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心理学概论
第一章
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包括新闻的制作者、传播者即新闻传者和采访对象以及新闻的接收者即新闻受众。
新闻心理是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主观映象。
新闻心理细分为:采访心理、写作心理、编辑心理、读者心理
新闻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三点:
一是从理论上探讨在新闻活动中人们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正确阐述、理解,准确地预测和有效地控制新闻工作者、采访对象及新闻受众的心理活动;二是探索运用新闻心理学理论指导新闻实践活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新闻宣传的社会效益,推动新闻改革,使新闻工作更好地承担党和国家喉舌的重任,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三是新闻心理学的发展可以推动新闻学和心理学自身的深入发展。
新闻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心理学,其根本任务在于将其理论成果应用与新闻活动中去,从而提高新闻活动的效率和新闻宣传的效果。
新闻心理学的专门方法论原则主要有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扬弃的原则。
新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的、定量(实证的)、质化的和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1986年7月,由上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张骏德、刘海贵合著的第一本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了。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新闻心理学最根本的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新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原理。
记者凭着感觉器官、脑,真实的反映客观刺激物,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前提。
只有那些为受众主动选择、吸收、消化、认同、共鸣的新闻作品才可能实现其
新闻价值。
受众是新闻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是新闻效果的检验者。
角色互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实际表现出来的可以被感知到的角色互换;
二是隐蔽在角色内心的凭借想象进行的角色扮演。
移情是实现角色互换的重要手段和检验标准。
第四章
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情绪情感是主体认识结构中最活跃的、恒常的,必不可少的非智力因素。
当情感与认知不协调时,需要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与认知相统一,怎么做:
第一,掌握好情绪情感的度;
第二,把握好情绪情感在时空上的平衡,情绪情感结构可以从空间意义和时间意义的角度去研究;
第三,寻找新闻工作与受众之间情绪情感触发的敏感区,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调节、制约及强化等作用。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
判断一个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强还是弱,不仅仅看他选择了什么,分析比较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对所选择的事实加以分析比较后得出的社会判断是否正确。
社会印象是在社会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留在记忆中的认识客体的形象,即表象。
记者的人格制约其新闻敏感水平的高低,记者的新闻敏感的强弱也正是记者人格的一种反映。
怎么增强新闻敏感:
培养高尚人格品质,优化记者的职业敏感
不断的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扎到生活的海洋中,贴近生活的脉搏
现代记者合理的知识结构:
现代记者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
现代记者应当不断增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
现代记者应当掌握实用知识和应用技能
第五章
所谓“绿色”采访是指双方情绪愉快(或不带任何不佳情绪),事实真相会自然而然地随着谈话的进程而表露出来。在“黄色”采访中,我们应该警惕采访对象不安的情绪,他们很可能会使事实真相蒙上浓厚的感情色彩。
思维这个概念,一般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思维的过程,叫思考;一种是思维的结果,叫理性认识或思想。
认知心理认为,问题的解决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另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的材料。
记者的自我认知:
是否有自信心
是否有激情
能否处理好记者的多角色关系
记者个性上的弱点是否妨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
是否是个好的倾听者
人际吸引的决定因素包括:情境层面、个体属性层面、个体行为层面。
人际吸引可加强印象管理的效果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情感上默契、交融、共鸣是采访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某方面有了好的印象之后,便对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做出好的认识和评价。反之则叫扫帚星效应。
所谓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印象管理的策略:
“登门”之计
“后转弯”之计
“放大呈现”和“收敛呈现”策略
三种不宜的采访时机:
采访对象正在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
采访对象正处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之中
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的异常
第六章
记者从采访活动基本结束到提起笔来写新闻稿,这中间有一个心理转移的过程,亦即注意的转移。
不良的心理状态:
急于求成
挖空心思,硬憋文章
高度焦虑
记者写作或制作新闻节目的思维形式主要有三种:形象思维、理论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灵感的出现有一个过程,是一个由意识活动到潜意识活动,再由潜意识跃迁到显意识活动,再经由社会实践的验证、反馈、循环往复、突变跃升的过程。
第七章
性格和向性是人的两个不同的维度。
通俗地说,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对“好看”的要求是不同的,前者的“好看”主要通过文字的洞悉力表现,而后者的好看更多是通过画面、声音对人的感性体验的触动表现出来的,因此不同媒体的新闻编辑在工作中会带有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之间倾向性的差别。
第八章
“最后的把关人”不仅有编辑,而且还应当包括有创造性地传播编辑意图的播音员及主持人。
主持人这种媒介角色的行为是以个人真实的身份向受众传播媒介信息。
第九章
新闻受众心理的内涵即因新闻媒介本身及其所传播的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其他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新闻受众心理有四个特点: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