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文档一、引言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食材,广泛应用于各种烹饪菜肴和药用领域。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和质量,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菌种选择、基质配方、栽培环境等方面。
二、菌种选择⒈菌种特性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具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特性,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非常重要。
⒉菌种培养方法菌种的培养方法有多种,包括蘑菇菌种的继代培养、菌种的液体培养等。
三、基质配方⒈基质的选择基质是食用菌栽培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用的基质包括木屑、稻草、菌棒等。
⒉基质的处理方法基质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消毒、浸水和压制等步骤,有利于提供菌种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四、栽培环境⒈温度和湿度食用菌对栽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调控。
⒉光照条件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光照的要求不同,有些需要光照,有些则需要遮光。
五、栽培操作⒈接菌和接种接菌是指将培养好的菌种接入基质中,接种是指将已接菌的基质放入培养环境中。
⒉日常管理日常管理包括保持栽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必要的翻堆和喷水等操作。
六、病虫害防治食用菌在栽培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收获和加工食用菌的收获时机和方法对于保证菌体的质量非常重要,同时加工方法也会影响食用菌的口感和风味。
八、附件本文档附带的相关附件包括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详细流程图、相关数据和实验报告等。
九、法律名词及注释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进行监管的法律。
⒉草甘膦草甘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除草剂,对食用菌的生长会产生负面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逐渐兴起。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培训内容和技术要点。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的重要性食用菌的生长过程与其他植物不同,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技术支持。
在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很难成功培养出高质量的食用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可以提供给栽培者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理解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达到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二、培训内容1. 食用菌的基本知识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中,首先介绍食用菌的基本知识,包括种类、特点、生长环境要求以及营养价值等。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栽培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栽培的品种,并且充分了解食用菌的特点,为后续的栽培工作打下基础。
2. 栽培环境的准备栽培环境是食用菌生长的关键,因此在培训中需要介绍栽培环境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控制温度湿度、防止病虫害等。
栽培者需要学习如何调节这些环境因素,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栽培技术的讲解在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中,还需要讲解具体的栽培技术。
这包括菌种培养、接种方法、管理措施、病虫害的防治等。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技术,栽培者能够熟悉栽培的全过程,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栽培技术要点1. 菌种选择合适的菌种是培养高质量食用菌的关键。
栽培者需要了解不同菌种的特点和适应环境,选择适合自己栽培的品种。
2. 基质准备基质是食用菌生长的基础,需要根据不同的菌种选择合适的基质,并对基质进行消毒和处理。
3. 温湿度控制食用菌对温湿度有较高的要求,栽培者需要掌握合适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条件。
4. 防治病虫害食用菌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栽培者需要学会预防和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以保证食用菌的健康生长。
总结: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对于想要从事食用菌栽培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文档,您将了解到食用菌栽培的基本原理、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以及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二、食用菌栽培概述
⒈食用菌的基本概念
⑴食用菌的定义
⑵食用菌的分类和特点
⑶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⒉食用菌栽培的原理
⑴食用菌的生命周期
⑵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要求
⑶食用菌的营养需求
三、食用菌栽培技术
⒈食用菌菌种选择和培养
⑴常见食用菌菌种介绍
⑵食用菌菌种的培养方法和技术要点⒉食用菌基质的选择和处理
⑴基质的种类和特点
⑵基质的处理和消毒方法
⒊食用菌栽培环境的搭建和管理
⑴栽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⑵栽培环境的通风和气体调节
⑶栽培环境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⒋食用菌的播种和生长管理
⑴食用菌的播种方法和时间
⑵食用菌的生长管理要点
⑶食用菌的疾病防治和病虫害管理四、食用菌栽培经验分享
⒈成功栽培经验案例分享
⑴种植基质的选择和调配
⑵栽培环境的优化和管理
⑶生长管理的技巧和经验
⒉常见问题解答和指导建议
⑴食用菌栽培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⑵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附件:
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供参考:
⒈食用菌栽培技术图解
⒉食用菌栽培案例分析报告
⒊食用菌栽培管理表格范本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食品卫生法:指对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指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进行管理和监督的法律法规。
写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文章范文
