性的修养,认为通过修养心性可以达到涵养德行和实现自我完善的目标。
这些基本原理贯穿于宋明理学的各个方面,并对中国历史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明理学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的理学家程朱理学成为当时官方的政治哲学,影响了皇帝的决策和国家的治理。
宋明理学强调君主的德行和仁政,主张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恪守道德,以实行良好的统治。
这种思想对后来的中国君主有很大的启示,影响了中国历代政权的治理方式。
3. 宋明理学对社会伦理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主张以礼治国、以道德养人,强调个人应该秉持良好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被广泛传播,并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伦理。
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塑造了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4. 宋明理学对教育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教育体系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宋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儒学家,他们注重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倡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德行和道德为中心。
这种观念受到明代继承和发展,明代建立了完备的科举制度,大大推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提升。
这种注重德育和教育普及的观念在中国教育中一脉相承,为后来的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
5. 宋明理学对后世的影响宋明理学不仅对其时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重要性,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长期的影响,并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同时,宋明理学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边国家,对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宋明理学 物理
![宋明理学 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4e73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8.png)
宋明理学物理学的影响积极与消极在宋明时期,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儒学思想体系,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使得儒学得以在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中,继续保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本文将分析宋明理学的影响,探讨其积极与消极两面。
一、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1.社会稳定:宋明理学强调孝道、忠诚、道德伦理等,这些观念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当时,理学成为官方推崇的学说,通过教育普及,使得社会秩序井然,民众安分守己。
2.文化繁荣:宋明时期,理学与文学、艺术等领域紧密结合,推动了文化繁荣。
许多文人学者在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
3.学术传承:宋明理学对儒家经典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诠释,使得古代儒家学说得以传承发扬。
同时,理学还注重师道尊严,强调师生关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术人才。
4.哲学发展:宋明理学在哲学上具有较高的思辨性,推动了我国哲学的进步。
理学家的探讨,如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辩论,使得儒学内部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体系,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哲学资源。
二、宋明理学的消极影响1.思想束缚:宋明理学过于强调封建伦理道德,导致民众思想束缚。
在这种背景下,自由思想和创新精神受到压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2.忽视科技:理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文学等领域,对科技发展关注不足。
这使得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逐渐落后于欧洲,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3.阶级固化:宋明理学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加剧了社会阶级固化。
这种现象不利于社会流动,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矛盾日益尖锐。
4.宗教矛盾:宋明理学对道教和佛教等宗教产生了排斥,导致宗教矛盾加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排斥影响了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宗教势力对社会的影响减弱。
综上所述,宋明理学在积极与消极两方面都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影响。
在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理学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新的思想体系逐渐崛起,从而为近代社会的变革埋下了伏笔。
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
![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0464a7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6.png)
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虽然宋明理学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但其当代意义依然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宋明理学的当代意义。
首先,宋明理学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宋明理学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提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身方法。
在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问题依然存在。
通过学习宋明理学的思想,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做出贡献。
其次,宋明理学对于当代教育的改革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宋明理学注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主张“教育以人为本”。
在当今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通过借鉴宋明理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教育更加符合人的本性和社会的需求。
此外,宋明理学对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宋明理学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天理人情相统一,强调君主的德行和治理能力。
在当今社会,政府的公信力和治理能力成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通过学习宋明理学的思想,我们可以重新思考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注重君主的德行和领导能力的培养,推动政府的廉洁和高效治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宋明理学对于当代人的心灵寄托和精神追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明理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主张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心灵的安宁。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面临着工作压力、生活困扰等问题,心理健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通过学习宋明理学的思想,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心灵的满足,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宋明理学作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对于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d52647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1.png)
