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场采矿法-分段及阶段矿房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空场采矿法—分段及阶 段矿房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分段矿房法
• 一、分段矿房法的特点 • 1、将阶段再划分成若干(3~5个)分段,
在分段上布置矿房和矿柱; • 2、分段事实上是作为回采的基本单元,每
个分段的开采工艺过程基本类似。 • 3、各分段采下的矿石从分段出矿巷道运出,
通过溜井或直接(斜坡道)运出到井下矿 仓;
1、结构参数:
• 阶段高度40-60米;
• 矿房长度20-40米(沿走向布置矿房) ,或10-30 米(垂直走向布置矿房);
• 间柱10-15米,顶柱6-8米,底柱8-13米(漏斗), 5-8米为平底或堑沟结构。
(大吉山)垂 直走向布置的水平深孔落矿的阶段
凿岩硐室
A
B
凿岩天井
电扒道
A 运输平巷
B
• 2、采准工作: • 阶段运输一般采用脉外环形运输布置,脉内天
井(凿岩、通风、行人等),双排对称漏斗电 耙出矿; • 由于深孔落矿大块率较高(15-30%),底部结 构一般设有二次破碎水平; • 3、切割工作: • 图15-24,主要包括劈漏和开凿拉底空间。劈漏 和拉底可以同时进行,但劈漏应超前于拉底进 行(为什么?)。 • 4、回采工作:
柱回采平巷(顶柱5、间柱7) • 2、切割工作: • 切割平巷6—切割天井9—切割立槽 • 3、回采工作: • 扇形中深孔或深孔—向切割立槽崩矿(自由空间爆破)—
装矿横巷出矿(间距10-20米)—放矿溜井(约100米一 个)—阶段运输巷道。
• 4、地压管理: • 一般情况下,矿房回采结束后,立即进行矿柱回收工作
• 问题:请比较水平孔方案与垂直孔方案的 优缺点。
• 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的阶段矿房法(图5-29) 简介
• 主要针对矿体厚度极大(极厚矿体)的情 况,此时可以通过调整矿房的宽度来有效 控制矿房的暴露面积,从而保证采矿的安 全。
• 图示方案的采准切割以及回采工作与前述 垂直孔方案基本相同。但电耙的布置方向 不同,切割立槽的位置也不同(形成方法 基本相同)
• 3、底部结构以电耙漏斗底部结构和堑沟底部结构 为主;平底结构也有使用。
• 4、分段落矿的阶段矿房法在一些书籍中被列入分 段空场法或分段矿房法中;
• 5、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处在美加等欧美发达 国家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VCR的阶段矿房法,翻 译成中文就是垂直深孔球状药包后退式采矿法。
(二)水平深孔落矿的阶段矿房法(图5-23)
– 由于该采矿方法的大块率较高(为什么?),出矿 过程中二次破碎也是回采作业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 问题:将采场矿石全部放出有什么不利的效果? – 地压管理: – 由于主要使用在矿岩均稳固情况,且工人均不在大
的暴露面下工作。因此,回采时采场地压管理工作 量很小,主要是部分采准巷道临时维护工作。
– 但是,该采矿方法底柱稳定性的维护一直是困扰矿 山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什么?),因此,该方法 正逐步被一些无底部结构的采矿方法取代。
• 4、一般不留间柱(典型方案有),分段内
实行连续回采;
• 5、多采用自行设备进行开采;
• 6、若在分段间以及矿房之间留有矿柱,一 般在矿房回采结束后立即回收矿柱并及时 处理空区;
• 7、几乎所有的开采作业均在暴露面较小的 巷道以及硐室中进行,而不在传统的大暴 露面的矿房内进行,因而安全性好;
• 8、以分段为独立的回采单元,灵活性高;
– 凿岩:采用水平扇型或平行深孔进行落矿,孔深1030米,抵抗线为2.5-3.0米,每次爆破1-2派,以后爆 破排数可以逐步增加;
• 4、回采工作:
– 通风:通风主要考虑凿岩硐室以及电耙巷道的通风 问题,频繁的二次破碎工作需要电耙巷道设置专门 的回风巷道(图15-23中的5);
– 出矿:崩落的矿石可以全部放出,也可以暂留一部 分在采场,待整个矿房的矿石都崩落后再集中放出, 这时该采矿方法就与前述深孔留矿法接近了。
• 鉴于这个原因,该方法有向有底部结构的分段崩落法(见 下图)以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过渡的趋势。
二、阶段矿房法
• (一)阶段矿房法的特点 • 1、以整个阶段为回采对象,采用深孔或中深孔进
行落矿;整个矿块的采准布置与中厚矿体的留矿 采矿法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落矿方式采用了中深 孔落矿。
• 2、根据炮孔布置方式的不同,阶段矿房法被分为 水平深孔和垂直深孔落矿;前者要求在矿房底部 进行拉底,后者不仅要进行拉底作业,同时还需 要开凿切割立槽;
• (三)垂直深孔落矿阶段矿房法典型方案
– 特点: – 炮孔为垂直上向(也有采用下向孔的情况)扇型或平
行,矿房中央开切割立槽,爆破对底部结构影响小; 拉底空间相对小一些,且无须一次完成,但切割立槽 必须在落矿前完成。 – 分段凿岩(8-15米)可以降低对凿岩设备的要求,但 增加了采准工程量。 – 采切工作: – 与水平孔落矿方案相比,垂直孔方案增加了分段凿岩 平巷。同时,切割工作变为开凿切割立槽。
(顶柱5、间柱7),具体方法是通过矿柱回收巷道(5、7、 8)中深孔(或深孔)落矿。 • 矿柱回收过程也是采空区处理以及地压管理的过程。矿柱 回收完成后,围岩自然或被强制崩落。
• 四、评价:
• 适用于矿体厚度:中厚及以上;矿石及围岩中等稳固及以 上;
• 是一种机械化程度高、效率高、安全性好、贫化低的一种 空场采矿法。但其主要缺点是采准工程量大。特别是由于 矿柱的存在,影响了矿石的回收,增加了采准工程量,也 一定程度降低了回采效率。
• 二、结构参数
• 阶段高度:40~60米,分段高度15~25米; • 矿房走向长度:35~40米;矿柱:间柱6~8米,顶柱5~
6米;
• 三、典型方案(图15-22)
• 1、采准工作: • 阶段运输平巷—斜坡道—分段运输平巷1—装矿横巷2—堑
沟拉底平巷3—放矿溜井(图中未标示)—凿岩平巷4—矿
– 切割立槽的形成可以采用浅孔留矿法的方式形成,但 一般采用水平或垂直深孔的方式开凿(见图5-26,1527)。
– 回采工作: – 与水平深孔落矿基本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污
风影响凿岩工作,一般是将全部炮孔凿完后再进行分 次爆破。
下向孔的分段空场法(漏斗底部 结构)
下向孔堑沟底部结构 分段空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