写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文章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食用菌栽培技术一、引言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食品,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食用菌培训资料三篇
食用菌培训资料三篇篇一:食用菌基础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二、食用菌的价值1、食用价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鲜菇含蛋白质4%,为水果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1公斤蘑菇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含18种氨基酸,包括许多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质如钾、磷、铁等;还含有菌糖、甘露糖和核苷酸等鲜味物质。
2、药用价值:①.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食用菌所含的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抗癌药物。
②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如香菇、木耳中所含水溶性成份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
因此,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症的发生③另外,食用菌对胆囊炎、急性和慢性肝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除此而外,食用菌对美容、减肥、健美皮肤、健脑增智,延年益寿等具有良好作用。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1、碳源:指含碳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蔗糖、葡萄糖、有机酸等,主要来自木屑、稻草棉子壳、蔗糖、麸皮等。
2、氮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源碳源和氮源:主要讲究碳氮比:C/N是食用菌设计配方的依3、无机盐:指的是钾、磷、硫、镁、钙、铁、钠、铜、锰、硼等,在生产中常用以下几种无机盐原料:石膏(提供硫、钙营养;加速原料中有机质分解,促使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中和培养料)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酸度)、石灰:调节酸碱度(PH值)过磷酸钙、磷酸二氢甲等4、生长素:包括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其中三十烷醇、比久等用得较多。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食用菌分不同温型,温度包括菌丝生长温度和出菇温度2、水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五、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式:不同品种可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即使同一品种也可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下:(1)生料栽培方式生料,就是指培养料没有经过灭菌或发酵处理,培养料是生的就直接播种进行栽培;如平菇、凤尾菇、草菇、大球盖菇、竹荪等(2)熟料栽培方式:指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然后才进行接种,并在无菌环境中发菌出菇的栽培方式。
食用菌种植培训讲话
食用菌种植培训讲话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首先,我想感谢大家选择参加我们的食用菌种植培训课程。
食用菌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通过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我们可以掌握一项实用的技能,为自己的事业发展提供新的机会。
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学习食用菌的基本知识、种植方法、管理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我们会介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及其特点,让大家对各种食用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会讲解食用菌的生长环境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以及土壤的选择和处理等问题。
这些都是成功种植食用菌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将学习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具有不同的种植技术和方法,我们将从栽培基质的选择、接种菌种、培养环境的营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
同时,我们还会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预防措施,以帮助大家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问题,并提高产量和质量。
除了种植技术,管理技巧也是种植食用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如何合理管理种植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方面的调控。
我们还会介绍食用菌的产期控制和采摘方法,以及如何处理菌块和废弃物等问题。
通过学习这些管理技巧,我们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当然,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也是培训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将组织大家参观一些优质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同时,我们还将组织实践操作,参与实际的食用菌种植工作,亲身体验种植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专注的心态。
食用菌种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大家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并在食用菌种植领域有所收获。
谢谢大家!祝愿我们的培训课程取得圆满成功!。
平菇种植技术培训
平菇种植技术培训菇类的栽培是现代农业中的一项重要业务。
它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平菇是一种受欢迎的菇类品种,它的生长适应性广泛,易于栽培。
本文将介绍平菇的种植技术,并提供有关平菇种植的培训。
第一部分:平菇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平菇,又称草菇、白云菇,是一种肉质丰满、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用菌。
它的特点是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
平菇的市场需求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对于菌农来说,种植平菇是一项有前景的经营项目。
第二部分:平菇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选择:平菇可在室内或室外种植,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条件好的场地。
避免场地接近工业区或高污染区。
2.土壤准备:平菇喜欢稳定的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检测,确保土壤的酸碱度适宜。
3.菇棚建设:室内种植平菇需要建设菇棚。