宋明理学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正面影响:开启了忠君的高潮,从此封建王朝没有再从内部瓦解过,权力之争从外戚、权臣那里转化为对外族侵略的矛盾。
很好的维护了内部的统一,社会相对稳定,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开展。
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提高,开展了中华文化,创造了很多灿烂的文明。
负面影响:文人开始变得迂腐,重视繁文缛节,拖慢行政速度。
开启了重文轻武的风气,导致国家国防力量羸弱,面对外来侵略不堪一击。
儒家孔子所倡导的权的思想变得僵化,行政机关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
对妇女进行了多方面的禁锢,强化了贞洁等等葬送女人一生幸福的各种观念,让中国妇女从此陷入被压迫的深渊。
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稳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无疑具有多方面的内容。
但从总体上看,它至少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
思辨化的儒学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思辨性。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因其所具有的三世因果的此岸性深深吸引了儒学的知识分子,也刺激了佛教与中国的外乡宗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开展。
但相对而言,儒家的应变总体上是滞后的。
在唐一代,儒家学者中的有识之士如韩愈、李翱等,就已经意识到儒学面临着佛道二教尤其是外来佛教在文化上的严重挑战。
但他们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比较简单化,韩愈主张人其人,火其书,用政府行政干预的方法来禁止佛教的传播和开展,李翱思考得相对深入一些,主张援道入儒、以儒包佛,来解决佛教文化的冲击。
宋代的理学家们认识到,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存在着严重的缺乏。
原始儒家大局部典籍失传,直到近代才出土大量竹简,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9cd29c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9.png)
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宋明理学是指宋代和明代的儒家学术思想体系,其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儒家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宋明理学强调学术研究的实证性与实用性,追求“知行合一”,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前,中国古代文化主要是以诗词、书画等纯艺术形式表现,而宋明理学的实证主义思想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仅在哲学、政治、经济等领域有所发展,而且在文学、艺术等领域也产生了实用性的变化。
其次,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和方法上的发展也产生了影响。
宋代程颐、朱熹,明代王阳明等思想家,强调道德、伦理和心理学的重要性,提倡以心为主,以忠、孝、悌、节等为基本伦理道德准则。
他们的思想体系不仅在儒家经典解释上做出了创新,也对道家、佛家等其他思想体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后,宋明理学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提倡以人为本,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观念,促使人们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所体现。
总之,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实践性、体系与方法
上还是人性观念上,都产生了积极的变化和发展。
宋代理学产生的影响
![宋代理学产生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238a5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d.png)
宋代理学产生的影响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2、宋代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1宋代理学是宋代哲学的主流,是儒家哲学的特殊形式,又可称为道学。
因理学家主要讨论的内容为义理、性命之学,故称为理学。
是融合佛、儒、道三教三位一体的思想体系。
三教合一北宋时期的石介、胡瑗、孙复被称为理学三先生,但实际的开创者为北宋五子,即邵雍、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周敦颐为宋代理学的开山祖,他将道家无为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加以融合,阐述了理学的基本概念与思想体系。
邵雍是先天象数之学的创始人,并使之成为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张载则发展了气一元论思想,为古代中国辩证法两一学说的集成者。
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程朱理学二程兄弟是理学的重要代表,他们为北宋的理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宋代理学思想以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又称为天理,承认事物的变化。
但认为这是理的神秘力量所至,还阐述了天人关系等问题,坚持天人相与的命题。
在世界观上,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理先气后,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在认识论上,比较重视精致的先验论认识论,以格物致知为基本命题概念,讲求穷理。
陆王心学南宋学者朱熹与陆九渊是理学的发展者。
朱熹也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理学体系的完善与阐发上有特殊贡献。
他承续了二程的思想,认为理是存在的基础,物质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在先,气在后’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朱子语类》),理的最高境界为太极。
但他又认为理无气则不存,气无理亦不能存,二者紧密相关。
司马光学派司马光的涑水门人一传为范祖禹、刘安世、邵伯温(邵雍是第一讲友,伯温事司马光为师)再传为李光、吕本中、孙伟、马永卿,四人都是刘安世弟子胡珵(杨时命求学于刘安世)刘勉之(刘安世弟子)赵鼎(邵伯温弟子,宋元学案未把他列入涑水门人)三传为孙蒙正(孙伟子,张栻师。
宋明理学的历史功绩
![宋明理学的历史功绩](https://img.taocdn.com/s3/m/4b463d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6.png)
宋明理学的历史功绩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流派,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明理学的历史功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叙述。
宋明理学在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解释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宋代,程颢、程颐等人提出了“心即理”的观点,强调人的内心应与宇宙之理相合,通过修养自身来达到与天地万物的和谐。
而在明代,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理学思想,提出了“格物致知”的主张,强调通过实践来认识道理,通过行动来达到心与理的统一。
这些思想的提出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宋明理学强调君子治国的理念,认为君子应以仁义为核心,以德治国。
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的政治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宋代政治的进步和社会的稳定。
明代时,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的思想,强调个体的内在道德感知,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宋明理学对教育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宋明理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宋代的程朱理学在教育实践中推崇“格物致知”,明代的王阳明也提出“致良知”的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内在道德感知。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
