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试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试题
一、填空题
1、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4、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
险阻而取得的。
5、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
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
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6、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
自治机关依照国家的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
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
7、根据《宪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
的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凡是依照国家财政体
制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收入),都应当由民族自治地
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使用。
8、《宪法》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
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9、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
选举单位)的监督;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
2

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选民)的监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
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
机关。
1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
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1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
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
否则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
2.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从性质上属于司
法行政机关。╳
3.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低的一级国家政权
机构。╳
4.人大代表在各种会议上的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5.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6.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7.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监督宪法实
施的权力。√
8.以美国为例,在联邦制国家中,联邦有联邦宪法,各
州又有自己的宪法。√
9.联邦制国家中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采用两院制。√
10.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公民个人所有。╳
11.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

12.特别行政区法院有终审权。√
13.我国国家机构遵循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14.民族自治地方,即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
府的主席、州长、县长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
任。√
15.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非经人民
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16.对人大代表的逮捕程序和普通公民适用的程序相同。

17.根据宪法,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
公民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公
民。√
18.社会主义国家的政体基本上都是共和政体。√
1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
20.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22.公民和人民都是法律概念。╳
23.我国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是各级人民检察院。√
三、单项选择题
1.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时,其选举工作由(C)主持。
A.该级人大常委会 B.选举委员会
C.该级人大主席团 D.该级政法委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B)。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3.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依据是(B)。
4

A.宪法序言 B.宪法第31条
C.中英联合声明 D.香港基本法
4.有权批准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5.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
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可以向(B)书面提出进行审查
的建议。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国家主席
6.(D)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
府规章。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国务院
7.乡镇人大每届任期为(B)。
A.3年 B.5年 C.4年 D.2年
8.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开会,每年一次,于第一季度
举行,由(D)召集。
A.执政党 B.国家主席
C.人大主席团 D.全国人大常委会
9.选民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
的委托不得超过:(C)。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10.爱国统一战线是(B)。
A.阶级联盟 B.政治联盟 C.经济联盟 D.民族联盟
1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与地方委员会之
间的关系是(B)。
A.领导关系 B.指导关系 C.监督关系 D.从属关系
12.我国现行宪法是(D)年颁行的。
5

A.1954年 B.1978年 C.1975年 D.1982年
13.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由全国人大以(B)以上的
多数通过。
A.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B.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C.到会代表的过半数 D.全体代表的过半数
14.作为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国家主席是在哪一部宪法
中恢复设置的:(D)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5.居民委员会主任,由(C)产生。
A.上级政府指派 B.党组织指定
C.居民选举 D.上级政府任命
16.有权制定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A)。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17.地方政府规章应当报(D)备案。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本级人大 D.本级人大常委会
18.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
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B)裁决。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仲裁委员会
19.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
事物的规定不一致时,由(C)裁决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6

C.国务院 D.仲裁委员会
20.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
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属于特别法与一般法关系,且两者
之间规定不一致的,适用(B)。
A.一般法 B.特别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21.如果同属于特别法或者一般法,但新的规定与旧的规
定不一致的,应适用(B)。
A.旧法 B.新法 C.宪法 D.领导指示
2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B)。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23.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可将宪法分为
(A)。
A、成文与不成文宪法 B、规范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与柔性宪法 D、钦定与民定宪法
24.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25.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26.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D)。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党委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7.国家的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C)。
A、国家的民族关系 B、国家局部之间的关
7


C、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国家的阶级关系
28.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A)。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人民政协
2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B)。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D、全国人大常委会
30.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不超过(C)。
A、2500人 B、2800人 C、3000人 D、3500人
31.我国中央军委的领导体制是(B)。
A、集体负责制 B、主席负责制
C、双重从属制 D、合议制
3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属于(D)。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
C、社会经济组织 D、群众自治组织
33.下列选项中不是表述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为
( A )。
A、公开投票的原则
B、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
D、从物质和法律上保障选民的选举权利
34.规定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集中表现各种
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国家根本法
是( A )。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