菇棚要具备保温、通风和遮光的功能,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第三部分:平菇的种植技术1.菇种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菇种进行种植。
市场上有多种平菇菌种可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种。
2.菇种培养:首先要准备好菌种培养基质,可以使用玉米秸秆、麦秸秆等作为培养基质。
将培养基质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接种菌种,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进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
3.菌床的制作:将培养好的菌种加入到菜籽壳或秸秆中,进行拌匀,然后压实成菌床。
4.浇水和遮光:在菌床上喷水,保持菌床湿度,同时使用黑色塑料布遮光,模拟黑暗环境,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5.通风和温度控制:保持菇棚内空气流通,避免菌床过湿或过干。
控制室内温度在20°C至25°C之间,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菇体形成。
6.收获和储存:平菇一般在菌丝长成后10-12天即可进行收获。
将菇体整齐地摘下,避免破损。
收获的平菇可以新鲜出售或进行加工、储存。
第四部分:为了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平菇种植技术,提高生产效益,政府和农业部门都会组织平菇种植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食用菌的需求,以及提高产业效益和竞争力,食用菌产业正朝着品种多样化、生产智能化、质量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资源循环化等方向发展。
产业升级和创新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市场销售现状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在亚洲地区,具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潜力。
采收方法
了解不同食用菌的加工技术,如烘干、冷藏、保鲜等。
加工技术及时采收与加工 Nhomakorabea04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褐斑病
食用菌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侵染香菇、平菇和黑木耳等。防治褐斑病需保持菇房空气流通,控制湿度,并使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
软腐病
软腐病是食用菌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常发生在蘑菇、平菇和香菇等上。防治软腐病需加强菇房消毒和日常管理,使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药剂进行防治。
推荐国内外权威的食用菌生产相关书籍,如国内外的经典著作、高校教材等。
权威书籍
专业期刊
网络资源
介绍一些与食用菌生产相关的专业期刊和行业杂志,如《食用菌学报》、《中国食用菌》等。
提供一些与食用菌生产相关的专业网站和资源平台,如中国食用菌协会、各地农业部门网站等。
03
食用菌生产常用参考资料推荐
02
01
社会效益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菇农的技能水平和收入水平,还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包装、物流、销售等,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06
其他相关知识
食用菌生产安全标准
安全生产技术
质量检测与控制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用菌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佳肴。
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内容。
一、食用菌的种类食用菌主要有木耳、香菇、平菇、草菇、口蘑、金针菇等。
每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都有独特的要求,在进行培训时需要对各种食用菌的种类和特点有清晰的认识。
二、基础知识在进行食用菌的栽培之前,需要对一些基础知识有所了解:1、菌种的选取:选择优质、纯净、高效的菌种,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2、培养基的制备:制备好的培养基可以为食用菌提供足够的养分以及合适的生长环境。
3、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菌种调整温湿度,以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三、培养方法1、袋装菌种法:将菌种和培养基混合后,装入袋子中,进行发酵和生长,以获得产量丰富、实物大、品质优良的食用菌。
2、散装菌种法:将菌种和培养基混合后,铺在蒸汽消毒后的容器中,进行生长和发育,以获得品质好、产量佳的食用菌。
3、无菌培养法:采用真空灭菌器,将培养基和菌种装入培养瓶,经过无菌操作后,进行培养,以获得产量高、品质好、无污染的食用菌。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产量低:可能是违反了温度、湿度、光照要求等造成的,需要调整生长环境;也可能是菌种质量不好或者不卫生导致,可以更换优质菌种,加强卫生控制。
2、出现病害:可能是感染了病毒或者细菌,需要对照症施治。
3、独特味道:可能是因为过度施肥或者维护不当导致的,需要主动清理、排放肥料残留等处理措施。
本文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内容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提高获得优质食用菌的能力。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食品。
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因此深受大众喜爱。
而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与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本文主要从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性质、栽培技术的方法和栽培技术的培训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性质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菌种生产、培养和管理技术。
它不仅可以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延长食用菌的保鲜期。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在于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栽培技术的方法1.基质的选用基质是食用菌生长的依托,选用好的基质可以促进食用菌的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食用菌栽培的基质有多种选择,包括玉米秸秆、稻草、麦秸、麸皮等。
同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生物质和肥料进行改良。
2. 菌种的选用菌种的选择是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因此,选用优质的菌种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菌种的选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种植面积等因素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根据经验进行选择。
3. 温度、湿度和通风等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是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和发育,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食用菌的生长受阻。