宋明理学在儒学思想的发展、政治和社会进步、教育理念等方面都
取得了重要的历史功绩。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思想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启示。
宋明理学的历史功绩不仅体现在理论上的创新,更体现在对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上。
它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借鉴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9cd74e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6.png)
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学说和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然而,宋明理学同时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方面,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首先,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之一是加强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力。
在宋明理学形成之前,儒家思想的发展有所停滞。
而宋明理学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和研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其中,朱熹的“心学”理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学说。
朱熹强调通过“格物致知”来认识天地万物,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出了理直中的思想方法;而王阳明则主张人人都有一颗良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
这些理论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中国的政治、教育和文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加强了社会的道德约束和伦理观念。
宋代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而宋明理学则进一步加强了对道德伦理的强调。
宋明理学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强调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
理学家们认为只有个人修养和道德高尚,才能实现家庭和谐,推而及国家和世界的和平。
这种强调道德伦理的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宋明理学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对教育的推动。
宋代儒家学派兴起带动了儒学教育的繁荣发展。
宋明理学倡导了读书治学的理念,主张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修养,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宋代出现了很多重要的学院和书院,为学术研究和教育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机会。
这样的文化氛围和教育制度对中国古代的知识传承和文化积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宋明理学也存在一些消极的意义和问题。
首先,宋明理学的体系相对封闭,存在一定的教条主义倾向。
理学家们强调儒学经典的解释和学习,对其他学派或思想观点持保留态度,甚至排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宋明理学因倡言守道循礼又称“道学”,不仅主宰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还广泛涉及各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融合,唐代实行三教并存政策,儒、释、道得以独立发展并相互争论与融合。
三教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本过程。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后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程朱理学向心学的演变说明走向极端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经历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总体来说,弘扬了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和融合了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和道德,讲求以情统理、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但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比如尊卑等级,重男轻女,重利轻义、因循守旧、重礼轻法等错误观念,对中国社会都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首先是以“程朱理学”给人们诸多灾难痛苦,“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
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孟子字义疏注》]“其所谓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然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戴震:《与某书》]。
“俗学陋行,动言名教,敬若天命而不敢渝,畏若国宪而不敢议,上以制其下,而不能不奉之。
则数千年来三纲五伦之惨祸烈毒,由是酷焉矣”。
“明之所在,不惟关其口,使不敢昌言,乃并锢其心,使不敢涉想……。
”[谭嗣同:《仁学》。
]
这些引文清晰地说明了宋明理学的现实作用。
重要的是,即使在纯理论或行动中具有优秀表现的人物(如刘宗周),翻阅他们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议论(如刘的《人谱类记》)时,便可见理学家们的愚昧、迂腐、残忍,他们无一例外要求用等级森严、禁欲主义等等封建规范对人进行全面压制。
事实上,一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让妇女流尽了眼泪、受尽了苦难。
那些至今还可见的贞节牌坊、烈女牌坊,是多少“孤灯挑尽未能眠”的痛苦情感的凝聚物。
而一项“名教罪人”的帽子,压死了多少有志于进步或改革的英雄。
戴东原、谭嗣同满怀悲愤的控诉清楚地说明了宋明理学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带来的历史损伤。
从谭嗣同到邹容、宋恕,从陈独秀到吴虞、胡适,从鲁迅到巴金、曹禺,无论是政论还是小说,无论是《狂人日记》还是《家》,无论是巴金的《家》还是曹禺的“家”(《雷雨》),都充满了战斗激情,博得了历史声誉,赢得了人民喜爱,我想都是因为它们以反理学为基本主题吧。
但宋明理学并非只是思想史上毫无意义的破烂,它也留下了积极的东西。
宋明理学的巨大现实祸害淹没了它在纯理论上的成就。
但如果从整个人类和民族长远的角度来看,情况则不同。
人类不但制造、积累、发展外在物质文明,同时也在创造、积累、发展内在精神文明。
除物态化作品之外,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心灵本身的结构状态。
在人的心性和自然欲望问题上,康德和宋明理学比法国唯物主义和自然人性论更深刻。
连“意志薄弱”“道德沦丧”等指的也是理学主宰的丧失、人对自然欲求的屈从或迁就,如贪生怕死、追求安逸、耽于声色等。
尽管不同社会、时代、民族、阶级的道德要求伦理内容各不相同甚至彼此对立,但建立人类意志结构和主体能力这件事上却有共同要求、性质和历史延续性、传递性。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宋明理学的封建道德说教完全不同,但在建立主体意志和伦理责任感的问题上是有相同点的。
使顽夫廉、懦夫立,闻者兴起,宋明理学在中国民族性格、中国实践理性的形成发展中,在中国民族注重气节、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等方面是有用的。
毛泽东青年时代向杨昌济学习宋明理学,称道曾国藩,对强调
活动和实践经验、具有小生产劳动者特色的颜元哲学的学习,讲求修养、锻炼意志、重视人生理想、精神价值和道德境界,在他以后的活动和思想中也留下很大作用和影响。
宋明理学细密地分析、实践地讲求“立志”、“修身”,以求最终达到“内圣外王”、“治国平天下”,把道德自律、意志结构,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树立人的伦理学主体性的庄严伟大。
理学,是“赞化育,与天地参”的“情理协调”和“天人合一”,它不是完全忽视情感的纯理性的社会契约,也不是完全忽视理智的纯感情的宗教迷狂。
这种追求“情理谐和”、“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以建立区别于动物的人性本体,在精神空虚、价值崩溃、动物性个体性狂暴泛滥,在如今“人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世界中还是有些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