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菌种的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控。
三、栽培技术的培训对于人们来说,学习和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
因此,开展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培训课程设置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需要设置合适的课程,可以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模拟实践和案例学习等方面。
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让学员能够系统掌握食用菌栽培技术及其相关知识。
2. 课程讲师的培养课程讲师的技能水平和教学质量对于学员的学习和培训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对讲师进行培养和提升,要求讲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能够符合学员的需求。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
培技术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食用菌培训班的内容,主要是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香菇的栽培技术。
香菇的生长最适宜温度为22~25℃,湿度为80%左右,因此需要在酷暑、寒冷天气下进行。
在栽培香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选择适合的菌种和培养基,以及合理地施肥、喷水。
接下来,介绍平菇的栽培技术。
平菇是一种比较易于培育的食用菌,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湿度为70%左右,需要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下进行。
在栽培平菇时,需要注意保持增温、保湿、通风、施肥、杀虫等。
接下来,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
金针菇的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需要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在栽培金针菇时,需要注意适时进行补光、补肥、换袋、杀菌等。
再来,介绍一下木耳的栽培技术。
木耳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3℃,湿度在70%~85%之间,需要在阴凉、通风、湿度适宜的环境下进行。
在栽培木耳时,需要注意遵守适宜的种植原则,及时进行换袋、观察生长情况、调整温湿度等。
最后,介绍一下鸡腿菇的栽培技术。
鸡腿菇生长的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需要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
在栽培鸡腿菇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施肥养护、杀虫等。
以上是关于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的介绍。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是指可以作为人类食物的真菌类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食用菌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包括蘑菇、香菇和平菇的栽培方法。
一、蘑菇的栽培技术1. 基质选择:蘑菇的生长依赖于培养基质,一般选择麦秸、稻草、木屑等作为基质。
基质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2. 菌种接种:将蘑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待菌丝生长。
3. 菌网培养: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基质移到黑暗的环境中,稍加增温,促进菌网的生成。
4. 露天培养:菌网形成之后,将基质移到通风良好的露天环境中,进行光照养分的吸收和子实体的形成。
二、香菇的栽培技术1. 瓶装培养:香菇可以在玻璃瓶中进行培养。
首先将香菇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待菌丝长满整个瓶子后,倒扣在通风良好的地方,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2. 刨床培养:在露天的地方,清理好地面,将香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再用稻草、麦秸覆盖上一层。
保持适宜的湿度,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3. 窖穴培养:将香菇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将基质堆积成约50厘米高的堆坡,覆盖上一层保温材料,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三、平菇的栽培技术1. 棚架培养:搭建适当的棚架结构,将预先培养好的平菇菌种放在培养基上,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每隔一段时间喷水保持湿润,待平菇菌丝生长完整后,开始移动菌棒,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2. 菌棒培养:将平菇菌种接种在菌棒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黑暗环境中等待子实体的形成。
子实体成熟后,用清洁的工具将菌棒剪断,将平菇采摘。
综上所述,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基质和菌种接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以及光照条件等。
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栽培技术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注意环境的卫生、消毒处理以及适宜的生长条件。
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食物选择。
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
食用菌种植技术培训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食用菌的种植业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医疗功效的食品,在市场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然而,要想成功种植和经营食用菌,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培训内容,帮助读者了解种植食用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点。
1. 食用菌的分类和特点首先,了解食用菌的分类和特点对于种植食用菌至关重要。
食用菌主要分为木耳类、香菇类、平菇类等。
每一类食用菌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和种植要求。
了解它们的特点,有助于选择适合种植的菌种和建立相应的种植环境。
2.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食用菌的栽培技术是种植食用菌的关键。
这包括选种、耕地准备、种植方法、保温、通风、灌溉等方面的知识。
在进行培训时,应重点讲解不同菌种的种植技术,并向学员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实际种植技巧。
3. 病虫害防治食用菌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这会导致产量下降和质量下降。
培训课程中应包括对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的介绍。
通过学习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学员可以有效抵制病虫害的侵袭,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
4. 食用菌的贮藏和加工成功种植食用菌后,如何正确贮藏和加工食用菌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培训课程应包括对食用菌的采摘、贮存、加工和包装等方面的指导。
学员应该学会将食用菌储存到最佳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并制定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包装和加工方式。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培训过程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应相结合。
学员应该有机会参观实际的食用菌种植场,观察和学习现场操作技巧。
培训课程还可以设置实践环节,让学员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
6. 推广和市场营销培训课程结束后,学员应该了解食用菌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销售渠道。
在宣传和推广方面,可以介绍互联网营销、展会参展、与餐饮企业合作等方法,帮助学员制定适合自己的市场营销策略。
7. 食用菌种植技术维护和持续学习种植食用菌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菌种进行栽培。
栽培管理技术
病虫害防治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防治病虫害。
播种
根据不同的食用菌种类和生长特点,选择 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方法。
温度控制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控制适宜的温 度范围。
光照控制
根据不同食用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需要, 控制适宜的光照强度和时间。
虫害分类与症状识别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虫害包括线虫、螨类、蚁类等。不同虫害的症状特点各异,如线虫会寄生在菌丝内, 导致菌丝变形或死亡;螨类则表现为大量繁殖,导致菌丝稀疏或无法正常生长;蚁类则表现为咬食菌丝或菌块 ,造成产量下降等。通过对症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出虫害类型。
防治原则与方法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常用农药及其使用方法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农药,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常用的生物农药包 括苏云杆菌、白僵菌、井冈霉素等。使用生物农药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使用浓度,以达到最佳 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是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农药,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等作用。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敌敌 畏、辛硫磷、甲基托布津等。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品种和使用浓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 明进行操作,以避免对食用菌造成药害或残留超标等问题。
熟悉食用菌采 收与加工技术
了解采收标准、采收方法 以及加工技术,提高产品 的附加值。
培训实施步骤与方法
培训前准备
确定培训对象、制定培 训计划、准备培训材料 等。
理论授课
实践操作演示
实习与指导
通过课堂讲解、图片展 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形 式,使学员了解食用菌 栽培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
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第一篇: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是我们常见的蔬菜中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健康功效。
为了满足市场对食用菌的需求,许多人开始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
下面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培训内容。
一、基础知识1. 食用菌的分类:目前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口蘑、金针菇等。
2. 食用菌的生长特性:食用菌是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条件下生长的。
3. 食用菌的营养成分:食用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二、栽培技术1. 菌种培养:选用高质量的菌种,进行培养和繁殖。
2. 培养介质制备:根据菇种选择合适的培养介质,如稻草、秸秆、木屑等,制备成适宜的菇床。
3. 菇床制作:将培养介质加工好,均匀铺在菇床上,进行菌丝接种。
4. 环境控制: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条件,创造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
5. 疾病防治:菇类容易受到病菌、虫害和真菌感染。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工作,对病害进行及时处理。
三、收获和保存1. 收获时机:不同的菇种有不同的收获时机,一般是在完全成熟后进行收获。
2. 收获方法:用消毒好的工具进行收获,并避免对菇丝造成伤害。
3. 储存方法:将收获的菇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和阴凉的地方,以延长保鲜期。
以上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基本培训内容,希望学员们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经验,成为优秀的食用菌栽培技术专家。
第二篇: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如今,食用菌在市场上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许多人开始学习食用菌的种植技术。
下面是食用菌栽培技术的进阶培训内容。
一、环境控制1. 温度控制:不同的食用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一般情况下,22℃-28℃是大多数菇种的适宜温度范围。
2. 湿度控制:菇类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一般在60%-80%的湿度下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菇类的生长。
3. 光照控制:不同的菇种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一般情况下,24小时的光照不利于菇类的生长。
特别是波长为365nm 的紫外线会对菇类造成严重的伤害。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
食用菌根底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二、食用菌的价值1、食用价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鲜菇含蛋白质4%,为水果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1公斤蘑菇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含18种氨基酸,包括许多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质如钾、磷、铁等;还含有菌糖、甘露糖和核苷酸等鲜味物质。
2、药用价值:①.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食用菌所含的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响,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抗癌药物。
②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如香菇、木耳中所含水溶性成份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
因此,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症的发生③另外,食用菌对胆囊炎、急性和慢性肝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除此而外,食用菌对美容、减肥、健美皮肤、健脑增智,延年益寿等具有良好作用。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1、碳源:指含碳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蔗糖、葡萄糖、有机酸等,主要来自木屑、稻草棉子壳、蔗糖、麸皮等。
2、氮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源碳源和氮源:主要讲究碳氮比:C/N是食用菌设计配方的依3、无机盐:指的是钾、磷、硫、镁、钙、铁、钠、铜、锰、硼等,在生产中常用以下几种无机盐原料:石膏〔提供硫、钙营养;加速原料中有机质分解,促使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中和培养料〕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酸度〕、石灰:调节酸碱度〔PH值〕过磷酸钙、磷酸二氢甲等4、生长素:包括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其中三十烷醇、比久等用得较多。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食用菌分不同温型,温度包括菌丝生长温度和出菇温度2、水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五、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式:不同品种可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即使同一品种也可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下:〔1〕生料栽培方式生料,就是指培养料没有经过灭菌或发酵处理,培养料是生的就直接播种进行栽培;如平菇、凤尾菇、草菇、大球盖菇、竹荪等〔2〕熟料栽培方式:指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然后才进行接种,并在无菌环境中发菌出菇的栽培方式。
食用菌栽培技术(全)
食用菌栽培技术(全)食用菌一直被视为一种健康、富有营养的食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用菌的种植和采摘。
食用菌是仓小宇等的一类真菌,也被称为蘑菇。
随着人们对食用菌普及的需求增加,食用菌的种植技术也被不断改进和提高。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食用菌栽培技术。
一、选择适合种植的菌种首先,选择适合的食用菌菌种对于成功的栽培很重要。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仓小宇、松茸、平菇等各种菌种的特点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每种菌种对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选择菌种时,还要考虑到本地气候和其他条件。
二、预备种植基质和菌种虽然市面上有现成的食用菌培养环境可以购买,但是自己制作培养基是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培养基一般由木屑、麦麸、草粉、大豆粉、玉米面等混合物制成。
基质要注意消毒,可用常见的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和化学消毒。
也可以选择将培养基与现成的培育材料混合使用。
此外,要选择高质量的菌种,例如用于种植的孢子、菌丝和母菌等。
一般来说,菌种可以在稻壳、玉米培养基、蛋白胨等中培养,培育的菌丝形成后可用来接种种植基质。
三、制作种植环境接下来,制作种植环境,显示出种植基质制成的菌丝。
种植环境需要注意环境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要素。
在制作种植环境时,应注意环境的相对湿度和基质的温度。
在种植盒、棚屋或其他种植措施中播种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四、种植除了正确地准备环境和材料之外,种植方法也至关重要。
在种植过程中,应确保环境稳定,防止杂菌、过度干燥和过度湿润等。
种植时要遵循严格的卫生标准,以防止污染。
五、管理和维护种植后,要定期对环境进行监测和维护。
为促进菌种的生长和产量,要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监测和控制基质水分、酸碱度和温度的相关技术。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空气流通和干湿度调节等管理措施,以保证生长环境的适宜性和卫生清洁性。
六、收获和后处理食用菌的收获和后处理非常重要。
通常在适当的时候采摘食用菌,并立即对其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洗涤、烤干、腌制和炒制等,以确保蘑菇的质地、美味和营养成分的原汁原味。
食用菌技术培训稿
整理ppt
25
②排袋方式
不脱袋:卧排菇架上(间距5~8cm)
脱袋
天气
避风雨天 避<12℃或>25℃的天气
排筒 间距5~8cm,斜立于横枕上
整理ppt
26
③管理方式
促丝 徒长
要求 措施
控温、保湿、少通风
头4天不通风,后少通风 光线暗 气温:20℃左右 湿度:85% 直至菌丝浓白,约2mm长
整理ppt
4.育菇期
温度15℃左右 空气湿度85%~90% 蕾至2.5~3cm时,增强光照及通气
整理ppt
31
整理ppt
32
5.采菇
菌盖尚未全展开,呈现铜锣边时,捏住菌柄拧 转而下
整理ppt
33
整理ppt
34
6.间歇期
养菌
停止喷水 温度20~25℃ 相对湿度75%~85% 暗光、适当通风 7~10天(采菇穴现白丝) 再刺激分化
又名:木耳,光木耳,细木耳
品种:木耳属中除木耳外,还有毛木耳、皱木耳、黑皱木耳等10多种。但它们因食 用价值低,很少栽培,唯有黑木耳味好,营养价值高,为目前大量栽培品种。
整理ppt
39
整理ppt
40
(二)、营养价值
木耳不仅具有独特口味,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1.蛋白质:含量相当于肉类; 2.氨基酸: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人体 必须的氨基
整理ppt
48
5、光照
木耳子实体在强光下无多大影响,只是在强光下, 水分大量蒸发,木耳干燥,子实体生长缓慢,故以 “四阳六阴”为宜。
菌丝体生长:黑暗和散射光下都能生长良好;原 基形成:一定散射光能促进子实体原基形成;子实体 发育:需要大量散射光,而且还要一定的直射光。
《食用菌栽培技术》讲稿
食用菌生产技术绪论一、什么是食用菌食用菌又称食用真菌。
广义食用菌:是指一切可以食用的真菌。
既包括大型真菌,如菇类、耳类;也包括小型真菌,如酵母菌、毛霉、根霉等。
狭义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类,并可食用和药用的真菌。
蘑菇、平菇、香菇、灵芝、茯苓等。
在分类上5%子囊菌亚门,95%担子菌亚门。
全世界现报导能形成能形成大型子实体的真菌大约有1万余种,其可食用的真菌大约有2000余种。
我国现报导约981种。
被利用的种类大约有200-300种人工栽培的70余种。
大规模生产 20余种。
食用菌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一)为人类提供理想的健康保健食品1、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集中了一切食品的良好特性,自古以来就被列为菜中佳品,誉为长寿食品。
含有多种营养物质:⑴蛋白质:含量较高。
占干重10-40%,平均为重20-25%。
是蔬菜的3-6倍。
⑵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
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有些食用菌还含有稀有氨基酸。
⑶脂肪:含量较低。
占干重2-8%,平均为干重4%。
多为蔬菜型不饱和脂肪酸(软脂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⑷矿质元素:K P Mg Na Ca Zn Mn等。
有些种类还含有大量稀有元素如锗、硒等,具有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作用。
⑸维生素:含多种,高于一般的蔬菜。
如Vc 、VB 、VA 和VD。
如香菇VD是大豆的21倍。
⑹多糖:抗癌防癌,调节免疫能力。
⑺核酸(核苷酸):抗病毒作用。
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营养价值达到植物性食品的顶峰是健康食品,保健食品。
2、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食用菌能够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增进人体健康。
木耳:木耳有较好的治病保健功效。
有活血、止血、补气强身、补血通便、润肺、清涤胃肠等功能,可以治疗寒湿性腰腿疼痛、手足抽搐、血脉不通、具有降血压、血脂、抗血管硬化,经常食用不仅能预防多种疾病,还能延缓衰老。
食用菌培训技术
食用菌培训技术场地选择应远离畜禽场、垃圾堆、化工厂和人流多的地方,且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清洁无污染。
室外栽培时,应选择*质肥沃、疏松、排灌方便,未受工矿企业污染的*壤。
惠农学堂给大家详细整理了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和病虫害防治。
栽培管理1.选择菌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栽培种类及品种,不得使用老化或受到污染的菌种,应选用健壮、优质、抗病的菌种。
2.精细管理注意原料、菌袋和工具的卫生。
废料不要堆在栽培室附近,并须经过高温堆肥处理后再用。
栽培室的新旧菌袋必须分房隔开存放,绝不可混放,以做到严格灭菌和消毒,以预防接种感染和各种继发感染。
每次采菇后应清除栽培料上的菇根、烂菇和地面上掉落的菇体,并及时清理菇房,重新消毒。
3.科学育菌对于不同种类的食用菌,要按其对生长发育条件的要求,科学地调控培养室的温度、湿度、光线和pH值等,并要适当通风换气,促进菌丝健壮生长,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利环境,在菌种选择、培养料配比,堆料发酵、接种发菌和出菇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培育健壮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增强其抗病能力。
4.施肥喷施蛋白胨、酵母膏溶液,可使菇体肥厚、促进转潮;喷施腐熟人粪尿,喷完后,可再用清水喷一次;喷施米醋。
在平茹生长中后期,用300倍的食用米醋液进行菇面喷施,在采收前1—3天每天一次,一般可增产6%,且色泽更加洁白;喷施培养料浸出液,可延长出菇高峰期,并使子实体肥厚;喷施葡萄糖、碳酸钙溶液,有促进菌丝生长的作用。
5.水分管理菇房要经常保持良好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95%。
当自然温度达到16℃时,在畦内灌一次水,以后每天早、中、晚各喷一次水。
喷水尽量喷向空间和地面,不要喷到子实体上。
在低温季节好喷洒用日光晒过的温水。
6.温度管理菇棚温度好控制在10℃—18℃当气温较低时,白天延长阳光直射的时间,晚上要盖严草帘。
当气温较高时,白天盖上草帘,晚上则揭开草帘。
7.通风管理当气温较高时,每天要揭开草帘通风2—3小时,低温大风天气少通风;早晚喷水前后加大通风,菇蕾分化期少通风,菇蕾生长期多通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基础知识培训一、什么是食用菌:一般是指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或药用的种类。
二、食用菌的价值1、食用价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鲜菇含蛋白质4%,为水果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1公斤蘑菇蛋白质含量相当于2公斤瘦肉,3公斤鸡蛋;含18种氨基酸,包括许多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质如钾、磷、铁等;还含有菌糖、甘露糖和核苷酸等鲜味物质。
2、药用价值:①.食用菌具有抗癌作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证明,食用菌所含的多糖对移植的动物肿瘤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放疗和化疗的毒性反应,并增强其疗效,而且具有无毒性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抗癌药物。
②食用菌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如香菇、木耳中所含水溶性成份能防止血小板的凝集。
因此,就减少了动脉硬化症的发生③另外,食用菌对胆囊炎、急性和慢性肝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等都有一定疗效。
除此而外,食用菌对美容、减肥、健美皮肤、健脑增智,延年益寿等具有良好作用。
三、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条件1、碳源:指含碳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淀粉、蔗糖、葡萄糖、有机酸等,主要来自木屑、稻草棉子壳、蔗糖、麸皮等。
2、氮源: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源碳源和氮源:主要讲究碳氮比:C/N是食用菌设计配方的依3、无机盐:指的是钾、磷、硫、镁、钙、铁、钠、铜、锰、硼等,在生产中常用以下几种无机盐原料:石膏(提供硫、钙营养;加速原料中有机质分解,促使可溶性磷、钾迅速释放;中和培养料)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酸度)、石灰:调节酸碱度(PH值)过磷酸钙、磷酸二氢甲等4、生长素:包括维生素和生长激素,其中三十烷醇、比久等用得较多。
四、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1、温度:食用菌分不同温型,温度包括菌丝生长温度和出菇温度2、水分:包括培养料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3、酸碱度:4、空气:5、光照:五、食用菌的人工栽培方式:不同品种可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即使同一品种也可采取不同的栽培方式,如下:(1)生料栽培方式生料,就是指培养料没有经过灭菌或发酵处理,培养料是生的就直接播种进行栽培;如平菇、凤尾菇、草菇、大球盖菇、竹荪等(2)熟料栽培方式:指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培养料处于无菌状态,然后才进行接种,并在无菌环境中发菌出菇的栽培方式。
平菇、凤尾菇、金针菇、滑菇、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菇、金福菇等(3)发酵栽培模式所谓发酵料,是指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由于耐高温微生物的活动使培养料内部产生55℃以上的高温,使大部分不耐高温的杂菌营养体(比如菌丝体)被杀死,发酵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培养料中杂菌数目,一些休眠的孢子体仍存留在原料中,培养料并没有完全处于无菌状态。
发酵料栽培的有平菇、鸡腿菇、金福菇草菇、蘑菇等。
六、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材料1.原料的种类:主料:杂木屑、棉子壳、稻草、甘蔗渣、玉米芯,花生壳、谷壳等及农业下脚料及其他作物秸秆。
注意:杂木屑指的是除松树、樟树、桉树、杉树等之外的阔叶树种木屑,针叶树木屑最好不用。
辅料:麸皮、米糠、玉米粉,过磷酸钙,石膏粉,石灰等2、对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七、食用菌栽培的场地、用具规划1、场地:用于原料堆放、拌料、接种、养菌、出菇等2、设备:粉碎机、装袋机(见图)、喷雾器、皮带冲等3、物资:酸度纸、消毒药品、筒料、温度计、湿度计等4、灭菌灶:主要分高温灭菌灶和产压灭菌灶两种。
八、食用菌病虫害及防治㈠、食用菌病害类型:分为病原病害和非病原病害两大类。
①病原病害:菇类在生长、发育或运输、贮藏过程中,遭受到病原生物的侵害,称病原害②菇类因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引起子实体外部形态或内部构造、生理机能发生异常的变化,严重的引起子实体或菌丝体死亡,降低菇类产品质下降,称非病原病害③防治方法:食用菌病害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的方针。
选用抗病、虫品种、保持场地卫生,栽培技术(温、湿度适宜)得当,采用物理(高温、高压、紫外线灭菌)化学处理(各种杀菌剂和消毒剂的使用)。
多种防治措施的协调运用,才能起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㈡、虫害危害食用菌害虫有眼菌蚊、菇蝇、螨类,危害较重是眼菌蚊防治方法:主要从清洁、预防发生和出菇防治三方面入手。
1、清洁卫生是防止虫害的重要环节和根本措施,目的是消灭虫源,铲除虫害孳生地,彻底消除出菇场地垃圾,粪肥及上年废弃的培养料,尤其是虫菇,烂菇,菇根不要堆积在菇房内外任虫发生,要及时销毁或深埋。
防止成虫羽化。
2、预防杀虫:在生产前或菌袋开袋前,用50%敌敌畏董蒸,菇房或培养室,用量0.5毫升/米3,菇房四周用80%敌敌畏,1:800倍液喷施。
做好菇房与外界的隔离,防止成虫进菇房。
3、出菇期防治:出菇期防治要考虑药剂对菇体的影响,一般都采用低毒性药物如锐劲特液喷施,或利用眼菌蚊的趋光性,采用灯光透杀。
平菇的栽培技术平菇栽培简单粗放,极易栽培成功。
栽培方式一般有袋栽、床栽、畦栽、转栽、箱栽、盆栽等,但概括起来适合南方高温地区栽培的主要有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方式。
在这里介绍塑料袋熟料栽培。
平菇塑料袋熟料栽培是指将培养料装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袋(筒料)里,再经过灭菌处理,而且灭菌后培养料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和发菌的栽培方式。
塑料袋熟料栽培的工艺流程:栽培季节选择→栽培场所、栽培原料及菌种的准备→培养料配置→闷堆3-5天→装袋→灭菌→接种、套圈、封口→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销售一、栽培季节的安排广西一年四季均可栽培平菇。
关键在于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及栽培场地、栽培方式选择不同温型的品种,做好品种搭配,根据市场消费习惯,夏季适当减少种植规模,秋、冬春季则可大量种植。
二、栽培场所确定平菇适应性强,栽培粗放,适宜栽培的场地很多,可利用闲置的房屋、简易屋、塑料大棚、林木行间等场地进行栽培。
三、栽培原料及配方选择1 栽培原料栽培平菇的原料非常广泛,稻草、甘蔗渣、杂木屑(指除松、杉、柏、樟等之外的绝大多数阔叶树的木屑,有异味的木屑,如苦楝树、槐树、黄连木的木屑不宜直接使用)玉米杆、玉米芯、废棉、棉籽壳、谷壳等农作物秸秆都是栽培平菇的原料,但都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蛀,不含农药或其他有害化学药品。
此外,适当配以麦麸或米糠、玉米粉、花生藤粉等含氮丰富的辅料,同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膏、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食盐等提供钙、硫磷、钾等元素、调解酸碱度、促进菌丝生长。
2 科学设计配方原料合理配方调配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选择来源广、价格便宜的原料,如稻草、杂木屑等;第二,一般要求所配制的培养料的C/N比为40:1-60:1左右。
平菇原料配方:(1)杂木屑或稻草(切碎)78%、麸皮或米糠15%,玉米粉3%、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粉2%(2)玉米芯68%、棉籽壳20%、麸皮或米糠8%、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粉2%(3)甘蔗渣40%、杂木屑34%、米糠20%、石灰3%、石膏1%、过磷酸钙1%、磷酸二氢钾1%(4)玉米秆97%,生石灰1%,石膏1%、上述配方原料的含水量要求65%,PH值7.5-8.53.栽培品种的选择与菌种的准备(1)栽培品种的选择:平菇分为高温种,中高温种,中低温种,低温种这几个类型。
从目前推广的优良品种来看,广西可选择以下品种:晚春、夏季、早秋栽培(3月-9月)选择高温型或中高温型品种,如:高平3号、夏丰3号、侧五、早熟5号、558、基因2005等秋、冬季、早春栽培(10月-翌年2月):广温型品种,如:黑平2号、黑平1号、黑平8号、科大2号、春秋抗王、B15、B12、B18等;(2)菌种准备A.要在信誉好、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较为完善、有品种选育及实验栽培基地的正规科研单位、菌种厂引进菌种。
B.应根据栽培时间和规模有计划地准备菌种:自己制菌种的,根据栽培时间、规模及各级菌种生长时间安排菌种生产即可;需要想外面买种,则需提前订种。
一般来说,栽培种提前15-20天左右、原种提前25天左右预订则可。
3.原料配制:(1)称样按照所选配方准确称取配方中的各种原料。
(2)混合、搅拌均匀、调节培养料含水量和酸碱度原料调配好,调节好原料水分65%左右,酸碱度PH7.5-8左右4.菌袋制作:(1)塑料袋准备:采用直径23-2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薄膜筒料,将其裁成42-50厘米左右长的筒袋;(2)装袋:两头装袋5.灭菌:灭菌锅温度达到100℃ 10-12个小时,停火,闷锅6-8小时,再出锅。
6.接种:接种前要严格检查菌种是否污染(1)接种室设计:约10-15平方米,石灰墙壁,水泥地面,四周能密封的房间即可。
若无房间,亦可以用简易的接种帐进行接种。
如下图⑵接种房消毒:菌袋灭菌的同时需对接种房进行消毒方法一:按照甲醛10毫升+ 高锰酸钾5克进行混合,两者反应产生气体对整个空间消毒。
方法二:采用食用菌专用的烟雾剂进行消毒。
如必洁仕,烟雾王等(3)接种方法:两头接种,每袋菌种可接13-18袋菌袋。
接完种后马上套上直径为5厘米的环圈,并用报纸封口。
环圈孔用包装带自焊接而成,环圈和报纸均事先灭菌。
7、发菌管理发菌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适宜平菇丝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生活条件,促使平菇菌丝顺利萌发、定植、健壮生长,为出菇打下基础。
(1)菌袋的堆放菌袋的摆放的层数可列状摆放,也可“井”摆放,一般摆层数为4-6。
(2)管理要点一是注意温度变化,保持温度(24℃-28℃)二是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三是保持干燥,不要喷水。
四是黑暗培养。
五是翻堆检查。
接种后10天内要勤检查,发现污染的要及时拣出处理,15天后把上下料调堆,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六是预防鼠害和虫害:防止老鼠咬破料袋和害虫危害,以免影响菌丝生长和引发杂菌感染。
温度适宜,菌丝生长正常,从接种到菌丝长满袋后一周内,应将菌袋移到出菇场地进行出菇管理。
8.出菇管理要点(1)拉大温差,刺激出菇平菇是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低温和较大的温差,利于刺激平菇原基分化。
(2)加强水分管理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子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
每天喷水的次数和数量应看天气干燥情况、气温高低姬菇朵生长情况灵活掌握,空气干燥时多喷,高温多喷(过高温度中午不喷),反之少喷。
子实体形成初期以空间喷雾加湿为主,以少量多次为宜,保持地面湿润,切忌向菇蕾上直接喷水,只有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以少喷、细喷、勤喷雾状水。
当平菇菌盖大多长至直径3厘米以上时,可直接喷在菇体上。
出菇期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不要低于80%,以85-90%为最佳。
采完一潮菇后,停止喷水3天左右,然后重新喷水,刺激新一潮菇的形成。
(3).加强通风换气一般的出菇场地适当打开窗即可,阴雨天可全天通风,但通风换气必须缓慢进行,不可过大过猛,应避免风直接吹到菇体上,以免造成幼小菇蕾失水死亡,中大菇体因菌盖表皮失水形成“花菇”,严重时导致萎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